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成為懸在青年學者頭上的一把利劍。“不發表便出局”的狀況是青椒們不得不面對的一大困局。長期以來,核心期刊處於僧多粥少的局面,而文學類的發表也面臨同樣的難題。今天推薦一本對年輕學者較為友好的雙核心刊物,接納在讀博士和青椒的文章。

《新文學史料》(CSSCI來源期刊2021—2022、北京大學《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來源期刊)

【簡介】:《新文學史料》是文學類的期刊中的核心刊物,具有極高的史料參考價值,是一部反映現當代文學歷史和現狀,集學術性、資料性、研究性為一體的史料性刊物,是海內外文學研究工作者十分重視、具有廣泛影響力的文學季刊。

【主要欄目】:理論思想與探索、民間文學論壇、現當代作傢作品評論、古典文學研究、書評、調查報告等

【投稿方式】:郵箱投稿shiliao1978@sina.com

【出刊日期】:季刊,逢季中月22日出版。

01. 近十年主要發文機構分析

圖表1 主要發文機構及其相關發文量統計

發文機構的數據分析可以從某種程度上看出該刊物是否有高校歧視的情況。我們可以看到,華東師范大學(12)、中國社會科學院(10)、南京大學(9)等雙一流高校及研究機構盡管高居榜首,然而不可忽視的是,長沙理工大學、常熟理工學院、樂山師范學院、福州外語外貿學院等高校也有不俗的表現,在一眾雙一流高校名字中格外耀眼,這也許可以說明,《新文學史料》某種程度上並不“唯高校論”,隻要是好的稿子,也會受到編輯的青睞。

02.近十年文獻所屬欄目的分佈

圖表2 期刊近十年文獻所屬欄目的分佈

在主題方面,該刊物以“史料”為關鍵詞,強調對歷史現場的還原,對佚文的鉤沉,對作傢日記、書信等史料的整理。在“欄目分佈”中,有幾個名字尤為顯眼:郭沫若、曾卓、牛漢、孫犁等,說明刊物對這幾位作傢的研究有所偏好。

03.年度基金文獻資數量

圖表3年度基金文獻資數量

從圖表可以看到,從2015年開始,具有資金資助的論文數量占比逐年升高,占比大致在20%到30%。帶基金項目的論文有更高的發表率。從這一點上來說,青椒們可能不太占優,因此積極申請課題,甚至通過一定的學術積累進入某些項目課題組,是相當重要的。總之,論文與課題是在學術圈生存的硬通貨,二者均十分重要。

04.投稿經歷現身說法

圖4 投稿者對《新文學史料》評價一瞥

筆者摘錄幾位投稿者的經歷,從側面觀照《新文學史料》的審稿情況。可以看見,該刊物在高校師生中口碑好,在校博士生可投,審稿周期在2~3個月左右,文章字數最好控制在8000左右,避免過於冗長。

05.期刊近十年文獻的學科分佈

近十年來,《新文學史料》所刊發的文章中,中國文學學科所占比例最大,共計929篇,占61.2%;人物傳記次之,共272篇,占17.9%;中國近現代史61篇,占4%;此外出版學科、文藝理論、世界文學占比不高,分別占3%、2.8%、2.2%。從近十年的數據可見,該刊的學術熱點無疑是中國文學、人物傳記等領域。且該刊重視論文的歷史化,重視史料的發掘與運用。因此可以推測,與中國文學史料相關的論文命中率會相對較高。

06.投稿小TIPS總的來說,雖然核心刊物審稿周期長,競爭較大,但不乏良心刊物,愛護和支持青年學者,刊發他們的論文。即便無法獲得發表的機會,得到編輯詳細的修改意見,也是極好的經驗累積。在投稿的過程中,有一些關鍵點需要註意:

第一,研究刊物風格,做到針對性投稿。刊物有自身的風格,對來稿也有偏好。一篇文章寫得再好,若不合刊物的胃口,也難以得到青睞。在投稿前,應對心儀的刊物進行研究,翻看近些年刊登過的文章有哪些較為相近的共同點,研究的話題有哪些相似性,可以此作為參考。將自己的論文投向更適合的刊物。但需要提醒的是,不必過於迎合期刊的取向,與其“投其所好”,不如花更多時間打磨自己的文章,提高文章質量。

第二,多參與高質量學術會議。參與高質量的學術會議對於投稿發表至少有兩方面的好處:首先,學術會議所關註和追蹤的話題是業內的熱點和核心議題,隻有緊跟熱點,瞭解學術動態,才能更好地掌握期刊的發表傾向。其次,參與學術會議的不僅是各高校的學者,許多刊物編輯也會到場,甚至會作為演講者作主題發言。我們可以非常直觀地瞭解刊物的最新動態,以及編輯的喜好和關註點,這對投稿發表是有極大幫助的。

除瞭《新文學史料》以外,本欄目還會持續為大傢推介、分析人文社科的各類刊物,希望能幫助到大傢,也敬請期待接下來的內容分享!

資料來源:維普中文期刊服務平臺、中國知網、萬維期刊網、《新文學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