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母耳在位時的活動區域在伯特利、吉甲、米斯巴和拉瑪(撒母耳的傢鄉)。主要還是集中在迦南的中部心臟區域。從很小的時候,撒母耳就是一位先知,作為一個終生的拿細而人和祭司,撒母耳深知自己的號召力與人們眼中的神聖性來自於何處。於是在他身為領袖的幾十年中,撒母耳一直是在充當一個聖訓的教導者和信仰回歸的呼喚者。

到撒母耳60歲的時候,依照慣例,他需要指派自己的接班人瞭。在自己的孩子面前,世界上最聖明的君王和領袖也難免被慈愛蒙上眼睛。撒母耳指派的接班人正視自己的兩個兒子:約耳亞比亞。這兩個兒子的駐地為迦南南部的別是巴,而撒母耳自己則長年駐紮在自己的故鄉拉瑪。

別是巴坐落在希伯倫西南45公裡左右,是一座古老的聖城。最早亞伯拉罕與以撒挖井即在此處。別是巴處於以色列人的南部疆界,屬於邊境重鎮,派駐兩個兒子在這裡,充分說明撒母耳對他們寄予的厚望,也是守邊禦敵、保護民眾的必須之舉。以後,撒母耳的兩個兒子更分別在伯特利和別是巴行使權力,從而形成瞭撒母耳一傢勢力的全面覆蓋。

撒母耳的想法不能說不好,其人也不能說不純正。但是與他的前任、老祭司以利類似,撒母耳的兩個兒子——未來的接班人實在是不怎麼樣。與以利的兒子一樣,他們憑借自己崇高的地位貪贓枉法、巧取豪奪,弄得百姓怨聲載道。愛戴撒母耳並不等於要接受顯然錯誤的人選作自己的領袖。各個支派長老和民意代表來到撒母耳這裡表示瞭他們共同的呼聲:

1. 不願意接受撒母耳兒子們的管轄;

2. 希望撒母耳幫助人民冊立一位君王。

雖然鐘情於“貴族制”,但是卻沒見到這種制度有什麼突出的正面例子,自己的兩個兒子更是為這個制度寫下瞭反證的背書,無奈之中的撒母耳隻得接受瞭大傢的要求,最終放棄瞭權利。

此後,撒母耳收到神諭膏立掃羅作為以色列的第一任王。然而這一決定並沒有引起同胞們的註意。因為掃羅隻是一位名不見經傳的忠厚老實莊稼漢,就連掃羅自己也沒有雄心大志,在內心深處,他向往的是“一畝三分地,孩子老婆熱炕頭”的田園生活。時事造人,掃羅註定無法成為一位平凡的莊稼漢……

公元前1028年左右,在約旦河東岸的東面,在山巒起伏的堡壘後面,生活著一個民族叫做亞捫。這個民族的祖先與以色列人淵源頗深,但此時對以色列人充滿敵意。自從上一次犯境被士師耶弗他打敗以後,多年來他們一直在韜光養晦,尋找機會東山再起。

如今,亞捫終於在他們的新領袖 拿轄 的帶領下再次興起,並發起瞭對以色列人的進攻。由於處於東面,所以必經之路又是基列地方。這次被圍攻的是基列地的雅比城。攻城之前,拿轄先派出使者,督促 雅比 的以色列人投降,並表示作為對方投降的恩賜,他隻會剜掉雅比城丁壯男子的右眼!這是一種多麼殘忍的“恩賜”,實在是對敵手的一種侮辱。

憤怒的雅比人決定拒絕這種充滿侮辱的條件。但是當他們看到城外密密麻麻的敵軍,憤怒迅速轉化為絕望——以此彈丸小城之力,根本不足以抵禦如此兇悍強大之敵。看來沒有外援是不行瞭,但是值此關頭有誰願意為他們出頭呢?危急時刻,雅比人想到瞭他們的新國王——那個正在種地的壯漢 掃羅

掃羅屬於便雅憫支派。在當年的滅族之禍中,逃走的600個便雅憫光棍裡,有400人後來娶的都是 基列雅比城 的姑娘。因此,對於便雅憫人來說,基列雅比既是本支派的姻盟又是本祖的恩人。看來基列雅比人尋找便雅憫人的支持是再自然不過的——雖然這個支派現在太弱小瞭,但好歹算是個外援。

雅比人忍氣吞聲地對亞捫王拿轄表示:給他們7天時間尋找幫助,如果7天之後沒有人幫他們,他們寧願投降並接受亞捫人充滿凌辱的“恩賜”。

使者到達便雅憫人的基比亞城,向百姓述說自己的遭遇。正在這時,勤勞的掃羅剛剛從野外放牛歸來。當問清楚情況的時候,一向寬厚平和的掃羅突然憤怒瞭!

他將自己的兩頭牛宰掉,將其切成大塊,讓使者再跑一次,將肉塊分送給12支派的領袖,同時還送上瞭掃羅的詛咒:凡不出來跟隨掃羅和撒母耳為同胞而戰的,他的牛也會被這麼切開!意思就是說,凡不為雅比城的以色列同胞出戰的,會被重重處罰!這是掃羅夏的第一條命令。

恐懼、震懾、更多的是民族責任感和責任心在猶太人心中激蕩。第一次,12支派組織起一支強大的聯軍。這時,掃羅又做瞭一個很高明的決策:所有部隊從自己的地方出來之後,迅速到比色集中!這比色處於示劍以北27公裡處,在約旦河西岸與雅比城隔河相對。此時是陽歷5、6月份,正值旱季,約旦和水不湍急也不深,大部隊可以涉淺渡河。另外,此處地處平原,能夠容納大規模的部隊集中。

這是一場與時間賽跑的大行動。以色列人穿著各色的衣服,手持各樣的工具、武器,紛紛離開傢園,匆匆趕上拯救同胞的道路。此時由於非利士人的欺壓,以色列人普遍沒有鐵器,除瞭有鐵質的農具以外,所有武器幾乎都是銅質,整個以色列部隊裡大概隻有掃羅和他的兒子約拿單有鐵質的刀。雖然武器簡陋、裝備低劣,但是多年來以色列人第一次戰勝恐懼,勇敢地站出來為同胞也為自己的自由和尊嚴而戰。

2天後,以色列的援軍基本集結完畢,小小的比色突然間成瞭一個大兵營!掃羅對部隊進行人數統計,結果驚奇地發現:此次集結的戰士居然達到瞭33萬之眾!其中,與掃羅素不相能、一直不承認他國王身份的猶大支派居然派出瞭3萬人馬!這是一場超大規模的軍事集結,從任何意義上講,掃羅此項安排都是十分高明的,這充分體現出他的統籌與領導才能。

由於沒有異地集結、遠途運兵,掃羅指揮的這次軍隊大集結是由化整為零來到比色的士兵們迅速隱蔽地完成的,因此這次戰士集中絲毫沒有引起亞捫王的註意。

三十多萬部隊看上去人多勢眾,但是每駐紮一天,糧草、給養的消耗都不是一個小數字,對岸的亞捫人也不會永遠被蒙在鼓裡。一切主客觀條件決定:掃羅必須帶領以色列人速戰速決。他一方面通知雅比人,主動向亞捫人乞降,約定第二天開城投降、以穩住亞捫人、使對方麻痹大意;另一方面加緊瞭對部隊的調動與安排。

凌晨時分,以色列人被分成三個分隊,成建制地悄悄渡過約旦河。當他們從三個方向進入戰鬥位置,對亞捫大軍形成包圍趨勢的時候,亞捫人還陶醉在夢鄉裡。

大約凌晨三點,進攻的命令傳來。以色列人高舉火把、揮舞著各式各樣奇形怪狀的武器,沖入亞捫人的答營。晴天霹靂一樣的喊殺聲把亞捫人從睡夢中驚醒,當他們看到人數如此龐大、仿佛從天而降的以色列大軍的時候,一時震驚得目瞪口呆!成批的亞捫士兵被打倒在地,很快被各式各樣的武器搗成肉泥,剩下的亞捫人就像沒頭的蒼蠅紛紛四散奔逃。掃羅帶領部隊向東一路尾隨敗兵攻入亞捫地界,在殘破其城池之後歡天喜地地回到瞭約旦河邊。

勝利的以色列人來到 吉甲,在撒母耳的主持下,正式承認他們的領袖掃羅維以色列國王。掃羅終於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和超凡的領導才能贏得瞭人民的擁戴與認可。有人攛掇剛剛戰勝敵手和被扶正掃羅幹點大刀闊斧的事情——殺掉那些當初不擁護他的人。然而此時的掃羅沒有被權力和地位沖昏頭腦,他表示:現在是遵照上帝的意思來救人的,不是來殺人的!掃羅的寬宏大量再次贏得瞭更多人的心,甚至原先一些與他對抗的人都不得不佩服掃羅的胸襟!

對亞捫人一仗之後,撒母耳交出瞭權力、完成瞭一個平穩健康的過渡階段。以色列人王國時代的帷幕正式拉開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