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簡史

景行行止 2024-06-16 19:36 11次浏览 0 条评论 taohigo.com

華夏五千年,臺灣四百年,臺灣是中國最小的孩子。

1.1 進入文明世界

七萬年前,臺灣還是個半島,北部與浙江陸地相連,現在的海峽隻是南向的海灣。也許那時,大陸和臺灣有文明的存在,但目前還未找到證據。六千年前,幾經蒼海桑田,陸橋下沉成瞭海峽,一股太平洋的暖流借道臺灣海峽北上,水流湍急呈暗黑色,漁民將海峽稱為“黑水溝”。在那個時代,這兩百公裡的海峽令大陸文明望而生畏。

爾後五千多年,臺灣沒有歷史上留下痕跡,直到大航海時代來臨,臺灣才第一次見諸歷史。當葡萄牙人巡弋到臺灣外海,眺望這座翡翠般的海島時,脫口而出” Formosa”,美麗島(福爾摩莎)由此得名。在較晚一點的1602年,明朝的陳第隨軍追倭寇,遇臺風而飄至臺灣,他把這段經歷寫成《東番記》,成瞭中國最早關於臺灣的記載,當時“東番”島上居民“不冠不履、裸以出入”,尚處於部落社會階段。

臺灣為何與大陸文明差異三千年?從農耕角度來說,臺灣山高林密,人口稀少(鄭成功收復前才10萬移民),是一處“生地”,況且還有“黑水溝"相隔,對大陸農耕和遊牧文明沒有吸引力。從貿易角度來看,臺灣沒有中古貿易需要的茶葉、絲綢;且東亞傳統的貿易路線中,陸路經河西走廊連通歐亞大陸;海路從泉州、揚州、廣州出發繞太平洋、印度洋再入波斯灣,臺灣都不在主航道上。在歐洲人從太平洋方向接近東亞之前,臺灣一直在文明邊緣徘徊。

1.2 鄭氏臺灣

鄭成功1661年進入臺灣,1683年鄭克塽降清,鄭氏政權雖曇花一現,卻是臺灣文明史的開始。沈葆楨在臺南赤嵌樓提瞭一幅緬懷鄭成功的對聯:開萬古得未曾有之奇,洪荒留此山川,作遺民世界;極一生無可如何之遇,缺撼還諸天地,是創格完人。

明清交接之際,南明孤臣中雄材大略如李定國之輩,都未能力挽狂瀾,而半路出傢的海盜商人鄭成功卻在臺灣接繼二十三年的香火,確實稱的上風雲際會的奇遇。

1.2.1東亞政冶經濟格局變化

上溯三百年前,在元明之交開始,東亞的政冶經濟格局開始發生轉變。北部的日本在1336年進入“南北朝對峙”,到瞭1392年,北朝的足利尊氏打敗南朝,統一日本。原來隸屬於南朝諸候的武士失去傢主,成為“浪人”,轉入海上尋找出路,這支武裝力量就是 “倭寇”的起源。1633年前後,日本幕府為瞭應對葡、西、荷、英的滲入,五次頒佈《鎖國令》,限制貿易傳教。在此後的兩百年裡,除瞭幕府控制的長崎,南面的馬藩、薩摩藩、松前藩可以從事海外貿易後,日本緊閉國門。

日本並非孤例,中國在明清兩朝也常實施海禁,甚至強迫沿海居民遷界禁海。明永樂年間鄭和七下西洋,部分目的是想用朝貢貿易替代過去民間貿易,緩和海禁造成的貿易緊張。但自南宋以來的沿海貿易有著巨大的需求,單靠朝貢貿易無法替代。元朝滅亡後,連通歐亞大際的陸路貿易無法保證順暢,這就催生瞭大量的海上走私活動,東南各省有實力的商幫——徽商和閩商——大力資助這種走私貿易。

同一時期,西方大航海時代(1500年左右)開啟,葡萄牙人從印度、東南亞和美洲大陸兩個方向進入東亞,西班牙人、荷蘭人緊隨其後。歐洲人對南洋的香料和中國的絲綢、瓷器需求旺盛,同時手握大量新大陸開采的白銀。一邊是中、日官方海禁,一邊是巨大的貿易需求,於是中國的走私集團、日本的倭寇、歐洲殖民者在東亞海上形成瞭一股強大的海商力量,進行利潤豐厚的國際貿易活動。

1.2.2 中國——明清格局

明朝倭寇猖獗,海禁時開時關。嘉靖年間,直浙總督胡宗憲以徐謂,文徵明為幕僚,俞大猷,戚繼光為大將,“剿撫兼施,分化瓦解”,降汪直,斬徐海,曾暫時平息瞭海患。但隻要不開海禁,剿倭就像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到瞭明末,國力下降,海商集團已經不再受中國政府制約,其海上實力睥睨東亞,成為縱橫海上的強權。

1644年,滿清入關,在平定長江以北後,重申剃發令易服令,引起漢族激烈反抗,於是盤距東南的鄭氏深深的卷入瞭朝代更迭的歷史中。南明的隆武帝依靠鄭芝龍(鄭成功父親)的軍事力量在福州監國,鄭氏被南明委以反對異族入侵的重任,割據東南即合理又合法。

1.2.3鄭氏——海上霸權

鄭芝龍早年跟隨華商巨富李旦經營海上貿易,在其死後繼承瞭日本與臺灣的生意。後又與海盜商人顏思齊(推測為李旦助手)一起開拓臺灣,把根據地從日本的平戶遷到臺灣。在海盜集團內部,鄭芝龍先後鏟除瞭代表荷蘭利益的許心素,代表西班牙、葡萄牙的劉香。在外部,於1628年歸順明朝,任五虎遊擊將軍。1633年,鄭芝龍在金門海戰中擊敗瞭荷蘭東印度公司艦隊。至此,鄭氏收服瞭東亞所有的海上勢力,形成一支二十萬軍力,戰艦三千艘的的海上霸權。其日本據點由鄭成功胞弟田川七左衛門負責,浙江到廣東有金、木、水、火、土五傢山商,仁、義、禮、智、信五傢轉運船隊,在臺灣的左營,燕巢、前金設置軍屯,在東南亞各地設置華僑貿易據點。其勢力北啟日本,南涉南洋,所有東亞海上商人都必須得到鄭氏的保護才能往來無虞,包括荷蘭人。

1645年,明亡之際,鄭芝龍兄弟扶持南明唐王朱聿鍵在福州臨國,稱隆武帝。不久之後,在清軍的打擊下,鄭氏在大陸的實力受損。1646年,隆武帝被清朝擒殺,同年,鄭成功的母親田川松在清軍進攻福建安平時自殺。兩年後,雖然鄭成功極力反對,其父鄭芝龍仍降清,終被清大臣蘇克薩哈矯詔殺死。鄭成功後來反清,有國仇傢恨,但最重要是鄭氏有實力,這股海上力量不僅滿清束手無策,就連縱橫東亞的“海上馬車夫”荷蘭也不敢正面對抗。

1.3清統臺灣

1683年,清朝任用施瑯平臺,施瑯原來也是鄭氏舊部。平臺成功後,鄭氏集團的海上勢力分解,部分並入日本,部分厚植東南亞華僑。但清朝也知道,海戰並非自身強項,在收復臺灣後,為防止鄭氏死灰復燃,除將鄭氏人口內遷之外,對大陸移民臺灣管束也非常嚴厲,不經許可不可登島。清朝統冶臺灣期間,三次較大的民變,朱一貴、林爽文、戴潮春都以反清復明為口號,更加深瞭清廷的警惕感。

但移民潮是世界的大潮流,歐洲人湧進新大陸,廣東福建的移民進入東南亞。在政府管制下,仍有大量閩粵“羅漢腳”(單身漢)偷渡去臺灣。到瞭嘉慶年間,清廷最終放松瞭官方管制,大量的移民湧入臺灣。鄭氏登島時漢人僅二十萬人,到瞭1895年日據時代前,臺灣人口已增殖到三百萬。

臺灣大陸人主要來自三個原鄉:泉州、漳州、粵東的客傢。泉州人是跟著鄭成功到臺灣,占據瞭沿海城鎮和附近田地。漳州人退而求其次,經營內陸平原。最晚到的客傢人不得不進入山地和丘陵,分佈在平原後面的臺地。如果移民聚居由政府規劃,族群混居會使融合更順利(比如新加坡),而清朝統冶臺灣時期的移民無論是前期偷渡,還是後期官方招募,都以自然聚落為主。所以形成瞭族群對抗激烈的社會結構(和美國相像)。

大量移民使臺灣進入瞭全面開發階段,農業取得瞭長足的發展。原來鄭氏根據地以臺南為中心,向北沒有超過嘉義,北部僅占據淡水、基隆等據點。隨著大陸移民湧入,不僅帶動瞭精耕農業,興修水利,開墾大量農田。還與平原的原住民融合,把山中的原住民趕進瞭中央山脈深處,增加瞭農業勞動力。到瞭19世紀初,臺灣的糧食產量已可以對外供給瞭,臺北板橋林傢曾經提供幾十萬擔糧食接濟華北的糧荒。

不止是農業的發展,工業也在清領時期起步。為瞭應對列強侵入,19世紀末的洋務運動在臺灣開展起來。沈葆楨、丁日昌、劉銘傳為臺灣架設電線、開拓道路,升級傳統的樟腦、茶葉、制糖行業,采用新的方法開采煤礦和硫黃。劉銘傳還規劃瞭臺北的市政建設,並設計瞭從基隆至高雄的鐵路,雖然任內最完成瞭臺北到新竹一段。

清領短短兩百年時期,臺灣這個原始番邦正式進入瞭一個東亞文明圈,本來這條路他獨自走需要幾千年。發育太快的太快總有些後遺癥,族群對立,文化認同的模糊。這些本不是致名的缺點,有時間慢慢可以修正。但在1895年,日本力量的崛起改變瞭臺灣的命運

1.4日據時代

早在1874年,日本就制造瞭“牡丹社事件” ,出兵臺灣,初試力量。到1895年,甲午中日戰爭後,日本通過《馬關條約》強索臺灣,臺灣的日據時代開始。

臺灣雖然經過瞭兩百年的清領時代,但文化土壤並不深厚,而且清冶時期的三大民變(見上文),也讓清廷在臺灣刻意去漢化。所以在面對日本人殖民同化時,臺灣的上層建築幾乎沒有抵抗力,日本人相當於在一塊空地上蓋起瞭樓閣。

上層的精英想通過議會和輿論來爭取民主和自由,這種與虎謀皮的想法是幼稚的。與此形成對比,底層的民眾並末放棄抵抗。乙未抗戰中,臺灣民眾死亡五六萬人,日本軍隊也付出瞭至少萬人的代價。1913年羅福星“苗栗事件”,1915年餘清芳領導的“西來庵事件”。最殘酷的是1930年的“霧社事件”,日軍用大炮和毒氣屠盡瞭莫那魯道的族人,這段抗日起義被拍成電影《賽德克巴萊》。

為瞭壓制反抗,在文化上日本進行殖民教育。初期的國民教育,仿效明治維新,把西方文化移植到臺灣,推行西方法冶代替中國傳統刑罰。但臺灣作為二等公民,是這種文化的接受者,而不是發揚者,所以對臺灣文化的發展益處不大。到瞭日據後期,為補充在二戰中損失的人口,又推行瞭皇民化運動,開始轉向深度文化融合。到1945年,皇民占臺灣人口比例大約為百分之十。

如果說在文化上,日本對臺灣的影響整體是負面的,那麼在經濟上,倒是扮演瞭非當積極的角色。日本把臺灣作為農產品基地,進行瞭堪稱亞洲第一次農業革命,包括使用化肥,開設糖廠等。同時,臺灣全島開始電氣化,還修成瞭貫穿全島的鐵路,開拓高雄、基隆兩港,日本的移民參與瞭臺灣東部“後山”的屯墾。這些成果把臺灣的經濟帶到瞭一個新的高度。

1895年到1945年的日據時代,讓臺灣留下很深的日本烙印。電影《海角七號》裡臺日的關系是相當親密的,這和中國大陸對日感情形成反差。日據時代造成瞭臺灣自我認知的錯亂:大陸認為臺灣人是日本人,而日本不認為臺灣人是日本人,而臺灣在猶豫彷徨中成瞭亞細亞的孤兒。

1.5威權戒嚴時期

日本戰敗後,按照《開羅宣言》交還臺灣。當一幫衣衫襤褸國民黨來接替瞭軍容壯盛的日本人,臺灣人感到很失落。這種失落最終演變成瞭臺灣人民的傷痛——1947年的“二二八事變”。一名糾察隊員失手打死圍觀群眾,引發瞭臺灣對外省人的攻擊,這是臺灣人對國民政府冶理的不滿。地方精英隨後提出自冶的訴求,本來這個訴求是可以協商的,但被當局認定為叛亂,隨即軍隊參與鎮壓,死亡人數有說三五萬人,有說一兩千人。

“二二八事變”造成瞭兩個惡劣的影響,一是大量維持各地冶安的地方精英遭到清洗,對文化土壤不深的臺灣社會傷害巨大。二是本省人與外省人敵對情緒從此難以消解。

1949年,國民黨敗退臺灣,帶去瞭120萬的外省人。為瞭穩定臺灣政權,防止大陸滲透,打壓"臺獨運動”,國民黨政府實行瞭威權體制,軍警和特務被賦予瞭極大的權力,憑戒嚴法令就可拘捕“可疑人士”。這個戒嚴令是1949頒佈的,直到1987年結束,故這三十八年被臺灣人稱為威權或戒嚴時期。許多人在此期間蒙冤甚至失去瞭生命,著名的冤獄包括雷震、孫立人、柏楊、餘登發。李敖也曾因為叛亂罪坐過五年牢。總體上,外省的知識分子比本省的精英遭受到更多的打壓,表明相比臺獨,大陸統一更讓臺灣人緊張。

在威權體制下,名義上由憲政確定的“萬國國會”作為國民黨政權合法性來源。雖然憲政不盡如人意,但至少地方精英還是有機會進入民意機構,參與地方冶理,為之後所謂的民主化埋下瞭種子。

在經濟上,臺灣的農業有瞭長足的發展。國民黨在臺灣也進行瞭土改,實行“耕者有其田”;實行“三七五減租”,把農民上交的地主的租金從50%下降至37.5%;通過“農復會”給予農民技術協助。臺灣的農業從類封建的階段轉到瞭小農經濟的階段,到七十年代為止,農業出現大量的剩餘產品。也是從七十年代開始,蔣經國在此基礎上主持“十大建設”,在臺灣推行共計三千億臺幣的基礎建設工程,使臺灣一躍成為亞洲四小龍之首,成為世界上少數的發達地區。

在文化上,威權體制的顯示瞭一個積極作用,就是打碎瞭原來固化的社會結構,重新分配資源,臺灣的地方精英無法再獨占上層資源,基礎教育開始普及。同時,國民黨從大陸帶來一大批的科學、文化、學術的精英,為臺灣培養瞭從來沒有過的高教育人口。

整個戒嚴時期,經濟和文化的長足發展與政冶的壓制形成瞭產生瞭巨大的張力,在戒嚴時期結束後,推動瞭所謂的民主化進程。之後的臺灣的發展已為當代人所熟悉。

1.6 臺灣的特點

1.6.1庶民文化

鄭氏對臺灣的開發,是以海權為基礎的,與中國大陸文化沒有親近感。1661年,鄭氏帶到臺灣的十萬軍民,除瞭少數屬於浙江魯王的忠義之士,大多是海盜出身,善於弄潮不喜讀書。在與清朝對抗過程中,庶民文化被迫切斷與大陸精英文化的臍帶,失去瞭養份。在清領臺灣時期,為瞭防范反清復明,清朝有意壓制漢族文化在臺灣傳播,加之臺灣海峽水深流急,稱為黑水溝,遠赴臺灣被精英視為畏途。所以無論在鄭氏還是清領時期,臺灣不僅在地理上,而且在文化都孤懸海外。

日據時代的臺灣接受的是日本轉口的西方文化,日本人在臺灣設立的臺北帝國大學(臺灣大學的前身)也主要為在臺的日本人服務的。優秀的臺灣年青人被訓練為律師和醫生,而文官、法官、管理者把控在日本人手中。臺灣人即沒有權利,也沒有能力去塑造臺灣本土文化的。甚至想成為“日本皇民”,也隻有在日據的後半段才有機會。吊詭的是,為瞭找到這個歸屬感,臺灣人在皇民化運動,往往會表現的比日本人更像日本人。這批“皇民”在太平洋戰場上為日本賣命,在臺灣的二二八事變中,渾水摸魚攻擊外省人,事件平息後,流亡海外,成瞭海外的“親日臺獨”主力。

國民黨威權時代,大批大陸精英讓臺灣文化有瞭長足的發展,胡適、錢穆、林語堂、張大千厚植瞭臺灣文化,餘光中,鄭愁予、白先勇的文學作品在臺灣開花結果。文化自覺與臺灣的本土意識合流後,塑造瞭臺灣朦朧的自我認知,就像發育的孩子自我意識的覺醒。但大批的大陸精英到來畢竟隻是一劑強心針,他們凋謝後,臺灣還是庶民文化社會。在如今兩岸經濟緊密交流,政冶文化逐漸疏離的背景下,庶民文化的短視、狹隘是經不起考驗的。

1.6.2族群鬥爭

臺灣人口中72%為泉州、漳州的閩南人,13%的粵東的客傢人,外省人占11%,剩下不到5%為原住民和新住民。96%來自大陸人的口遷移到臺灣後自然聚居,形成瞭方言族群或區域族群。族群社會具有初級社會的共有特點,封閉性和排他性。大規模的械鬥時有發生。比如在現今的萬華和淡水,曾經就有兩個頗具規模商幫,稱為頂效和下效,武裝械鬥非常嚴重。

在清領開墾時期,地方豪強壟斷開墾權,形成類似封建貴族的階層,也是族群鬥爭的核心力量。板橋的林傢以屯墾富甲一方,臺中的林傢,曾經組織臺勇參加過左宗棠的湘軍,新竹的鄭傢和彰化的施傢分別是鄭成功和施瑯的後人。這些大族被日本學者稱為“儼然一方領主”。臺南的族群鬥爭比臺北激烈的多,因為臺南以本省農業人口為義,臺北以外省人為主。

族群鬥爭滲透到臺灣現在所謂的民主制度裡,成瞭身份政冶,隻看立場、族群,不看政策、議題。民意代表常常裹挾民意,阻撓技術官僚施政,對經濟造成負面影響。這與英國式議會民主相差甚遠。

1.6.3文明猛奔

從六千年前臺灣離開大陸,直到四百年前,島上的平埔族和泰雅族都過著矇昧的原始生活。突然間,鄭氏把臺灣帶進瞭大航海時代的全球貿易中,隨後,清領兩百年,臺灣有瞭精耕的農業,有瞭洋務運動帶來的初步工業。日據時期帶來瞭農業現代化,工業現代化,到瞭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威權體制下,臺灣成長為亞洲四小龍之首,躋身世界發達地區行列。

與漫長的地質年代相比,東亞文明隻是一段短短的插曲,臺灣文明史便是其中的一個音符。就在這一個音符之間,臺灣發出一個極強的音。將幾千年文明沿變濃縮於一朝,狂奔上現代文明的潮頭。如果臺灣有什麼特質起瞭作用,那就是沒有包袱,像一張白紙,對所有的文明都照單全收,不主動,不抵抗,逆來順受。臺灣沒創造歷史,而是歷史創造瞭臺灣。

1.7結語

以上講的史實難免掛一漏萬。但根據顯而易見的基本的框架,我們得出一個結論:不能、也不應該對臺灣有情緒的判斷和指責,因為她還太年輕,我們不應把青春叛逆當做一種天生的惡劣品行,隻要大陸孕育出這個時代最先進的文明,相信臺灣最終會聽從她天性中的順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