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著》電影分析

恩基爱 2024-09-22 03:22 4次浏览 0 条评论 taohigo.com

我們每個人來到這個世界是為瞭什麼,這個問題對於大眾來說就像是“一千個觀眾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一樣,每個人對於人生都有其獨特的視角和見解。根據餘華老師作品改編的同名電影《活著》就通過時代背景下的故事,刻畫瞭一個坎坷悲慘的人生。今天小編就以自己的角度,帶著大傢去淺析一下這部由張藝謀導演,葛優,鞏俐等人主演的電影——《活著》。

一、內容分析:

故事發生在上個世紀三十年代末,地主傢出身的福貴,從小嬌生慣養,哪怕是已經結婚瞭,出門依舊要下人背著。

這裡不難看出,無論身處哪個時代,所有“含著金湯匙”出身的人都享有絕大部分優越的物質和精神生活。這個時期的福貴完全沒有體會過人生疾苦,靠著祖上的基業衣食無憂,在他眼中人生的意義就是吃喝玩樂,充分享受生活給他帶來的滿足感,似乎這種無憂無慮的生活會伴隨他直到死去的那一刻。現實生活中,有太多太多“福貴”這樣的人,他們從小在父母的精心“呵護”下,完全體會不到生活的苦和累,傢裡的“寵愛”讓這群人找不到瞭活著的意義,即時行樂主義在當代年輕人心中更是盛行,還沒經歷過生活折磨的年輕人並不知道當下他們所養成的享樂主義正一步步透支著未來,哪怕是偶爾良心發現想要抵制自己的欲望避免自己的墮落,可短暫的理智終究戰勝不瞭長久養成的欲望,人生的意義對於這類人來說就是身處迷茫之中。再回到電影,俗話說“保暖私淫欲”,尤其是在這種傢庭環境下長大的福貴,染上惡習本就是意料之中的事,電影開頭便向觀眾展示瞭一個嗜賭成性的“敗傢子”形象

見福貴“人傻錢多”,賭徒龍二便聯合賭場老板算計富貴,按滿手印的賬簿上記的全是福貴的賭賬,不顧妻子勸阻的福貴仍是在賭場不走,懷孕的妻子“傢珍”見福貴不知悔改,一氣之下帶著女兒“鳳霞”回瞭娘傢,福貴最終把自己傢裡的祖宅輸在瞭賭桌上,這時的他雖然醒悟過來,但是為時已晚,白紙黑字上他自己的簽名和手印,龍二也如願以償的得到瞭福貴的祖宅。

面對現實福貴的父親隻是淡淡的說瞭句“本以為自己可以死在這間宅子裡”,沒想到一語成讖,恨其不爭的老父親在拿著拐杖教訓福貴時,一口氣沒上來,就這樣死瞭。剛輸盡傢產,緊接著又喪父,這一連串常人看來可以說是讓人生絕望的事情,對福貴來說卻並沒有想象中那麼悲傷,因為最起碼,他還活著。傢財是身外之物,富有富的活法,窮有窮的活法,可以看出他對於物質生活並沒有執念,有沒有都是“理所應當”,父親本就年事已高,遲早會有死去的一天,福貴心裡也是早早的明白。總結這個時間段的福貴,就像一個涉世未深的孩子一樣,他懵懂的知道自己失去瞭一些東西,但是這些東西並不能影響他的生活,從這裡開始,福貴便開始瞭他人生中有意義的“活著”。或許有些人會說,福貴骨子裡就是一個“沒出息”的人,其實並不然,這裡我們假設福貴是個隻知道享清福自甘墮落的人,所以對於父親的死,他並沒有表現出過份的悲傷,這樣乍一看來,貌似說得通,可是後來傢珍帶著鳳霞和有慶回來之後,他發誓再也不賭且直至影片結束,福貴也真的做到瞭不賭,為瞭生活他有屈就於龍二,面對龍二言語上的羞辱,福貴委屈求助的態度也展現瞭身為一個小市民在社會生存的智慧和法則。

龍二將擱置的皮影戲箱借給瞭福貴,從此以後,福貴與春生便四處奔走,以賣唱為生,勉強與傢人過活。日子雖然貧苦,但是對於經歷過傢道中落,喪父的福貴來說,一傢人團團圓圓的在一起,就是最珍貴的。在小編看來,福貴最大的優點就是懂得知足,他沒有沉浸在過去那種奢靡的生活裡,面對生活的種種壓力,選擇的是逆來順受,他並沒有什麼遠大的理想抱負,僅僅是為瞭“活著”而活著。

福貴和春生在外賣藝是被當成“壯丁”抓去戰場上充數,這裡的大背景便是解放戰爭時期,政權戰爭下,老百姓的生活苦不堪言,被抓去充數的福貴和春生更是“九死一生”。

在戰場上,福貴和春生遇到一個老兵,晚上三人擠在一起睡,僥幸沒被凍死,老兵眼看戰友傷亡慘重,不願離開,福貴和春生為瞭活命隻能離他而去。後來福貴二人被俘,解放軍優待俘虜,給瞭福貴盤纏,放其回傢,而春生選擇跟隨解放軍。從這段不難看出,福貴一心想要回傢跟傢人團聚的心情,春生選擇跟隨部隊,暗示著他是一個有志向和抱負的人,他敢於去嘗試未知的人生軌跡,這恰恰與福貴相反,也襯托出福貴隻想安安穩穩生活的心理。現實中有多少人能像福貴一樣,隻要能安安穩穩的活著直到老死,就可以滿足,又有多少人會跟春生一樣選擇為瞭前程去博一場未知的人生。福貴的選擇看似“窩囊”,但其實身處於社會底層的人民,無病無災,一輩子安安穩穩的就已經是老天爺眷顧瞭,而春生的做法相對來說就是激進的,網上許多毒雞湯都鼓勵廣大青年去創業奮鬥,亦或者是追尋理想實現抱負,殊不知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有時候選擇安穩並不代表著一個人怯懦,站在一個普通人人生的角度上來講,圖個安穩反而是最明智的選擇。

在戰場撿回一條命的福貴終於回到瞭傢裡,他剛到傢門口,便看到鳳霞在挨傢挨戶替人傢打水,眼看女兒那麼小就迫於生活出來做工,福貴心裡五味雜陳。鳳霞看著眼前這個熟悉而又陌生的父親,心裡面滿是歡喜,臉上露出瞭笑容讓人看起來不由得心酸。

這時福貴轉眼看到傢珍背著還在襁褓之中的有慶,二人四目相對,孤兒寡母的辛酸頓時湧上心頭,傢珍眼中泛起淚光。

此時的傢珍像極瞭現實生活中那些貧困地區的留守婦女,小編甚至是在她身上看到瞭自己母親的影子,男人出門在外,傢裡的重擔全都擔在自己肩上,真實的上有老下有小,電影中的情節在經過導演和編劇的藝術化處理之後,隻需要體現出人物的命運就行,而現實隻會比電影更加悲慘。至此福貴迎來瞭自己中年時代的坎坷命運。

終於一傢團聚的福貴過上瞭短暫的安穩生活,雖然日子貧苦,但好在一傢人在一起,也算是幸福瞭。很快邊來到瞭大集體時期,福貴在集體公社裡為大傢唱皮影戲加油鼓勁,傢珍則繼續做著為大傢打水的活,在這裡小編就不贅述影片中的一些細節故事,後面總結會為大傢提到。

為瞭鼓勵勞動人民的工作情緒,區長下來視察慰問,聽說區長來視察,福貴讓勞累瞭一天一夜的有慶去幫忙,有慶強撐著困意便去瞭,可是由於太長時間沒休息,他到瞭以後在墻垛後面睡著瞭,此時區長的車不小心撞倒瞭墻垛,在墻下睡著的有慶被倒塌的墻面活活砸死,可憐的有慶,這一睡便是永遠。

正在幹活的福貴聽到這個噩耗急忙趕來,看著眼前的兒子渾身是血的躺在地上,福貴難以接受現實,他一聲聲的呼喊著有慶,多麼希望兒子能答應,可惜懂事的小有慶再也醒不過來瞭。傢珍在知道有慶出事以後,哭喊著一路跑來,鎮長怕母親見到兒子的屍體難以控制住情緒,便讓眾人急忙把有慶抬走,可憐天下父母心,傢珍甚至連自己兒子的最後一面都沒見到。在常人眼中,中年喪子,是最難以接受的悲慘命運,尤其是此時的福貴,生活剛安定不久,本以為可以這樣安穩的過完一生,可突如其來的變故,讓本就命運坎坷的福貴變得更加悲慘可憐。看到這裡小編很是揪心,電影不是生活,生活比電影更悲慘,可即使如此,人們在經歷瞭生離死別之後,依舊要向前看,命運的齒輪不停的在轉動,我們不可能永遠停在那個時間,所以明知命運會有很多的磨難需要我們自己去承受,可依舊要去面對,這便是“活著”的痛苦。

有慶墳前,區長打著繃帶前來吊唁,在知道來人是撞死自己兒子的“真兇”時,福貴夫婦心中難以控制悲情和怒火,可當他認出,眼前這個區長就是自己年輕時分道揚鑣的好兄弟春生時,福貴詫異瞭一下,向著眼前昔日的好友發泄出心中的情緒。命運有時候真的會跟我們開很大的玩笑,害死自己兒子的人竟是過命的兄弟,命運悲慘的氛圍籠罩瞭福貴一傢。傢珍哭喊著質問春生,她難以接受,哪怕是一個素未謀面之人,可能都不至於讓他們如此的痛苦,命運捉弄起人來真的是毫不留情,對於福貴一傢來說更是無可奈何,害死自己兒子的人既是領導幹部,又是好兄弟,於公於私,身為貧民的福貴也隻能無能的咆哮和嘆息。這便是命運的不公,像福貴這樣的底層人民,對抗不瞭現實的殘酷的。

時間轉眼過去,兩口子到瞭不惑之年,鳳霞也已經長大。傢裡開始為鳳霞張羅婚事,有慶死後,鳳霞便是夫妻倆唯一的掛念。終於在老鎮長的介紹撮合下,鳳霞嫁給瞭工人,萬二喜。

婚後二喜對福貴兩口子十分的孝順,轉眼間到瞭鳳霞生產的日子,醫院裡全是年輕的大學生,由於大背景是文革時期,好的醫生全部被打成“反革命”關進瞭牛棚,為瞭鳳霞,二喜從牛棚裡拉來瞭餓得半死不活的王醫生,福貴看王醫生可憐,便上街買瞭幾個饅頭給他,這時產房中鳳霞順利生產,一傢人激動萬分,就在這時,鳳霞突然產後大出血,年輕的學生頓時慌亂起來,醫院走廊裡瞬時亂做一團。

傢珍在女兒的病床前,焦急的握著鳳霞的手,她知道女兒此時痛苦而又無助,鳳霞不會說話,讓本就艱難的手術過程惡化瞭。二喜慌忙的去找王醫生,可是此時的王醫生因為餓瞭太久,一口氣吃下瞭太多的饅頭,噎得床不上氣來,傢珍慌亂中提議給他喝點熱水,誰知道,就是這一口熱水,讓王醫生瞬間脹得起不來,就這樣,鳳霞最終因為醫療事故,去世瞭。這段情節重點在於反映當時社會的問題,經歷過那個時代的人們都人心惶惶,可憐的王醫生,無知的大學生們,錯的不是他們本身,究其根本,鳳霞的死是當時社會的悲劇。到這,本片中的悲劇氛圍已經徹底感染瞭觀眾,觀眾的情緒被徹底調動,為接下來的悲劇埋下伏筆。

不久後傢珍去世瞭,二喜在事故中也丟瞭性命,整部劇就剩下福貴和自己年幼的小外孫,爺孫倆相依為命,在墳前,福貴給自己的外孫挨個介紹敘說,此時的他說得雲淡風輕,讓人看起來揪心,福貴的命運如此的悲慘,可是他卻依舊堅持的活著,面對一出出人生悲劇,唯有福貴一個活瞭下來,有人說,如果這些事發生在自己身上,可能早就崩潰想不開瞭,可惜現實中沒有如果,我們也不願意去想象自己的命運會像福貴一樣坎坷。

二、深層含義分析:

看完整部電影,相信每個人都會為福貴悲慘坎坷的命運而感到同情,現在我們來看看那些隱藏在劇情悲劇背後的原因。

悲慘命運的成因可以分為兩部分,一是社會悲劇,二是認為悲劇。先來講社會悲劇,前面內容分析中,我忽略瞭一些小的細節故事,並不是它們不重要,而是在這裡提起能是影片表達的含義更加深刻。首先,我們帶著時代背景去看待影片中的悲劇,就不難發現,很多事情,對於福貴來說都是無可奈何的。比如說被迫參軍,當時正值解放軍與國名黨反動派的決戰時期,戰爭背景下受苦的總是老百姓,這也是導演在創作影片時傳達給觀眾的想法;再有就是和平時期福貴的心理歷程,土地改革階段,打倒“地主階級”,福貴眼睜睜的看著龍二被壓著遊街示眾,最後被槍決,這更加加深瞭福貴心中做一個貧民的思想,他深知隻有一個普通老百姓,才能在這變化多端的社會發展中活下去,也正是這種甘心躲在底層的心理,間接造成瞭福貴接下來的人生悲劇;還有就是鳳霞的死,這段的時代背景相信不用我多書大傢也都知道,這可以算是影片中批判社會變革導致悲劇的最高潮階段,“盲目無知”的女大學生,可憐的“反動學術權威”王醫生,這些本來與福貴一傢毫無關聯的社會問題,最終導致瞭鳳霞慘死;最後一點是我一直沒有提到的“皮影”,它貫穿影片始終,從開始福貴的愛好,到賴以生存的工具,大集體時期的貢獻,最後到“大煉鋼”時期,抽出皮影裡面的鐵去“煉鋼”,諷刺的劇情實際反映瞭當時社會人民的無知和愚昧,這便是影片中最大的社會悲劇,一人愚昧是人的錯,大眾愚昧,又是誰的錯呢?說完社會悲劇,我們來聊聊人為悲劇,福貴本身並不是一個缺點太過於嚴重的人,青年時期的他雖然好賭,但是在輸光祖宅,氣死父親之後,福貴便改過自新,從這裡可以看出,人為的悲劇既是發生瞭,也會很快被糾正,畢竟我們個體的控制能力還是可以創造一定的價值的。其次便是有慶的死,其實有慶的死分為直接原因和間接原因,直接原因是福貴讓如此勞累不堪的有慶去參與區長視察,間接原因便是當時鼓勵全民大生產,社會“激素”下導致人民的思想觀念產生瞭錯誤,最終釀成災禍,既然把它歸類於人為悲劇,我們還是要重點說說人為因素,縱觀有慶的死,負主要責任的有兩個人,一是區長“春生”,二是福貴自己,春生開車不小心撞倒瞭墻,砸死瞭有慶,這個既讓人意外又諷刺意味十足,因為劇情中有過介紹,春生是跟著解放軍參加隊伍,為解放軍開車,最終解放後論功行賞而當上瞭區長,然後一個靠開車走出人生巔峰的人,竟然會失手把人撞死,這難道不是諷刺麼?再有便是福貴,他本甘心當一個跟隨社會的貧民,一傢人便會安安穩穩的度過一生,可是正是因為他的這個決定,讓有慶葬送瞭自己性命,有時候,人真的不能執著於自己固有的觀念和想法,相信福貴也後悔過,假如他沒叫醒勞累的有慶,自己的人生會不會就不用那麼悲慘。

無論是社會悲劇還是人為悲劇,最後歸結起來都是命運對於福貴的戲弄,就像是影片中的皮影一樣,我們也一直被命運操縱著,剩下唯一的,便是一直活著。

三、總結:

原著小說裡的福貴比電影中更加悲慘,而我們影片中經過巧妙的藝術處理,結合時代背景的變化,把人的命運跟時代和自己本身牢牢的綁定到一起,讓我們在嘆息命運無常的同時,真正明白活著的意義——為瞭活著而活著,隻要活著就要一直不斷的被動接受命運的安排和部署,無論悲慘還是幸福,而命運便是活著的人對於這人生的總結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