槍為百兵之王,歷史悠久,在公園中經常有人練習槍術,而武術比賽中的花槍也較為常見,那麼,民間所用的槍術,與傳統的兵器槍術是有很大的區別的,民間所用槍術,一般較短小靈活,而傳統的兵器槍術,是以戰爭為前提的殺敵利器,其招式簡單,直接實用,而民間的槍術多花法,實用且具有一定的的表演性。最近看瞭一部武術的兵器書,在槍術一節中講的十分明確,分享出來,讓更多人瞭解長槍。本文選自於志鈞的《中國傳統武術史》卷五 中國傳統槍術史。

真正意義的槍,是指丈二以上的長槍,拒敵於丈二之外,丈二之內,以刀輔之,這是步戰。騎兵馬戰,兩軍對沖,一擁而過,勝負立顯。此時之槍,不分內外,兩騎擦過,對沖之後,負者被刺於馬下,勝者直前。這是集團沖鋒的戰場場面。

為適應戰場兩軍廝殺,槍術要求簡單實用,士兵訓練基本上是刺、紮、格、擋。這裡更需要的體力和勇敢,不怕死。戰場,不需老弱之後。“勇者不得先,怯者不得後。叢槍戳來,叢槍戳去”,千軍一令。

戚繼光在《紀效新書》中說:“凡比較武藝,務要俱學習實敵本事,真可對搏打者,不許仍學習花槍等法,徒支虛架以圖人前美觀。”又說:“凡長槍,鋒要輕利,重不過四兩,桿要稍輕,腰硬根粗。”

這裡首次提及“花槍”,指槍術中的不實用的花法,俗稱“花架子”。這與兵器中的花槍不是一回事。花槍是短棍一端安裝鐵槍頭以增強殺傷力。花槍技法多為棍術,其中槍法不過占三成。所以槍術指大槍而非指花槍。花槍列入棍術中,棍術沒有純棍法的。

在這裡小編插上一些關於槍法的其他知識。在吳殳的手臂錄中有說“少林之八母,魚龍並列,已失槍傢正眼,其廣佈諸勢,全落棍法。馬傢之諸六合槍及二十四勢,名目甚繁,少槍多棍。馬傢與少林 品類正同,而所以至此者特異。”少林的槍法,是以棍法為基礎,在槍法中夾含棍法,招式較多且繁瑣,這是民間常用的花槍式法。

”馬法本同於楊,而加之擊打,槍為神骨而棍為皮肉,以雜亂之。少林自擅棍傢絕業,意不能已,於槍而又自矜其名。不肯外學,乃移其棍法中之似槍者,益擴充之為槍,終屬朱紫之相亂。所不足處,又純用棍法,蓋棍為神骨與肉,而槍為之皮,其混雜視馬尤甚矣。少林雖以棍為槍,而如洪轉者,成知以柔克剛、以弱制強之意。“從吳殳的口中我們可以看到,馬傢槍和楊傢槍以槍法為神骨,夾有擊打的技術在其中,那麼就形成瞭槍與棍的結合使用,而少林則以棍法為名,在槍法中也不願中斷其棍技,在槍法上,又自恃少林的名望,將棍法中類似於槍法的技發展完善並移植到槍法中來,在不足的地方,幹脆就用棍法來補齊,而少林的槍法,是以棍為神骨,槍為其皮。這一段的論述講述

的是民間所用槍術的演變與技法特點。傳統的楊傢槍與馬傢槍,雖有棍術夾在其中,但終究不是以棍為主,還是以槍法為神,在練習的過程中,註重刺紮等槍法要意,而少林槍法則不同,以其棍法為基礎,將棍法改為槍法之用,在一些不能改進的地方,幹脆就用槍法來代替。這種槍法,與傳統的兵器槍法,完全形成瞭兩種不同的發展路線。所以棍法中的花法,在少林槍術為代表的現代,多以花法為主,其實戰性大大降低。

言歸正傳回到於志鈞老師的《中國傳統武術史》中:戚繼光稱的花槍,范圍更大,凡戰場上不適用的槍法,都屬”花槍“。從民間的角度來看,這並不正確,民間個體單打獨鬥,情況完全不同,這需要靈活多變,躥蹦跳躍是必需的,雙方搏鬥不受他人指揮;有勇無謀,單靠體力是不成的;個人的槍術水平,也就是功夫,對勝負起決定 性的作用。這不能叫花槍或花架子,是另一種實用的槍法,可以說是比戰場上更為高深的槍術。而不是戰場上士兵的那幾下子。所以戰場上歸來的士兵常不敵民間武術傢。本書論及的槍正是民間武術傢練習的槍術,不是戰爭的士兵訓練。前者講功夫,而後者講戰鬥力;前者是個人,而後者是軍隊群體。二者既密切相關,又絕對不是一回事。望讀者慎察之。

民間的槍術技法與戰場的槍術技法是有很大區別的,戰場講軍令,明知是死也要向前沖,而民間的槍法則不同,在槍的長度與技法中都有所有改變,為瞭更方便攜帶,民間所用的槍一般長度在2-3m左右,也有更短的,而古代戰場所用檢核多數在3-6米之間。所以現代的槍術,是以民間傳統槍術為基礎的,多數都脫離瞭古戰場的槍法技術,完全用戚繼光紀效新書中的招式來理解現代槍術,是有失真意的。通過引述名傢論述,瞭解中國古代兵器。今天分享就到這裡,後期將持續更新”戰場與遊場中的槍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