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理大格局,走近三大階梯

王启超 2024-06-01 19:48 17次浏览 0 条评论 taohigo.com

前段時間拜讀瞭《這裡是中國》,該書以三大階梯為脈絡,選取有代表性的自然與人文景觀做瞭大致的介紹,圖片非常不錯,文字略顯單薄。小編整理筆記,在此分享。

中國——從陸地地貌類型上講,它可以劃分為33%的山地、26%的高原、19%的盆地、10%的丘陵和12%的平原。

從行政區劃上講,它可以劃分為34個省級行政區、334個地級行政區、2851個縣級行政區、39888個鄉鎮級行政區。

從土地利用類型上講,它可以劃分為38億畝林地、33億畝草地、20億畝耕地、4.7億畝城鎮村及工礦用地、0.55億畝交通運輸用地等。其中,0.55億畝交通運輸用地又可以劃分為13萬千米的鐵路、484萬千米的公路、100萬座橋梁……

中國的地理格局:三大階梯

青藏高原海拔最高,為第一級階梯;海拔為1000~2000米的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雲貴高原等,構成瞭第二級階梯;大興安嶺、太行山、雪峰山以東,大部分海拔在500米以下,為第三級階梯。

中國的三大自然區

東部季風區(煙雨江南)、西北幹旱半幹旱區(大漠西北)、青藏高寒區


第一階梯——青藏高寒區(阿裡、橫斷山)

5億年來最重要的造山事件:約6500萬年前,印度板塊與歐亞板塊相撞,撞擊速度極快,能量極大。這次大碰撞造就瞭地球上14座8000米級山峰、絕大多數的7000米級山峰,以及數不勝數的5000~6000米級山峰。

青藏高原的誕生:地球上最高、最年輕的高原——青藏高原在大碰撞中誕生。青藏高原平均海拔超過4000米,地殼厚度可達80千米。其環境之獨特,可與地球南、北極並列,被稱為“第三極”。

巨型“抽風機”

如果不考慮地形等諸多因素,地球上接近地面的大氣層將以一種非常規律的方式流動,這便是行星風系。在北緯30°附近的亞熱帶地區,行星風系控制下的氣流不斷從高空下沉至地面。溫度越來越高,水汽也越來越不易凝結,難以形成降雨。受此影響,北緯30°附近出現瞭大面積的幹旱地帶,從北非到西亞,幾乎連成一片。如果沒有意外,同樣位於北緯30°附近的中國南方地區,也會比現在幹燥得多。但是平均海拔超過4000米的青藏高原,比平原地區接收到的太陽輻射更多。夏季,高原表面吸收的太陽能不斷加熱地表上方的空氣,相當於將一塊巨大的太陽能電熱毯放到4000米高的大氣層中。大氣受熱上升,地面氣壓降低,高原開始“抽吸”外圍的氣流進行補給,一個大型“抽風機”制造完成。南亞季風、東亞季風都被“抽吸”進入大陸。南亞季風從印度洋呼嘯北上,季風裹挾的大量水汽彌漫群山。氣流或從山間峽谷魚貫而入,形成洶湧的水汽通道;或在喜馬拉雅山脈南緣聚集,形成大量降水。藏南的墨脫、察隅等地,都是中國降水較豐富的地區。源於太平洋的東亞季風,勢力大大增強,它可以從海洋深入中華腹地,擊退行星風系對中國南方的控制。充沛的水汽驅散瞭北緯30的幹旱,一個煙雨江南誕生瞭。但大自然是追求平衡的,煙雨江南誕生的同時,青藏高原也阻擋瞭印度洋水汽的北上。地處內陸而幹旱少雨的中國西北地區變得更加幹旱,沙漠、戈壁大范圍出現。不僅如此。冬季,強勁的西風也受到青藏高原的阻擋,不得不改變路徑。它們吹起西北沙漠中的沙塵,沿著青藏高原北部邊緣向東推進,沙塵顆粒在太行山以西、秦嶺以北降落,形成瞭黃土堆積厚度最高達400米的黃土高原。

超級“水塔”

青藏高原究竟有多少冰川?答案是4萬多條。其覆蓋面積約4.4萬平方千米,比一個臺灣島還大許多,占全國冰川面積的80%以上。同時,它也是全球同緯度最大的冰川作用中心。平均海拔超過4000米的青藏高原是眾多河流的發源地。這些河流從高原向四周擴散,奠定瞭亞洲大部分地區的水系格局,黃河、長江、恒河、湄公河、印度河、薩爾溫江、伊洛瓦底江等亞洲重要河流均發源於青藏高原。

阿裡:荒野文明

山孕育瞭發達的水系,水造就瞭地勢低窪的河谷,土形成瞭氣勢恢宏的土林。

象雄王國→公元前4世紀,他們以條件最優越的象泉河谷為中心,在高原上遊牧、狩獵,在河谷地帶開墾農田。

在土林上挖掘出結構復雜的窯洞,洞套洞,房套房,三室一廳、四室一廳,應有盡有;再配以其他建築,作為居所、宮殿、廟宇。他們崇拜大鵬金翅鳥(瓊鳥),就連都城的外形也是如此,並因此得名“大鵬銀城”。

(小知識)瑪尼堆的由來:雍仲本教就發源於岡底斯山脈,當時信眾們在石頭上刻寫圖案、文字,以求福報。今日遍佈西藏的瑪尼石、瑪尼堆的雛形就此誕生。

古格王國→公元9世紀中葉,吐蕃王朝分崩離析。王子吉德尼瑪袞逃至象雄故地建立割據政權,並改稱象雄為阿裡,意為“領地”。阿裡之名正式出現。隨後吉德尼瑪袞分封諸子,其中一子統治瞭今日阿裡地區,這就是古格王國。

王城在土林與群峰之中,依山而建。445間房屋、879孔洞窟、58座碉樓、28座佛塔,全都疊砌在土林之上。其相對高差為175米,居高臨下,地勢險峻,氣勢恢宏。山頂是王宮所在之地,從山腳到王宮,隻有一條人工開鑿的暗道,四面懸崖,無遮無攔,是冷兵器時代完美的城堡之一。其相對高差為175米,居高臨下,地勢險峻,氣勢恢宏。山頂是王宮所在之地,從山腳到王宮,隻有一條人工開鑿的暗道,四面懸崖,無遮無攔,是冷兵器時代完美的城堡之一。不過,輝煌燦爛的古格王國,後來被拉達克所滅,千年古堡逐漸荒廢,隻留下殘垣斷壁和無數謎題。古格王城遺址位於西藏自治區阿裡地區札達縣象泉河南岸山上,距離札達縣城約18千米。這裡曾是吐蕃王室後裔所建立的古格王國的中心。17世紀中葉,這裡被拉達克入侵者毀壞,現僅存遺址。

橫斷山:中國極致風光最密集的山脈(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橫斷七脈→橫斷山脈指青藏高原東南部一系列呈南北走向的山脈集合。從西向東依次為伯舒拉嶺—高黎貢山、他念他翁山—怒山、寧靜山(芒康山)—雲嶺、沙魯裡山脈、大雪山脈、邛崍山脈、岷山山脈。

橫斷六江→流水沿著橫斷七脈之間的谷地流淌,逐漸形成瞭六條大江——怒江、瀾滄江、金沙江、雅礱江、大渡河、岷江。

藏彝走廊→6000年前,黃河流域的一些古人,沿著橫斷山脈河谷不斷南遷,在之後的演化過程中,慢慢形成瞭包括藏族、彝族在內的多個族群聚居區。社會學傢費孝通將其稱為“藏彝走廊”。


第二階梯——海拔為1000~2000米的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雲貴高原等(甘肅、西安、成都)

甘肅:多元而美麗

甘肅省,簡稱“甘”或“隴”,省名取甘州(今張掖)和肅州(今酒泉)二地首字而成。位於中國西北部,面積約43萬平方千米。中國四大石窟,莫高窟(甘肅敦煌)、雲崗石窟(山西大同)、龍門石窟(河南洛陽)、麥積山石窟(甘肅天水),甘肅獨占其二。

交會與共存

(1)三大高原:青藏高原、黃土高原、內蒙古高原三大高原在此交會。地處於第一級階梯與第二級階梯的邊緣。

(2)三大自然區劃:東部季風區、西北幹旱半幹旱區、青藏高寒區在此交會。

(3)四大溫度帶:中溫帶、暖溫帶、亞熱帶、青藏高原垂直溫度帶在此交會。

(4)五大植被區劃、動物區劃在此交會。

(5)民族大走廊: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風俗的多個民族融合共存。

(6)多種宗教各放異彩:道教、佛教、藏傳佛教、伊斯蘭教等

四個地理區域:黃土高原、隴南山地、河西走廊、甘南高原四大區域構成的甘肅主體基本成形。

第一個地理區域——隴東、隴中黃土高原。塬面面積依然高達700多平方千米,被稱為“天下黃土第一塬”;

第二個地理區域——隴南山地。流西漢水,曾將一對秦人情侶分隔兩岸。相思之情化作《詩經》中的名句“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第三個地理區域——河西走廊。寬度從幾千米到近百千米不等的狹窄走廊。在漢代,從中原前往西域,除瞭選擇這條窄窄的走廊,幾乎無路可選。

河西走廊降雨稀少,非常幹旱。從空中俯瞰,大地幹渴龜裂,如同被火焰燒灼。

世界著名的軍馬場——山丹軍馬場

它自西漢起就已是規模宏大的軍馬基地。為爭奪這處寶地,歷史上各部落曾在這裡發生過無數次戰爭。

最大的河流——黑河,是僅次於塔裡木河的中國第二大內陸河,也正是古人所說的“弱水三千”。黨河則是灌溉敦煌平原的唯一一條河流,沒有它就沒有敦煌文化。位於敦煌的渥窪池,硬是在戈壁沙漠的邊緣營造出一片水鄉澤國。漢武帝在這些綠洲中設置瞭武威、酒泉、張掖、敦煌四郡,合稱“河西四郡”;

第四個地理區域——甘南高原。

位於青藏高原邊緣,岷山、西傾山、積石山、秦嶺在甘南會聚,使得這裡山地眾多,且山形獨特。

西安:鮮衣怒馬

關中平原的誕生

灃河、澇河、河、滈河、滻河、灞河等,再加上北部的涇河,共同註入渭河,統稱為“長安八水”。 這些河流、湖沼帶來大量的泥沙,經過漫長的沉積,使得關中盆地的沉積物厚達千米,於是,號稱“八百裡秦川”的關中平原誕生瞭。

涇渭分明

渭河是黃河最大的支流,涇河是渭河的支流,二水在西安市高陵區相匯,由於含沙量的不同,呈現出一清一濁的狀態,且有明顯的界限。早期,發源於黃土高原的涇河攜沙量大,而表現為“涇濁渭清”。現在,由於渭河上遊人類活動加劇,攜沙量增加,同時由於渭河流域土壤所含礦物的影響,水色呈赤黃色,所以現在“涇渭分明”的現象依然存在,但已是渭河顏色深,而涇河淺。

西安建都之始

發達的農業讓周人積累起強大的實力。他們在西安西南部的灃河兩岸接連建起豐京、鎬京兩座都城。

有效的激勵制度

公元前771年,犬戎攻破鎬京,西周滅亡。西安的第一代都城就此煙消雲散。緊接著,秦人從甘肅遷移到關中平原,填補瞭周人留下的空白。他們實行軍功爵制,無論貴庶貧賤都可以憑借軍功獲得土地、官爵。有效的激勵制度讓秦人建立起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軍隊。

法天象地——世界上最富想象力的都城規劃

秦人以渭河為“銀河”,將宮殿橫跨渭河兩岸。咸陽宮對應“北極星”及周圍眾星,又名“紫宮”,是後世“紫禁城”的來源。阿房宮對應“營室星”(飛馬星座),同樣是天子的居所。兩宮之間則由橫跨渭河的橋梁連接,對應“閣道星”。

長安城的古往今來

從秦至唐,西安經歷瞭鮮衣怒馬的千餘年。唐代之後,政治中心遷移,西安由都城變為府城。城市的規模大為縮減,軍事地位卻更加凸顯,宋元明清四朝無不將西安作為西北軍事重鎮。如今它1/4的街區都是歷史風貌區,保存著傳統的秦腔。一座藏經塔——大雁塔,至今存世已超過1300年。它融合著不同的宗教,是多所著名高校區域所在地,是中國重要的制造業基地,還是中國公路、鐵路、航空的樞紐。

得名:西漢劉邦以渭河南岸的長安鄉之名命名新的都城為長安。

城防設施:中國保存最完整的城防設施:明清時期修建的城墻,它周長13.74千米。城門的防禦更加完善,門外均築甕城,每座門由外向內分別是閘樓、箭樓和正樓,三重樓一重套一重。

詩人

白居易《登觀音臺望城》:百千傢似圍棋局,十二街如種菜畦。(居民們被嚴格限制在格子狀的“裡”“坊”中。“裡”“坊”內的任何人都不得越界私建房屋,不得增加門洞。夜間更是嚴格禁止出入,犯夜者即便身為官員也會被當場杖殺。)

李白《少年行》:“五陵年少金市東,銀鞍白馬度春風。落花踏盡遊何處,笑入胡姬酒肆中”描繪瞭盛唐全新生活方式。

孟郊《登科後》: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王小波《紅拂夜奔》:一個人隻擁有此生此世是不夠的,他還應該擁有詩意的世界。對我來說,這個世界在長安城裡。

成都:煙火人間

三千年以來,上至王侯將相,下至升鬥小民,無數人逐一登臨成都這個舞臺,川菜、川劇、茶館、麻將、商業街、環城道路、新式教育,共同營建出瞭一個中國最具人間煙火氣的城市。

成都的古往今來

公元前

歷經上百萬年之後,龍門山、龍泉山之間的沉積物的厚度已經超過300米,面積更是達到瞭9500平方千米。成都平原就此誕生。“兩山夾一平原”( 橫斷山脈、龍泉山脈)的成都占據瞭四川盆地內自然條件最好的區域,堪稱“精華中的精華”。

自公元前3世紀蜀太守李冰修築都江堰後,成都平原“水旱從人”,十分利於農業發展,很快就取代關中,獲得瞭“天府之國”的美譽。2300年前,古蜀國被秦國所滅。新上任的蜀郡太守李冰接受瞭一個更為宏大的使命——成都不但要成為治理蜀地的中心,還要擔當統一中國大後方的重任。一個史無前例的超級工程——都江堰建設,拉開瞭序幕。

秦漢三國

蜀漢政府在成都城西修築官府作坊,名為“錦官城”。成都因此多瞭一個美麗的別稱“錦城”或“錦官城”。大量冠以“錦”字的地名也開始在成都湧現。織錦作坊的所在地被稱為“錦裡”,織錦工人濯錦之江被稱為“錦江”。

唐宋

成都的經濟達到鼎盛,人稱“揚一益二”,揚州第一,益州(成都)第二。

中原板蕩之際,文人雅士又紛紛以成都為避難之所,情況尤其以安史之亂、唐末五代戰亂時為甚。隨著文人雅士的增多,成都逐漸變成一個藝術氛圍極為濃厚的城市。滿城的人都在談論詩文、繪畫、音樂。

杜甫在《贈花卿》一詩中記錄道:錦城絲管日紛紛,半入江風半入雲。此曲隻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

明清

成都慘遭屠城,以明末張獻忠主導的兩次屠城最為恐怖,成都幾乎淪為空城。元末明初、明末清初,一直到20世紀的抗日戰爭期間,來自湖廣及其他省份的新移民大規模進入成都,成都的人口結構發生瞭前所未有的變化。

清末民國

川軍將領楊森仿照西方在成都修建新式馬路,時名“森威路”。江浙商幫、北京商幫、四川商幫沿路設店,僅此一條馬路所集中的商業資本便占到整個成都的七成,形成瞭當時成都的中央商務區。森威路後來的名字——春熙路,更加廣為人知。春熙路得名於老子《道德經》:“眾人熙熙,如享太牢,如登春臺。”民國時期,春熙路即為成都的商業中心。

1936年便開始規劃環城道路。規劃的一環緊靠城墻,長約15千米;二環環繞市區,全長55千米,成都因此成為典型的環路交通城市。


第三階梯——大興安嶺、太行山、雪峰山以東,大部分海拔在500米以下(河南、浙江、福建、青島、江南)

河南

河南古屬於豫州,因而簡稱“豫”。現今河南全省面積約為16.7萬平方千米,位於中國第二級階梯和第三級階梯的過渡地帶,地形西高東低,北、西、南三面被太行山、秦嶺餘脈及桐柏山和大別山環抱,中、東部則為遼闊的華北平原。在先秦至宋的數千年間,河南一直是中國政治、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先後有20多個王朝在河南定都,是中國建都朝代最多、建都歷史最長、古都數量最多的省份。

太行山時代(安陽)

公元前1300年左右,商王盤庚將都城遷至太行山麓的漳河、洹河沖積扇扇緣,史稱“盤庚遷殷”。中國歷史上第一個長期穩定的都城——安陽出現瞭。殷商之後,安陽地區以鄴城為中心,先後成為魏晉南北朝時期六國的都城,是為七朝古都。

秦嶺時代(洛陽)

秦嶺是一條東西走向的山脈,長度超過1000千米。它西端插入青藏高原,在青海、甘肅兩省邊界與昆侖山相接。其東端直接伸入河南西部,誕生瞭嵩山、崤山、熊耳山、伏牛山等一系列山脈,是河南面積最大、山地最密集的區域。古人對此總結道:“四面環山、六水並流、八關都邑、十省通衢。”自夏朝肇始,先後有13個王朝建都於洛陽,是為十三朝古都。公元7世紀末,武則天著力營建神都,洛陽的發展開始步入巔峰期。其時,唐人廣建宮殿,氣象萬千;開鑿大佛,萬人頂禮。

大別山次時代(南陽)

桐柏山——大別山作為秦嶺的東部延伸,所處位置較秦嶺更為偏南。其形成過程與秦嶺基本一致,為造山帶被夷平後,再經歷斷層形成。山脈呈西北——東南走向,為河南、湖北兩省分界。大別山地處亞熱帶與暖溫帶之間的過渡地帶。冷暖氣團在此交替頻繁,中國七大水系之一的淮河便發源於該區域。大別山與秦嶺山系的伏牛山合圍,形成瞭著名的南陽盆地。盆地北側,伏牛山與桐柏山之間突然中斷,構成盆地的東北角缺口,成為中國南北溝通的交通要道。楚文化發源地之一的南陽便誕生於此,它亦是楚國早期都城的所在地。西漢時,南陽成為全國六大都會之一。

大平原時代(華北平原-開封)

華北平原共計30萬平方千米,橫跨京、津、冀、魯、豫、皖、蘇7個省市。謂之沃野千裡,毫無半點誇張。河南部分更是最為膏腴之地。到瞭北宋,東京汴梁(開封)憑借平原與水系,一躍成為世界上最繁華的都市,也是華北平原南部歷史上的最後一個超級大都市。大平原時代的最大成就,已經不是一城一地之發展,而是以開封為中心的河南引領宋朝達到瞭人類物質、文化生活所具有的前所未有的高度。貨幣之流通,火藥之發明,火焰器之使用,航海用之指南針,天文時鐘,鼓風爐,水力紡織機,船隻使用不漏水艙壁等,都於宋代出現。北宋的城市人口占比高達20%,而清代中葉的城市化率僅為7%。

浙江

浙江省,簡稱“浙”,境內最大的河流錢塘江,江流曲折,又稱“浙江”“之江”,浙江省也因此而得名。

浙江的三大劣勢之一水太多

第一大江錢塘江全長668千米,不同河段分別命名為新安江、富春江、錢塘江。江水曲曲折折,“浙江”之名正是因此而來。

第二大劣勢——山地多

在僅10萬平方千米的面積中,還有70%是山地丘陵,平原隻在北部、東部少量分佈。

第三大劣勢——海禁明清兩代一改之前開放貿易的政策,取而代之的是嚴厲的海禁。海禁造成港口荒廢,民生凋敝。海盜、海商、生計艱難的沿海居民,組成瞭被稱為倭寇的搶劫大軍,幾乎騷擾瞭整個浙江沿海。

崛起

從城鎮化進程到人力生產基建大潮再次興起。不過這一次不是建設大城市,而是建設無數個小市鎮。明代中晚期,浙江的工商業市鎮已經超過100個。清代更是猛增到1000多個。這是中國歷史上前所未有的城鎮化進程。西塘、南潯、烏鎮都在這一時期崛起。唯一有的就是人,各種各樣的人、各行各業的人、各個角落的人。1993年,桐廬縣的幾位年輕人陸續送起快遞,他們創辦的企業名字包括申通、中通、圓通、匯通,號稱“快遞桐廬幫”。人人辦廠,村村冒煙,浙江的生產力開始被徹底釋放。

福建

福建的森林覆蓋率依然高達65%,是中國森林覆蓋率最高的省份。平均每一平方千米的范圍內就有約100米長的河流,密度之高,令人驚嘆。著名的閩江全長562千米,是福建最長、最大的河流,徑流量甚至超過瞭長度約是它十倍的黃河。宋代理學大師朱熹描繪福建的詩句更加廣為人知: 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雲影共徘徊。(朱熹《觀書有感》)

海上貿易發達,內陸經濟強勁,文化百花齊放,人才遍佈世界

福建的夢想在海洋中,福建海岸線的南北直線距離隻有500千米,卻因為海岸曲折,生生被繞成瞭3752千米,長度位居全國第二。以海為田,拾蟶苗、插牡蠣、晾海帶、撈魚苗。繁盛的海外貿易刺激瞭福建內陸的產業。一大批人專門為外貿訂單生產瓷器、紡織品,最具代表性的當屬武夷巖茶。宋代,福建有7000餘名進士,在朝任職宰相的官員多達50位。大量福建人移居海外,形成瞭中國最大的海外華商網絡。

青島

雛形

青島位於山東半島西南端,北依大澤山脈、南濱黃海,中間為東西展佈的膠萊盆地。1892年,為瞭鞏固海防,清廷開始派兵駐防青島,修建總兵衙門、炮臺、棧橋。寬窄不一的街道和60餘傢商鋪隨之出現。作為一個剛剛萌芽的城市,青島正式登上歷史舞臺。

第一次提升(德國)

房屋的高度控制在18米以下,樓層最高為3層。建築物所占面積應在宅地面積的6/10以下。相鄰建築的間距為3米,有窗戶時為4米。(德租時期的法律文件《買地辦理章程》)其中的一項規定對青島的影響更為鮮明,即建築外形不能重復。這一規定直接使得各種風格、樣式的建築紛紛在青島落地。德國人在青島的城市建設,奠定瞭青島基本的城市格局和風貌。這是青島城市美學的第一次建立。以當時世界最先進的技術、理念建設的青島港,從建成之初就被譽為“遠東第一大港”。德國人打造“樣板殖民地”的目標初步實現。

第二次提升(自我主導)

首先,青島市政府深化瞭關於城市建築的法規。他們設立市區工程設計委員會,著力提升建築質量。其中甚至還包括一個建築建設審美委員會,對不符合青島風貌的建築一律禁止,對優秀的設計則予以獎勵。 著名的八大關別墅群便在這一時期達到鼎盛。它以二、三層獨立式庭院別墅為主,擁有大量精美的建築小品,景觀疏朗,空間親切靜謐,猶如都市村莊。

其次,青島市政府通過綠化及一些特別的設計,對道路景觀進行優化。最為經典的則是“對景”的運用。對景是中國古代園林設計的經典手法,即從一處景觀欣賞另一處景觀,兩景相對,會產生非常奇妙的視覺美感。

最後,中國人治下的青島市政府更加註重城鄉區域的平衡發展,以及對城市邊緣貧民區的改造。包括統一規劃佈局,每處院落均設置水龍頭、公共廁所,滿足人們的基本生活需要。

第三次提升

填海造地、削山填谷。青島的城市風貌完全跳出之前的發展脈絡,以一個全新的形象出現。不再是紅瓦綠樹、疏落有致,而是高樓林立、緊湊致密。

江南

從文化同質性構建出的地理區劃,如江南、塞北、中原、關中、河西、西域等。至今不衰唯有“江南”。江河湖海的盛宴最能代表江南的核心區,即長江、錢塘江下遊沿岸及太湖流域。

隋唐大運河

公元605年至610年,隋煬帝動用上百萬勞動力,開通瞭以洛陽為中心,南起杭州,北至北京的大運河,第一次將錢塘江、長江、淮河、黃河、海河五大水系溝通,達到瞭我國運河開鑿的頂峰。隋之後,唐繼續延用和疏通大運河,故它也被稱為“隋唐大運河”。

西湖十景

“曲院風荷”、“蘇堤春曉”、“斷橋殘雪”、“花港觀魚”、“柳浪聞鶯”、“雷峰夕照”、“三潭印月”、“平湖秋月”、“雙峰插雲”、“南屏晚鐘”。

長江時代(南京崛起)

長江從南京的西、北方向奔騰而過,可以阻擋來自北方的進攻。再加上鐘山、石頭城、九華山、雞籠山等一眾山地橫亙於前,玄武湖、秦淮河等河湖環繞,於是山地河湖共同構成瞭對江南內部勢力的天然屏障。公元317年,瑯邪王司馬睿在南京稱帝,史稱“東晉”。此後,南朝的歷代朝廷接連在此定都,形成六朝古都。憑借長江、秦淮河等水系之利,南京成瞭江南人口與財富的聚集之地,碼頭經常停泊數以萬計的中外商船。“金陵百萬戶,六代帝王都”。南北朝之後,隋朝統一中國,重新定都北方。此後的南京再也沒能在如此長的時間內成為國都,以南京為核心的長江時代結束瞭。

運河時代(揚州崛起)

從公元605年至公元610年,隋朝相繼開鑿疏通通濟渠、邗溝、永濟渠和江南運河,它們共同組成瞭長度超過2000千米的大運河。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被連成一體。位於江南北界的揚州則成為南北運輸的中心。揚州商賈雲集,店鋪林立,逐漸成為全國的經濟、文化中心。到瞭唐朝,朝廷繼續疏浚運河。揚州的經濟、文化持續繁榮,“煙花三月下揚州”的說法在當時的文人騷客間廣為流傳。安史之亂後,此時作為江南中心的揚州,開始超過都城長安、洛陽,富甲天下,時人稱“揚一益二”。故中、晚唐詩人尤愛揚州。曾在揚州做官的杜牧留下瞭多篇詩作,寫盡揚州的富庶、繁華,也寫盡揚州的浪漫、多情。北方詩人張祜甚至還發出瞭“人生隻合揚州死”的慨嘆。然而擁有“煙花三月”美稱的揚州,在唐末的軍閥混戰中被毀,以揚州為核心的運河時代也就此結束。

錢塘江時代(杭州崛起)宋朝

江南的中心也開始從長江沿岸向南方轉移。錢塘江發源於安徽境內,其杭州段河道蜿蜒曲折,故又稱“浙江”“之江”。一方面,它通過浙東運河連接寧波、紹興;另一方面,它又與大運河的最南端相交,將浙東城鎮納入大運河水網,而杭州便是其中的交點。擁有如此便利交通的杭州,日益成為錢塘江兩岸貨物集散之地。隨宋廷南下的還有大批中原士民,彼時“四方之民,雲集兩浙,百倍於常”。南宋詩人范成大的一句“上有天堂,下有蘇杭”。南宋後期,蒙元入侵,杭州城遭到破壞,地位大不如前,以杭州為核心的錢塘江時代結束瞭。

太湖時代(蘇州崛起)明清時期

江、河之後的“湖”開始發力。太湖是全國五大淡水湖之一,位於江南腹心,面積約2400平方千米,比深圳市的面積還要大1/5,為江蘇省最大的湖泊。富庶、精致、才女就像三個標簽,讓太湖時代的江南進入瞭全盛時期,江南也因而成為中國人心目中的“堆金積玉地,溫柔富貴鄉”。清末鴉片戰爭和太平天國運動終結瞭江南的太湖時代。

海洋時代(上海崛起)

1842年《南京條約》簽訂後,上海成為五大通商口岸之一。以上海為中心的長三角,成為近現代中國最具活力的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