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IMC

1、焊點的形成過程

焊點的形成過程可分為三個階段:焊料潤濕(鋪展)、基底金屬熔合/擴散和金屬間化合物(IMC)的形成,如下圖所示。

2、金屬間化合物

金屬間化合物,英文全稱為Intermetallic Compound,縮寫為IMC,它是界面反應的產物,也作為形成良好焊點的一個標志。

在各種焊料合金中,大量的Sn是主角,它是參與IMC形成的主要元素。其餘各元素僅起配角作用,主要是為瞭降低焊料的熔點以及壓制IMC的生長,少量的Cu和Ni也會影響IMC的結構。

在有鉛工藝條件下,錫鉛焊料與Cu、Ni界面形成的IMC典型形態如下圖所示。焊料中隻有Sn參與IMC的形成,IMC的成分固定。

在無鉛工藝條件下,由於使用的無鉛焊料種類比較多,IMC的成分與形態比較復雜。如在使用SAC305焊料時,焊料與Ni基界面形成的IMC為(Cu、Ni)6Sn5和(Cu、Ni)3Sn4雙層三元合金層,如下圖 所示,這點不同於有鉛焊接。

二、IMC的形成與發展

普遍認為,很厚的IMC是一種缺陷。因為IMC比較脆,與基材(封裝時的電極、零部件或基板)之間的熱膨脹系數差別很大,如果IMC長得很厚,就容易產生龜裂。因此,掌握界面反應層的形成和成長機理,對確保焊點的可靠性非常重要!

IMC的形成與發展,與焊料合金、基底金屬類型、焊接的溫度與時間以及焊料的流動狀態有關。一般而言,在焊料熔點以下溫度,IMC的形成以擴散方式進行,速度很慢,其厚度與時間開方成正比;在焊料熔點以上溫度,IMC的形成以反應方式進行,溫度越高、時間越長,其厚度越厚,如下圖所示。因此,過高的溫度、過長的液態時間,將會導致過厚的IMC。

在有鉛工藝條件下,由於有Pb的抑制作用,Cu與SnPb焊料形成的IMC一般不超過2.5μm。但在無鉛工藝條件下,由於Cu在熔融的SAC305中的熔解度比在Sn63/Pb37中的熔解度高8.6倍,因而在與SAC反應時會形成較厚的IMC層,這點不利於無鉛焊點的可靠性。

還有一個現象值得進一步研究,就是當Cu與SAC305首次再流焊接(包括BGA植球過程)形成的IMC較厚時(≥10μm),如果再次過爐焊接,有可能形成超寬的、不連續的塊狀IMC,如下圖所示。這是一種抗拉強度比較低的IMC組織,如果出現在BGA焊點上很可能帶來可靠性方面的隱患。

三、與界面擴散有關的斷裂失效

1、金脆失效

如果Au太厚(針對電鍍Ni/Au而言,一般應小於0.08μm),則在使用過程中,彌散在焊料中的Au會擴散到Ni/Sn界面附近,形成帶狀(Ni-Au)Sn4金屬間化合物。該IMC在界面上的富集常常導致金脆失效。

2、界面耦合現象

PCB焊盤界面上的反應不但與本界面有關,也與器件引腳材料及塗層有關。如焊盤為Ni/Au,而器件引線為Cu合金時,Cu常常會擴散到Ni/Sn界面從而導致界面形成(Cu、Ni)3Sn4—(Cu、Ni)6Sn5,它會導致焊點大規模失效。

3、kirkendall空洞

ENIG鍍層容易發生著名的kirkendall空洞,如下圖所示。

kirkendall空洞與高溫老化時間有關,時間越長,空洞越多。如果在125℃條件下,40天就會形成連續的斷裂縫。

四、黑盤

1、定義

因為焊點斷裂面呈灰色、黑色,所以被稱為黑盤,如下圖所示。

與黑盤有關的斷裂都發生在Sn—Ni界面的IMC下。焊盤顏色越深、IMC越薄,從黑色到黑灰色!

2、與黑盤有關的三個典型特征

1)斷裂面(IMC下)可以觀察到腐蝕裂紋(泥漿裂縫),如下圖所示。裂紋越多,焊點的連接強度越低(裂紋完全不潤濕),也越難形成IMC。由於無鉛焊點比較硬,受到應力後直接傳導到界面,因此,無鉛焊點因黑盤失效的情況更多見。

2)從磨光的橫截面可以觀察到“腐蝕”已經滲透,甚至穿透Ni層到Cu基體,俗稱“金刺”特征,如下圖所示。

3)Ni近表面P含量比較高(達到20%左右,為正常的兩倍),但需要指出的是富磷不是導致焊點失效的直接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