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環境

全斗焕 2024-05-28 19:36 9次浏览 0 条评论 taohigo.com

​什麼是環境

首先,第一個一定要討論的就是:什麼是環境?

習以為常的認識,已經讓我們不經意的接受瞭一些觀念,不曾去仔細去想一下源頭是什麼。說起環境一詞,可能立馬想到瞭山河湖海,飛禽走獸一類的自然風光,當然也有一小部分人還會提出心理環境,這個衍生的概念。我們已經牢牢記住瞭詞的衍生含義,而忘瞭本意,比如“老公”,“老婆”,甚至比如“學習”,從字面上很難理解是如何將這些詞和它們含義對應起來的。但有些詞語中,表意似乎更加本質,更加宏大。

環:環繞,周圍之意;境:情景,各種事物組成的整體場景。從中可以明白,環境這個概念是境的一個子集,因為它需要一個事物作為主體,才能有環繞這個主體而成境。這也是為什麼有人給它定義成:主體活動賴以發生和進行的各種條件的總和。

主體是十分重要的,隻有明確瞭主體才有討論環境的可能,任何憑空建高樓都是徒勞的。環境概念的提出本質是一種將主體從整體中抽離,從而使研究主體和客體的關系成為可能。在承認萬物都是有關系的背景之下,環境的范圍應該是無窮大。為瞭討論是實際的可行性,一般都會弱化成直接和間接的各種事物。劃分的一句就是:影響因素和非影響因素。什麼是非影響因素?就是截至目前沒有發現對研究主體有影響因素

萬物依托環境而生

已經明白環境需要明確主體,那麼有沒有一個主體是沒有環境的呢?我認為是不可能的。雖然有一個結論是:萬物都是有關系的。但這種缺乏可見的聯系有點難以讓人信服。客觀上的物質比較容易理解,我就對一些純概念的東西嘗試解釋為什麼沒有完全獨立的主體。比如有個無窮大的白紙。現在用一條線分成兩邊,a和b,你會發現,a和b中的任何一個都無法獨立存在。要有a,必須有b,反過來,如果有瞭a,那麼一定有b。即使這個線是虛擬存在的。就像我們的東西,沒有東不會有西,有瞭東也必然有西。老子講的非常好“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較,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

這種二元對立的概念很容易理解,其他一些東西有的人就不接受瞭。例如水、空氣、天空、紅藍黃顏色等等,它們似乎不與其他東西對立。“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世間萬物的分類法則,最基礎的都是一個二元對立(是與非)。隻不過各自的范圍內不斷再次分類,才產生瞭豐富的世界。

從更廣泛的意義上來說,一個概念要存在就必須要有邊界,任何沒有邊界的東西都是虛無的,包括“虛無”本身。這裡,邊界就是代表著關系,就是概念生存的條件。反過來說也是成立的,你隨手畫瞭一個圈,邊界隻要有瞭,一個新概念就產生瞭。區別隻是,它有沒有一個名稱,有沒有被廣泛接受。

主體與環境的關系

主體與環境的定義明確後,也就明白瞭他們關系之一:相生相死。邊界就是唯一的衡量標準,是它們的生死判官。

存在之後,就是要考慮兩者之間的交互關系的。交互關系的討論的是有穿越界限的交互,是對外可見的交互。這種穿越邊界的可能是物質也可以是信息。

”南橘北枳“、“外來物種”和“協同進化” 很有代表性的體現瞭主體和環境的交互關系,就不詳細解析瞭。概括來說:變化是互相的、反饋的,且受影響程度有差異。變化的過程就是從一個穩定狀態的打破和穩定狀態再次形成

這裡需要對“穩定狀態”稍微解釋幾點:

•狀態不存在絕對靜止,是絕對運動的•穩定狀態強調在一定時間尺度的狀態的穩定性•穩定狀態不是沒有運動,穩定的運動狀態也是穩定狀態,即運動狀態也可能是穩定狀態,甚至穩定的變速狀態(可以理解成穩定加速度)也可能是穩定狀態。•穩定狀態的定義取決於研究的概念范圍。

結論衍生幾個重要結論:

1.任何一方的改變都一定會傳遞到另一方,產生影響2.受影響的變化,會反饋到施加方。整體形成反饋循環3.變化對狀態的改變是絕對的,但是雙方程度有差異4.最終的會進入穩定狀態5.穩定的破壞是由於更大系統的“外部”因素幹擾,穩定狀態的改變不會來自內部

困難

對環境和主體的關系認識和我們對認識的使用是兩個互相促進的過程,就目前來看,似乎不是特別復雜,但即使現在,我們的利用這些認識去解決問題時,能夠很好的處理嗎?我覺得這裡面還有很多的困難,最主要的原因:

邊界無法清晰定義

邊界本質上人為對世界的事物進行界定以來認識世界,界定的方式又依賴人對世界認識。因此隻能是個互相促進、螺旋上升的過程,不存在完美的清晰的邊界。因此我們常看到同樣的概念,有很多種定義,因為認識的不足,隻能通過限定問題域進行討論。當研究的問題超越認知世界能力時,邊界界定就有瞭錯誤,那麼嘗試利用這個錯誤的邊界來解決問題自然是無法成功的。

其次,邊界其實無法做到像概念中的線或面一樣理想狀態,能完成的分隔內外,事實上類似在紙上畫線一樣,必然存在面積,我們定義的邊界必然存在一個混沌領域,我們隻能隨著認識提高,不斷的精確這個尺度,減少混沌范圍。比如當初發現的鴨嘴獸,對它的分類就產生瞭分歧,隻有更加完善邊界限定,才能將其從混沌中“解救”出來。

即使是分成習以為常的事情其實都可以仔細思考下,比如人的性別的定義。你可以想想這個邊界應該畫在哪裡,是不是有部分人落在瞭你畫的筆線裡。中國一般隻有男、女之分。而有的國傢或公司,可能有幾十上百種。

什麼是殘疾人?如何給毒下定義?慢慢你會發現,所有的概念都是模糊的,模糊不清是絕對的。

因果律思想根深蒂固

演繹推理的線性思維是當前社會的主流,因果律也幾乎是每個人的本能。這樣的環境之下,很多人難以有整體性思維,對於循環反饋的認識不足。好在一般的問題域中,往往是一方處於比較強勢一方,比如”南橘北枳“、“外來物種”,環境受的影響比較小,使得我們研究問題的結論具有一定可用性。

但是如果是兩者比較平衡,“從一個穩定狀態的打破和穩定狀態再次形成”的時間跨度很大,因果律發揮的作用就捉襟見肘,比如“協同進化”。

或者我們討論另外一個問題,牛頓第一定律,牛頓以“力是改變運動狀態原因”的結論反駁亞裡士多德的“力是維持運動狀態的原因”,公式 F = ma。我們真的可以理解成 F 導致瞭 a 嗎?如果說 a 導致瞭 F 呢?這裡不是詭辯一個等式。而是因為這兩種說法都有一個因果關系在裡面,但是公式的真正含義是 F 和 a 是 “相生相死”的。它們的存在是不存在時間差,那我們如何確認因果關系?就像,我們通過 “0” 定義瞭正數和復數,我們能說正數導致瞭負數,或者負數導致瞭正數嗎?因此,起碼在這個問題上,因果律和這個公式,至多隻能一個正確。

客觀不可知

我總覺得,人類歷史有多久,我們對世界的誤解就有多久。我說的不止是歷史,還有現在和未來。

我是一個樂觀的不可知論、積極的悲觀主義者。根源也或者說結果是基於一個認識:客觀不可知。客觀本身的存在與否無法作答,反過來客觀也無法觀察。

簡單來說,我們甚至無法量出一支筆的長度。不同於一些人認為是技術水平的限制,我認為無論如何發展都無法解決,根本的原因是:對任何一個主體的觀察,一定會改變主體的狀態。這也是我理解的測不準原理。就像某些女生想測試男朋友對自己是否忠誠,其實你在測試的過程中,就是改變他忠誠度的過程。

雖然測不準,但是我們認識這個世界一定要準嗎?其實我們都生活在一定的置信空間內。就比如一支筆我不能知道確定長度,但是很容易能得到一個范圍。文明的發展,就是置信空間不斷縮小的過程。如果不接受置信空間,那麼當你要測試伴侶忠誠度時,結論一定是否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