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今存在的‘人民公社’:以色列的基佈茲

晚风吻尽荷花叶 2024-10-01 18:00 11次浏览 0 条评论 taohigo.com

至今猶在的‘人民公社’:以色列的基佈茲

你可能不知道,在以色列的今天,仍然有鮮活的集體農莊存在著,那就是“基佈茲(Kibbutz)”。

以色列政府也授予瞭基佈茲相當大的自治權。基佈茲有典型的共產主義特征:土地與房子都是集體所有;老人和需要照顧的人由集體無條件撫養;各傢庭平等分配農莊的收入;所有人可直接參與農莊事務的決策。

且基佈茲在以色列並非暮氣沉沉。2017年數據顯示:在以色列仍有273傢基佈茲,其農業產出占到以色列全國的30%,工業產值占全國的9%,人口12萬為總人口的1.6%…

這些共產主義色彩的“烏托邦”在瞭古老的“迦南”:猶太人的應許之地,基督徒的“牛奶與蜜之地”,穆罕默德接受“天啟”的地方。

歷史圖 來自維基 Second Aliyal(猶太人移回以色列的運動)的成員,他們在吃午餐

歷史圖 來自維基 Second Aliyal(猶太人移回以色列的運動)的成員,他們在吃午餐

基佈茲人們在棉花地裡采棉花, 歷史圖, 來自維基

[基佈茲人們在棉花地裡采棉花, 歷史圖, 來自維基 ]

基佈茲與外面的荒漠 許多基佈茲是在荒漠、沼澤地上建立的, 2015年圖, 來自馬蜂窩

[基佈茲與外面的荒漠 許多基佈茲是在荒漠、沼澤地上建立的, 2015年圖, 來自馬蜂窩 ]

基佈茲與外面的荒漠 許多基佈茲是在荒漠、沼澤地上建立的, 2015年圖, 來自馬蜂窩

[基佈茲與外面的荒漠 許多基佈茲是在荒漠、沼澤地上建立的, 2015年圖, 來自馬蜂窩 ]

源起:凡偉大的事物,必有崇高的理想和熾熱的激情

在20世紀初期,共產主義風潮風起雲湧、席卷全球的年代,正如中國產生“三民主義”,猶太人中產生瞭“錫安主義”:極具猶太人特色的共產主義。

德加尼亞基佈茲的首批成員之一,Joseph Baratz在他的書中,寫道:

基佈茲是由散落在世界各地的猶太人,回到巴勒斯坦建立的社區。就如同現在出國的中國人先是高官巨富的子女,再是中產之傢,最後是普通百姓。在那個時候,這些有能力和勇氣從波蘭、巴爾幹半島,千裡迢迢回到這裡的人,大部分在教育水平、認知、能力和財富上要高出當地的阿拉伯人。他們也是從當地人手中購買的土地, 或者自行在無主的荒漠和沼澤地安居下來(這也是基佈茲多在偏遠之地的原因)。

[基佈茲分佈圖,來自網絡 ]

當然,從異國他鄉來陌生的“故土”安居,也使得這些人有必要抱作一團。這也是催生基佈茲的一個因素。

在那個時候,巴勒斯坦南部地區是一片荒漠,而北部的約旦河與加利利湖畔全是沼澤。瘧疾、傷寒等流行病肆虐;而這些移民多不是農民,並沒有太多農業經驗;當地部族襲擾這些新移民,燒毀他們作物…

這裡又不得不說到猶太人的團結,全世界各地的猶太人,籌集瞭一筆基金,專門用於為這些同胞在巴勒斯坦購買土地。

德加尼亞:第一個基佈茲的建立

在1909年,當時奧斯曼土耳其還沒有分裂,在其治下的錫安主義組織 – “Yishuv” 的成員,共12個年輕人(包括兩個姑娘)在北邊的加利利湖畔的沼澤地,開始建立居住地。他們用泥土混合植物莖葉,做成簡易的泥屋,或蓋起簡單的小木屋。

這個條件如同原始社會的定居地被起名為“Degania德加尼亞”。在希伯來語(猶太人的語言)中,是“谷物”的意思。

德加尼亞的12位創始成員中,有一位叫Baratz的男孩。他於1890年出生在烏克蘭,長大後隨父母移居東歐的摩爾多瓦。在16歲的時候(1906年),Baratz不顧父母的反對,決定響應“Aliyah”的口號,移居巴勒斯坦。他和朋友們乘船到瞭雅法港,然後就與朋友分別,一個人獨自在巴勒斯坦四處旅行。沒有錢瞭就靠打短工掙錢吃飽肚子。Baratz 結識瞭一些朋友,包括他未來的妻子Miriam和大舅子,他們慢慢產生瞭建立一個自己的安居地的想法。

[圖中紅點為德加尼亞的位置,斜線部分為阿拉伯人控制區]

怎麼蓋房子?是應該養雞還是養羊?怎麼與阿拉伯鄰居打交道?怎麼設計和管理內部組織?在建設德加尼亞的過程中,他們從無到有,犯過許多錯誤,但最終克服重重困難,而生存下來。

這群年輕人成功地建立瞭自己的“烏托邦”,他們把這種社區形式叫做“基佈茲”。1912年, Baratz在德加尼亞房子裡與Miriam舉辦瞭婚禮。他們是德加尼亞的第一對夫婦, Baratz和Miriam的婚姻非常幸福,他們總共養育瞭七個孩子。他們的孩子們也都留在瞭德加尼亞。

緊隨著德加尼亞,又有第二個、第三個基佈茲建立起來…

[ 歷史照片: Baratz]

發展歷程:挫折讓人更加頑強

在英國統治者宣佈結束對巴勒斯坦的托管的1948年,猶太人的以色列國與阿拉伯人的國傢的邊界也確定瞭下來。以加利利湖為界,東邊歸約旦,西邊歸猶太人。但是東邊的德加尼亞作為一個特例,劃給瞭以色列。

似乎和平就要到來,猶太人真的得到瞭上帝的“應許之地”。可是第一次中東戰爭很快就在當年爆發瞭。邊界線上的德加尼亞自然不能幸免,卷入瞭戰爭,並且這隻是第一次中東戰爭。

加利利湖東岸便是我們常在新聞中聽說過的“戈蘭高地”,那是阿拉伯人的土地。在戰爭中,戈蘭高地上敘利亞的炮火可以直接落在加利利湖畔各基佈茲的農田內。

在Maagan基佈茲(加利利湖畔另一傢基佈茲)的簡介中,有這樣一句話:

今天:現代社區

今天的基佈茲並沒有隨著時代的變化而明顯衰老。其農業產出占到瞭以色列全國的三分之一。你時不時還會在新聞中看到,某某人物前往以色列考察先進農業技術。基佈茲的主要工業產品包括灌溉系統、食品和一些輕工業品。

最近也在發展旅遊業,前社會主義國傢的遊客對基佈茲的興趣頗高。在德加尼亞,遊客可以參觀這裡的博物館、動物園、農業博物館、德加尼亞檔案館、從敘利亞軍隊繳獲的坦克、先鋒者故居(先期創始人在1912年蓋的混凝土磚建築),還有他們的農場和菜園。

當然,由於時代的變化,為瞭吸引年輕人留存基佈茲,今天的基佈茲在尊重私人和傢庭權益上,大多做瞭一些改變。

[德加尼亞 先鋒者(創立者)們在 1912年蓋的定居點,照片為1924年拍攝]加利利湖畔的 德加尼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