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項研究表明,MRI在臨床上對韌帶損傷的診斷準確,損傷大多在第一掌指關節的尺側副韌帶。既往研究大多描繪掌指關節和第二至第五指滑車系統的解剖細節。然而,從未在健康志願者的 MRI 上評估過可變的成像特征和拇指韌帶厚度的正常值。

側副韌帶復合體是拇指掌指關節和指間關節的主要穩定結構。副韌帶損傷導致拇指抓握不穩;最常見的是,掌指關節的尺側副韌帶受到影響。尺側副韌帶撕裂約占滑雪運動員手部損傷的 50%,伴有拇指強迫外展和過度伸展。這也被稱為“滑雪者的拇指”。韌帶損傷可以在淺表走形至拇收肌腱膜,這被稱為“Stener 病變”。掌指關節橈側副韌帶損傷不太常見,占副韌帶損傷的 10-42%。

支持帶滑車系統可準確追蹤拇長屈肌腱並防止過度拉伸。文獻中存在關於拇指處不同滑車數量的爭論。拇指滑輪的數量約三個到四個。

掌指關節韌帶復合體——韌帶結構包括尺側(尺側副韌帶)和橈側(橈側副韌帶)的固有副韌帶,以及位於掌側的副側副韌帶(副橈側副韌帶和副尺側副韌帶)。尺側副韌帶起源於掌骨髁結節的背側,斜向遠端和掌側穿過,插入近節指骨的底部。尺側副韌帶因拇收肌的腱膜而得到加強。這種腱膜是尺側副韌帶表面的薄層,與伸肌腱的纖維背側連接。橈側副韌帶從掌骨頭的髁背側起,斜行,並在近節指骨的結節處向遠端和掌側插入。副側副韌帶毗鄰固有側副韌帶的掌側面和掌板。

圖 1A—C(上到下)——32 歲男性志願者。

顯示瞭拇指從背側 ( A ) 到掌側 ( B和C ) 的冠狀位質子加權脂肪飽和 MR 圖像 (TR/TE, 2039/25) 。圖像顯示尺側副韌帶(黑色直箭頭)和覆蓋尺側的拇收肌腱(黑色箭頭)以及掌指關節的橈側的橈側副韌帶(白色直箭頭)和拇短展肌腱(白色箭頭)的腱膜。黑色彎曲箭頭指向尺側副韌帶,白色彎曲箭頭指向指間關節橈側副韌帶。圖像顯示側副韌帶從背側近端到掌側遠端的傾斜走形。


圖1 . 1D——32歲的男性志願者。

D,掌指關節和指間關節韌帶示意圖顯示尺側拇收肌腱腱膜(黑色箭頭)和掌指關節橈側拇短展肌腱腱膜(白色箭頭)覆蓋在韌帶表面。


圖 2A ——26 歲女性志願者。

A,近節指骨基底部的第一掌指關節的軸位 T1 加權 MRI(TR/TE,557/13)顯示尺側(黑色直箭頭)和橈側(白色直箭頭)副韌帶以及位於掌側的副尺側(彎曲的黑色箭頭)和副橈側(彎曲的白色箭頭)副韌帶。黑色箭頭顯示拇收肌腱覆蓋尺側副韌帶的腱膜,白色箭頭顯示拇短展肌腱的腱膜。


圖 2B ——26 歲女性志願者。

B,掌指關節韌帶復合體示意圖,與圖A相同位置。黑色箭頭顯示拇收肌腱覆蓋尺側副韌帶的腱膜,白色箭頭顯示拇短展肌腱的腱膜


掌板與背板

楔形纖維軟骨板圍繞關節並加強關節囊。該板主要在掌側和背側突出。該板與拇短伸肌腱的遠端插入一起連接到近節指骨的基底部。滑膜凹槽位於板和近節指骨的基底部之間。兩個籽骨位於掌板的外側邊緣內(圖 3)。

圖 3A ——33 歲女性志願者。

A,第一掌指關節在掌骨頭水平的軸位T1加權MRI(TR / TE,557/13)顯示橈側和尺側籽骨之間的掌板(箭頭)。黑色直箭頭顯示尺側副韌帶,黑色彎曲箭頭顯示副尺側副韌帶,白色直箭頭顯示橈側副韌帶,白色彎曲箭頭顯示副橈側副韌帶。


圖 3B ——33 歲女性志願者。

B,掌指關節掌指板(箭頭)示意圖,與圖A相同位置。肌腱(tendon)是拇長屈肌腱。


圖 4A ——30 歲男性志願者。

拇指矢狀位、質子加權脂肪飽和MRI (TR/TE,2000/24)顯示掌指關節和指間關節的掌(白箭頭)和背(黑箭頭)板。掌指關節背板滑膜隱窩(白色直箭頭)較厚,長度為100%(相對於板遠端部分的長度),向遠端延伸至鄰近拇短伸肌腱插入處的背板附著處(白色彎曲箭頭)。在該個體中未觀察到掌側板和指間關節背側板的滑膜凹陷。


圖 4B ——30 歲男性志願者。

B,掌指和指間關節板和滑膜隱窩的示意圖,與圖A相同位置。箭頭表示與圖A中相同的結構。


圖 5A ——33 歲女性志願者。

A,遠端指骨基底部水平的指間關節軸位質子加權脂肪飽和 MRI(TR/TE,2079/22)圖顯示尺側(白色箭頭)和橈側(黑色箭頭)副韌帶以及掌側的副尺側(白色箭頭)和副橈側(黑色箭頭)副韌帶。volar plate(掌板)


圖 5B ——33 歲女性志願者。

B,指間關節韌帶復合體示意圖,與圖A相同位置。肌腱是拇長屈肌腱。


環形滑車系統

拇指的環形滑車系統由三到四個滑車組成:兩個環形滑車位於關節水平。第一個環形滑車位於掌指關節水平,第二個環形滑車位於指間關節水平。斜環形滑車位於近節指骨水平,可變環形滑車位於近節指骨基底部(圖6))

圖6——48 歲女性志願者。在右側的四格軸位 T1 加權 MRI 檢查 (TR/TE, 557/13) 中可以看到拇指環形滑車系統(箭頭)。在左側,滑車的參考水平顯示在矢狀 T1 加權 MRI (TR/TE, 598/14) 上:第一環狀滑車 (A1) 在掌指關節水平,可變環狀滑車 (Av) 在近端基底部水平指骨,近節指骨骨幹水平的斜環形滑車(Ao)和指間關節水平的第二環形滑車(A2)。註意橫斷位圖像上的不對稱可變環形滑輪,尺側比橈側短,導致拇長屈肌腱的尺側位置明顯。


第一個環形滑車是橫向支持帶結構,其近端三分之二覆蓋掌指關節的掌指板,遠端三分之一覆蓋近節指骨的基部。第二個環形滑車是指間關節水平的橫向支持帶結構,與掌板和遠端指骨的基底部融合。斜環形滑車位於第一環形滑車和第二環形滑車之間。斜環形滑車從近節指骨基底部的尺側向遠端延伸到遠端指骨基部的橈側。可變環形滑車起源於拇收肌的肌腱交界處,並插入近節指骨的橈側,平行於第一個環形滑車。

尺側副韌帶和覆蓋的拇收肌腱膜常呈橫紋狀並表現為中等信號(圖7) ,與之前大多數研究報告的低信號不同。

圖 7A-C(上到下)——33 歲女性志願者。

A,拇指冠狀位質子加權脂肪飽和 MRI (TR/TE, 2039/25) 顯示掌指關節橫紋狀尺側副韌帶(箭頭)。尺側副韌帶從背側近端 ( A ) 到掌側遠端 ( B和C ) 以傾斜方式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