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旅遊景點—媽閣廟

大言炎炎 2024-09-13 20:00 9次浏览 0 条评论 taohigo.com

媽閣廟

媽祖閣坐落在澳門半島的西南面,是澳門的三大禪院之一,為澳門最著名的名勝古跡之一,初建於明弘治元年 (1488年),距今已有五百多年的歷史。媽閣廟原稱媽祖閣,俗稱天後廟,位於澳門的西南方。主要建築有大殿、弘仁殿、觀音閣等殿堂。廟內主要供奉道教女仙媽祖,又稱“天後娘娘”、“天妃娘娘”,人稱能預言吉兇,常於海上幫助商人和漁人化險為夷,消災解難,於是福建人與當地人商議在現址立廟祀奉。2005年7月15日,在南非德班市舉行的第29屆世界遺產委員會…

門票參考:免費

開放時間:07:00~18:00

適宜季節:春季

建議遊玩時間:1~2小時

所在地/隸屬: 澳門特別行政區澳門半島南端媽閣街

介紹攻略

景點簡介

媽閣廟,早期稱“娘媽廟”、“天妃廟”或“海覺寺”;後定名為“媽祖閣”,華人俗稱媽閣廟。

媽閣廟位於澳門半島的西南端,依山面海,沿巖而建。廟內有“神山第一”殿、正覺禪林、弘仁殿、觀音閣等4棟主建築,分別建於不同時期。

其中,弘仁殿規模最小,是一座3平方米的石殿,相傳建於明弘治元年(1488年);正覺禪林規模最大,創建於清道光八年(1828年);“神山第一”殿是當時官方與商戶合資創建於明萬歷三十三年(1605年)。上述三殿均供奉天後媽祖,觀音閣則供奉觀音菩薩。

建築規模

媽閣廟的大門為一牌樓式花崗石建築,寬4.5米,隻開有一個門洞,門楣上有“媽祖閣”3個金字,兩側書有對聯:“德周化宇,澤潤生民”。門楣頂部為飛簷狀屋脊,華麗美觀。廟門口有一對石獅,雕工精美,栩栩如生,是300年前清人的傑作。院內一塊名為“洋石船”的巨石上,刻有一艘古代的海船,船的桅桿上掛著一面寫有“利涉大川”的幡旗。

據考,是記載400多年前一位福建商人,乘船來澳門途中遇到風浪,幸得媽祖相救、轉危為安的故事。廟後的石壁上,有多不勝數的摩崖石刻,是歷代政要名流和文人騷客的手書。

在各具特色的建築物之間,有石階和曲徑相通,四周蒼鬱的古樹,錯雜的花木,縱橫的巖石,把園林的幽雅和古廟的莊嚴巧妙地結合在一起,顯得古樸典雅,雄偉壯觀,極富民族特色。

媽閣廟還是一座有著傳奇色彩的廟宇。在上世紀80年代,媽閣廟發生瞭一場大火,澳門居民一說起這件事,仍記憶猶新。

那天,廟內的“正覺禪林”深夜大火,整個殿宇被燒塌,而在神龕中央的媽祖神像,僅被煙火熏黑,塌下的橫梁掉在神像的跟前,神像絲毫無損。

澳門媽祖閣是澳門最早的道教廟宇之一,為福建商人所建,稱為“阿媽閣”。據說,1553年葡萄牙人在廟宇前的古碼頭泊船上岸,向當地的福建人打聽這是什麼地方,福建人誤以為問的是廟宇的名字,說是阿媽閣。

此後,葡萄牙人就用福建方言“媽閣”的諧音“馬交”來稱呼澳門,叫做“馬交港”。

已有逾500年歷史的媽閣廟,是澳門三大古剎(媽閣廟、觀音堂、蓮峰廟)中歷史最悠久的。

媽閣廟原稱媽祖閣,俗稱天後廟。整座廟宇包括石殿、大殿、弘仁殿和觀音閣4座主要建築。

1874年、1875年,媽閣廟先後兩次遭受火災,由居民集資,於1875年開始重修,至1877年落成,形成今天的樣子。

每年春節和農歷3月23日娘媽誕,媽閣廟香火至為鼎盛。除夕午夜開始,不少善男信女都會前來拜神祈福。

廟宇詳解

媽閣廟包括弘仁殿、“神山第一”殿、正覺禪林、觀音閣等建築物。明朝時本名“天妃廟(宮)”,至清道光八年(1828年)重修時增建山門,額名“媽祖閣”,華人俗稱“媽祖閣”,又有另稱’正覺禪林”。

建築年代

媽閣廟之建築物建於不同時期,整座媽閣廟至清道光八年(1828年)才初具規模。

弘仁殿創建於明弘治元年(1488年),現存門楣石刻“弘仁殿”三字,旁邊之題款則為清道光八年(1828年)。該殿是一座小型石殿,供奉天後。

廟內有實物可考,而歷史最長的是“神山第一”殿。該殿供奉天後,由當時官方與商戶合資籌建於1605年(明萬歷三十三年),至1629年(明崇禎二年)又再重修,其門口石橫梁至今仍存初建時的石刻;媽閣廟因而是澳門現存廟宇中有明確實物可考的最古老的廟宇,也是澳門文物中原建築物保存至今時間最長的。

觀音閣的建築年代無從稽考,閣內現存一塊清道光八年(1828年)重修的木匾,則觀音閣應建於此前。閣內供奉觀音。

正覺禪林也是建於清道光八年(1828年),供奉天後。

此殿在1988年2月8日曾發生火警,後由文化局按原貌重修,至翌年2月完成。

建築特色

媽閣廟是中葡文化融合起點,也是澳門最著名的名勝古跡之一,至今已逾五百年,是澳門三大禪院中最古者。

媽閣廟原稱媽祖閣,在澳門東南方,俗稱天後廟,建於一四八八年,正值明朝。背山面海,沿崖建築,古木參天,風光優美。

整座廟宇包括大殿、弘仁殿、觀音閣等四座主要建築,石獅鎮門、飛簷凌空,是一座富有中國文化特色的古建築。

媽閣廟位於媽閣山西面山腰上,主要由入口大門、牌坊、正殿、弘仁殿、觀音殿及正覺禪林組成,各建築規模雖然細小簡陋,但卻能充分融合自然,佈局錯落有致。

入口大門為一牌樓式花崗石建築,寬4.5米,隻開有一個門洞,門楣有“媽祖閣”三字,兩側為對聯,大門頂部有琉璃瓦頂等裝飾,其中門楣頂部更有飛簷狀屋脊,脊上裝有瓷制寶珠及鰲魚,緊跟在大門之後為一三間四柱沖天式牌坊,亦由花崗石建造而成,並有四隻石獅分置在柱頭上。

正殿為供奉天後的其中一個神殿,有神山第一殿之稱,它和正門建築、牌坊以致在半山腰上之弘仁殿在空間上成一直線。

建築主要由花崗石及磚頭砌築而成,其中花崗石作主導,無論柱、梁、部份墻身以至屋頂均由此材料修築,兩邊墻體均開有大面積琉璃花磚方窗,而在較高位置的氣窗,則為圓形。

在石造之屋頂上又鋪設琉璃瓦頂,並以誇張的飛擔裝飾正脊及垂脊,而其屋頂造型又分兩部份,在朝拜區之屋頂以歇山卷棚頂形式出現,而神龕區上方之琉璃屋頂則為重簷廡殿式,飛簷純樸有力。

弘仁殿規模最小,隻有3平方米左右,此建築以山上巖石作後墻,再以花崗石作屋頂及兩邊墻身,殿內也供奉天後,兩側墻身內壁有天後之侍女及魔將浮雕,而天後神像則置於山石前,與正殿神龕區做法一樣,在石屋頂上,此殿也加上綠色琉璃瓦及飛簷式屋脊裝飾。

位於最高處的觀音殿,主要由磚石構築而成,其建築較為簡樸,為硬山式做法。

相對於其它神殿位於建築群最前方且與正殿同在一平臺上的正覺禪林不管在規模上或是在建築形式上都較為講究,建築由供奉天後之神殿及靜修區組成,靜修區建築為一般民房,屬硬山式磚結構,而神殿則為一四架梁結構、主殿前有一內院,兩側側廊為卷棚式屋頂、主殿區被二列各三枝柱分為三個開間,屋頂為琉璃瓦坡頂,兩邊側墻頂部為金字形“鑊耳”山墻,有防火意思,具濃烈的閩南特色,位於內院前之正立面,由左至右可分為五部份,中間最高兩邊漸低,墻身有泥塑裝飾,墻頂則以琉璃瓦裝飾,而在琉璃瓦簷下是三層象征鬥拱之花飾,此外,中間部份尚開有一半徑為1.1米的圓形窗洞,而琉璃瓦頂上之飛簷及瓷制寶珠裝飾,亦顯示出此殿之重要性。

媽祖文化

媽閣廟、普濟禪院、蓮峰廟並稱為澳門三大禪院。而媽閣廟為三大禪院之首,是澳門著名的東方式廟宇之一。

媽閣廟原稱媽祖閣,又名正覺禪林、海覺寺、媽祖廟、天後廟,位於澳門半島南端媽祖山下,始建於明朝弘治元年(1488年),至今已有500多年歷史。是為紀念被信眾尊奉為海上保護女神的天後娘娘而建。

“媽祖”在福建話裡是“母親”的意思。“媽祖”姓林名默,宋朝福建莆田人,自幼聰穎,得老道秘傳法術,能通神,經常在海上搭救遇難船隻,“升天”後仍屢次在海上顯靈,救助遇難的人。人們感其恩德,尊為護航海神,歷代王朝也多次封謚,明朝時晉封為“天後”。

相傳400多年前明代時有一福建商人在澳門附近遭遇颶風,危在旦夕,幸得“顯靈海上消災解難”的天後娘娘解難相救。後來這位商人在神女顯聖處設廟紀念以謝神恩,被稱為“娘媽角”。

媽閣廟背山面海,沿崖而築,周圍古木參天;廟門口有一對石獅,雕工精美,形態逼真,傳說是300年前清人的傑作;廟內花木錯落,巖石縱橫,景色清幽,由大殿、石殿、弘仁殿、觀音閣4座建築物組成,它們之間用石階和曲徑相通,曲徑兩旁的巖石上有歷代名流政要或文人騷客題寫的摩崖石刻;院內有一塊名為“洋船石”的巨石,上刻一艘古代海船,船的桅桿上掛著一面寫有“利涉大川”的幡旗,是人們喜愛的“一帆風順”的圖景。廟內的碑石上刻有媽閣廟500周年紀念文字。

相傳四百多年前,葡萄牙人登陸澳門,在廟門前面的海灘上岸。詢問當地居民這裡是什麼地方,居民以為是問媽閣廟,故答“媽閣”,葡萄牙人以其音譯而成“MACAU”,遂為澳門的葡文名稱由來。

媽閣廟平時香火不絕,每年農歷除夕和農歷三月二十三日“天後”神誕,香火更甚。四方香客雲集於此上香拜祀、叩首祈福,並舉行豐富多彩的節目助興,這時媽閣廟上紫煙彌漫,一派祥和,這就是澳門八景之一的“媽閣紫煙”的景色。

“媽祖”不僅僅是善男信女們崇拜的“天後”,而且形成瞭一種國際文化現象——“媽祖文化”。

維護記錄

1874年、1875年,媽閣廟先後兩次遭受火災,造成損毀,於是由居民集資,於1875年(清光緒元年)開始重修,至1887年(清光緒十三年)落成,形成今天的樣子。

除瞭於83及88年給予資助維修該廟外,文化局於1996~97年間對該廟進行保養工程,包括墻壁、裝飾墻身及門窗的框架等。

1998年10月28日,在澳門最高點,路環島的疊石塘山頂,又落成瞭全世界最高的媽祖雕像。她矗立在澳門的最高點,因此,無論從海面或還是陸地,都清晰可見。開光以來原本人跡罕至的路環崗頂,一時車水馬龍,香火鼎盛。2005年7月15日,在南非德班市舉行的第29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上,包括媽閣廟前地在內的澳門歷史城區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媽祖文化

媽祖閣平時香火不絕,每年農歷除夕、三月廿三日媽祖寶誕、九月九日重九節,這裡更是人山人海,熱鬧非凡。

為什麼澳門媽閣廟的香火如此旺盛,海外華人也都信奉媽祖呢?設計、創作大型媽祖像的澳門著名雕塑傢、畫傢梁晚年告訴大傢:媽祖是人,也是護航海神。

媽祖在海上舍己救人,為民消災解難的博愛精神受到人們的尊敬,信眾就把她當作神來朝拜。

根據古代史料和福建莆田地方志記載,媽祖生於北宋太宗建隆元年(960年)農歷三月廿三日,卒於太宗雍熙四年(987年)二月十九日。

她是福建莆田湄洲郡巡檢林願的第6個女兒。她原名林湄娘,因她從出生到滿月從不啼哭,故又名默。

林默娘自幼聰穎,為人善良,樂於助人。有一年她隨父兄渡船外出,中途遇浪,船覆落水,林默娘下水救父。

她也屢次在海上救助遇難之人,還為百姓驅逐瘟疫,治病救人……

人們為感謝其恩德,稱林默娘為“媽祖”,福建話“媽祖”是“母親”的意思,並被奉祀為“護航海神”。莆田人最初供奉媽祖的廟宇稱為神女廟、神女祠。林默娘海上救人的故事和傳說逐步被人們神化,得到信仰者廣泛熱烈的信奉。

歷代王朝也順應民心支持媽祖信仰,宋代封媽祖為“夫人”;元、明二朝加封為“天妃”;清朝晉封為“天後”。我們看到媽閣廟內供奉的天後牌位上寫著:“護國庇民天後元君之神位”。

由於媽祖擁有博大慈愛的襟懷和救苦救難的高尚品德,人們為瞭表達對她的崇敬,一千多年來賦予她諸多神奇的色彩和美麗的傳說。

中華兒女也從媽祖的傳奇故事中體會到瞭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看到瞭中國優秀文化的光彩。

經過千年的演繹,媽祖文化已成為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媽祖也是海峽兩岸及全球華人共同敬重的海上女神。

20世紀80年代,聯合國授予中國媽祖“和平女神”的稱號。

全世界有媽閣廟近4000座,信眾2億多人。媽祖的名字凝聚著千千萬萬海內外中華子孫愛國愛鄉、虔誠向善的心願,媽祖信仰已經成為聯絡海內外、溝通全世界的橋梁和紐帶。

見證聖火

2008年5月3日下午,北京奧運會聖火途經澳門的媽閣廟。

來自奧林匹亞的聖火將與媽閣廟的香火相遇,澳門將以最具代表性本土文化迎接奧運聖火的方式,展示其中西文化薈萃的特性。

火炬手手持聖火經過大三巴、民政總署大樓等地點後,到達具有濃厚本土傳統文化特色的媽閣廟。

下午3時,已有上千名市民聚集在媽閣廟,他們大部分身著紅衣,舉著國旗、澳門特區區旗和奧運旗幟,熱切期待著奧林匹亞的聖火。

大約下午4時50分,運載奧運聖火和火炬手的專車駛至媽閣廟前,兩名火炬手下車並順利完成聖火交接,站在兩旁期待已久的市民欣喜若狂,激動地歡呼。

澳門沙梨頭坊眾互助會組織瞭過百名會員到媽閣廟迎接聖火,他們身穿代表澳門的綠色衣服,有的用力舞動巨型國旗,有的高喊“支持中國!支持奧運!”口號。

已有逾500年歷史的媽閣廟,是澳門三大古剎(媽閣廟、觀音堂、蓮峰廟)中歷史最悠久的名勝古跡。

2005年7月15日,包括媽閣廟前地在內的澳門歷史城區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奧運聖火完成在媽閣廟傳遞後,隨即前往西灣湖以龍舟方式傳遞。

民俗活動

每年春節和農歷三月廿三日娘媽誕期,媽閣廟香火至為鼎盛。除夕午夜開始,不少善男信女紛紛到來拜神祈福,廟宇內外,一片熱鬧。而誕期前後,廟前空地會蓋搭一大竹棚,作為臨時舞臺,上演神功戲。

旅遊信息

開放時間:7:00-:18:00(無需門票)

地址:澳門半島南端媽閣街

交通:可乘公交10、10A、11、18、21、21A、1、1A、2、5、6、7、9、26、28B、34到達。

周邊購物

據說在澳門能享受到亞太區內最佳的購物樂趣,因為這裡的商品不僅種類繁多,而且也比臨近的一些地區便宜。珠寶金飾、中式古玩、瓷器、電子產品等商品的價格都很實惠,可以買些回去。但是要註意的是,在一些沒有明碼標價的商店和一些小商店裡可以和商傢討價還價,價格可以更優惠些。

服裝

在議事亭前地附近的營地街市一帶和紅街市附近的三盞燈一帶的成衣店或者攤位上都可以買到不同佈料和不同價錢的中式服裝,還能以較便宜的價錢買到出口成衣加工廠的超產或次品服裝。

提醒:

1、在許多廉價成衣店出售的衣服是不能試穿也不能退還的,但商店配備皮尺和亞洲、歐洲、美國的尺碼換算表,因此購買時,一定要挑選尺寸合適的服裝。

2、有些衣服的價錢非常便宜,一定要檢查是否有瑕疵,這些衣服很可能是未能通過工廠質量檢驗的次品。

傢具古玩

傢具及古玩在澳門半島和路環市區有不少商店出售古玩真品及精美的仿古制品,這些商店都集中在議事亭前地至大三巴一帶的大三巴街、草堆街和花王堂街。不少古董傢具來自中國,然後經過精心的翻新工序,修補損壞的地方,更新金屬配件等。另外,也有用優質木材做成的仿古新傢具。不少商店都備有傢具目錄,無論是流行的還是古典的款式,都可以要求按照照片中的式樣訂做。

除傢具外,還有其它一些古玩象木漆盒、青銅制品、舊錢幣、大小不同的木雕刻品、各類傳傢之寶、中國的古字畫也是應有盡有。

小貼士:

1、商店的許多店員都能說多種語言,而且精通業務,可以很詳細地向顧客介紹傢具及古玩的產地和材料等情況。

2、如果購買的是古玩真品,一定不要忘記索要證明書。而且大部份商店都有貨運服務,可將商品運到買主所需要的地方,而且收費合理。

葡萄酒

葡萄牙的葡萄酒可是聞名全世界的,在購買以前可以先去葡萄酒博物館,學會區分來自Douro或來自Alentejo等不同產地的葡萄酒,區別青葡萄酒和紅葡萄酒,品嘗質量上乘的波爾圖甜酒等知識。全澳門所有的超級市場,甚至小店鋪,都出售葡萄酒。在碼頭、機場以及邊境的免稅店內都有各式的葡萄酒,來去匆匆的旅客可以很方便地買到。葡萄酒的價錢不等,有價值澳門幣30元的普通餐酒,也有價值澳門幣數百元的波爾圖上乘陳年老釀。

珠寶首飾

首飾在葡京酒店、新馬路及高士德大馬路附近,有很多信譽比較好的珠寶店。

在大三巴、關閘及主教山附近的售賣紀念品的攤位上可以買到一些仿真的珠寶,式樣和價格都不錯。

小貼士:

購買貴重的首飾一定要到信譽好的商店。購買高價商品時,最好多比較幾傢商店,不要忘記索取保證卡,還要保存好收據。

食品

傳統食品幾乎全澳各區都有店鋪出售海味、香料及其它傳統的中國食品和藥材,大規模的海味店一般都集中在新馬路及高士德大馬路等購物旺區,出售不同等級的魚翅、冬菇、蝦米、鮑魚以及乾瑤柱等。福隆新街一帶的海味店也特別集中。氹仔以其傳統糕餅馳名。在氹仔舊城區,有不少世代相傳的餅店,在官也街也有不少。

澳門本地許多餅店都出售各種美味的糖果和糕餅。最有名和最特別的糕點有杏仁餅、蛋卷、老婆餅、葡式蛋撻,大部份的咖啡店和餅店都有。

電子產品

照相機、攝像機及電子產品澳門不少照相機器材行和所有的大型百貨公司都出售最先進的電子產品、照相機及攝像機,其中位於新馬路和位於高士德大馬路的三盞燈附近地兩傢商店出售的商品款式新、質量上乘,價錢比較便宜。

小貼士:

購買這些商品的時候一定要到有一定規模的商店裡去,購買以後,一定要索取保修單和收據。另外,在買之前要把品牌考慮好,最好不要在一些小商店買不熟悉的牌子。

手工藝品

手工藝品澳門有不少商店出售來自中國和亞洲其它地方的手工藝品,位於氹仔凱悅酒店附近的杭州街,有許多商店出售傳統的手工制品,如中國茶具、衣服及樂器。商店內獨特的裝修設計以及造型樸素的石卵水池也很有特色。

瓷器澳門的瓷器價錢相當便宜,還可以在一些工廠定做自己喜愛的式樣。大三巴牌坊附近的商店和新馬路一帶的商店內,有很多有趣的古玩和獨一無二的瓷器。

藝術品

藝術畫澳門有不少本地和來自不同國傢的藝術傢,他們的作品經常在本地的畫廊展出。畫展一般在民政總署、東方基金會、旅遊局地下以及旅遊活動中心的場地舉行,展出的作品通常可供購買。本地的報章會刊登畫展的消息,如果去旅遊的時候可以關註一下這些消息。

傳統的中國畫在新馬路郵政總局附近的工藝品店可以買到,對古畫在花王堂街的商店買到。

明信片、書籍、印刷品在大三巴牌坊附近的商店可買到不同種類的明信片和其它新奇的東西。但是,如果你想購買一些真正有趣味和質量好的書籍和本地藝術傢的作品,可以到民政總署大樓內的小商店。Anders Ljungstedt的“An Historical Sketch of the Portuguese Settlements in China and of the Roman Catholic Church and Mission and Descriptions of the City of Canton”(1832年初版)以及William C. Hunter的“An American in Canton”(1825-44)書籍,生動地講述瞭十九世紀的澳門,這些書籍在葡文書局、海事博物館以及很多酒店的書店都有。

住宿地點

澳門有很多稱得上是"歐洲風情"、"真正的度假地"的飯店。設備一流的星級酒店或較經濟的旅館、別墅和公寓在所皆有,四、五星級的占四成以上,可隨意選擇入住。有的酒店富麗堂皇,有的歷史超過1世紀。每逢周末、假期、節日、大賽車期間及七、八月旅遊旺季,澳門的酒店和旅館經常客滿。因此赴澳之前最好先預定房間,以免到時徘徊街頭。當然,在旅遊淡季,有的酒店也會有折扣優惠。

可以在香港地鐵站內經營票類服務的"地鐵旅遊服務中心"或中國旅行社購買折扣券。如果想更便宜,可以在上環的輪渡碼頭大廳的三層的各旅行社,購買酒店與渡船票套票。無論何種方法,周末的住宿費都要貴一些。

澳門所有的酒店均有空調和私人衛浴設備(特別規定者除外)。費用除房租外,還有10%的服務費和5%的政府稅。

周邊美食

澳門可謂薈萃瞭中西南北的美食,在這裡不僅可以品嘗到正宗的葡國菜,還可以吃到澳門菜、廣東菜、上海菜、日本菜、韓國菜和泰國菜。

葡國菜

到瞭澳門當然不能不嘗嘗葡國菜瞭,澳門的葡國菜分為葡式、澳門式兩種。澳門式葡國菜是兼收並蓄瞭葡國、印度、馬來西亞及中國粵菜的烹飪技術,對原來的葡國菜經過改良,取長補短,可以說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菜式。如非洲雞,果亞雞及辣大蝦等都是葡國從非洲、印度學會使用香料後烹調制成的。還有燒牛尾、葡國雞、葡國臘腸、沙甸魚等也是著名的菜式。位於崗頂平地,建於1873年的歌劇院內Macau Club餐廳,以及建於1870年的陸軍俱樂部餐廳都是很有情調的澳式葡國菜的餐廳。

葡式葡國菜的紅豆豬手、青菜湯、馬介休(即鱈魚,葡國人喜歡吃的一種咸魚,它可以用煎、燒、烤、煮等不同的方法烹調,無論用什麼方法烹調,都會令人齒頰留香,回味無窮)都是很有名的菜。

中國菜

如果還是偏愛中國菜的話,澳門的很多酒樓都有,從傳統的燒雞、蒸魚,到特色的北京填鴨、魚翅湯、燒乳豬,還有蝦餃、燒賣、粉果之類的點心,盡可大塊朵頤。位於新馬路附近的福萊新街一帶的中餐館最為出名。

澳門酒吧

酒吧可算是另一種選擇。澳門酒吧的種類多樣,有五星級酒店裡的豪華酒吧,也可有開懷暢飲的本地酒吧,更有音樂酒吧,客人可以隨著非洲音樂的節奏翩翩起舞。葡式咖啡室也成為澳門新興的飲食場所。較著名的咖啡室集中在板樟堂一帶和南灣馬統街一帶。在這些咖啡室不但可品嘗到風味獨特的咖啡、茶和酒,還有裡斯本式的點心及甜品。想找個經濟實惠的地方換換口味,可以去小食店嘗嘗各式粥品、粉面、雲吞水餃、薑汁撞奶等,花費不多就可飽餐一頓。素食主義者還可以到菩提禪院吃一頓清淡的素菜。十分流行的臺灣式茶坊,大多集中於“新橋區”和“新口岸的帝景苑區”。集中在皇都酒店附近一條叫二馬路的街裡的泰國菜館,特色菜有富貴魚,醃雞腳,炸蝦餅等。

吃得盡興瞭,回去的時候還想給傢人帶點的話,可以在中區新馬路到清平直街一帶的餅傢,買些雲吞水餃、杏仁餅、蛋卷、薄脆、花生糖、雞仔餅、肉幹等小吃,很受歡迎。

特別提示

1、媽閣廟離澳門海事博物館很近。

2、澳門三大禪院:媽閣廟、普濟禪寺、蓮峰廟。

3、這裡的盤香又叫做“雞籠香”。

景觀危機

由於媽閣廟正門對開為西環海面,沿山而上能眺望對岸(珠海灣仔)景色,近三十年開始雖有政府船塢、澳門海事博物館、填海與環島公路建築,但因隻有一至兩層,對正門前至山上風景隻有些微影響。

2006年6月,澳門立法議員高天賜指澳門特區政府已秘密地與葡萄牙駐港澳總領事館等達成共識,同意在媽閣廟對面建新的葡文學校教學大樓,因涉及私人利益而對古跡及附近環境的景觀於不顧,是為繼5月的藍屋仔事件後又一次引起澳門社會對文物保護的關註。另根據傳媒可靠消息,媽閣廟對開海面還將繼續向灣仔方向填海,作為未來海底隧道或橋梁落腳點,另外還會在此興建一幢五星級大酒店。

2006年6月14日,立法議員區錦新在議程前發言中指出澳葡政府時的葡國人興建澳門海事博物館也尊重中國傳統,把博物館放在媽閣廟之左側,不擋媽閣廟向海的朝向。但到澳門特區政府,卻對傳統漫不經心,要把葡文學校教學大樓建在媽閣廟前,擋去媽閣廟之朝向。6月22日,澳博行政總裁何鴻燊在裡斯本表示不能接受以風水作理由來阻止葡文學校在該地段建新校舍,還指立法議員的工作本是立法,而非看風水。6月23日,正在葡國訪問的行政長官何厚鏵公開回應學校的選址與設計原則不會影響交通及整個文化以至文物保護政策。

紙幣取材

媽閣廟正門被發鈔銀行多次用作澳門幣紙幣正面的圖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