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七宗罪”,你會想起什麼?

相信很多人腦海馬上浮現出大衛·芬奇執導著名犯罪電影各種驚悚的片段。

其實,七宗罪最早來源於天主教教義。早在一千年前,天主教教義中將人類的惡行分為7種類型,從重到輕依次為傲慢、嫉妒、暴怒、懶惰、貪婪、暴食和色欲,統稱為七宗罪。傲慢的路西法,暴怒的撒旦、貪婪的瑪門……七宗罪的神話形象早就被人熟知。

今天,我們再次翻開天主教對七宗罪的解釋發現,心理學中也能找出相應對的人格。

傲慢——→自戀型人格

嫉妒——→偏執型人格

暴怒——→攻擊型人格

懶惰——→回避型人格

貪婪——→反社會型人格

暴食——→邊緣型人格

色欲——→表演型人格

這些由於人格的黑暗面表現出的人格特性,我們把它稱為人格七宗罪。

01

人格七宗罪,禁錮你的人生

也許你對以上的解釋很疑惑,但是不知道你是否接觸過,甚至你自己就是這樣的人:

總覺得自己很笨拙,沒有吸引力也不如別人;

害怕批評、指責或拒絕,回避與人密切交往;

遇事喜歡做計劃和預估,也容易因為害怕失去就主動放棄;

安全感幾乎沒有,不輕易相信他人,包括父母、朋友、戀人……

這就是典型的回避型人格的特征。不自信、害怕和不安總是如影相隨,讓你不敢和陌生人社交,不敢在職場表現自己,甚至連走進親密關系的勇氣都沒有。

曾經就有一名用戶留言,回避型人格給她帶來太多的困擾。工作中總是不敢麻煩同事,因為她認為求助傷自尊,會被他人看低。有次遇到緊急情況,因為害怕上司批評而獨自硬抗,導致公司損失一大筆資金,最後被裁掉。

很多時候,看似一個習以為常的行為,卻牽扯到你根深蒂固的劣根性,最終像蝴蝶效應一樣引發巨大危機。

人格中的劣根性其實是你最黑暗的部分,也是你的心魔。禁錮著你的思維和處事方式,一旦沒有控制好,它就沖出來吞噬你,毀掉你的一生。

02

當你接受瞭不完美的自己

才能遇見更好的自己

人天生是不完美的。心理學傢榮格曾說:每個人都有“人格陰影”,陰影是邪惡的存在,與我們人類是積極的存在相仿。

很多人隻能接受自己美好的一面,對黑暗、惡劣的一面視而不見。

在你奮力向前跑、想變得更優秀的同時,人格中的劣根性也在背後一步步拖後腿。長久以往,終有一日被虛假的表象蒙蔽,陷入危機而不自知。

認識自己的最終目的,是對自己有一個完整的看見。

隻有當你認識到自己的人格中的劣根性“原罪”,去層層剖析它是什麼,為什麼存在,知道它對你的職場、情感關系、社交方式帶來哪些不利的影響,才能對癥下藥,遇見更好的自己。

如果你很難走進親密關系,維持一段長久的感情;

如果你經常控制不瞭自己的情緒,對此飽受困擾;

如果你經常害怕自己出醜、批評而不敢社交……

這其實是你人格中的的劣根性在影響你,傲慢、嫉妒、懶惰……早在暗中意圖摧毀你。

現由壹心理專業心理測評研發專傢,收錄超過1000份測試樣本數據,研發編制成《人格七宗罪》,將在傲慢、嫉妒、暴怒、懶惰、貪婪、暴食和色欲7個維度中,幫你找到禁錮自己的人格原罪,回歸到“自由”的狀態。

由9位心理學專傢集體研發「人格七宗罪測試」,測評理論框架來源於DSM(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是美國與其他國傢最常用的心理狀態判斷指導手冊,被譽為“精神醫學的聖經”。

※本測評將從傲慢、嫉妒、暴怒、懶惰、貪婪、暴食和色欲七個維度進行測試,得出你的人格原罪類型,找到你內心中潛藏的劣根性,並根據評估結果給出相應的改進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