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我們時常遇到這樣的場景:“先mark後看”等於“看瞭”,“裝備就位”等於“會瞭”,似乎做完標記或擁有瞭某類物件以後,技能和智識就能自動加諸於大腦。但最後的結果往往是,收藏夾裡塞滿瞭再也不會打開的文字或圖片,傢裡堆滿瞭落灰的器材和設備。有人戲稱這類現象為“差生文具多”(當然並不是說“好學生”的“文具”少),類似的情況還有“人菜癮大”——技術一般,但“癮”(興致)還不小。透過現象看本質,是我希望大傢通過日常的觀察和思考去習得的一項能力。今天我們就一起剖析一下這類現象的背後成因。

(圖片來源於網絡)(圖片來源於網絡)

▲歸咎外物與趨利避害

首先,我認為此現象離不開人類趨利避害,傾向於將失敗“歸咎於外物”的心態。比如某位男士給女朋友拍照,照片不好看,被女朋友嫌棄攝影技術。於是該男士說這都是手機不好,我得換新手機瞭。換瞭新機之後,即便手機自帶“夜光拍照很清晰”的功能,也依舊拯救不瞭大量“廢片”。然後繼續換單反,發現單反也不行,隻得作罷,畢竟“相機貴族”哈蘇價貴。

(圖片來源於網絡)

這位男士為什麼一直找各種理由去掩蓋自己拍照水平一般的事實呢?因為歸因於自身是很痛苦的,第一,你要承認這是自己的問題;第二,為瞭尋求成長與改變,必須去學習,而學習是一個很艱苦的過程。但當你開始甩鍋和推諉,則能夠瞬間獲得輕松。

通過外物得到某種價值,已經成為很多人心理層面上的強需求。再比如,字寫得不好,是筆的問題;工作效率不高,是因為電腦卡頓;“落地成盒”,是因為顯卡不行,而顯卡不行,要怪挖幣的“采礦黨”們……將錯處和失誤往外歸因,對很多人來說是性價比極高的邏輯。那麼,是誰讓我們養成瞭這個思維習慣呢?

前文說過,人類都有趨利避害的傾向,更何況從小受到的教育也間接養成和固化瞭這樣的思維方式,比如當小朋友撞到桌腳哭的時候,傢裡慈愛的奶奶或外婆總會過來打打桌角,外加幾句抱怨桌子的話,得到寬慰的小朋友大多也就不哭瞭。

(圖片來源於網絡)

而如果這時候安慰的話語換成“你怎麼這麼不小心,不看路”,那小朋友很可能會哭得更厲害,以回應傢長對自己歸罪,而父母面對哭泣孩子,做出的這種“趨利避害”的行徑,恰好也暴露瞭傢長為瞭逃避自己對孩子看顧不當,而將失誤歸咎於外物的慣常思維模式。所以,這種能歸咎外物就歸咎外物的心態,貫穿很多人的一生。

▲尋找確定性

基於上述的關聯信息,我們能用哪些方式改變這種情況?在我看來,要接受兩件事情——求助專傢和多做減法。

人們對未知領域的學習或探索,本質是處在非舒適域,行為和結果有非常大的不確定性,因此往往會借鑒並模仿領域裡“大神們”的做法,但他們配備的是頂尖裝備。這就造成人們一旦受挫,便開始實施“是裝備差勁,而不是我的能力不行”等無意於成長的抱怨。

假設此刻有一位行業專傢在旁給予某種確定性的建議(人類基因裡充滿瞭對確定性的追求)。基於此,你可以選擇“死磕”到底,或就此放棄,無論作出哪種選擇,都好於對外部“裝備”的無意義歸咎。

在產品和商業上,也會出現類似的狀況。我們在做新產品或創業時,一開始就應該極其堅定地做MVP。很多失敗的產品或創業,總是被歸咎於投入不夠。想著如果能再招一個優秀員工,能再多做一筆市場投放,甚至產品上多兩個不一樣的功能,那結果肯定不一樣。殊不知,千方百計地奢望“下一盤能翻本”,本身就是一種類似窮途末路的賭徒心理。而某種程度上,“差生文具多”的人和走投無路的的賭徒一模一樣,總覺得再疊加一套buff就能成功。

所以,在這裡想提醒大傢,工作中少做加法,多做減法。很多事情剛開始就受阻,可能意味著它跑不通,做不成。這時要麼堅持到底,要麼早早放棄,總之不要過度歸咎於外界和外物。

(圖片來源於網絡)

不管是“差生文具多”背後的“擁有即成功”,還是將錯處歸因於外界的“甩鍋即成功”,都是沒有真正理解“成功”的奧義。真正的成功是被生活淬煉之後的“放下”,是一種飽經滄桑後的淡然。人們向往的“擁有”,是對事的控制能力,而“放下”,是獲得瞭掌控自我的能力。先“成事”,而後才能“達人”,與各位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