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茶,大傢都很熟悉。

這樣的茶

還有這樣的茶

如此,都能稱為茶,那麼,什麼是茶道?

大師指點迷津,曰:“茶道是一門藝術,是人在草木之間,是一種天人合一的境界。茶道,是內容和形式的結合,茶藝與精神的融合。”

(這樣高深莫測的解釋,臣妾表示無法理解啊……)

先來幾張圖片對比一下

一杯普普通通的綠茶

傳說中的日式抹茶

各式各樣的茶具

究竟哪一張圖片更能代表我們所說的茶道?用一句話說,茶道就是由茶衍生出的茶文化。

上面幾張圖片都包涵在茶道文化的內容當中。

茶是怎樣一步步發展到現在的(茶的發展歷程)?日本茶道有哪些種類(茶道的分類)?茶會是什麼,一群人圍一起喝茶開會(茶會的不同形式)?茶會怎麼開(茶會的過程)?茶道在日本這麼火,跟哲學能扯上什麼關系(茶道的哲學內涵)?

  • 茶的發展歷程
  • 茶道的分類
  • 日本的特色茶會
  • 茶會的過程
  • 茶道的哲學內涵

瞭解瞭日本茶道的由來、內容、形式以及哲學內涵,就算是“入門”瞭。

What?! 哲學?!( 一臉懵逼……)

茶的發展歷程

從中國走向日本

神農喝茶ing

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

就是說很久很久以前,有個不怕死的人,叫神農。他發現瞭有一種植物吃瞭不會死,還能解毒。

後來又出現一個同樣不怕死的人,他覺得吃茶葉不夠爽,創造性地嘗試用開水煮泡,最後發現,味道好極瞭……(還是中國人會吃。)

於是在他們的引領之下,茶葉問世,喝茶的潮流擋都擋不住,一直延續至今仍然保留。

大臣向皇帝進貢茶葉

自從茶葉被發現後當作飲品,喝茶之風逐漸盛行。飲茶的習慣最早起源於川蜀之地,後向中原大地廣為流傳。

西漢末年,茶葉成為一種高級飲料,獨得皇上和權貴大臣的恩寵。

三國時,茶發展為宮廷飲品。不僅皇帝臣子愛喝茶,後宮佳麗三千也不遜色,正宗皇室飲品。

隋唐時期就不得瞭瞭,宮內宮外愛飲茶,茶葉也流傳到民間,收獲平民百姓一致的好評。

民間人士曬茶制茶

唐朝的飲茶文化氣息特別濃厚,後來還流傳到周邊國傢,朝鮮,日本等國深受唐朝茶文化影響。

那時的文人粗人皆愛喝茶,誕生瞭《茶經》一書,貢茶興起,關於茶的詩句也如雨後春筍。

李白 茗生此石中,玉泉流不歇

杜甫 落日平臺上,春風啜茗時

…….

有關茶的名句數不勝數,足以證明茶在中國古代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

中國的茶文化中註重品茶,在乎的是茶的味道和香氣,享受的是茶的清新和淡雅,或是濃鬱甘苦,與其說是中國茶道,不如說是中國茶藝,這與日本茶道所看重的茶的精神世界則是完全不同。

茶道,源於中國,盛於日本。

榮西禪師

12世紀,茶文化傳入日本。日本的榮西禪師將茶葉帶回國內,於是茶藝在日本文化中得以進一步創新和發展,衍生出茶道。

然而,到16世紀,茶道已附和上攀比之風。權貴之間參加茶會的目的是為瞭彰顯高貴勢力,茶具也成為他們爭相鬥艷的工具。公子哥們有事沒事鬥茶,看誰傢的茶具精美,哪傢的最貴,當時的茶風與剛傳入日本之時大相徑庭。

千利休看不下去瞭。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一個扭轉瞭日本茶道軌跡的偉大人物閃亮登場!

茶道鼻祖千利休

說起日本茶道,就不得不提起這個重要人物。千利休:日本茶道的鼻祖和集大成者,也就是日本茶道的祖宗。

當時迂腐的茶風,他嚴厲反對並提出批評。

在千利休的茶道理念裡,茶道所代表的是人與人之間的平等,茶會的過程是人們心靈凈化的過程,而不能稱為展示權利和財富的工具。

於是,千利休不僅在茶道精神上作文章,對於茶道儀式和茶室的改進方面,也處處體現著千利休的茶道精神理念。

千利休秉行的茶道理念“和”“敬”“清”“寂”成為茶道的精神所在。關於這四點茶道理念,後面會陸續講到。

千利休改進的茶室入口

通過千利休改造後的茶室入口高度不超過70厘米,意味著要想進入茶室,必須彎腰低頭鉆過此門。

茶室的狹小入口充分體現出千利休所堅持的茶道平等與謙卑精神,也就是說,無論是天皇老子還是平民百姓,都得彎腰入茶室。

這在當時無疑是一種對權貴勢力的挑戰,但卻順瞭大多數內心渴望受到平等待遇的平民百姓的心願。

這樣的茶道理念一傳十,十傳百,順瞭人心,紅遍日本。

茶室內部 草墊 立軸 插花 點心盤

在狹小卻精致質樸的茶室裡,客人與主人之間進行儀式和心靈上的交流,沒有其他幹擾視野的物品,茶室中所有的東西都圍繞整個茶會主題。

在這種情況下,茶成為一種人與人平等交流的媒介工具,也是人與人親密關系的紐帶。這種茶道思想能夠延續至今,並影響著現代茶道的發展。

茶道的分類

抹茶道 · 煎茶道

日本茶道分為抹茶道和煎茶道。

說起抹茶,腦海中浮現的是抹茶口味的面包和奶茶。香甜可口,一股濃鬱的茶香……如果這樣理解日本茶道中的抹茶,結局可能會讓你大跌眼鏡。

因為不加任何添加劑的日式抹茶,真的很苦!(掀桌)

好瞭,我們來正式介紹一下日式抹茶道

抹茶道中常用到的抹茶粉

抹茶道誕生於400多年前,和我國的宋元文化有著緊密的聯系。

為什麼會和宋元時代有聯系?

在我國宋元時期,民間流行點茶法。點茶的意思就是把茶葉磨成粉末,然後用開水沖泡再用茶漏攪拌至打沫。

點茶法的具體步驟

這種吃茶方法流傳到瞭日本,成為日本抹茶道內容的主要形式。抹茶道體現出茶道的儀式魅力,流於繁瑣儀式的禮儀卻不失舒服感。今天我們重點提到的茶道,就是日本的抹茶道。

那什麼叫煎茶?(這個好理解,就是把茶葉烘幹後直接泡就完事瞭……)

煎茶道使用的是茶葉,將茶葉烘幹後直接用開水沖泡,這種方法簡單易操作。

煎茶道多見於中國茶文化

煎茶道誕生於150年前,和我國的明清文化有著緊密聯系。

明清時期的品茶方式的更新和發展,突出在文人雅士對飲茶藝術性的追求,這種煎茶法,是基於散茶的興起,散茶容易沖泡,也方便攜帶,飲茶也更具觀賞效果。

明清時期不僅在散茶文化上有瞭發展,也出現瞭眾多茶葉種類,比如黑茶,紅茶,花茶,烏龍茶等等。

各式各樣的散茶

日本的特色茶會

貫穿全年的重要儀式

新年 · “初釜”茶會

新年初釜茶會的傢族合影

在日本, 新年裡的第一個茶會叫做“初釜”。“初釜”茶會的舉辦意在新年的到來。(好像和我們中國人大年初一到寺廟燒香拜佛祈福安康有點相似?)

“初釜”茶會是一年茶會中最盛大的一次,參與茶會的人很多,親朋好友,師長晚輩,皆共聚一堂,相互慶祝新的一年的到來,迎接新氣象。

早春 · 北野天滿宮神社

北野天滿宮神社

北野天滿宮位於日本京都的神社,每年早春,神社將會舉辦儀式,用梅花來供奉神靈,並舉行茶道會,通過舉辦茶道活動的方式讓人們相互之間交流感情,增進聯系。

晚秋 · 戶外茶會

戶外茶會

戶外茶會也是日本茶會中一種類型,中國茶會也偶爾出現戶外舉辦的形式。秋高氣爽的季節裡,呼吸著清新的空氣,在天地與自然之間進行一場凈化心靈的茶道會,這是再好不過的瞭。

日本茶鄉靜岡縣 · 牧之園高地

日本茶鄉 靜岡縣

靜岡縣是日本最大的茶鄉,被稱為日本“茶都”,靜岡縣所生產的綠茶稱為“靜岡茶”,每年茶葉生常量居日本第一。

自2001年起,每隔3年都會在日本靜岡縣舉行一次“世界茶葉會”。身處靜岡縣的茶鄉,白雪皚皚的富士山下鋪墊著延綿不絕的“茶海”。

大碗茶儀式 · 奈良的西大寺

奈良西大寺

大碗茶儀式,源自日本奈良市西北著名的西大寺。每年4月和10月的第二個周末,奈良的西大寺都會舉行大碗茶的宗教儀式。

這種茶會儀式註重宗教形式的表演,參與該儀式的人們接受寺院長老親自煎煮的大碗茶,聆聽住持講述大碗茶的由來。

茶道會儀式

莊嚴優雅的儀式

茶會前的準備

茶會前精心準備的茶具

日本茶道會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的,不僅是增進人與人相互聯系的紐帶,更是一個尊重主與客身份地位的表現。

茶會之前,主人首先要確認參加茶會的客人並發出邀請,客人收到邀請以後要及時回饋謝邀。

確定瞭客人以後主人要開始忙碌進行一系列的準備工作,包括茶園的佈局,茶室內立軸和插花的設計,茶具的精挑細選,以及配茶的小點心等等,這些細節透露出茶會主人對客人的歡迎和重視。

茶室內立軸和插花的設計

日本茶道會中常用的茶具

茶釜:茶道會中燒水用的鍋或壺

茶碗:飲茶所用的器皿

柄杓:竹制的水杓,用來取出釜中的熱水

茶杓:從茶罐取抹茶粉的用具

茶筅(xian,去聲):圓筒竹刷,是將竹切成細刷狀制成。

茶罐:盛茶粉的小罐子

建水:廢水的儲水器皿

地爐:位於地板裡的火爐

壁龕(墻壁的裝修): 掛軸、花入(插花瓶)、香盒

除此之外,還有配茶的點心,茶室,茶園之類的準備工作,這些琳瑯滿目的茶具體現出茶道會儀式的復雜以及主人對客人的用心和熱忱,也體現出日本的茶道會的認真精細。

茶會儀式的具體過程

正在制茶的茶道會主人

通常日本茶道會的整個的持續時間為4個小時,茶會持續得太久主客體力支撐不住,持續時間太短又難以體會到整個茶會的內涵。

日本人對待茶會抱著“一期一會”的態度,也就是說,在每個參與茶道會的人心中,都帶著珍惜每一次的相遇的信念。每次的茶道會都被日本人當做一生中與共同參加茶會的人之間的最後一次共處的機會。

茶會進行前,客人首先會穿過由主人精心設計的小庭園,在正式進入茶室之前,客人們可以在庭園裡的長亭稍作休息,同時欣賞園中的美景,客人與客人之間相互問候。

充滿自然氣息的日式庭園

穿過庭園時,會路過一個設計成碗狀的盥洗池,客人停留在此,用小池子裡面的水漱口和洗手,為接下來茶會做準備,這也是茶道會開始之前凈化身體和心靈的象征性儀式。

客人洗手漱口的盥洗池,有凈化人身體和靈魂的內涵

進入茶室前必須要通過一個狹窄的入口,這個入口叫做躪(lin,入聲)口。

長寬約70厘米的茶室入口

這個門是一個平等的象征,古往今來的達官貴人或是平民百姓皆要從同一入口進入茶室。

由此,身份的高低或是金錢的多少在進入茶室的那一刻已脫離瞭整個茶道會的過程,茶道的真諦在於此,即謙卑。

進入茶室以後,環顧茶室四周, 欣賞壁龕上立軸和插花的裝飾。通常立軸和插花都是圍繞茶會的主題進行設計的。

茶室內的立軸和插花,通常圍繞茶會主題設計,體現主人的用心

在進行茶會之前,主人會先為客人提供一下點心食用,一是照顧客人,二是進行準備工作。

茶會開始前上給客人各式各樣的點心

主人制茶環節

上茶的準備工作也叫做“手前”,先用竹勺在茶罐裡舀出三勺茶粉,放入茶碗中,然後用柄杓從燒水的壺中舀水倒入茶碗中,接著用竹筅優雅地攪拌抹茶粉和熱水,一碗茶便做好瞭。

取三勺抹茶粉到茶碗

用茶杓舀水入碗

用竹筅優雅地攪拌茶粉和水

最後為客人上茶

正式地喝茶

在日本正式的茶道會中,通常客人之間共飲一碗茶水,這體現出客與客之間平等親密的關系。

客人雙手接過制好的茶

客人在接到茶碗以後,稍稍轉動茶碗,使得嘴巴不會貼著茶碗的正面,這表達瞭客人對主人的尊敬之心。

啜飲一小口後,每一位客人都會用佈擦拭喝過的碗口,方便傳遞給下一位茶客,每位客人都重復這樣的步驟。

這些禮節和形式,充分體現瞭客人與客人之間相互關心和對彼此的尊敬,以及主人對客人的歡迎和重視,整個茶會的進行過程中,平等友愛謙卑貫穿始終,這也是茶道會的精神所在。

茶道中的哲學內涵

“和”“靜”“清”“寂”

茶道為何被稱之為藝術,除瞭與茶道本身形式的端莊有關,還與茶道所蘊含的哲學元素有關。

“和”“敬”“清”“寂”這四個字概括瞭日本茶道的精神。

“和”意味和諧,在整個茶道會過程中,無論主人與客人之間,還是客與客之間,形式和動作皆體現人與人和諧之美。

“敬”源自禪宗,即“萬物皆有佛心”,人人平等,人與人之間需要互相體諒和尊敬。

“清”的理念,意味著參與茶會不僅要身體的凈化,也要有心靈的凈化。茶帶給人們的不僅是口感,更是對靈魂的洗滌。

“寂”的理念有隔絕塵世、清心潔身之意,與“清”的理念相比,它更重視對心靈的修煉,而在整個茶會進行過程中,主客的心情保持平靜,這也是對茶會儀式的重視的表現。

總之,茶道是一門生活的藝術,是一門充滿哲學內涵的活動,茶道講究“和、敬、清、寂”,做人又何嘗不是如此。

好啦,今天的茶道就聊到這裡,希望你以後在喝茶時,能喝出茶外之味。◎

點擊“明眸啟智”關註我們

Hello,我是姚逸凡,人文旅行者,通識教師,你可以在微信公眾號【明眸壯遊】找到我,那裡也有我最新的【文化旅行講座】。

有很多朋友向我抱怨,花一大筆錢,去歐美旅行,在西方留學,卻不瞭解西方的文化歷史,總是留下許多遺憾。認知的不平等,帶來體驗的不平等。

你隻有在平時不斷積累,才能在旅行中獲得高於別人的體驗,在跨文化交流中得到真正的尊重。對人文知識的積累,對中外歷史的瞭解,孩子要從小學抓起,成人要終身學習。

世界這麼大,我們希望能夠對它的理解更進一步,而不是白走一遭。3年來,Roger老師已經帶領來自上海協和、平和、美國學校、上外附中、廣州二中、重慶南開中學、Grinnel Collage、UC Davis的同學們(共計32人次)完成瞭8次明眸壯遊……

我們探訪瞭永恒之城羅馬、三教聖城耶路撒冷、百花之城佛羅倫薩、法蘭西花都巴黎、現代首都紐約,參觀瞭梵蒂岡博物館、烏菲齊美術館、盧浮宮博物館、紐約大都會博物館等等世界一流博物館和美術館……

在帶領孩子們壯遊的同時,我也希望讓更多傢長、孩子、青年人瞭解歐洲的歷史文化,在精神上與西方相往來。為此,我為所有想要提升人文素養,提高歷史洞察力的朋友們,建立瞭一個屬於我們自己的社群“壯遊學院”。

現在,“壯遊學院”已經有190多名夥伴瞭,它就像一個人文通識朋友圈,在這裡你可以收聽我的壯遊講座,虛擬遊歷世界,解讀人文社科書籍,討論人文知識,一起通過閱讀和行走,瞭解西方文明的常識。

如果你感興趣,可以加我的微信(roger_brighteyes)參加免費的在線人文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