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是IMAX?看這一篇就夠瞭

史蒂芬 2024-05-27 16:24 10次浏览 0 条评论 taohigo.com

目錄

I 啥是IMAX?

  1. 攝制-IMAX畫幅

1.1 電影制式101

1.2 IMAX畫幅

1.3 IMAX攝影機

1.4 IMAX影片來源

2. 放映-IMAX影廳有哪幾種?

3. 放映-不同IMAX影廳有何不同?

3.1 放映制式:膠片還是數字?

3.2 放映幕幅

4. 全國IMAX影廳分佈

4.1 IMAX Grand Theatre 巨幕激光影廳

4.2 IMAX with Laser 二代激光廳

4.3 IMAX影廳迭代

II THE IMAX EXPERIENCE

  1. 為什麼要有IMAX?

1.1 “終極電影”

1.1.1 寬銀幕-更大的銀幕1.0

1.1.2 技術革新對電影工業的影響

1.1.3 寬銀幕的窘境

1.1.4 “終極電影”的最新嘗試

2. THE IMAX EXPERIENCE

2.1 IMAX 影廳設計原則

2.1.1 銀幕

2.1.2 觀眾席

2.1.3 放映系統

2.1.4 音響系統

3. IMAX對電影美學的影響

3.1 回歸經典

3.2 平遠構圖

3.3 關於裁切

尾聲

I 啥是IMAX?

1. 攝制-IMAX畫幅

1.1 電影制式101

  1. 畫幅:俗稱“底”,成像膠片/傳感器的尺寸,通常用膠片的寬度來表示,常見的數字有8mm、16mm、35mm、65mm。
  2. 幕幅比:電影在影院放映時長邊與短邊(畫面的高度)的比值,常見幕幅比有1.85、2.40、1.43。
  3. 膠片齒孔:分佈在膠片兩側的小孔,它的數量可以用來表示拍攝時每一幅畫面所占用的膠片長度。

*關於膠片尺寸,齒孔,橫拍/豎拍,電影幕幅,參考另一篇文章:

1.2 IMAX 畫幅

IMAX的攝制格式最早由IMAX公司在1970年開發,使用70mm膠片,沿著其長邊進行拍攝和放映。每一幅畫面占用的膠片長度為15齒孔,因此這種拍攝制式通常也用15/70來表示。

如此操作的結果就是原本膠片的寬度變成瞭IMAX畫面的高度,獲得瞭更大的成像面積-畫幅。IMAX 70mm膠片拍攝制式下,每一幅的畫面尺寸為70mm * 52mm,其中實際可用面積為70mm * 48.5mm。

70mm IMAX 膠片底片尺寸

註意膠片按照短邊寬度的規格(包括齒孔等無法成像的部分)來命名,但是這個寬度並不等同於實際成像部分的任何一邊,尤其是IMAX的尺寸70mm*48.55mm很容易給大傢帶來誤解,認為其成像部分的高度等同於其所使用的65mm膠片的寬度,而實際情況則是成像部分的高度為48.55mm,寬度為15齒孔70mm,所以我們所說的IMAX 70mm中的“70”指的是其寬度而非高度。

70mm IMAX/5齒孔70mm膠片/4齒孔35mm膠片成像面積對比

喜歡攝影的朋友應該產生過這樣的感覺,試過大底就再也回不去瞭。

1.3 IMAX攝影機

IMAX特殊幕幅的影片使用特殊的攝像機進行拍攝。

目前主要進行IMAX特殊幕幅拍攝的機型有兩種。

IMAX 70mm膠片攝影機

克裡斯托弗·諾蘭和IMAX 70mm膠片攝影機諾蘭從蝙蝠俠:黑暗騎士系列開始使用IMAX拍攝部分場景諾蘭從蝙蝠俠:黑暗騎士系列開始使用IMAX拍攝部分場景

在星際穿越(2014)中IMAX的戲份開始加重,使用IMAX拍攝的場景越來越多在星際穿越(2014)中IMAX的戲份開始加重,使用IMAX拍攝的場景越來越多直到敦刻爾克(2017)全片70%使用IMAX進行拍攝敦刻爾克 (2017 )劇照,IMAX 70mm膠片攝影機固定在飛機上進行拍攝。70mm膠片版與寬銀幕版對比https://www.zhihu.com/video/1113925842928955392敦刻爾克(2017)IMAX片段https://www.zhihu.com/video/1112436513241059328

如果說諾蘭是70mm膠片IMAX的代言人,漫威和復聯系列幫助數字IMAX走向主流。數字IMAX使用Arri Alexa 65 IMAX特調版進行拍攝,它的等效傳感器尺寸略大於5齒孔65mm膠片,經過裁剪後獲得適合在IMAX影廳放映的1.90幕幅比的影片。

Arri Alexa 65 IMAX特調版數字攝影機

部分使用Arri Alexa 65 IMAX特調版拍攝的影片

Avengers: Endgame (2019) Dir: Anthony and Joe Russo DP: Trent OpalochCaptain America: Civil War (2016) Dir: Anthony and Joe Russo DP: Trent Opaloch Sully (2016) Dir: Clint Eastwood DP: Tom Stern ASC, AFC Transformers: The Last Knight (2017) Dir: Michael Bay DP: Jonathan Sela Avengers: Infinity War (2018) Dir: Anthony and Joe Russo DP: Trent Opaloch 全球首部全片使用IMAX拍攝的影片(嚴格講是Alexa 65 IMAX)管虎導演的新片 八佰(2019)是國內首部全程使用IMAX拍攝的影片

1.4 IMAX影片來源

  • 特殊畫幅:
  1. 使用IMAX膠片拍攝(幕幅比1.43)
  2. 使用Arri Alexa 65 IMAX特調版進行拍攝(幕幅比1.90)
  • 普通畫幅:使用DMR 數字原底翻版技術轉制非IMAX制式拍攝的影片(幕幅2.39)

2. IMAX影廳有哪幾種?

IMAX目前共有四種影廳,分別是:

  • IMAX 膠片廳
  • IMAX Grand Theatre 激光廳
  • IMAX with Laser 激光廳
  • IMAX Xenon 傳統數字廳

3. 放映:不同IMAX影廳有何不同?

3.1 放映制式:膠片還是數字?

不同的影片放映制式對應瞭不同的IMAX影廳。

以下以敦刻爾克(2017)為例進行說明。

註:1. 膠片沒有像素,因此它的分辨率是數字等效的分辨率;2. 35mm膠片版在放映時進行瞭水平方向的壓縮(與變形寬銀幕原理相同),並不是裁剪; 2. DCP,Digital Cinema Package,數字電影包,簡單理解為影片的數碼拷貝。

3.2 放映幕幅

IMAX影廳播放的影片幕幅分為兩種:

  1. 特殊幕幅:1.43:1以及1.90:1.
  2. 普通幕幅:2.39:1

由於中國目前沒有商用的15/70影廳,中國的商業IMAX影院所支持的特殊幕幅放映制式如下。

註:IMAX廳的幕幅比取決於:

  1. 片源原始幕幅,即需要使用特殊幕幅進行拍攝。如 敦刻爾克(2017) 的原始攝制幕幅比為1.43,放映幕幅比為1.43,經過裁切之後可以獲得1.9/2.2/2.4幕幅比的畫面,而復聯四:終局之戰(2019)原始攝制幕幅比為1.90,放映幕幅為1.90和經過裁剪之後的2.39畫面。
  2. 放映系統。1.43的幕幅比隻能通過IMAX新一代激光投影(GT廳或COLA)或者70mm IMAX膠片投影系統(國內沒有商業70mm膠片廳)才可以實現,因此即便一塊寬高比1.3:1的IMAX銀幕,沒有配備上述投影系統,隻能使用普通版IMAX XENON放映系統,放映1.90幕幅比的畫面,此時銀幕上下是暗的。
  3. 銀幕的尺寸和利用率。IMAX 15/70廳及GT激光廳以及部分IMAX激光廳銀幕的寬高比約1.3(如東莞華南Mall萬達的銀幕尺寸為27.6米21米,寬高比1.31),當1.43的幕幅比的片源(如激光版的敦刻爾克)在這些銀幕上播放的時候,畫面是幾乎填滿銀幕的。當然這些更“高”的巨幕也支持1.90的幕幅比,隻不過銀幕面積的利用率下降而已。通常情況下IMAX激光廳的銀幕寬高比接近1.77,以及IMAX GT廳中的特例貴陽越界IMAX銀幕尺寸為,32.16米18.17米,因此播放1.90幕幅比的片源,畫面是幾乎填滿銀幕的。IMAX激光廳同時支持1.43幕幅比的片源,當然放映時會在銀幕左右兩側留出暗邊。
  4. 總結一下,如果影片的攝制幕幅比包含瞭1.43(全片使用1.43拍攝的影片暫時還沒有),前往銀幕寬高比為1.3的IMAX GT激光廳觀影效果最好,銀幕寬高比為1.77的IMAX激光廳其次;如果影片的攝制幕幅比為1.90,前往寬高比為1.77的IMAX激光廳觀影可以獲得最大的銀幕占有率,但由於IMAX GT廳的銀幕尺寸比IMAX激光廳大,因此某些位置也許在觀看角度上也可以獲得前者的沉浸感,這一點待考證和體驗。

4. IMAX國內影廳分佈

4.1 IMAX Grand Theatre 巨幕激光影廳

巨幕激光影廳的特點主要是以下幾個:

  • 銀幕高:銀幕高度往往超過28米。
  • 二代投影系統:配備IMAX新一代激光投影系統
  • 二代音響系統:12.1聲道環繞聲

目前中國共有五傢IMAX巨幕激光影廳。

註:由於貴陽越界IMAX的銀幕幕幅比,它也許是目前國內最適合看1.90:1片源的IMAX銀幕,如復聯四。

4.2 IMAX with Laser 激光廳

IMAX 激光廳,代號COLA(commercial Laser),配備IMAX的新一代激光系統。

相比一代激光放映機,新的激光放映系統有如下變化:

  • 由一代激光投影的雙機投影系統改為單機雙鏡頭投影系統。
  • 全新的光學引擎對畫面的提升:更亮的畫面,更高的對比度,和更大的色域(2020)。
  • 12.1聲道環繞聲系統。在原有的5.1聲道基礎上增加瞭側面和頭頂聲道。

目前國內有22傢IMAX激光商業影院,包括瞭上文提到的IMAX GT激光廳。

  • 臺北大直美麗華 IMAX 影城
  • 東莞華南Mall萬達 IMAX 影城
  • 呼和浩特萬達 IMAX 影城新華東街店
  • 上海寶山萬達 IMAX 影城
  • 鄭州二七萬達 IMAX 影城
  • 貴陽萬達 IMAX 影城中大店
  • 蘭州萬達 IMAX 影城城關店
  • 南寧萬達 IMAX 影城青秀店
  • 哈爾濱泰萊時代 IMAX 影城
  • 太原龍湖萬達 IMAX 影城
  • 柳州城中萬達 IMAX 影城
  • 昆明大都LCC光魔 IMAX 影城
  • 上海大寧大融城寰映 IMAX 影城
  • 重慶彈子石萬象 IMAX 影城
  • 太原萬象 IMAX 影城
  • 貴陽未來方舟越界 IMAX 影城
  • 石傢莊萬象 IMAX 影城
  • 淄博銀座齊納 IMAX 影城
  • 花蓮新天堂樂園威秀 IMAX 影城
  • 蘭州中心空間站 IMAX 影城
  • 廣州新世界雲門美亞 IMAX 影城
  • 北京房山萬達 IMAX 影城(以上數據截止於2019年5月15日)

4.3 IMAX影廳迭代

四種主流IMAX影廳的關系是:IMAX GT激光廳主要用來替代原本較大的膠片影廳或是新建的幾何結構較大的影廳,而二代激光影廳(IMAX with Laser)主要用來替代傳統IMAX數字影廳(IMAX Xenon)。

所以簡單講15/70膠片廳是一代巨幕廳,IMAX GT激光廳是二代巨幕廳,銀幕的寬度通常能達到28米;IMAX Xenon是一代傳統廳,IMAX with Laser是二代傳統廳。

II THE IMAX EXPERIENCE

1 為什麼要有IMAX?

1.1 “終極電影”

寬銀幕-更大的銀幕1.0

在電影幕幅進化史中我提到過,20世紀40年代末電視開始普及之後美國影院上座率下降,影片票房走低,為瞭吸引觀眾走進電影院,電影工業給予的回應是3D技術和更大的銀幕。這樣做背後的邏輯是通過更大的銀幕和更明顯的3D效果來增加觀影的沉浸感。

上世紀50年代出現的Cinerama、CinemaScope以及變形寬銀幕鏡頭和放映系統獲得更大畫面的方式是得到“更寬”的畫面。Cinerama通過三機並行拍攝得到瞭三個幕幅比是4:3的35mm全幅畫面,放映時再通過三臺放映機將畫面同時投影到特殊設計的扇形銀幕上。變形寬銀幕則是使用瞭變形寬銀幕鏡頭將兩倍於普通球面鏡頭水平方向視野范圍的畫面壓縮並記錄在35mm膠片上,待放映時再將壓縮的畫面鋪開,投影到特殊設計的寬銀幕上。

Cinerama影片在放映時通過三臺放映機將畫面同時投影到特殊設計的扇形銀幕上Cinerama作為初代寬銀幕,特點不僅僅是寬,還有扇形的變形銀幕,兩者共同達到瞭沉浸式的觀影體驗

這就是Cinerama https://www.zhihu.com/video/1112448612059074560

技術革新對電影工業的影響

電影自誕生起經歷瞭數次的技術革新,從無聲到有聲,從黑白到彩色,3D技術上世紀50年代曇花一現,21世紀初又靠著阿凡達卷土重來,50年代興起的寬銀幕,最近十年的高幀率革命(失敗瞭?),現在的HDR和高分辨率。

所有的技術革新都在多個維度上改變瞭電影:

  • 改變電影拍攝的方式
  • 改變瞭電影放映系統
  • 改變瞭電影院的形態
  • 改變瞭電影的美學

今天我們主要聊一下技術對於影院形態以及電影美學的影響。

簡單聊一下美學吧,這個後面有時間再細聊。我一直覺得默片時代的電影是一個單獨存在的藝術形式,姑且叫它”經典電影“吧,同步音軌讓它壽終正寢。有瞭聲音的電影,叫它現代電影吧,關於它的作用和背後的邏輯我同意巴贊Total Cinema的看法,我覺得電影就是在追求一種終極真實的幻覺,很微妙,不是絕對的真實,而是特別真的假,一種身臨其境的視聽和情感體驗,一種讓你願意相信的假,姑且叫它“終極電影”。所以後面的彩色電影、3D、寬銀幕(Cinerama/CinemaScope/變形寬銀幕)、高幀率和高分辨率(代表人物李安導演)都是這種“終極電影”的不同進化形態。“終極電影”還遠遠沒有進化完全,這一點我想我們都會同意,而且在這條路上我們很難不走彎路。

上述提到過的技術,同步音軌淘汰瞭現場配樂,改變瞭影院的形態;寬銀幕改變瞭銀幕的尺寸,毫無疑問改變瞭現代影院的形態,現在絕大多數影院都采取的是1.85或2.39寬高比的銀幕。但是“寬銀幕”是“終極電影”的形態嗎?

寬銀幕的窘境

1刷復聯四的感受

說實話,一刷復聯四的體驗是比較差的,第一就是裁切的問題,更重要的是我的觀看視角就像上面那張圖一樣:感覺銀幕離我非常的遠,沉浸感也比較差。

關於幕幅和裁切我在這篇文章裡寫瞭。今天主要談談沉浸感。

我最近越來越強烈的一個感覺是,寬銀幕好像沒那麼電影瞭。我知道這個觀點非常反直覺,很多人可能會對此嗤之以鼻,那些對變形寬銀幕鏡頭和2.39:1幕幅著迷的人此刻可能正大發雷霆。我也為變形寬銀幕鏡頭著迷,喜歡它的畸變、眩光,我也非常喜歡它給予我在攝影方面的可能性。比如我之前在想法中說過:

我仍然覺得寬銀幕沒那麼電影瞭是因為我覺得它失去瞭在制造沉浸感方面的優勢。我們看一下下面這張圖。

這時Cinerama的宣傳圖片,拋開座椅設計的差異,但看水平和垂直方向的視野包裹感以及需要微微抬頭的的觀看動作,是不是很像IMAX?

首先這張宣傳圖片很有可能經過瞭處理,我並不覺得Cinerama的銀幕有圖中展現的這麼高。但我相信這是Cinerama想象中自己的樣子,所以也許Cinerama和現在的IMAX有著相同的願景。

IMAX在提供沉浸式觀看體驗方面似乎比Cinerama更進一步:再一次:我一直覺得IMAX的銀幕除瞭大以外,更準確的特點應該是高。

我覺得IMAX和Cinerama在很多方面是可以類比的。

  • 更大的畫面:IMAX的意思是image maximum,本意就是畫面最大化。上面我們提到瞭,最終IMAX的方案是首先通過改變攝制和放映的方式來獲得更大的成像面積,用更大的“底”來獲得更多的畫面信息。反觀Cinerama是通過三臺攝影機獲得瞭三個35mm的全尺寸的底。
  • “包裹式”的畫面:Cinerama扇形的銀幕在水平方向上做文章,水平的觀看視角范圍應該是接近IMAX可以提供的120度的,另外IMAX也許認為在垂直方向上的做“包裹感”效果更好。
  • 更好的3D幻覺:從上面的圖我們可以清楚看到Cinerama為瞭增加畫面縱深,會采用廣角鏡頭強調一個誇張的前景,另外在垂直於畫面的z軸上提供豐富的視覺參考,以及一個清晰可辨的透視消失點。這種對前景的誇大,Z軸上空間的利用頗有20世紀30-40年代深焦攝影和深景調度的影子,也是IMAX電影美學的重要特點。
  • 異形銀幕:兩者都擁有弧度非常大的異形銀幕,關於IMAX的銀幕特點下文會再次提到。

理論上Cinerama的底尺寸為60.36mm x 15.09mm,IMAX 70mm x 48.5mm的底片面積還是更大而且更高的(高度達到瞭3倍)。我們看到IMAX開場的介紹動畫采用單點透視,使用瞭圓環和直線來強化位於畫面中心的透視消失點我們看到IMAX開場的介紹動畫采用單點透視,使用瞭圓環和直線來強化位於畫面中心的透視消失點IMAX開場動畫https://www.zhihu.com/video/1112460975168524288

“終極電影”的最新嘗試-大銀幕2.0

我認為IMAX在做“終極電影”的一種新的嘗試,也許“終極電影”的形態不是“寬銀幕”,而是“高銀幕”。

我並不知道未來會發生什麼,至少目前來看IMAX的“高銀幕”提供瞭這個時代最好的沉浸式觀影體驗。

預告一篇電影美學的文章吧,等我片子拍完回來整理。

順帶說一句,我覺得立體環繞聲以及色彩(亮度、對比度、色域)在“終極電影”目前的進化階段,是一個錦上添花的作用,像一個慢慢進化的過程,它在變得越來越好,但觀眾並不會太在意,畢竟聲音和色彩的“革命”很早就發生瞭,它對電影美學和影院形態的改變已經完成瞭,而關於銀幕尺寸的又一次革命,正在進行中。

2. The IMAX Experience

簡單說一下IMAX如何實現其沉浸式的觀影體驗。

IMAX攝影機通過更大的底獲得更多的畫面信息之後,幾個問題接踵而來。

首先,銀幕的尺寸要變。它要變大,否則更多的畫面信息(粗暴地理解為細節或者像素點吧,但是膠片沒有像素點。)得不到展現。第二就是銀幕的寬高比要變,寬銀幕時代的默認銀幕的寬高比是1.85或2.40。前面我們提到過,70mm IMAX的畫幅實際可用面積為70mm * 48.5mm,幕幅比為1.44,去除音軌的部分,畫面的部分幕幅比為1.43,這是一種前所未見的幕幅比例,即便不考慮銀幕大小和IMAX放映機(膠皮要水平通過放映機),僅僅從幕幅的角度來看,在當時乃至現在的普通影廳的銀幕上放映70mmIMAX都無法完全鋪滿銀幕。總結一下,IMAX片源必須搭配IMAX的銀幕尺寸和寬高比才能最大化所獲取的畫面信息。換言之,影院要重新設計瞭,IMAX影院應運而生。

2.1 IMAX影廳設計原則

我認為IMAX影廳的設計原則是:在畫面和聲音兩方面提供最大化的沉浸感。

當IMAX設計一個影廳時,最重要的是三個部分:

  • 影廳的整體幾何結構-哪面墻放置銀幕
  • 座椅分佈
  • 音響系統

2.1.1 銀幕

IMAX銀幕特點:

  • 尺寸大(高)
  • 比例寬高比(1.3,1.77分別對應1.43及1.90幕幅的片源)
  • 占滿影廳一整面:如果你註意觀察,IMAX銀幕通常占據影廳的一整面強,以此獲取最大的視野范圍和沉浸式觀影體驗。
  • 中間凹陷的球形銀幕:如果你仔細觀察,你會發現IMAX銀幕的弧度是非常大的,另外在銀幕中心有少許的凹陷。這樣做的目的顯然是為瞭增加z軸的縱深感,仍然是為瞭提供更好的沉浸式觀影體驗
  • 傾斜的銀幕:由於IMAX的銀幕尺寸巨大,加上放映機隻能從銀幕上方以一個微小的俯角進行放映,如果IMAX銀幕是垂直於地面放置的,那麼由於光通的差異會導致銀幕不同位置的亮度出現差異,犧牲觀影體驗,因此,如果你註意觀察,幾乎所有IMAX銀幕都是傾斜放置的。
  • 放映機離銀幕更近,亮度、對比度、色彩的損失減小。

馬裡蘭科技館的IMAX銀幕 可以明顯看到銀幕並不是垂直於地面的

2.1.2 觀眾席

IMAX觀眾席的特點有:

  • 比普通影院少座位少:一半比普通影廳少最前面兩排座位
  • 不同排座位高度落差大:註意看第一排座位也是被墊高瞭的。以越界影城IMAX廳為例,它的座椅落差達到瞭19.21米。
  • 在任何位置,視角范圍都非常大,感覺銀幕離自己非常近。
  • 皮質座椅。

註:

  • 很多影廳的形態像一個巨大火柴盒,銀幕位於底面短邊所在的平面,座椅第一排到最後一排沿著長方體地面的長邊延伸。座椅落差較小,坡度比較緩和。如此設計可以獲得最多的座位數量。
  • IMAX影廳的形態則像一個很深的收納盒,銀幕位於底面長邊所在的平面,座位沿著底面短邊方向延伸。銀幕和投影的距離更近,座椅落差很大,坡度陡峭。這樣做的好處是可以在垂直方向維持較大的視野范圍。
  • IMAX現在多用皮質座椅,我的猜測也許是因為相比絨面的座椅更容易產生共振,在IMAX本身比較粗獷的音效轟擊之下,皮質座椅是會震動的,提供瞭一種4D的感覺?這個我承認有點扯淡瞭。

普通影院的座椅設計要麼是沒有坡度,要麼是較為平緩的坡度頂著天花板的銀幕設計讓人聯想起劇院的設計。在電影誕生之初,不少影院也確實是由劇院改造而來。更“陡峭”的座椅設計,無論第一排還是最後一排,都可以得到在垂直方向上較大的視野范圍

2.1.3 放映系統

一代雙機投影,二代一機雙鏡頭投影。

2.1.4 音響系統

新一代激光廳 12.1立體環繞

IMAX銀幕安裝https://www.zhihu.com/video/1112478286067863552

3. IMAX對電影美學的影響

先說結論,IMAX讓電影美學回歸瞭20世紀30-40年代好萊塢經典時期的美學傳統:

  • 深焦(Deep Focus):大景深的攝影風格,全在焦點上。
  • 深景調度(Deep Staging 涇渭分明的前中遠景)
  • 更極致的拍攝角度-仰拍/俯拍/平遠構圖
  • 垂直方向的視覺單元-人的身體

3.1 回歸經典

下面主要以1941年的兩部片子作為案例展現一下這個時期的電影美學特點。

  • 偉大的公民凱恩(1941)
  • 小狐貍(1941)

公民凱恩(1941)深焦讓畫面在垂直於畫面的z軸方向得以延伸,增強沉浸感小狐貍(1941)深焦讓觀眾註意力可以在多個演員之間切換,在大銀幕上這種註意力的轉化往往需要扭頭,這樣的體驗是小熒幕無法獲得的。

公民凱恩(1941)

公民凱恩(1941)深焦技術賦予瞭導演深景調度的武器。在這個經典的場景中,前景律師和凱恩的母親正在簽訂合同,中景的父親一臉懵逼,遠景的凱恩在雪中玩著他心愛的雪橇,全然不知自己的命運將會徹底被改變。公民凱恩(1941)極端的拍攝角度-仰拍獲得更高大的人物形象,此外人作為視覺單元在垂直方向上延伸公民凱恩(1941)由於重力的存在,人物在垂直方向上產生高度差是無法避免,甚至在視覺上是令人愉悅的小狐貍(1941)默片時代經典的樓梯場景,在寬銀幕時代慢慢被舍棄,原因首先是視覺參考上不符合寬銀幕水平延伸的特點,另外樓梯場景需要銀幕上下更多的空間。小狐貍(1941)前-中-遠景的分佈是也沿著畫面垂直方向的:前景在畫面下緣,中景在畫面中部,遠景在畫面上半部分寬銀幕下的樓梯場景失去瞭魔力

小狐貍(1941)更“高”的幕幅可以允許一個角色坐著,一個角色站著,不卡頭

公民凱恩(1941)1.37的幕幅對小矮個很友好小狐貍(1941)註意前景的水壺,坐著的人,前中景的窗框,中景經過的紳士,畫面左側交談的路人,以及遠景的女人,後景的門框,作為一組垂直方向的視覺單元在Z軸上引導我們的視線。公民凱恩(1941)1.47的幕幅下,由人體形態主導的垂直向的視覺單元公民凱恩(1941)垂直向視覺單元改成2.39:1的畫面後,畫面中所有的垂直向視覺單元都被切割瞭,人物自不用說,椅子,光線也被切割瞭

在我們看IMAX畫面之前,簡單感受一下CinemaScope和寬銀幕時代的構圖美學。

國王與我 (1956)劇照有高度差的演員幕幅為1.43(IMAX)時的畫面幕幅為經典Academy 1.37 (4:3)時的畫面幕幅為2.39:1時的畫面 女演員的頭位於畫面的邊緣處 所以我認為寬銀幕拍攝有高度差的演員同框的畫面,或者一個坐著一個站著的畫面會捉襟見肘。要在寬銀幕上保證水平方向的視覺延展以及消除高度差帶來的視覺幹擾,隻能臥倒狂人皮埃羅(1965)如果是戈達爾的話也許也沒關系

關於寬銀幕的美學下次再寫吧。

平遠構圖

在復聯四看不看IMAX那篇文章裡我提到過一種“上下貼邊式”的構圖。

畫面下緣前景處的持槍女兵和畫面上緣遠景處的飛船觸角和降落產生的煙霧都是非常重要的畫面信息裁剪之後的畫面丟失瞭這些畫面信息,雖然對故事的理解沒有影響,但是對觀影還是有一些影響的。好瞭不說裁剪的問題瞭。

我覺得現在我可以試著給這種“上下貼邊”式的構圖一個解釋。

以下內容經由我的母親,畫傢張善瑛女士點撥,shout out to her.

郭熙曾經如此總結山水畫畫山的三種構圖方式。

翻譯成電影的系統:

  • 所謂高遠構圖,就是低角度仰拍,可以突出山的高大和挺拔,拍人則人顯得偉岸,另外會有誇張的前景和位於畫面上緣的後景。
  • 所謂深遠構圖,就是在高處俯拍,遠景不在畫面上緣,而是沿著Z軸向內延伸,是以為“深遠”。
  • 所謂平遠構圖,“平”強調攝像機的視線保持水平,既不俯也不仰。“遠”則強調瞭這種構圖中對於縱深的強調,為瞭達到縱深的效果,平遠構圖的視平線,也就是攝影機的高度,是處在畫面中間甚至中部以上的。簡單講就是把機器升起來,但視線還是水平的。

高遠構圖 范寬《溪山行旅圖》樓梯場景是經典的高遠構圖也算一個高遠構圖 畫山和拍漫威英雄是一個道理

公民凱恩(1941)高遠構圖

上面出現過的,典型的深遠構圖

公民凱恩(1941)深遠構圖

復聯3的一個深遠構圖案例倪瓚的畫多為平遠構圖,畫面中大多有明顯的前景/中景/遠景 《漁莊秋霽圖》典型的平遠構圖中前景落在瞭畫面的下緣,遠景落在瞭畫面的上緣,可以想象攝影機上升的過程中導演和攝影師如何控制上升的幅度也達到構圖的設計。

IMAX1.43的幕幅比給瞭畫面上下更多的空間,利用平遠構圖,可以充分地把畫面上緣和下緣的空間利用起來去呈現前景和遠景,我認為平遠構圖已經成為IMAX美學的重要組成部分。

敦刻爾克(2017)畫面下緣前景的暗綠色軍裝,中景沿著Z軸延伸的一堆綠色頭盔和湖面連成一體,遠景的天空和軍艦的黑煙。平遠構圖的透視消失點位於畫面中部偏上,畫面中綠色的頭盔作為視覺參考,很好地建立瞭縱深感。敦刻爾克的這個畫面,可以說是平遠構圖的典范瞭。

關於裁切

另外關於裁切的問題似乎是大傢非常關心的,我簡單回答一下。

大傢的疑問似乎是:

Q1. 為什麼不把1.90:1的畫面投影到普通寬銀幕上面?

Q2. 為什麼漫威明知道會裁剪,仍然這麼做(這麼做指的是裁剪則對應第一個問題,這麼做指使用1.90幕幅進行創作)

  1. IMAX的系統包括瞭IMAX攝影機、IMAX DMR技術進行畫面增強、包括IMAX投影系統在內的為IMAX影片特殊設計影院結構是一個統一的整體,IMAX片源無法使用普通投影進行放映,即便可以也無法完全復制IMAX影院的體驗。
  2. 首先,這麼做背後的邏輯是為瞭配合故事設定提供最優的觀影體驗:更大的場面,更高大的英雄和身高差等等上面和之前文章提到的原因,因此選擇IMAX的格式去拍攝,以獲取更大的分辨率,亮度和分辨率,用更大的底,更高的畫面去捕捉宏大場面的格局和細節,再更大的銀幕上呈現,而不僅僅是由於IMAX的特殊幕幅。因此使用1.90的IMAX畫幅進行拍攝,在普通院線發行裁剪之後的2.39:1的版本,並不是想要犧牲觀看普通版本觀眾的觀影體驗,而是在提供目前技術手段所能支持的最優的觀影體驗的前提下,由於目前影院的生態限制,不得不做出的妥協。

尾聲

說一點題外話吧。

最近常看到觀影人數下降,影院倒閉的文章。其實中國觀眾去影院看電影經歷瞭幾個階段,從前看電影是個稀罕事兒,98年泰坦尼克號上映的時候萬人空巷,但畢竟影院和銀幕數量還遠遠不夠,電視早就普及瞭,再加上DVD租賃和盜版碟的泛濫,去電影院看電影好像不是非幹不可的事兒。

2010年左右以阿凡達為代表的視聽“大片”,讓普通人覺得電影院看電影確實比在電視上爽,電影行業和票房進入發展的快車道。2017年往後,觀眾的審美基準線被拉升瞭,初期的票房紅利也消耗殆盡。經過洗禮的電影觀眾對於故事本身的質量要求提升瞭,另外產生瞭是對影院體驗方面的新需求。前一個變化是顯性的,對觀眾觀影行為的影響也是帶有自覺性的-觀眾越來越多地參與到影片故事質量的討論中(口碑,豆瓣等的評分體系),影片的口碑也實實在在地左右著影片的票房。

比較而言,對於影院體驗的更高要求是一個最近十年才出現的趨勢,過去觀眾更加關心看哪部片子,對影院的選擇沒有那麼挑剔。現在是觀眾越來越多地開始關註不同影院的區別,目前的影院也在銀幕的尺寸(IMAX巨幕 杜比巨幕 中國巨幕等等)、放映機技術(IMAX激光廳、杜比激光廳等)以及音響效果(IMAX、杜比全景聲)上提供瞭豐富的選擇。

現在看電影成瞭一件普普通通的事情,它是一種平常的內容消費行為,一種經濟實惠的社交選擇,電影慢慢失去瞭魅力。所以當IMAX,杜比影院,中國巨幕,4K/120幀特殊放映盡其所能地提(掃)高(描)觀眾的觀(支)影(付)體驗(碼)時,作為一個用生命熱愛著電影的人,我內心是欣喜的,雖然我快要破產瞭。

未來:

  • 脫離瞭故事的視覺奇觀已經對觀眾失去瞭吸引力-需要提升故事質量;
  • 流媒體將成為這個時代故事內容消費的主要媒介。從人類開始講故事開始(也許和人類的歷史一樣長),故事的傳播和消費媒介主要經歷瞭壁畫,吟遊詩人的詩歌(如荷馬的他的詩歌),小說,戲劇,20世紀前半頁的電影,20世紀後半頁的電視,21世紀初的移動隻能設備和流媒體,未來也許敘事藝術的主流媒介會是遊戲,但誰知道呢。乍一看電影好像突然失去瞭主流敘事媒介的地位,但是其實這一切早就發生過瞭,Cinerama出現的時候這種權力交接就已經開始瞭。
  • 但我不覺得人們將會停止走進電影院。電視在美國普通傢庭中普及(1958年左右)已經60年瞭,電影院不僅還在,而且遠遠沒有達到飽和。在中國,雖然影院和銀幕的數量在近幾年經歷瞭快速地增長,和美國相比,人均銀幕占有率以及人均年觀影次數相比美國電影市場而言還有非常大的發展空間。雖然今年中國電影票房疲軟,觀影人數下降,很多影院在虧錢,甚至有大量的影院被關閉,我都不覺得觀眾不喜歡電影瞭。
  • 隻不過觀眾走進電影院的理由變瞭。觀眾對於在影院觀看電影體驗的提升瞭,這一點我覺得是非自覺的,是在潛意識裡的。觀眾買票走進影院,不再是單純的故事消費-隻是刷劇情的話電視乃至手機提供瞭更加方便、省錢的消費場景。我覺得其實作為主流故事媒介的這些年電影真的很累,而且慢慢讓我們忘記瞭電影是什麼。
  • 我在文章中反復強調過一點,電影藝術,形式就是內容。大白話,怎麼看,和看什麼,同樣重要。對我來講怎麼看甚至比看什麼更重要。
  • 現在電視和流媒體救瞭電影,終於可以讓電影回歸電影,回歸她視與聽的本質,讓電影院回歸我們記憶和情感中的電影院,一個做夢的地方。

彩蛋

從沉浸感的體驗來講,IMAX也許是這個時代的Cinerama瞭。正如Cinerama催生瞭CinemaScope和變形寬銀幕,進而改變瞭上世紀50年代到現在的整個電影生態-電影拍攝的方式、電影的美學、電影幕幅及影院銀幕的尺寸和比例,IMAX已經在改變導演和攝影師拍攝電影的方式,也許正在幫助重塑未來電影和影院的樣子。

觀眾對電影和影院的熱情被Cinerama重新點燃

作為曾經最能體現電影魅力的放映形式,Cinerama承載瞭傳播經典的使命2001:太空漫遊 Cinerama版海報從這個角度上看,IMAX就是這個時代CINERAMA

2001:太空漫遊 IMAX重制版https://www.zhihu.com/video/1112461062598782976

如果你堅持看完瞭,要麼是你時間很多,要麼你很有耐心,要麼你也為電影著迷,無論是哪種情況,你都非常幸運。

感謝關註。

本文首發於作者知乎專欄:電影視與聽

公眾號:電影視與聽

本文禁止一切形式轉載。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