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界的概念不僅適用於實體的人和事物,也適用於個人空間的劃分。

達列夫說:人類一切痛苦的根源,都源於缺乏邊界感。

人永遠都不能越界,一越界這個世界某種關系就會轟然坍塌。他人應對起來就太難受瞭。所有即將快要結束的關系都是源自於人與人之間沒有邊界感。

美國人類學傢愛德華·霍爾博士認為人和人的關系有四種距離。由疏到近分別是公共距離、社交距離、個人距離和親密距離。那些惹人厭煩的人,並非什麼卑劣之徒。隻不過是不註重人際間的分寸,觸到瞭他人的邊界。

中國人的傳統教育裡太多忍辱負重能屈能伸的成分,暗示瞭人們個人邊界是彈性和模糊的。中國在血緣關系之中,最沒有邊境感。

費孝通在《鄉土中國》中,把西方社會格局中的人比作一捆一捆紮著的柴,聚在一起形成邊界清晰的集合結構,而傳統中國社會格局,像石頭擲在水面上的波紋,每個人是漣漪中心,漣漪間互相幹涉。費孝通曾把西方社會的格局,以個人為本位,雖是團體格局,卻有界限。

記得曾在一本書上看過一句話:“認識你自己,凡事勿過度。”很好的詮釋瞭什麼是邊界感,是對自己清醒的認知,是對人和事物的合理認可度,是人應有的修養。

以傢庭為例:傢庭更多的糾紛,在於缺乏邊界感,就是拎不清。

做人要有邊界感,做事要有分寸感!核心在於拿捏得當!

要有邊界界感,知圈層,懂長尊,場合,時間。別粘拎不清的坑貨。

沒有邊界感,你就永遠拎不清。不知自己是誰,不知他人是誰。

懸崖的邊界很清楚,所以我們不會靠得太近;但是水的邊界比較模糊,所以經常會淹死人。”

自然界裡,不清晰的邊界就像一個陷阱,常常毀人於無形。

評判越界最好的辦法,就是你的行為是否讓另一半受到瞭傷害。

每個人的內心世界都有特定的秩序,建立心理邊界並不是自私,而是讓你的事情歸你,我的事情歸我。

人交往的藝術,它的宗旨歸根到底,就是講究親疏有別。

邊界感拿捏得恰到好處的人,反而會給人一種舒適的高級感。

遠而不疏是能力;近而不入是智慧

既要堅守住自己的邊界,也要尊重他人的邊界。遠而不疏是種能力,近而不入是種智慧。——唐雷恒

什麼是邊界感?在心理學上,心理邊界指的是人與人之間內心的自我界限,這種界限其實就是在替我們詮釋自我:我能接受什麼,不能接受什麼?我選擇什麼,不會選擇什麼?我想要什麼,不想要什麼?

每個人都有的生活圈子,不要隨便介入別人的生活,在任何關系中,都懂得適可而止。沒有邊界感的人不僅自己過得累,身邊人也會覺得煩。

人情歸人情,事情歸事情。人情事情混為一談的人,做不瞭大事情。——蘇芩

但是人們往往缺乏界限感,把自己的事依附於他人,對別人的事指手畫腳,又太有控制欲,喜歡把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別人,更殘酷的是,以愛的名義,去要求和裹挾他人。

界限感不強,其實是一個人自我認識不充分的表現(不知道自己是誰,認知層次低)。

一個缺乏界限的人,將會失去自我,註定他這一生將是不快樂、甚至悲慘的。

傢庭成員沒有界限感是一種災難。

一傢人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

最後她問:“不知道為什麼把一個傢弄成瞭這樣。”

這是由於傢人職責錯位造成的。該負責人的長輩沒有擔當;該在旁輔助的當主宰;該有義務的撒手不管且無嘴德;沒有規則以及是非好惡;推卸責任,絕無錯誤;角色錯亂,劇情怪異荒誕。真是無語!

我早年曾給婚姻指導師培訓班講座,課間空隙時間,女士咨詢我:“對於婆婆傢相處有何原則”。我答曰:“友善幫助,避免幹政”。接著她又問我又問我:“對於婆婆傢相處有何原則”。我答曰:“還是友善幫助,避免幹政”。尤其是有幾個兄弟的傢庭,對己對人都好。別把自己內卷進去。

如何提升傢庭界限感,

明確傢庭成員的分工。

《易經》裡寫:“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婦婦而傢道正。”

意思是個個傢庭成員各司其職,幹好自己的事,才能傢道正,萬事和。

專業籃球比賽,球員都知道自己的位置和陣型,一群不會打球的,是沒有角色意識,球到哪人都擠到哪,擁作一團,亂成一鍋粥。沒有邊界意識到人,自個傢裡沒有角色意識,哪有利益往哪撲,也是一個“亂”字可以概括。

“界限感”是很重要的,即使是親人之間,也不能越俎代庖。很多時候,因為無界限感,而讓事情變得復雜,人為地添亂。

無界限就是打擾,就是冒犯,更是對他人生活的侵入,和對自己生活的傷害。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不對他人的生活橫加幹涉,不越界,是成年後的兄弟姐妹最舒適的相處狀態。一個人的界限感,決定瞭他的幸福指數,因為一切的痛苦都源於缺乏邊界感,權力邊界、關系邊界、規則關系,都是如此。

所以,小心那些太把自己當回事的人;切記,不要太拿自己根“蔥”瞭。

越親近,越忽視感受。唯獨對最親的人,我們往往肆無忌憚,無所顧忌。

所謂手足情深,是既要相親相愛,又要留有餘地。

這讓我想起瞭莊子和惠子關於子非魚的故事。

有一天,莊子和惠子在橋上看魚,河水非常清澈,可以清楚地看見魚兒在遊。

莊子說:倏魚出遊從容,是魚之樂也。

惠子問:子非魚,安知魚之樂也?莊子回答: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惠子說:我非子,固不知之矣;子固非魚也,子之不知魚之樂。

不同的生活環境、不同的角度,都會讓人有不一樣的想法和生活方式,在我們眼裡的不適合,卻是他人最喜歡的生活方式,所以沒有必要評論,和幹涉別人。界限感模糊的人,最可怕之處就是容易把自己的想法強加於人。生活中,有很多關系出現問題都是因為越界瞭。

在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誰也沒資格去幹涉和指引他人的人生。

我在講座上給聽眾必須談人生,生活中多些寒暄問候。現實中總是能碰到閑談之中,有人就扯到人生理念的高度,這些人自己連自己都搞不清的人,妄談人生。古人雲:“小人無錯,君子常過。”唉,想起瞭達克效應瞭——愚人自以慧,智者自以愚。

不過,如果你碰到瞭一個沒有“界限感”的親人或朋友,也試著包容她一些吧,畢竟,她有顆熱情而善良的心。(這裡不包括已經突破做人底線的親人)

界限感 是讓我們在這個過程中有所區別、有所約束,有所敬畏。而越界,讓我們無法真正瞭解彼此,也讓彼此難以呼吸。

邊界感的喪失源於人對自己沒有一個明確認識。世界太多煩亂,自己劃定一個邊界圈。圈內的事,關你屁事。圈外的事,關我屁事。

對於缺乏邊界感的人,最好的做法就是不讓他們知道不該知道的事情,這樣才能從源頭上不讓他們摻和進來,攪亂自己的生活。心理學研究表明,邊界不清晰是導致人和人之間關系緊張的主要內在原因。

中國是一個重親情和聯結,但缺乏界限感的社會。直到幾十年前還是正統的農業社會,幾代同堂的大傢族式的傢庭架構、依靠血緣和姻親關系,已經成為難以抹去的民族集體烙印,

如果界限感僅限於物理上的個人空間或傢庭空間的話,界限感已經大大增強。

但是對於心理層面上的個人空間和傢庭空間,界限感依然是非常模糊的,而正是這種模糊的界限感引發瞭人際關系中的太多的痛苦和無奈。

在中國的文化裡,界限意味著生疏,隔閡與分離。自然而然地肆意侵占你的空間、感受和自由意志。這是一種可怕的“自我正確”(個人政治正確)。親人沒有邊界感,傢庭生活會被攪成一鍋粥,亂作一團。

血濃於水,世界上最親的就是傢人,親人過度索取和過依賴,其實都是缺乏邊界感的體現,註定會讓人逐漸厭倦。你付出心血最多的是親人,而最深的傷害往往也來自最親的人。

一個人越是關系界限模糊不清,就越難成為自己。越是控制不瞭自己,反而越愛控制別人。

如果親人沒有邊界感,傷害是直擊心靈深處的,你就當磨礪修煉吧。

如此繼續,會造成很多代際傳承模式,造成傢庭悲劇的輪回,關系成為一種痛苦的糾纏。

沒有邊界感原生傢庭,是本來的不幸。 沒有邊界感再生傢庭,是帶來的不幸。

知乎有個提問:怎麼看待中國式親人關系?

有條高贊回答說道:

“中國式親人,就是血緣社會下的一個人性縮影。他們看待人,隻會在利益和人情上下功夫,那些所謂的真情,簡直就是天方夜譚。”

心理邊界是看不見的,但卻真實存在。

如果你的傢人也是沒有邊界感的,相信你有更深的體會。

上海話有個俚語叫“拎不清”,大概是指做事沒有條理,總是認不清形式。另外一個俚語叫“一泡污”,看字面就很生動形象。

它倆簡直是絕配,一個拎不清的人,總是會把場面搞得一泡污那麼難看,所有人和事夾纏不清,讓人煩惱,而你能說出來的最嚴重的話也隻是……“他這個人其實人不壞”。

可生活中少見太多土匪黑道,真遇見小小醜無賴就已經夠嗆瞭。絕大部分你其實遇見的都是沒有邊界感的傻×。

沒有邊界感的人,不顧及別人的底線和原則,失去這兩樣的人,真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

武志紅曾提到一個觀點——“漿糊邏輯”,即中國人所處的圈子就像是一團巨大的漿糊,最終混亂的團成一團。很顯然,漿糊是沒有邊界的,很多人采用的就是“漿糊邏輯”來生活,肆無忌憚地參與到他人的生活,完全不知道適可而止,甚至會打著“為你好”、“關心你”的幌子,讓你感受到一種道德壓迫。

做人不要太把自己當回事,也不要把自己不當回事,能夠準確地評價自己。

網絡上有一個段子你們不懂:有一種冷,叫你媽覺得你“冷”。

……幾個小夥伴約好一起去爬山,約好在山下碰面,其中一個小夥伴穿的特別多,於是就好奇的問:你不知道今天是爬山嗎?還穿的那麼多,等下弄一身汗多難受。小夥伴幽幽地說:你們不懂,有一種冷叫做你媽媽覺得你冷。

邊界感形成的關鍵在於原生傢庭

如果在這個時期沒有界限感意識,在進入社會後,也會把這種狀態帶入新的人際關系。

基因不同,早期教育不同,童年經歷不同,讀得書接觸的人不同,自然,信念系統就會不同,看待問題的角度、解決問題的方法就會有千差萬別。

界限這詞換一個說法也可以叫分寸,朋友、親人、傢庭,社會關系都需要一個分寸感。如果一個人有清晰的界限感,他會意識到這種不同,並尊重這種不同。

有瞭界限,方可輕松自如

“缺乏界限”的傢庭,導致很多孩子長大後要麼變得唯命是從、要麼霸道專橫,說到底,都是由於沒有建立好心理界限所致。沒有界限感的傢庭,很難走出優秀的孩子。

一個人界限感模糊,面對這種差異,會非常痛苦,於是開始抱怨和不解:“你怎麼這麼辦事?”“你憑什麼這樣對我?”“你怎麼竟有這種想法?”“你的想法好奇怪!”

親人不具備恰當邊界感,親人也意識不到問題的嚴重性時,隻能從自己開始改變,這樣才可以保持獨立的自我,不再受到他人的傷害。

每個人的成長都逃不開原生傢庭影響,成長的烙印深深刻在人的潛意識中,但也不會如太陽一般主宰我們的人生。

美國著名心理治療師蘇珊·福沃德在其著作中寫道:‘每個人的內心世界都有其特定的秩序,建立心理邊界並不是自私,而是讓你的事情歸你,我的事情歸我。

任何東西都必須擁有個性,有個性才能生存。凡事多考慮一下,不要盲從,不要隨聲附和眾人,讓自己正確的決定去支配自己的行動,才能一直走在別人的前面。

邊界感,才是最高級的尊重!

邊界感,是一個人最高級的修養!

參考文獻《自我邊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