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大鼓,又稱“梅花調”、“北板大鼓”,是北方鼓曲的代表曲種。

梅花大鼓脫胎於清代中葉產生於北京的清口大鼓,流行於京津冀等地區。

2014年11月11日,天津市申報的“梅花大鼓”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四批國傢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編號Ⅴ-116。

梅花大鼓又叫梅花調,行腔清倩柔媚,跟行雲流水的京韻大鼓又自不同。唱起來纏綿俳惻,柔靡醉人,在過門行弦的時候所打的鼓套子更能絲絲入扣,令人叫絕。梅花調都是些才子佳人故事,所以以女唱手為多。

梅花大鼓的前身是北板梅花調、南板梅花調。大約在清朝道光年間,北京滿族子弟八角鼓票友玉瑞擅長演唱這種北板梅花調,也叫清口大鼓,用北京話演唱。所以可以理解為北板梅花調是一個獨立的曲種,但是也可以說是一個八角鼓曲牌。

為什麼八角鼓裡包括梅花大鼓,卻不包括同樣悠久的西河大鼓呢?主要因為追溯梅花大鼓的創始人是北京城裡的滿族人,這種曲調又是從八角鼓票房走出去的。玉瑞還有一定的官職,據說是佐領。

隨著時代的發展,這種梅花調唱腔日益豐富,伴奏樂器也不斷增加,受到瞭越來越多的人們的喜愛。

梅花大鼓在發展中,先後形成兩大流派:金派與盧(或花)派。

金派創始人為金萬昌曾與劉寶全、王佩臣(鐵片大鼓演員)被天津觀眾譽為“鼓界三絕”。

金萬昌,(1870年-1942年),滿族人,原來是梅花調票友,他對梅花調進行瞭改革,定名為梅花大鼓。

他13歲向韓萬祥學唱木板大鼓,17歲開始在"堂會"上唱票,非職業藝人。20歲向文玉成學習梅花調,後與弦師蘇起元合作,下海以此為業,悉心揣摩書情詞意,刻苦鉆研,革新曲調,五十餘年從未中輟,在京、津、寧等城市演出,負有盛譽,成為梅花調金派創始人。

金萬昌天賦甚佳,嗓音洪亮,氣力充沛,他的嗖音顎音多,幹脆瀟灑,吐字發音講究,不拙不飄,底字低音沉渾有力,聽之繞梁。善於通過高亢激昂和婉轉曲折的唱腔表達纏綿、淒楚的情意,能夠把繁復而有層次的唱腔與人物在具體情節中的心理變化緊密結合,聽後令人回腸蕩氣。在運用表情、手勢傳情上也極見功夫。鼓套子打得出神入化,變擊多彩,時稱金萬昌為“梅花鼓王”,是梅花大鼓裡程碑式人。

他的代表作有《探晴雯》、《寶玉探病》、《黛玉悲秋》、《摔鏡架》、《鴻雁捎書》等。

唐魯孫先生的文章裡寫金萬昌:

北平的雜耍中有一種梅花調大鼓,其中金萬昌得算頭一份兒。金萬昌長得虎背熊腰,實大聲洪,可是唱起梅花調來,抑揚頓挫,細膩纏綿,令人忘瞭他的龍鐘老態。尤其他鼓板上的功力充沛,花點玲瓏,配上他依傍多年的三弦四胡,出場一通凈場鼓,憑著鼓點的花哨流暢、樂器托襯得絲絲入扣,立刻就能要個滿堂彩。金老晚年在天津小梨園、北平哈爾飛登臺,上下場都要人攙扶,可是一到揚上,立刻精神抖擻、毫不含糊。梅花調的特點是尾音拖長才好聽,金老年高氣衰,拖不動隻好用吭來幫襯,那可真是貨賣識傢,武俠小說名傢還珠樓主李壽民、章回小說高手劉雲若,他們兩位偏偏喜歡聽金老之吭。他們認為金老之吭,跟裘盛戎花臉之吭,有異曲同工之妙。

民國年間,金派梅花大鼓傳到天津,經過天津演員的加工與改革,又誕生瞭花派梅花大鼓。

花派創始人盧成科,瞽目弦師,根據第一個弟子花四寶嗓音高亮、音色純美的特點,開辟瞭梅花大鼓的高腔音域,形成瞭悲、媚、脆的演唱風格,也稱盧派或花派。花派梅花大鼓在天津影響很大,出瞭很多名傢,比如花四寶、花小寶、花五寶等。

梅花大鼓,不但唱腔起源於滿族人玉瑞發明的清口大鼓,而且唱詞多使用滿族文學子弟書的唱詞。現在流行的梅花大鼓曲目《黛玉悲秋》、老《黛玉葬花》、《黛玉思親》、《勸黛玉》等,都是子弟書的名篇。

唐魯孫先生在《民間藝術——大鼓和相聲》中寫道:

花四寶,嗓音脆亮,婉麗清新,在天津頗受臺下的歡迎,被聽眾捧成梅花鼓後。

其實抗戰之前,北平有所謂華北三艷:方紅寶的京韻大鼓,學劉寶全不帶雌音;姚俊英的河南墜子,眉目如畫,長辮委地;郭小霞梅花大鼓,私淑金萬昌,能模仿她老師金萬昌一張嘴“噯那”小腔,噴口音節,閉上眼聽跟金萬昌絲毫不差。

郭小霞年輕頑皮,時常管她師傅叫丘吉爾。我有一次問她,你為什麼叫你師傅丘吉爾呢?她拉我站在鼓架子上首,讓我斜看金萬昌的長相,果然跟丘吉爾有虎賁中郎之似。據說這個外號是天津名小說傢劉雲若給起的,真虧他怎麼想得起來的。

梅花大鼓的基本程式,一般在前頭先加四、六、八句書篇閑文,接著即為慢板,唱幾“落兒”(即段兒)後,接“怯何”、“野雞溜”(比慢板拍子加快),再轉“上板”(快板),收腔後,再唱幾句書尾,即算一闋。

梅花大鼓的演出形式為一人打鼓說書,後出現瞭對唱。梅花大鼓表演要求一直是遵循著鼓曲表演的基本要求:演員打鼓唱書,無太多表情,也無甚做工,隻以韻調之高抑低徊表現故事中各個人物之喜怒哀樂,梅花調的唱段皆為短篇書目。

梅花大鼓的伴奏樂器一般是由三弦、四胡、琵琶、揚琴、阮等外加表演者手持鼓、板組成伴奏陣容

梅花大鼓有一種獨特的形式–五音聯彈。

演員司鼓擊板,樂隊四人相互協作,操五種樂器。從左起,第一人右手打揚琴,左手按第二人手中的三弦;第二人右手彈三弦,左手按第三人手中的四胡弦;第三人右手拉四胡,左手按第四人手中的琵琶;第四人右手彈琵琶,左手打第二架揚琴。

梅花大鼓另一種獨特的表演形式為:含燈大鼓。

演唱方式是“以尺許長竹篾,一頭折而向上,醮(蘸)以香油燃之,演者一端含於口中,燈盡曲終,蓋演員度曲,例須口齒開合以發聲,此則必須閉口含燈,行腔吐字,尤忌囫圇不清,否則開口燈墜,徒遺人笑柄”。

1909 年張小軒在松風閣演出,曾多次上演含燈大鼓,作為招徠觀眾的手段。後來專業藝人將燈變為三根蠟燭,兩隻紅木棍分別架在耳唇上,再用一支扁紅木棍橫在嘴裡,用門牙銜著,在扁紅木棍上插上三朵絹制成的粉紅色蓮花或其它絹花,下有鐵絲盤繞並和架在下耳唇上的二支紅木棍組成—個支架,演唱時面向觀眾,當場將三支小蠟燭一一點燃。

演員演唱時,須用用牙齒咬住燈架。由此,便隻能專門尋找“齊齒”音的曲目來唱,如《昭君出塞》等。這種演唱方式,一方面增加瞭說唱的難度,一方面突出瞭“雜耍”的技藝色彩,可視可聽,觀賞性極強,但因口中有物,演唱終難做到字字真切、句句清晰。

磊磊沒有完整地唱過梅花大鼓的曲目,隻是學唱過兩句《十字西廂》:一輪明月照西廂,二八佳人鶯鶯紅娘。

雖然隻有短短兩句,但是婉轉動人之處,令人神往,盼著有一天能聽到磊磊為我們完整地演繹一曲梅花大鼓:

陽春下裡本同傳,

華夏風流數百年。

檀板弦歌今未已,

清詞麗句尚依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