剝洋蔥法(又叫5 why 法)是問題分析的一個好工具,通過5次為什麼的追問,找到導致問題發生的因果關系鏈,從而明確問題的真因。

但不少讀者反饋:問5個為什麼看似簡單,可自己就是用不好,常常把洋蔥“剝”壞瞭。

究其原因,主要有圖1所示的三個方面。

圖1 剝洋蔥的困難點

為什麼會出現這些問題呢?

那是因為剝洋蔥並不是簡單地問5個問題,圖2才是剝洋蔥的正確方式。

圖2 剝洋蔥的正確方式

本文帶著大傢來解讀圖2。

1.圍繞關鍵詞提問

圖1中“跑題”的情況,可能由兩方面的原因導致:提問跑題和回答跑題。其中,回答跑題可能是不聚焦的提問導致,也可能是回答問題者有意或無意為之。所以,提問者不跑題既是關鍵,也是我們可控的。

那麼,如何才能在提問時不跑題呢?

答案是:圍繞著對方回答中的關鍵詞提問。

例如,下面的案例1 。

案例1 小王為什麼不主動回答問題

2. 答案是事實描述

在 用剝洋蔥找到真實需求—“問題樹模型”運用案例(二)這篇文章中,展示瞭圖2。

圖2 什麼是剝洋蔥

從圖2可以看到,剝洋蔥的關鍵在於回答的內容為事實描述。但這恰恰也是剝洋蔥的最大的難點。因為太多人無法正確區分事實描述和主觀判斷。

後續我會專門寫篇文章,分享如何準確區分事實描述和主觀判斷。

3.最直接的因果關系

剝洋蔥的每個答案和提問之間,必須最直接的因果關系。

案例2 小劉為什麼上個月的銷售額未達標?

從這個案例我們可以發現:

要想準確判斷答案和提問之間是否有最直接的因果關系,需要我們在提問前做好調查和數據資料收集工作。隻有心中有數,才能在剝洋蔥時快速做出準確判斷。

4. 可立刻采取行動

很多讀者反饋:不知道剝洋蔥是否剝到瞭“芯”(即根本原因)。

我的回答很簡單:看看最終自己剝出的根本原因,是否的可以立刻采取行動。如果這個所謂的根本原因還需要分析討論,說明還需要繼續剝。

案例3 為什麼新入職的人事小李要離職?

【案例分析】

如果剝洋蔥在這裡停下來,問問自己以下問題:

  • 應聘者不願意加班的對策是什麼呢?
  • 能否馬上采取行動,從而解決小李離職的原因呢?

答案是:不能。

所以,還需要繼續追問:

Q6: 招聘信息中,是否寫明“需要加班”呢?

A6: 沒有,我忘記瞭

剝到這裡,我們可以看到:小李招不到人,是因為忘記在招聘信息中註明需要加班,導致應聘者不能接受。

針對這個根本原因,小李可以立刻采取措施,在招聘信息中添加“需要加班”。至此,剝洋蔥才是剝到瞭“芯”(即根本原因)。

綜上所述,成功地剝洋蔥有以下四個要點:

1.圍繞關鍵詞提問

2. 答案是事實描述

3.答案與問題之間是最直接的因果關系

4. 根本原因的對策要能立刻采取行動。


以上內容來自《培訓師成長實戰手冊:培訓需求診斷和調研》一書。

蘇平老師著作,《培訓師成長實戰手冊》系列第一本

從小白到專業的五本培訓工具書(蘇平老師著作)

—–相關閱讀—–

從培訓小白到專業,這5本書來助力

一張圖告訴你如何證明培訓是有效的

見招拆招:五類需求來源及對策

最全面的魚骨圖分析:為什麼培訓無效?你收藏瞭嗎?

#HR# #企業培訓# #培訓師# #TTT培訓師蘇平# #培訓需求診斷和調研##問題樹課程開發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