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泰山紅門

张益达 2024-07-11 01:22 17次浏览 0 条评论 taohigo.com

一天門位於泰山中路盤路起始處,是一座跨道而建的雙柱單門式石坊。創建於明代,參政龍光題額,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山東巡撫李樹德重建。坊兩側分立明隆慶年間欽差監兌戶部員外郎楊可大題“天下奇觀”碑、嘉靖年間登州府通判孫價書“盤路起工處”碑。

岱宗坊是泰山的山門,一天門則是天梯的開始,人們由人間漸漸進入天堂。

孔子登臨處,位於一天門北,為四柱三門式跨道石坊,古藤掩映,典雅端莊,明嘉靖三十九年 (1560)始建。坊兩側分立兩碑,東為明嘉靖間濟南府同知翟濤題“登高必自”碑,西為巡撫山東監察禦史李復初題“第一山”碑。北側為兩柱單門的“天階”坊。孔子登臨處額題“孔子登臨處”五大字,柱聯曰:“素王獨步傳千古,聖主遙臨慶萬年”。

坊聯: 人間靈應無雙境,天下巍巖第一山。高應芳,明代嘉靖間任巡撫山東監察禦史。此聯書於嘉靖四十三年(1564)。 天階坊,全石建造,與孔子登臨處坊相鄰,建於明代嘉靖四十二年。天階意即登天的石階。泰山雄偉高大,峻極於天,至頂有天門三重,向有“登山如登天”之謂,所以稱登山石階為“天階”。

清·石祖芬

中天門外梵仙鄉,楓葉初經九月霜。

獨倚喬柯舒冷艷,不儕凡卉炫秋香。

孤紅莫恨榮華晚,眾綠都成慘淡光。

休上危橋雲步回,更高寒處更淒涼。

石祖芬,晚清民國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字芷沅。石同福(狀元石韞玉長子、席慧文夫)孫,即石祖芬是石韞玉曾孫。清諸生。同治末發浙江為候補縣丞,光緒元年(1875年)代理永嘉縣丞,九年署知縣,捐同知。十年入劉銘傳幕抗擊侵臺法軍。十五年升山東候補同知、候補知府,代理泰安知府。

紅門宮位於“孔子登臨處”石坊北。其地東臨中溪,西依大藏嶺,因嶺上有丹壁如門而得名。紅門宮創建無考,明天啟六年(1626年)重修。它以盤路為界,分為東西兩院,並以飛雲閣跨路相連,拱形門洞上題“紅門”兩大字。西院為道觀,宮門額題“紅門宮”,祀泰山女神,為碧霞元君中廟。東院為“彌勒院”,供奉彌勒佛。

仰苔神庥,敬仰神靈

萬仙樓位於紅門宮北,跨道門樓式建築,明萬歷年間創建。殿內原祀王母,配以列仙,後增祀元君。現神像均無,殿墻四周鑲明代朝山進香碑63塊。門洞東側有隱真 洞,為舊時道人修煉處。門洞後額書“謝恩”,傳古帝王登山時,地方官員送駕至此而謝歸。或稱舊時香客登岱回歸至此無恙,即叩謝元君保佑之恩。

  樓前有古柏3株,挺拔並列,蒼翠凌雲,碣書“三義柏”。再前西崖題“勇登仙 境”,下有洞,洞內有石龜,俗稱龜洞。

  樓北是革命烈士紀念碑,1946年建。碑載新四軍一縱三旅轉戰南北的壯烈事跡。 環刻解放泰城時犧牲的708名烈士英名。

  紀念碑西側有峭石挺立,清人題“拜石”。附會宋代大書畫傢米芾知無為軍時,拒不朝拜貪官麥知州,而是每早穿禮服拜古石玩器,並且口中念念有詞:“寧拜無知石,不拜面老鼠。”結果被貶官。後人題此以頌耿直清廉。又據《宋史·文苑·米芾傳》載:無為“州治有巨石,壯奇醜,芾見大喜曰:‘此足以當吾拜。’具衣冠拜之,呼之為兄。”

  萬仙樓與紀念碑之間的東溪內為櫻桃園,又名桃花澗,清人曾頌:“ 櫻桃生澗底,石上多古苔。山下花已落,山頭花未開。”澗中石坪廣闊,斷崖跌宕,溪水潺潺而來,瀅洄湍急而去,或為瀑,或為潭,或潛流,匯為深廣碧池,名碧泉灣 。今澗內桃、櫻均無,唯楊、槐滿谷,柏林夾岸,石峽飛流,瀑水如簾。

  紀念碑東側有斷崖,古刻遍佈。唐大歷八年(773年)泰山著名女道張煉師題記及元代鎮壓紅巾軍的元將題名等依稀可辨。

到瞭萬仙樓,就要買票瞭,前面基本是免費參觀。

出關帝廟,就到瞭孔子登臨處、天階、一天門、紅門宮等,這裡開始瞭登山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