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域經濟學(知識要點)

谈书墨 2024-07-21 19:44 25次浏览 0 条评论 taohigo.com

區域經濟學1、區域:“區域”是由地質構造、氣候條件、歷史基礎和現實條件等因素共同形成的地球上的一個特定范圍,包含著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的差異性,特別是自然賦存的不均勻。 2、空間:經濟活動中的“空間”,是經濟變量、經濟現象在一定地理范圍內的存在形式和客觀實體,它以分佈的位置、形態、規模和相互作用為特征,不僅是事物的“容器”,而且是區域發展狀態的“指示器”。3、區域經濟:指在人類經濟資源總量稀缺、賦存不均和不能或不能完全自由流動的前提下,人類的經濟活動與特定的地理位置相結合的復合體。簡而言之,“區域經濟”是指在一定區域內的人類經濟活動。4、區域經濟學:區域經濟學是一門研究區域經濟發展問題的應用性經濟科學。

5、區域經濟的本質內涵及其基本特征: 1)“區域經濟”的定義:指在人類經濟資源總量稀缺、賦存不均和不能或不能完全自由流動的前提下,人類的經濟活動與特定的地理位置相結合的復合體。簡而言之,“區域經濟”是指在一定區域內的人類經濟活動。2)區域經濟”的基本特征 :①經濟資源分佈的差異性;②經濟發展程度的差異性;③經濟利益的相對獨立性;④經濟系統的一定完整性。6、區域經濟學的科學定義及其基本內涵:、區域經濟學是一門研究區域經濟發展問題的應用性經濟科學。它的基本內涵是:第一,它的研究對象是區域經濟發展;第二,它的研究重點是區域經濟發展中的“問題”;第三,它的研究要以國傢宏觀調控和總體戰略為指導;第四,它屬於應用經濟學范疇。 7、鄧小平的社會主義區域經濟理論(聯系實際)1)“部分先富”論提出:允許和鼓勵一部分地區、一部分企業和一部分人,通過誠實勞動和合法經營先富起來。“部分先富”的戰略思考:①改革必須首先打破平均主義;②允許和鼓勵“部分先富”必然產生極大的示范和帶動作用;③中國的經濟建設必須從中國實際出發,按客觀經濟規律辦事。2)“共同富裕”論偉大構想:“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其內涵:①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光輝旗幟,社會主義應當而且能夠避免兩極分化;②共同富裕不是也不可能是同步富裕、同等富裕,部分先富是最終達到共同

富裕的必由之路;③提倡先富起來的地區和個人,支持、幫助貧困地區及其慢富群體。

3)“兩個大局”論:改革開放之初,內地支持和幫助沿海加快發展;到一定時候,沿海又要幫助和支持內地的發展。“西部大開發”的戰略決策和戰略推進。在1999年黨的十五屆四中全會上,黨中央正式發出“西部大開發”的偉大號召,黨的十六大又進一步作瞭部署。

4)“宏觀調控”論:(1)國傢對區域經濟發展進行宏觀調控的必要性:區域經濟發展與國傢宏觀調控有著天然的聯系。因為在一國(尤其是大國)之內,各地的經濟資源存在差異,各地的主觀努力也相差懸殊,加上歷史基礎、區位條件等因素的不同,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是不可避免的。國傢必須進行宏觀調控,以實現區域經濟社會共同發展,而不能聽任區域經濟差距的擴大。(2)加強和改善國傢對區域經濟發展的宏觀調控:首先,宏觀調控權必須集中在中央,堅決維護中央政策的權威性;其次,中央在制定政策時要充分考慮地方的特點和利益,充分發揮各地的積極性,地方正確運用國傢賦予的權力,調節好本地區的經濟活動,促進本地區經濟社會的發展。

第二章

1、 區域空間結構:區域空間結構是指各種經濟活動在區域內的空間分佈狀態及空間組合形式。區域空間結構的基本要素有三個,即節點及節點體系、線路及網絡、域面。它們之間互相聯系,縱橫交叉,從而構成瞭一個區域空間。

2、 區域經濟結構:區域經濟結構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經濟結構是生產關系結構和生產力結構的有機統一體。狹義經濟結構就是指生產力結構。生產力結構的主幹部分是產業結構。

3、區域產業結構:區域產業結構是指區域內各產業之間的構成狀況、經濟技術聯系和數量比例關系。

4、簡述農業區位論、工業區位論、中心地理論、市場區位論的中心思想或基本內容:

(1)杜能的“農業區位論”於1826年出版瞭《孤立國對農業及國民經濟之關系》一書,提出瞭“農業區位論”。

其中心思想是:農業的土地利用類型和土地經營集約化程度,不僅取決於土地的天然特性,而且取決於從農產品生產地到農產品消費地(市場)的距離。

(2)韋伯的“工業區位論”於1905年發表瞭《論工業的區位》一文,此後於1909年和1914年又寫過兩本書,提出瞭“工業區位論”。

其核心內容是:通過對運輸、勞動力、集聚因素相互作用的分析與計算,把工業品生產成本最低的那個地點,確定為工業企業的理想區位。

(3)克裡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論”在1933年提出瞭“中心地理論”。它是關於一定區域內城市、城市職能、城市大小及空間結構的學說,即城市“等級——規模”學說,因此又被稱為“城市區位論”。

他的結論是:一個國傢或一個地區的城市分佈,應當形成A級城市1個,B級城市2個,C級城市6—12個,D級城市42—54個,E級城市108—128個。

(4)廖什的“市場區位論”在1940年發表《經濟的空間分佈》,提出瞭“市場區位論”。

他認為,既然生產和消費都在市場上進行,而生產者的目的是追求最大利潤,那麼,最低成本並不是保證最大利潤的決定性因素,而應當去謀求最大市場。

5、區域經經濟學的當代研究及其相互聯系

⑴區域經濟活動的區位選擇研究;⑵區域經濟增長和發展路徑研究;⑶區域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研究;⑷區際之間的經濟關系研究;⑸全國與區域之間的經濟關系研究。

以上五個方面,基本上反映瞭區域經濟學在當代的重點研究領域,同時,它們之間存在著較為嚴密的邏輯關系:前三個方面屬於單個區域內部的經濟發展問題,第四個方面屬於區域之間平等的經濟關系,第五個方面屬於全國和各區域上下之間領導與被領導的經濟關系。

6、如何認識和把握區域經濟學的基本理論框架(聯系實際)

(1)區域空間結構與經濟結構理論

⊙區域空間結構理論——區域空間結構是指各種經濟活動在區域內的空間分佈狀態及空間組合形式。

①區域空間結構的基本要素有三個,即節點及節點體系、線路及網絡、域面。它們之間互相聯系,縱橫交叉,從而構成瞭一個區域空間。

②區域空間結構的核心理論是“發展極”理論、“中心——外圍”理論、“倒U型”理論。

⊙區域經濟結構理論——區域經濟結構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經濟結構是生產關系結構和生產力結構的有機統一體。狹義經濟結構就是指生產力結構。生產力結構的主幹部分是產業結構。

區域產業結構是指區域內各產業之間的構成狀況、經濟技術聯系和數量比例關系。

(2)區域經濟增長和發展理論

⊙區域經濟增長理論

區域經濟增長理論主要研究影響區域經濟增長的各種因素,通過構建區域經濟增長模型,促進區域社會財富或國民產出的增多,通常用GNP(GDP)、人均

GNP(人均GDP)來表示。

羅森斯坦—羅丹和納克斯等人主張“平衡增長”,而赫希曼、繆爾達爾等人堅決反對“平衡增長”,提出“不平衡增長”理論。

⊙區域經濟發展理論

區域經濟發展理論比區域經濟增長理論豐富得多,主要有:佩魯的“發展極”理論、繆爾達爾的“回波效應”理論、諾思的“輸出基礎”理論、弗農的“梯度推移”理論,還有“反梯度推移”理論、“區域發展階段”理論等。

(3)、區域經濟運行及其機制理論

(1)區域經濟運行理論——

主要包括區域資源“轉移分析理論”和區域經濟競爭理論。

 (2)區域經濟運行的調節機制理論——

首先,是區域經濟運行的動力機制,包括:發揮比較優勢取得比較利益,促進集聚經濟形成集聚效益,產生企業規模效益和產品差異效益。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區域經濟發展從根本上來說要依靠供求機制、價格機制、競爭機制等。

其次,是區域經濟運行的調節機制,在那隻“看不見的手”的基礎上,必須加上一隻“看得見的手”,也就是要把計劃機制與市場機制相結合。

第三章

1、節點:是人口和產業的集聚地,是由經濟活動的內聚力極化而成的各級區域中心,多表現為城鎮。節點體系的三要素是等級各稱、人口規模和節點數目。一般來說,等級越高,規模越大,數目就越少。相反,等級越低,規模越小,數目就越多。

2、線路——主要包括交通線路、通訊線路、能源供給系統、供排水系統等,其中交通線路最重要。

3、域面——域面是區域空間結構的基礎。域面與區域不同,它不包括節點和網絡。在實際經濟生活中,域面就是指廣大農村。

4、極化效應——是指經濟資源向某個具有優勢的地點集聚並逐步使之成為整個區域范圍內的發展極核的過程。

5、擴散效應——它是與極化效應相對的一種效應,指經濟活動及各種生產要素從極核向外圍擴散的過程。

6、古典區位理論、近代區位理論、現代區位理論的實質

①古典區位理論包括杜能的“農業區位論”和韋伯的“工業區位論”,著重從降低成本的角度探討農業、工業的最佳區位選擇問題,因此其實質是“成本決定論”。

②近代區位理論包括克裡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論”(“城市區位論”)和廖什的“市場區位論”,著重從城市等級與規模的空間關系、市場區與市場網的內部聯系出發,探索企業如何獲取最大利潤,因此其實質是“利潤決定論”。同時,通過對市場區位發展階段的分析,探索整個區域的最佳經濟效益。

③二次大戰之後,傳統區位理論(古典區位理論和近代區位理論)演進為現代區位理論,表現在研究對象、研究方法上都發生瞭變化,因此其實質是“綜合決定論”。

7、區位勢能的主要內涵

區位勢能——指在特定區域內,由於自然條件、資源分佈、交通運輸、人口狀況、技術經濟水平、人為政策等因素在不同地點的組合所形成的差別程度及其相應能力。其內涵包括:①自然條件勢能——由於氣候、地形、地貌、土壤、水文、植被等自然因素的地域差異所形成的區域經濟發展潛力的差異。 ②自然資源勢能——由於自然資源的分佈組合及其開發價值的地域差異所導致的區域經濟發展潛力的差異。③交通運輸勢能——由於交通運輸水平、運輸能力和便捷程度的差異所導致的區域經濟發展潛力的差異。④人口分佈勢能——由於人口分佈密度和人口素質的差異所導致的區域經濟發展潛力的差異。⑤技術經濟勢能——由於技術經濟發展基礎不同所造成的區域經濟發展潛力的差異。⑥行政勢能和政策勢能——由於行政中心或行政權力與各項優惠政策等特殊因素差別所造成的區域經濟發展潛力的差異。

8、如何認識和把握極化效應和擴散效應原理(或論述)

(1)極化效應:

①極化效應的定義——是指經濟資源向某個具有優勢的地點集聚並逐步使之成為整個區域范圍內的發展極核的過程。

②極化效應的作用——帶來三個方面的向心力:一是使極核成為具有吸引力的高新技術和相關產業群的最優區位;二是節約生產要素投入上的多種費用從而提高利潤率;三是使國傢和區域在權利分配、政策導向等方面作出有利於極核地區的決策選擇。

(2)擴散效應:

①擴散效應的定義——它是與極化效應相對的一種效應,指經濟活動及各種生產要素從極核向外圍擴散的過程,其主要作用是使生產要素逐步由極核區域向外圍擴散滲透,形成一種離心運動。

②擴散效應的表現方式(外溢)——主動外溢、被動外溢、積極外溢。

主動外溢—指隨著經濟發展中的產業結構的不斷演化,原來極核中的主導產業逐步衰落,被除數新興的主導產業所替代,原主導產業就會主動向極核周圍地區轉移。

被動外溢—指隨著極核地區產業和人口的不斷發展與集聚,環境污染日益嚴重,近使污染嚴重的產業向極核四周轉移,遷往城郊或更遠的地方。

積極外溢—指旅遊等服務業的崛起和創新精神的似播,帶動瞭極核以外地區的基礎設施和第三產業的發展。

(3)極化效應與擴散效應的作用力轉化——兩者對立統一,相輔相成,在區域經濟發展中交互作用。起初是極化效應大於擴散效應,使區域經濟呈現不平衡發展態勢,二元結構鮮明。在區域經濟發展的高級階段,擴散效應逐步增強,極化效應逐步減弱,導致區域間的差距逐步縮小,走向相對均衡的高級有序狀態。

第四章

1、經濟增長:(1)統計學意義上的經濟增長:指工農業生產總值的增長,或社會總產值的增加,或國民生產總值、國內生產總值的增加,或國民收入的增加。總之,經濟增長是指社會財富的增多或國民產出(output)量的增多。這裡的“產出量”,既包括產品(物質產品、精神產品),也包括勞務。因此,經濟增長的內容,是指後期的國民經濟產出量在規模上比前期增加。 (2)庫茲涅茨(S·Kuznets)的“經濟增長”定義:“一個國傢的經濟增長,可以定義為給居民提供種類日益繁多的經濟產品的能力長期上升,這種不斷增長的能力是建立在先進技術以及所需要的制度和思想意識之相應的調整的基礎上的。”

2、經濟發展:經濟發展的內涵遠比經濟增長豐富和廣泛得多。它是指一個國傢或地區人均實際福利的增長過程,不僅是社會財富在量上的增多和擴張,而且還意味著質的變化和發展,即經濟結構、社會結構的變化,投入產出效益的提高和人民生活質量的改善。

3、增長極:佩魯提出的“增長極”理論的中心思想——強調改變區域經濟增長的不平衡性,要盡可能把有限的經濟資源集中投入到發展潛力大、規模經濟和投資效益明顯的少數地區,使增長極的經濟實力強化,從而形成與周圍地區的勢差,並通過市場機制的傳導作用,引導整個區域經濟的平衡發展。

4、回波效應:繆爾達爾的“回波效應”理論,是針對佩魯的“增長極”理論而提出來的,指地區外因素引起的不利於該地區經濟發展和擴張的影響。如在市場作用下不發達地區資本、勞動力等向發達區域回流的過程將引起不發達區域經濟衰退。

5、梯度推移——美國弗農是“梯度推移”理論的創立者。該理論依據“生命循環理論”演繹而出,旨在說明世界或一國范圍內工業佈局與經濟發展水平的變化過程和推移方式,認為每個國傢或地區都處在一定的經濟發展梯度上,世界上每出現一種新技術、新產品、新行業都會隨著時間的推移大致象接力賽跑那樣,有處於高梯度上的地區相處於低梯度上的地區一級一級的傳下去。

6、庫茲涅茨的“經濟增長”的定義、內涵及其意義

1)、庫茲涅茨指出:

一個國傢的經濟增長,可以定義為給居民提供種類日益繁多的經濟產品的能力長期上升,這種不斷增長的能力是建立在先進技術以及所需要的制度和思想意識之相應的調整的基礎上的。

2)、包含3個有機聯系、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

第一,經濟增長集中表現在提供經濟產品的能力長期上升或不斷增長;

第二,技術進步是實現經濟增長的必要條件;

第三,社會制度與思想意識的相應調整,是先進技術得以發揮作用從而促進經濟增長的充分條件。

3)這個定義不僅體現瞭經濟增長的實質性內容,即要給居民提供日益繁多的經濟產品,而且包括瞭“索洛—斯旺經濟增長模型”和羅默爾“新經濟增長理論”中關於技術進步是促進經濟增長的重要因素的思想,還在諾思等人之前強調必須對祛制度和思想意識作相應調整,才能使供應產品的能力長期上升。因此,庫茲涅茨的這個定義,是對各國經濟增長歷史的高度概括,是對現代經濟增長理論的超前和精心提煉。

7、佩魯的“增長極”理論

法國經濟學傢佩魯的《經濟空間:理論的應用》,首次提出“增長極”理論

(1)“增長極”理論的中心思想——

強調改變區域經濟增長的不平衡性,要盡可能把有限的經濟資源集中投入到發展潛力大、規模經濟和投資效益明顯的少數地區,使增長極的經濟實力強化,從而形成與周圍地區的勢差,並通過市場機制的傳導作用,引導整個區域經濟的平衡發展。

(2)“增長極”形成的關鍵——

在於“創新企業”的存在,並且帶動一大批“增長企業”的發展,形成“磁場極”,對周圍地區產生吸引和輻射作用。政府的當務之急就是創建“增長極”,不僅要培育“創新企業”,而且要優化周圍環境。

(3)“增長極”的兩種效應:

①“極化效應”——

“極化效應”主要表現為極點的集聚,從周邊地區吸引各種生產要素,因而是一種向心運動。

②“擴散效應”——

“擴散效應”主要表現為極點的生產要素向外圍轉移,是一種離心運動。在不同的發展階段上,這兩種效應的強度是不同的:一般來說,起初“極化效應”是主要的;發展到一定階段後,“極化效應”減弱,“擴散效應”增強;再到後來,“擴散效應”逐漸占主導地位。極化機制和擴散機制互相作用,推動整個區域經濟發展,同時也產生地區之間的差距。

8、赫希曼的“不平衡發展”理論

赫希曼於1958年出版《經濟發展戰略》一書,提出瞭著名的“不平衡發展”戰略。

(1)“不平衡增長”理論的提出——

這一理論主張,發展中國傢要集中力量,利用有限的資本和資源,首先發展那些關聯效應比較大的主要產業,並以它們為動力,帶動其他產業、部門乃至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

(2)“不平衡增長”理論的根據——

赫希曼認為,“發展就是一系列連鎖著的不平衡”,“經濟發展通常采取踩蹺蹺板的形式前進”,從不平衡走向平衡,又從平衡走向新的不平衡。發展中國傢的發展基礎是不平衡的,因此,新投資就應當不平衡,才能達到最終平衡的目標。而且,發展中國傢最缺的就是資本,全面投資缺乏資本來源。

(3)“不平衡增長”的“連鎖效應”——任何投資都會產生“前向連鎖”和“後向連鎖”,還會產生“旁側連鎖”,因此,一國在選擇優先發展的部門時,應當選擇連鎖效應最大的部門優先發展。由於關聯效應的作用,其他部門就會成長起來,其速度也許比采取平衡增長戰略所能取得的發展更快些。

9、阿馬蒂亞。森的經濟發展觀(當代最前沿的經濟發展觀)

1999年9月印度經濟學傢阿馬蒂亞·森,森又出版瞭題為《以自由看待發展》的著作,闡述瞭當代最前沿的經濟發展理論。

森的第一個命題是:“自由是發展的首要目的”。他認為,以人為中心,最高的價值標準就是自由:“實質自由包括免受困苦——諸如饑餓、營養不良、可避免的疾病、過早死亡之類——基本的可行能力,以及能夠識字算數、享受政治參與等等的自由”。同時,“發展還包括法治意義上的自由。”

森的第二個命題是:“自由是促進發展的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

森在書中特別強調促進經濟發展的5種最重要的工具性自由:

 (1)政治自由——即人人有權參與社會政治活動,如投票選舉、在公共媒體發表負責任的言論觀點等。

(2)經濟條件——即人人享有將其經濟資源運用於生產、交換和消費的機會。

(3)社會機會——即人人享有在教育、保健等方面的社會安排,它們構成個人享有更好生活的實質性自由。

(4)透明性擔保——指人們在社會交往中需要的信用,它取決於交往過程的公開性、對信息發佈及信息準確性的保證。

(5)防護性保障——指為那些遭受天災人禍或其他突發性困難的人、收入在貧困線以下的人,以及老年人、殘疾人提供扶持的社會安全網。

兩個命題合起來,森的理念就是:經濟發展就是擴展自由,自由是發展的核心。

聯合國現任秘書長安南認為:“全世界貧窮的、被剝奪的人們在經濟學傢中找不到任何人比森更加言理明晰地、富有遠見地捍衛他們的利益。通過闡明我們的生活質量應該不是根據我們的財富而是根據我們的自由來衡量,他的著作已經對發展的理論和實踐產生瞭革命性的影響。聯合國在自己的發展工作中極大地獲益於森教授觀念的明智和健全。”

阿馬蒂亞·森還把經濟學和倫理學相結合,長期研究印度的饑荒問題,關註生活在社會最底層的人群。因此,他被稱為“具有人類良知、關心人類生存”的經濟學傢。

·10、聯系實際綜述經濟增長與經濟發展如何結合(P138—P151)

(一)經濟發展與經濟增長的聯系

1、經濟增長是經濟發展的基礎,經濟發展是經濟增長的目的

2、經濟增長是經濟發展的手段,經濟發展是經濟增長的歸宿

 總之,經濟增長是出發點,經濟發展是追求目標。但是,有增長並非必然有發展,在實際進程中會出現以下情況:(1)有增長而無發展;(2)高增長而低發展;(3)正增長而負發展;(4)既快速增長又持續發展。

我們需要的是第四種,而要盡可能避免前三種情況。

(二)經濟發展與經濟增長的區別

1)、兩者的內涵不同

(1)經濟增長的內涵

經濟增長就是國民財富的增加,主要指一定時間內商品和勞務總量或人均擁有量的增長,用GNP(GDP)、人均GNP(人均GDP)或NI(人均NI)等來表示。因此,它是一個量的概念。

(2)經濟發展的內涵

經濟發展的內涵遠比經濟增長豐富和廣泛得多。簡言之,經濟發展就是在經濟增長的基礎上,一個國傢或地區經濟結構、社會結構的持續高級化進程和人口素質、生活質量不斷提高的過程。因此,它既是一個量的概念,更是一個質的概念。

2)、兩者的衡量指標不同

(1)經濟增長的衡量:

用價值量來衡量,就是後期的GNP(GDP)在數量上比前期增加。

GNP以國民為統計對象,即隻要是本國(本地)公民,不管在世界上什麼地方創造的增加值,都計入GNP;GDP則以國境(地區)為統計范圍,即隻要是在本國國境(地區)之內,不管是誰創造的增加值,都計入GDP。GNP體現瞭開放性,GDP有一定的封閉性。

(2)經濟發展的衡量:

經濟發展的衡量比經濟增長復雜得多、困難得多。國際上建立瞭多種指標體系,其中“實際生活質量指數”(physical quality of Life Index,PQLI)比較簡便,由人均預期壽命、嬰兒死亡率和成人識字率3項指標組成,每項指標都是100分,總計300分。

英國《經濟學傢》曾經提出6項“民間指標”來衡量經濟發展:1、新車銷售量;2、司機需求量;3、置業人數量;4、赴海外度假者數量;5、純種狗及其主人的數量;6、女性隆胸人數及胸圍尺碼。

美聯儲主席格林斯潘評論美國經濟是否發展,不是看GDP增加瞭多少,而是看GDP是否變輕瞭。GDP變輕瞭,經濟就發展瞭。否則,經濟並沒有發展。

(三)、目前我國經濟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經濟結構仍不合理——

主要是四大結構:所有制結構、產業結構、城鄉結構、地區結構。

(2)分配關系尚未理順——

貧富懸殊呈擴大之勢,局部地區出現兩極分化。

(3)農民收入增長緩慢——

“三農”問題的核心是農民收入問題,農民成為當今社會上最大的弱勢群體。

(4)勞動就業矛盾突出——

我國勞動就業的壓力來自三個方面:國有企業工人下崗和部分城市居民失業,農村剩餘勞動力大規模地轉移,大學畢業生就業難。

(5)資源環境壓力加大——

中國“既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大國”,“又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小國”。中國的耕地面積隻占世界總量的7%,水資源也隻占7%,森林面積占3.3%,草地面積占1.2%,煤炭儲量占10.9%,水電資源占13.2%,而石油已經需要進口。另一方面,大量資源浪費,環境污染嚴重,生態環境遭到破壞。

(6)經濟整體競爭力不強——

2000年,世界經濟論壇(WEF)在“全球競爭力”排名中,把我國排在第41位;洛桑國際管理發展研究院(IMD)在“國際競爭力”比較中,我國被排在第31位。後來,世界經濟論壇發佈2002年至2003年“全球競爭力”報告,在宏觀經濟競爭力排名中,中國從2001年的第39位上升到第33位;在微觀經濟競爭力排名中,中國從第43位上升到第38位。

(四)、森的發展觀(當代最前沿的經濟發展觀)就是:經濟發展就是擴展自由,自由是發展的核心。

(五)、用當代經濟發展觀引導當代中國經濟發展

(1)放棄對GDP的片面追求,不以GDP論英雄。

(2)堅持以人為本思想,切實把富民放在優先地位。

(3)把擴大就業放在經濟、社會發展更加突出的位置。

(4)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逐步改變城鄉二元經濟結構。

(5)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堅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6)大力發展社會主義民主,促進社會更加和諧。

(7)協調人與自然的關系,促進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

第五章

1、區域經濟佈局:又稱區域生產力佈局,是關系區域經濟運行和發展的又一個帶戰略性的問題。

2、配第-克拉克定理: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勞動力首先由第一產業向第二產業轉移。當人均收入水平進一步提高時,勞動力更多地向第三產業轉移。因此,勞動力在產業間的分佈狀況是,第一產業將不斷減少,第二、三產業將逐步增加。這一定理說明瞭人均收入水平越低,第一產業勞動力所占的比重越高;人均收入水平越高,第一產業勞動力所占比重越低。

3、庫茲涅茨法則:農業部門(即第一產業)實現的國民收入,隨著時間的延續,在整個國民收入中的相對比重同勞動力一樣,處在不斷下降之中;工業部門(即第二產業)實現的國民收入的相對比重,大體來看是上升的,但所吸納的勞動力的相對比重,從各國的情況綜合起來看是大體不變或略有下降;服務部門(即第三產業)的勞動力的相對比重,幾乎在所有國傢都是上升的,但國民收入的相對比重並不一定和勞動力相對比重同步增長,綜合起來看是大體不變或略有上升。

4、趨優分佈理論:該理論認為,追求“絕對均衡”的佈局既是不現實的,

也是不合理的,不利於區域優勢的發揮。資源要素的投入重點,應優先放在具有較好基礎和具有發展優勢的地區,這樣不僅能盡快地取得投資效果,而且能使這些地區較早地對周邊地區發揮輻射和帶動作用,實現區域的共同協調發展。

5、影響區域經濟結構形成和變動和基本因素有哪些

(1)社會需求結構——一切產品的生產和勞務的提供,最終都是為瞭滿足社會需求。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社會需求通常表現為市場需求,市場成為經濟活動的首要制約因素。

(2)資源供給結構——各區域不同的資源供給結構,通常是形成該區域經濟結構特色的基礎。

(3)科學技術水平——科學技術進步速度越快,經濟結構變化就越大,變動就越快,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弱化資源供給對經濟結構的影響。反之則越小、越慢,越不起影響作用。

(4)經濟開放程度——一國或一地區作為一個經濟體,其開放程度直接影響著經濟體參與社會分工的廣度和深度,因而影響到該國或該地區經濟結構的形成和變動。

6、區域產業結構演變的規律

(1)“配第-克拉克定理”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勞動力首先由第一產業向第二產業轉移。當人均收入水平進一步提高時,勞動力更多地向第三產業轉移。因此,勞動力在產業間的分佈狀況是,第一產業將不斷減少,第二、三產業將逐步增加。這一定理說明瞭人均收入水平越低,第一產業勞動力所占的比重越高;人均收入水平越高,第一產業勞動力所占比重越低。

(2)“庫茨涅茲法則”——農業部門(即第一產業)實現的國民收入,隨著時間的延續,在整個國民收入中的相對比重同勞動力一樣,處在不斷下降之中;工業部門(即第二產業)實現的國民收入的相對比重,大體來看是上升的,但所吸納的勞動力的相對比重,從各國的情況綜合起來看是大體不變或略有下降;服務部門(即第三產業)的勞動力的相對比重,幾乎在所有國傢都是上升的,但國民收入的相對比重並不一定和勞動力相對比重同步增長,綜合起來看是大體不變或略有上升。

(3)“霍夫曼定理”——“霍夫曼比例”是指消費資料工業凈產值和資本資料工業凈產值的比值。霍夫曼認為,在工業化進程中,“霍夫曼比例”是不斷下降的。

(4)工業結構“高加工度化”規律——隨著工業化的推進,工業加工程度不斷深化,加工組裝工業的發展,大大快於原材料工業的發展速度。此外,還有工業結構“重工業化”、“知識集約化”、產業結構“軟化”規律,並有“雁行產業發展形態”、“產品生命循環”等學說。

7、區域產業結構調整和優化的原則

(1)市場導向原則——主要看產業的產品是否有廣闊的市場需求。

(2)科技進步原則——主要看是否依靠科學技術的進步,加快科技成果的產業化步伐。

(3)發揮優勢原則——主要看能否把資源優勢轉變成產業優勢,最後形成經濟優勢。

(4)突出效益原則——必須以提高經濟效率和效益為根本原則,推動經濟增長方式從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

8、新世紀我國如何進一步調整和完善所有制結構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及各個區域的所有制結構發生瞭深刻的變化,極大地促進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在新世紀,為瞭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進一步發展的需要,我們要堅決貫徹和落實十六大精神,堅持和完善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繼續調整所有制結構。

(1)毫不動搖地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發展壯大國有經濟,國有經濟控制國民經濟命脈,對於發揮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增強我國的經濟實力、國防實力和民族凝聚力,具有關鍵作用。要繼續調整國有經濟的佈局和結構,改革國有資產管理體制;集體經濟是公有制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實現共同富裕具有重要作用。要深化集體企業改革,繼續支持和幫助多種形式的集體經濟的發展。

(2)毫不動搖地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個體、私營等各種形式的非公有制經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充分調動社會各方面的積極性、加快生產力發展具有重要作用。要放寬國內民間資本的市場準入領域,在投融資、稅收、土地使用和對外貿易等方面采取措施,實現公平競爭。依法加強監督和管理,促進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完善保護私人財產的法律制度。

(3)堅持公有制為主體,促進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統一於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進程中,不能把這兩者對立起來。各種所有制經濟完全可以在市場競爭中發揮各自優勢,相互促進,共同發展。

第六章

1、區域分工:區域分工是指相互關聯的社會經濟體在地理空間上的分異,是社會分工的空間表現形式。正確認識區域分工的客觀基礎、特點、模式以及客觀變化過程,揭示其本質和發展變化的內在規律,是科學認識區域經濟的理論前提

2、區域共同發展:指各區域在經濟發展過程中,在發展速度、發展內容上要做到相互依賴、相互支持、相互合作、相互促進,實現協調發展。

3、區域互相開放:區域之間互相開放,是指不同的區域在物質資料生產、流通、資本運作、人力資源利用、信息和技術的開發等方面按照平等互利的原則,彼此之間相互交流、開放市場、進行區域經濟聯合與協作的過程

4、區域經濟一體化:它是指地位位置相鄰近的兩個或兩個以上國傢(地區),以獲取經濟集聚效應和互補效應為宗旨,為促使產品和生產要素在一定區域內的自由流動和有效配置而建立的跨國性區域集團

5、古典區域分工理論:1)、絕對優勢理論又稱“絕對利益理論”或“絕對成本學說”,是亞當·斯密最先提出來的。斯密認為,一個國傢或地區隻應生產成本具有絕對優勢的產品,並通過貿易換回自己在生產上不占絕對優勢的產品,這樣,貿易雙方都能從交易中獲益。2)、比較優勢理論又稱“比較利益理論”或“比較成本理論”、“比較生產費用學說”,是李嘉圖對亞當·斯密理論的修正和發展。李嘉圖認為,各國或地區並不需要都去生產成本絕對低於別國的產品,隻要生產具有相對比較優勢的產品,通過國際或區域分工和貿易,仍能獲得比較利益。

6、現代區域分工理論及其新發展:1)、要素稟賦理論這是由瑞典著名經濟學傢赫克歇爾及其學生俄林提出來的理論,又稱 “H-O模型”或“赫克歇爾-俄林模型”。該理論認為,每個國傢和地區都應按照要素稟賦條件進行區域分工和專業化生產。通過這種分工,可以使各國和各地區的福利水平得以提高,並使全世界的產出達到最高水平。 2)、裡昂惕夫之謎這是由美國著名經濟學傢裡昂惕夫在研究中形成的一個“謎”。他兩次對“H—O模型”進行實證研究,發現美國在1947年和1951年,出口的竟然是勞動密集型產品,而進口的都是資本密集型產品,這與人們的普遍認識和“H—O模型”大相徑庭,難以解釋,因而變成瞭一個“謎”。 3)、斯托爾帕-薩繆爾森命題

該命題是關於征收關稅對各種生產要素間收入分配產生影響的國際貿易分工理論,它表明貿易和專業化分工的影響,不僅僅限於具有使國傢之間要素價格均等化的傾向,還可以使一國內部各種要素之間的價格均等化。4)、其他有關理論主要指“協議性區域分工理論”、“部門內貿易理論”等。“協議性區域分工理論”是由日本學者小島清提出的。小島清認為,當兩國或兩地區在絕對成本和相對成本均無差異時,分工的動力來自於規模經濟所帶來的利益,即在絕對優勢和相對優勢都不存在的條件下,決定分工的主要原因是規模經濟。由於這種分工不能通過市場機制自動地實現,需經當事雙方的某種協議加以實現,故小島清將這種分工稱之為“協議性分工”。

20世紀70年代以來,國際貿易中發生瞭一個重要變化,即部門內貿易日益興起。部門內貿易是指一國或某一區域既出口又進口某種同類型商品,這與傳統的部門間貿易是不同的。在部門內的貿易條件下,國際或區域分工的動力來自於兩個因素:一是規模經濟,二是產品的差異化。因此,規模經濟效益和產品多樣化結合在一起形成一種新的比較優勢,而這種比較優勢也能形成國際和區域間的分工和貿易。

7、區域共同發展模式

區域共同發展是指各區域在經濟發展過程中,在發展速度、發展內容上要做到相互依賴、相互支持、相互合作、相互促進,實現協調發展。它主要有以下3種模式:

(1)均衡發展,也稱平衡發展,指各區域之間必須保持產業間的平衡發展關系。

(2)非均衡發展,又稱不平衡發展,主張遵循並自覺利用不平衡發展規律,

實行有區別、有重點、有選擇的不平衡發展戰略,優先發展相對發達地區,通過它們來支持和帶動其他欠發達地區的發展,最終實現區域共同發展。

(3)非均衡協調發展,其核心內容就是適度傾斜與協調發展相結合。

8、區域之間互相開放的原則和作用

1)、區域間互相開放原則:(1)自主性原則——強調在開放過程中,任何交換關系都是以其主體的自主平等地位為前提的。(2)共發展原則——強調揚長避短是區域互相開放的基本原則,互利互惠則是區域互相開放的目的所在。(3)整體性原則——強調在開放過程中,必須從區域的整體利益出發,始終註意發揮區域經濟系統的整體功能,把整體利益作為開放的主要目標。(4)層次性原則——強調在開放過程中,要從區域的整體利益出發,有重點、有步驟、分層次地逐步做到互相開放。

2)區域之間互相開放的作用

(1)推動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一是能夠使生產力諸要素綜合起來,實現優化配置;二是能夠通過聯合與協作創造出新的生產力。(2)推動科學技術的進步:區域間互相開放,擺脫地區、部門和條塊分割,使區域中的科研優勢與生產廣泛結合,加速科研成果轉化為直接生產力,同時還解除瞭某些區域技術力量不足的後顧之憂,給科研機構帶來生機和活力。(3)促進區域企業組織結構的合理化:區域間相互開放沖破瞭區域分割、部門分割、條塊分割,把企業從某地區和某部門的一個“切塊”變成瞭區域經濟網絡中的一個環節,大大改變瞭企業存在和發展的社會環境。同時,區域間互相開放也帶動瞭企業按照市場經濟的客觀要求,重新組織企業的生產力,使企業經營活動范圍和空間得以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