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遊戲由網易UU加速器鑒賞傢培養計劃贊助,加入STEAM鑒賞組,每月贈送UU加速器月卡。

作為上八輩起就是農民中的一員,作為一個身子裡流著農耕民族血脈的人而言,我幾乎是無法抗拒種田的魅力。

有什麼能比吃自己種的飯能更讓人幸福的事情呢?

務農,這種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辛苦勞作,以及看天吃飯的隨機性,深刻地印在瞭我們的血脈當中。

說好聽點,咱們的生活既有計劃性又有危機性,計劃是因為咱們真的是春播、夏長、秋收、冬藏,危機是因為咱們也真的是旱澇保收難作為。

當然瞭,可能現在大傢都不務農瞭,這種感受是跨著時代的,作為一個親眼看過我父母務農的人而言,我還是很有感觸的。

但遊戲,作為一個高新技術而言,除瞭《牧場物語》這類西式的種植外,很少有一個遊戲表現出,東方的農業流程。

但這個《天穗之咲稻姬》做到瞭,它確實是通過遊戲地方式來告訴我們一個農民的生活方式——以農業為主,漁牧為輔,偶爾打獵的小農生活。

雖然咱們歷史課本強調,咱們這裡是種田的,但真的在農村生活過的人,誰都應該知道,傢裡其實還有兩個事物必定同時存在(地區不同,結果有差別)。

一個是樹,而是大部分傢裡種的都是果樹——葡萄,山楂、石榴等等。

另一個就是畜生——豬、羊、牛、雞、兔。

雖然養的種類多,但平均到每一傢其實數量並不多,一兩頭常見,三四頭就已經算多的瞭。

傢裡有瞭畜生的,一般都要養狗,傢裡有瞭儲糧,就容易遭老鼠,所以傢裡就要有貓。

基本上現在是農村多老鼠,城裡多蟑螂,當然很有可能城裡是老鼠蟑螂一起有。

這對年幼時的我來說,基本都是一整套程序。

而這個遊戲的主角,就是一個可愛的小公主,她 的身上留著兩個神明的血脈,一個是戰神的父親,一個是農神的母親。

所以從血脈上我們就能夠看出來,這個遊戲的兩個大部分必然是戰鬥與務農。

穩紮穩打的戰鬥體系

我得先誇一下,這個遊戲的從整體上來說就一個字——穩。

很久沒有看這麼穩的遊戲瞭,仿若回到瞭1990到2010這二十年日廠出品遊戲的品控程度瞭。

這遊戲不論是畫面,正如大傢看到的,動畫渲染(卡通渲染),還是打鬥的動作,正如同我們接下來要講的,甚至是務農的機制以及劇情的故事,都屬於粗細結合,有略有詳,並且還確實表達出來制作組的某些觀點。

畫面我就不細說瞭,大傢看一眼就知道,一下子就能判定瞭,這裡說一下人物設定的裡的一個落魄武士,很有趣這麼大的鼻子屬於手塚治蟲時代的人物特色。

對咱們一些不熟悉漫畫的人可能不太瞭解,但對喜歡日本漫畫的人來說,這很有感觸瞭。

當然遊戲也通過不同的角色的畫風展現出來不同的美術風格,比如咱們的主角就是嬌小可愛,但是卻脾氣極大的小公主,這個畫風可是很討狗哥我喜歡的喲,誰還不是個小公主瞭!

整個遊戲的戰鬥系統分為三個大部分,普通攻擊與羽衣攻擊以及技能攻擊。

普通攻擊以輕、重攻擊為主,而每個攻擊都有向前攻擊與向上攻擊兩個攻擊狀態。

輕攻擊最多連擊四下,重攻擊最多連擊三下。怎麼重攻擊少一下呢,為啥不也是四下?

這雖然看似是個很細節的點,但其實很重要,重攻擊的攻擊速度慢,三下的攻擊時長與輕攻擊的四下基本相等。

我們玩傢在戰鬥的時候,尤其是敵人多的時候,大多數人並不是根據按鍵次數來判斷攻擊狀況的,大部分是根據感覺。而輕重攻擊的時長在盡可能保持一致的情況下,會潛移默化地讓玩傢的攻擊感受一致。

遊戲設計在心理上是有一個點的,你的打鬥做的好不好雖然重要,但遠沒有你的打鬥的反饋正好符合玩傢的心理預期更重要。

比如你現在已將按鍵把輕攻擊轉重攻擊瞭,但是遊戲裡的人物卻慢瞭一拍,輕攻擊瞭一下延遲後再轉為重攻擊,這個時候我們玩傢的違和感就出來瞭。

這個行為直觀地告訴瞭我們,你失去瞭對遊戲的掌控,而制作組在做動作遊戲的時候,是需要考慮到相關的事情。

我們玩傢與制作組是一個互相成就的過程,我們按照他們的系統來進行遊戲,他們根據我們的感受來調節動作。

我們挑出這個細節後,大傢就能明白我為什麼說這個遊戲很穩瞭,它沒有什麼大的創新,但在遊戲裡加入瞭自己的特色,這種特色用流行的話是微創新,而且這些微創新是能夠明確引導我們分辨一個遊戲與另一個遊戲不同的地方。

這個遊戲在戰鬥裡的微創新是啥呢,是人物與環境撞擊,以及撞擊之後的再撞擊。

我們說一個遊戲有微創新,並不代表之前的遊戲沒有類似的創新,而是說這個遊戲會把某個微創新往更高程度的方向進化,直到有一日許多人認同瞭這種創新成為瞭真的新一樣。例如開放世界的概念。

一個好的遊戲,大傢在玩的時候,會不自覺地被制作組所引誘去一個方向,並且我們在一次又一次的遊玩裡發現這個方向真的是有效地省力時,那麼我們自身都會無由來地去持續使用。

同樣的戰鬥部分的第二個特性,可伸縮的羽衣也是如此。這個羽衣可以在我們移動的時候固定到大部分墻壁上進行二次跳躍,可以在拉扯敵人,飄在空中,從空中進行戰鬥,或者快速移動到敵人背後,從背後進行傷害加成的攻擊,羽衣在遊戲的攻擊方式與爽快感上提供瞭很多的策略。

而綜合起來前面的一與二的便是攻擊的技能瞭。

技能分為普通攻擊的技能以及羽衣攻擊的技能。技能有熟練度,需要玩傢多使用才可以提高傷害。我們上次說《軒轅劍7》的技能是通過多使用,增加攻擊的招式,相當於一開始剝奪瞭你的戰鬥系統,之後會根據你的使用多寡的情況才依次反還給你,我說這是一個純粹消耗玩傢寶貴時間的行為,並且這也是一個極其矛盾的行為,在《軒轅劍7》其他的設定裡不存在積累的概念的情況下(除瞭經驗)。

我實在不明白,為何會突然把攻擊技能特殊化處理,你即便是說我一開始就把全部攻擊招式都放出來,隻是玩傢使用的次數多瞭,如同《天穗》一樣,增加攻擊力也好。

是的《天穗》的技能是根據你使用的次數來增加攻擊力的,最高可以到15級。重復使用增加效率與攻擊力,是這個遊戲在數值上的核心機制。不光戰鬥,種田也是如此。

技能的獲取是根據遊戲的系統主動給玩傢的,得到之後需要玩傢在上下左右四個方向上安裝對應的技能。

這種便利化的技能使用方式,在某些格鬥類遊戲裡也已經做過許多嘗試瞭,玩傢不用記技能,打出來的效果也很好。提高瞭玩傢的下限的欣賞程度,同時也把高手的提升上限的關註點聚焦到瞭尋找時機上,減少高手尋找到時機瞭,但是搓招失敗的挫敗感。

說白瞭,比起硬核而言,整個遊戲界都把展示效果,也就看的效果放到瞭更高的地位上,照顧新手也照顧觀眾。

《天穗》的戰鬥系統沒有大創新,但是它很好的抓住瞭整個橫版戰鬥遊戲的在如今的情況,適應任何玩傢能夠快速上手,並且打的又爽又好看。

不論是技能的簡單化處理,還是撞擊時的不停反彈,都體現出來,制作組不停地減少新人進入的門檻。

認認真真的務農系統

我要說這個務農,真的是厲害,在簡化操作的同時也保留瞭所有務農流程,也就是從種到吃的全部過程。

比如說一開始的插秧,是真插秧呀,需要玩傢把一個一個秧苗插到水田裡,而且手裡一次還不能拿太多秧苗。

當然我認為這個制作組很懂,既提供瞭熟能生巧,也就是說如果你一直插會快速提高自己的插秧相關的技能,比如可以開天眼,看到田地的網格。也提供瞭玩傢不想插秧直接把工作交給其他的NPC,隻不過會損失對應的收成。

制作組兼顧瞭想做的人有更多的好處,不想做的人在丟失一定的效益下同樣也能完成任務這兩套方案,或許在以後有任何經營類的遊戲裡都會把這種行為普及化。

遊戲的時間按照春夏秋冬來計算,春天插秧瞭以後需要對應的施肥,而且真的是我小時候看到的施的農傢肥,也就是咱們的排泄物。

肥料也是通過排泄物放到對應的地方進行發酵,添加上我們在探索區域的時候獲得的物品,根據不同的種植時期,有根肥、葉肥與穗肥三個方面。

經過瞭一夏天的施肥後,秋天的到來則開始收割。收割同樣也有是自己一個人全部收割完畢還是交給其他人的選項。

農傢的辛苦在這個時候高度集中化瞭起來,收割完瞭之後,要倒過來把水稻曬幹,曬幹之後打種子。

我們老傢的打種子基本上是把農作物放在馬路旁,被汽車壓過或者自然脫落。不得不說勞動人民的腦袋瓜子是十分具備聰明才智的。

跟著時代走,如何省力如何來。

隨著遊戲的進度的推進,也會提供新的勞動工具,而勞動工具的出現會極大地加快工作效率。比如脫穗的千齒打谷機。

之後的舂米則是去殼,這一步做完之後看到的東西就是我們平時買的大米瞭。

遊戲很寫實地告訴我們,這些大米是我們過冬的食糧,並且並不是所有的種子都能吃的,還有必須留下一部分好的種子留作明年開春種植所用。

所以我們看到一些電視劇裡,農民要餓死前,最後的選擇才是吃,明年下田的種子。

開春前的第一件事,則是翻土。

這個遊戲基本上把我腦中的所有農業相關的知識都對應上瞭。制作組確實做得很用心,也是我玩瞭這麼多年遊戲,第一次見到如此細致描寫務農行為的遊戲。

細節充足的綜合系統

說完瞭兩大塊主要系統外,我們說一下其他的系統,正如同這款遊戲吸收瞭如今眾多簡化瞭同時增加瞭爽快與視覺元素的動作機制一樣。

在遊戲的敘事角度上來說,他也吸收瞭如同黑魂的遊戲裡的所有人物必須肩負敘事功能的行為。

遊戲裡的所有人物都具備故事交代外,還肩負瞭幫你種田、幫你鍛造工具、幫你做衣服的純工具人的行為。

但晚上大傢坐在一起吃飯的生活感,又讓你感受到他們就是你周圍活生生的夥伴們,沒有工具人的疏離感。

吃飯幾乎是遊戲裡除瞭戰鬥與務農外最常見到的畫面瞭。

這個場景做的很細致,遊戲劇情的在大傢吃飯時的聊天裡推進,人物的具體性格也在吃飯的聊天裡,我們每天吃幾個菜,每個人的面前就有幾個碗,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吃飯速度,吃完飯後有不同的結束用語。

生活感,幾乎是這個遊戲一直體現出來的。

吃不同的飯菜又會影響玩傢的戰鬥數值,這些內容我相信大傢或多或少都在別的遊戲裡看見過。

我們的主角小公主,如果你仔細看的話,會發現他的衣服在第一次見面的城裡是一套,在山頂的傢裡是一套,外出戰鬥的時候是另外的可以替換的一整套戰鬥服。

山頂屋子的春夏秋冬四個景色以及對應時節的蛙聲雨聲都體現出來制作組用心瞭,沒有偷懶。

對一款選題偏僻的遊戲來說,做的這麼細節,以我的遊戲經驗來看,這也是近十年裡,日系的獨立工作室瞭少有的誠意之做瞭。

除瞭這些內容外,遊戲裡的另一個一直貫穿的機制就是——刷。

刷作為近幾年有效延長遊戲壽命的一個行為,作為一款參考各傢之所長的遊戲而言,自然也不能放過,不論是技能積累經驗還是務農積累經驗都體現瞭刷的特性。

但遊戲裡的刷都是會給玩傢一些及時反饋的,比如技能傷害的提升,當一個技能升滿瞭之後,往往另一個新技能也就出來瞭,玩傢需要在一共能使用四個技能的情況下,進行篩選。

於是刷技能的行為又再次循環瞭起來。

而遊戲裡的戰鬥地圖也同樣是如此,每個地圖有4個挑戰任務,在遊戲裡被稱為探索度,而探索度會影響新的區域開放,也就是說如果你不把區域裡的挑戰任務盡可能的多完成,會造成新關卡無法發現的窘況。

這個行為在前期比較不明顯,到瞭中後期極其容易出現。

再加上每個關卡又分為白天與黑夜的兩種等級狀態,以至於對玩傢而言,一個關卡刷兩次以上是很有可能的。

遊戲裡為瞭防止玩傢快速摸清全部的關卡區域,采用瞭沒有小地圖的探索方式,也就是說,玩傢很有可能第一次探索的時候就會漏掉很多東西,接下來為瞭某個寶物而重新再玩多次。

尤其當中後期有一些迷宮的體量變大瞭以後,認路開始困難瞭,比如進入到水源的地圖裡,很容易迷路,至少我就迷路瞭兩三次。

對重復體驗一直沒有好感的我而言,這個行為,以及這個行為背後的邏輯是為瞭延長玩傢的遊玩時間,我一直表示無法諒解。

忘記跟大傢說瞭,如果你卡關瞭,想要升級卻發現人物沒有升級的選項時,不要傷心,這個遊戲的人物升級是根據水稻的收成而決定的。

也就是說,玩傢一年能升級一次,當我發現這一點時,我覺得頗為有趣,第一次看到戰鬥的升級系統與經營系統掛鉤在一起的瞭。

這自然也造成瞭,如果你清關過快的情況下,很容易造成一年的後期敵人打不動瞭,你必須回來盡快務農結束。也就是收割、打谷,去殼這一些列操作。

如果你不關心農事,那麼你就耽誤瞭戰鬥瞭,俗話說的好,吃飽飯瞭才有力氣打仗。

最後

這個遊戲我一邊玩,一邊驚訝其整體節奏的穩定。

不論是機制還是反饋感,除瞭我覺刷的元素有些掣肘外,基本上是一款集合瞭如今流行機制的綜合體。

這個遊戲是不是縫合怪,當然是,但許多詞都是具備一體兩面的,創新不會脫離歷史而獨自存在,《天穗》就是一款在我看來極好的借鑒瞭各傢之所長,並融合到自己機制裡的遊戲。

他是一款有著優秀的系統,並且還有著獨特主題的日式遊戲。

以前日式遊戲稱霸時,這類的遊戲大量存在,等歐美遊戲稱霸時,許多遊戲都開始註重畫面與電影敘事瞭,看輕瞭遊戲機制的借鑒、創新與融合時,這類日式遊戲基本逐漸沉淪瞭下去。

人吶,都是喜新厭舊的,新的看多瞭,原來的新就變成瞭舊、原來的舊反而成為瞭新瞭。

同時我們也從這款遊戲裡再一次地明確瞭,不是遊戲的機制不能互相借鑒,而是在借鑒的過程裡既要保證你借鑒的內容可以完好地融入到你的整個系統當中,同時也要在借鑒的過程裡增加新的內容,並且這些新內容的互相融合才是你與其他遊戲的不同。

比如當你玩完瞭這個遊戲後,你跟小夥伴們說有一個種田的遊戲,《天穗》自然是你腦中浮現的遊戲之一。

當你跟你小夥伴說有一個可以通過撞擊來多次傷害敵人的遊戲,有一個可以通過羽衣來實現跳躍的遊戲,《天穗》自然也是你腦中浮現的遊戲之一。

一個遊戲做到這種程度,對我來說,就已經是成功瞭。

我是狗哥,感謝你觀看這一期的評測。

我們下一期再見,8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