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時代的人群由於社會環境、歷史文化等多方面的影響,所呈現出來的價值觀、世界觀以及消費觀自然也有所不同。如今,“Z世代”不僅僅是新時代的焦點人群,更將成為各行各業的主流消費人群。(“Z世代”(Generation Z)指1996年至2012年出生的一代人。)未來,無論是影視還是其他行業,都會受到來自Z世代的猛烈沖擊,他們的“一舉一動”都將影響著市場消費和全球文化趨勢。因此,研究Z世代的興趣偏好,瞄準這一代的精神需求,對國內影視公司的向好發展尤其重要。

1.遊戲與影視“聯姻”,遊戲IP改編成為全球追逐新熱點?

長期以來,IP改編一直都被全球影視行業視為劇集開發中一條極具競爭力與收視保障的有效賽道。據北美Ampere Analysis研究報告顯示,2022年美國/英國播出的影視新項目中IP改編占比分別為42%、28%,它們大多來自於舊劇翻拍以及文學、遊戲的改編。但整體上而言,在世界范圍內諸多的IP來源改編中,文學與動漫作品常因改編難度小、故事內容豐富等諸多優勢成為首選,因此大量知名文學作品與動漫等IP被廣泛影視化。但近年,隨著被遊戲充斥日常生活的“Z世代”的消費崛起,為吸引更多年輕用戶,全球影視行業開始在“遊戲IP影視化”上大做文章,遊戲IP改編就此迎來新一波熱潮。

特別是在今年,“遊戲IP影視化”可謂是真正等到瞭屬於自己的高光時刻。據北美媒體Omdia稱,“在2021-2022年間,遊戲改編成電影/電視劇的數量增長50%,2023年將成為“遊戲IP影視化”最火熱的一年。”放眼海外市場,歐美等多市場數十部遊戲IP改編劇紛紛湧現,並且出現瞭多部作品憑實力相繼破圈的罕見盛況。

“遊戲IP影視化”作為當前全球文化領域的重要發展趨勢之一,其熱潮也逐漸蔓延至亞洲。諸如日本市場,其因動漫而譽滿全球,因此,該市場遊戲IP改編上更傾向於改編成動漫作品。但今年,在“遊改劇”大趨勢的帶動下,日本市場也開始大膽嘗試“真人遊改劇”,即將推出首部「寶可夢」遊戲改編原創劇《口袋裡的冒險》。該劇由西野七瀨主演,並將在東京電視臺擇日播出。此消息一出,便在當地社媒引發熱烈討論,上演瞭一場未播先熱的熱鬧局面。

而聚焦國內市場,雖早在2005年便推出瞭經典“遊改劇”《仙劍奇俠傳》,但日後“遊改劇”路線卻相對沉寂,真正破圈的作品也僅有一兩部。但在今年,國內“遊改劇”又重新展現出新的市場活力。除《仙劍奇俠傳4》《仙劍六祈今朝》等劇備受市場期待外,且多部“遊改劇”也在不斷刷新海外成績。例如,今年年初由橙光遊戲《這坑爹的穿越遊戲》改編的《公子不可求》成功發行至中國港臺、東南亞、日韓、北美等市場;《遇龍》在YouTube上單集突破310萬播放量,Viki評分9.4,位居WeTV 2021年上半年海外榜TOP4。

更值一提的是,近期國際名導張藝謀也瞄準這一行業新風口,宣稱將籌備拍攝遊戲IP改編劇《英雄聯盟》。他的入局,為“遊改劇”的積極發展釋放出一個有力信號,不僅讓遊戲IP影視化變得熱鬧起來,更令人對中國網劇的未來發展充滿期待!

2.國內遊戲IP備受矚目,“遊改劇”優勢大於“遊改影”?

在全球范圍內,“遊戲IP+影視化”這條路徑都具備極強的商業吸金價值。但在幾年之前,相較於漫畫/網文/原創劇本的影視化,遊戲改編無論在海外還是國內,整體質量上都很難與其抗衡。甚至在2016年之前,在好萊塢遊戲影視化的數十年歷程中,幾乎陷入瞭“逢改必爛”的創作魔咒。而這又是為何?

究其根本,來自於遊戲和影視的敘事差異讓改編變得難上加難。追溯美國遊戲IP影視化歷史,早在上世紀90年代,來自好萊塢的影視創作者們便嗅到遊戲改編的商機,紛紛進行改編創作,相繼推出瞭《超級馬裡奧兄弟》《街頭霸王》等作品,且主要以電影為主,但整體評價並不高,市場反響式微。

因為對於“遊戲電影化”而言,最大的困境在於電影時長的限制很難講好一個故事。遊戲內容動輒數十個小時,但電影隻有兩個小時,於是就不得不為節奏緊湊、高潮突出而犧牲一定的故事血肉。例如,《刺客信條》《生化危機》等劇都或多或少存在這樣的詬病,空有原作遊戲的宏大背景和精彩動作,但對於歷史背景、宗教紛爭、故事起源等細節無過多交待,最終導致觀眾觀感雲裡霧裡,口碑淪陷。

和電影不同,電視劇的長度更能表現出遊戲宏大的世界觀、復雜的人物關系、以及曲折離奇情節走向等難題,為改編提供更廣闊的創作空間,最大限度發揮故事的延展性。近期HBO劇集《最後生還者》便是遊戲更適合改編電視劇的一個最佳例證,該劇第一季大結局收看人數達820萬,創下瞭HBO收視率的新紀錄,國內豆瓣評分高達9.0,被評為“有史以來最好的遊戲改編作品”。

同樣,國內多部“遊改劇”的成功也成為遊戲更適合改編成劇集的有力佐證。據統計,中國遊戲改編作品90%以上都以劇集為主。像觀眾耳熟能詳的“仙劍系列改編劇”,《仙劍奇俠傳》、《古劍奇譚》等劇皆靠劇版贏得市場口碑,反觀“遊改影”卻始終是國內遊戲IP改編的一步險棋。例如,《古劍奇譚之流月昭明》《征途》《侍神令》等“遊改影”在市場都沒有掀起太大水花。

雖然《最後生還者》有力打破瞭市場對“遊戲影視化易出爛片”的偏見,但整體而言,“遊改劇”未來依然有很長一段路要走。如何發揮遊戲IP改編的最大商業價值,仍需要行業共同探索,但毋庸置疑的是“遊戲+影視”這條路徑一旦更好疏通,並建立成熟的運作模式,豐富的遊戲IP儲備所形成的市場潛力是極其可觀的。

3.遊戲、影視相互借力,熱度反哺促進國際更好傳播

目前,隨著我國政府不斷出臺支持遊戲出海政策,加強遊戲出海扶持和引導,使得我國遊戲行業發展態勢十分迅猛,不僅在國內市場大受歡迎,在海外市場也迎來瞭新的機遇。根據AppsFlyer發佈的《2023中國遊戲App出海驅動力報告》顯示,在過去4年裡,遊戲在各類APP出海份額總體保持穩定,高達64.9%,遊戲出海在2020年至2023年保持著絕對的領航產業地位。

遊戲海外影響力的提升能夠為國內影視IP出海帶來新的可能。據Sensor Tower數據顯示,2022年出海手遊產品收入榜單中,《原神》憑借持續推出的精品內容更新登頂出海手遊年度收入冠軍,年度總收入高達15.6億美元。目前,隨著越來越多的國產遊戲IP出海,諸如《原神》一類擁有著獨特的中國傳統文化設定,不僅讓不少國外玩傢能夠在中國風的遊戲世界裡暢遊,還在很大程度上激發瞭他們對於遊戲IP衍生出的影視劇的興趣。因此,一些在海外取得成功的遊戲,若能改編開發成影視劇,借助其影響力,將更有助於國產影視IP的海外傳播。

國內網文/影視IP亦在反哺遊戲,成為遊戲開發源源不斷的內容創意來源。近年,除“遊戲IP影視化”外,像《瑯琊榜》《遮天》《鬥破蒼穹》《凡人修仙傳》《全職高手》這些著名的網文改編劇也被開發成瞭遊戲。借助網文/影視多元的故事內核和巨大的影響力,這些遊戲在故事設定上顯然更經得住推敲也更容易引起市場的關註。如《鬥破蒼穹》推出《鬥破蒼穹:鬥帝之路》手遊後,立即受到粉絲關註,成為頂級網文IP熱門的衍生作品。出乎意料的是,甚至懸疑劇《隱秘的角落》被改編成獨立遊戲後,收獲遊戲粉和劇粉的喜愛。這些IP衍生遊戲的成功,對於影視市場探尋IP不同領域內容之間的相互轉化以及打造良性的IP生態圈具有重要意義。

此外,近年國內還衍生出一條主要以特定遊戲IP下的玩傢為敘事主體、講述置身遊戲之內的玩傢故事,成為國內市場上一種獨特的影視類型。例如,近年的《你是我的榮耀》《你微笑時很美》《穿越火線》《親愛的熱愛的》等電競題材劇集,在海內外市場都吸引瞭不少劇迷,成為小眾的題材收獲出圈效果的絕佳案例。

總結

今年,海內外多部遊戲IP改編劇的成功以及張藝謀拍攝人生首部“遊改劇”等種種跡象,再次點燃瞭市場對於遊戲影視化這一賽道發展上的希望。作為一傢深耕行業十餘載的專業國際版權公司,九樣傳媒在積極海外市場調研,深度研究海外觀眾的內容偏好的同時,還用海外經驗反哺國內影視創作,與國內各大影視制作機構聯手合作,不斷嘗試遊戲/漫畫/網文類IP孵化與改編,希望推出更具中國特色、時代色彩、藝術價值的影視劇,並將其傳播至海外,為推動華語劇沖向世界做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