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亞傑:兒童思維的發展

谷神通 2024-06-14 18:48 10次浏览 0 条评论 taohigo.com

1、直覺行動思維

幼兒的思維發展表現出三種不同的方式:直覺行動思維、具體形象思維和抽象邏輯思維的萌芽。幼兒早期的思維以直覺行動思維為主,幼兒中期的思維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幼兒末期抽象邏輯思維開始萌芽。

0~2歲幼兒的思維主要是直覺行動思維。直覺行動思維是指主要利用直觀的行動和動作解決問題的思維。例如,幼兒通過拖動桌上的佈來獲得他不能直接拿到的玩具。直覺行動思維離不開幼兒對客體的感知和動作,是幼兒早期出現的萌芽狀態的思維。皮亞傑認為這個階段幼兒思維的發展有兩個明顯的標志:一是幼兒有時不用明顯的外部嘗試動作就能解決問題;二是產生瞭延遲性模仿能力。所謂延遲性模仿是指模仿的對象或動作在眼前消失一段時間後對行為或動作的模仿。

總體上說,幼兒大致獲得瞭以下能力:幼兒通過伸手和抓握等動作,開始註意到物體的空間關系,這使幼兒逐漸超越瞭直接的感知和運動,開始理解周圍的世界;幼兒突破瞭直接經驗的限制,發展起瞭具有先後的時間維度的概念,出現瞭對因果關系的初步理解;幼兒開始逐步理解目標和手段的關系;幼兒可以模仿不在眼前的行為並表現出明顯的目的性等等。

在皮亞傑看來,這一階段的幼兒思維發展的最大成就之一就是獲得瞭“客體永久性”的概念,即幼兒明白瞭消失在眼前的物體仍將繼續存在。皮亞傑認為,幼兒在沒有直接感知物體時卻相信物體仍然存在是一個逐步學習的過程,貫穿整個感知運動階段,其典型的表現就是嬰兒出現藏貓貓的遊戲行為。直覺行動思維是貫穿人的一生的思維方式。幼兒的直覺行動思維離不開幼兒對實際物體的感知和動作,因而缺乏行動的計劃性和對行為結果的預見性,思維具有明顯的狹隘性。廈門思維訓練

2、具體形象思維

2至6、7歲幼兒思維的主要形式是具體形象思維。具體形象思維是利用事物的形象以及事物形象之間關系解決問題的思維。這一階段的幼兒雖然擺脫瞭對動作同步性的依賴,但仍受到具體事物的形象和動作的影響。皮亞傑將這一階段幼兒的思維稱為前運算階段。

皮亞傑又進一步將這一階段分為兩個階段:前概念階段和直觀階段。前概念階段幼兒思維的特點表現為幼兒普遍存在的泛靈論和自我中心主義。幼兒的泛靈論是指幼兒將一切物體都賦予生命的色彩。例如,幼兒認為在采摘植物時植物會受到傷害,植物也會感到疼痛。在以下的一段皮亞傑和一位前概念階段的幼兒的對話中,可以看到幼兒明顯的賦予太陽以生命的色彩。

皮亞傑:太陽會動嗎?幼兒:會動,你走它也走,你轉它也轉。太陽是不是也跟過你? 皮亞傑:它為什麼會動呢?幼兒:因為人走動的時候它也走。皮亞傑:它為什麼要走呢?幼兒:聽我們在說什麼。皮亞傑:太陽活著嗎?幼兒:當然瞭,要不然它不會跟著我們,也不會發光。

自我中心主義的幼兒完全以自己的身體和動作為中心,從自己的立場和觀點去認識事物,不能認識到自己的思想可能與別人的思想不同,因而不能從客觀的、他人的立場去認識事物。

皮亞傑證明幼兒自我中心主義傾向的著名實驗是“三山實驗”。在三山實驗(如圖)中,把大小不同的三座山的模型放在桌子中央,四周各放一把椅子。幼兒被帶著圍繞三座山的模型散步,使幼兒可以從不同的角度觀察這三座山的模型。散步之後,讓幼兒坐在其中的一把椅子上,將三個玩具娃娃放在其他椅子上,然後問幼兒放在其他位置上的玩具娃娃看到的是什麼。

實驗結果顯示,不到4歲的幼兒根本不懂得問題的意思。4~6歲的幼兒不能區分他們自己和娃娃所看到的景色,不管觀察者看到瞭什麼景色,他們總是選擇他們自己所看到的景色。能夠區別不同觀點的第一個信號出現在大約6歲時,這時幼兒表現出他們知道瞭區別所在,但是卻不能指出來。在8~9歲,他們能夠理解他們自己與娃娃的觀測點之間的某些聯系。在這個經典的范例中,8歲以下的幼兒被認為是自我中心者。因為他們是基於自己的立場,不能想象出他們自己以外的任何立場。不過,最近的一些研究認為皮亞傑的任務對於幼兒來說是困難的,可能皮亞傑低估瞭幼兒的能力(Donaldson,1978;Siegal,1997)。廈門兒童思維訓練

在整個前運算階段,幼兒思維的一個最重要的特點是不可逆性,幼兒不理解邏輯運算的可逆性。例如,4歲的幼兒不能理解當a>b時,則b<a。例如,你問他,你有哥哥嗎。他會說,有。你再問,你的哥哥叫什麼名字?他會說,陶陶。你再問,你的哥哥有弟弟嗎,他會說,沒有。此階段的孩子不知道a=b,b=c,那麼a=c。

幼兒在前運算階段思維的局限性集中體現在守恒問題上。守恒是指個體能認識到當物體的外形或形狀發生改變時物體固有的本質屬性不隨其外在形態的變化而發生改變。皮亞傑設計的守恒問題包括數量守恒、體積守恒、長度守恒、重量守恒等。

數量守恒實驗是給兒童呈現兩排砝碼或糖果,前後排列一致,讓他們回答兩排砝碼或糖果的數量是否一樣多。幼兒一般回答說一樣多,如果實驗者把其中的一排擴大或縮小間距,改變其外在形態,然後讓幼兒回答這兩排的數量是否一樣多。

體積守恒實驗是給兒童呈現兩個一樣的杯子,將水裝至兩杯子同一高度水平,讓幼兒明白兩杯子中的水一樣多,然後將其中的一杯水倒入一個較高或一個扁平的杯子中,問幼兒兩杯水是否一樣多。長度守恒實驗是先向幼兒呈現兩根相等的直線,移動其中一根,然後問幼兒移動後的兩根直線是否相等。重量守恒實驗是先向幼兒呈現兩個一樣重量的泥球,改變其中一個泥球的形狀,然後問幼兒兩個泥球的重量是否相等。一系列的守恒實驗(如圖)表明,處於前運算階段的幼兒還不能理解不變性原則,還沒有獲得思維的可逆性。

3、抽象思維的萌芽

抽象思維是指利用抽象的概念或詞,根據事物本身的邏輯關系解決問題的思維。在幼兒末期即幼兒6~8歲這一時期,幼兒開始出現抽象思維的萌芽。

第一,幼兒開始獲得可逆性思維。例如,幼兒開始認識到如果在一堆珠子中減去幾個,然後增加相同數目的珠子,這堆珠子的總數將保持不變。

第二,幼兒的思維開始能夠去自我中心化。所謂去中心化是指幼兒認識到他人的觀點可能與自己的有所不同,幼兒能站在他人的立場和角度考慮問題。例如,幼兒開始能夠解決“三山問題”。

第三,幼兒開始能夠同時將註意集中於某一物體的幾個屬性,並開始認識到這些屬性之間的關系。例如,幼兒開始認識到一個物體可以有重量和大小等幾個屬性,並且認識到這些屬性是可分離的。

第四,幼兒開始使用邏輯原則。幼兒獲得的重要邏輯原則是不變性原則,即一個客體的基本屬性不變。另一個原則是等價原則,即如果A的某種屬性等於B,B等於C,則A必然等於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