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1957】建國後的艱難路

鼠式坦克 2024-09-15 18:44 8次浏览 0 条评论 taohigo.com

上一期講瞭新中國成立時國際局勢,美蘇爭霸已漸明朗。國內因為長期列強壓榨、連年戰爭,人民生活困苦。外有英美敵視,內有殘敵、土匪、地方傳統勢力盤踞,新生的中國路在何方,關系億萬人民的福祉。本章將講述建國後艱難發展歷程,看新政府如何四面出擊,天地換新顏。(本章7576字,閱讀需要20分鐘)


1.進京趕考,不當李自成,希望考個好成績

離開西柏坡去北平的途中,毛澤東曾對周恩來等人這樣說過:“進城趕考去,我們絕不當李自成,希望考個好成績。”

渡江戰役之前,蘇聯希望能控制中國東北,美國則希望能夠保持在長江以南取得的利益,各方勢力斡旋,力推劃江而治。

中國共產黨在《目前形勢和黨在1949年的任務》中明確:我們從來就把美國出兵計算在作戰計劃之內的,免得處於手足無措的境地。

當時“百萬雄師”渡江作戰,多有防范美國出兵的意思。

新中國並不拒絕和美國方面接觸,並提出“不幹涉中國內政、停止援蔣”的建交條件,遭美方拒絕。

美國對華政策進行瞭激烈辯論,1950年美國總統杜魯門發表聲明:“美國對中國其他領土從無掠奪的野心,美國政府也不擬對臺灣的中國軍隊供給軍事援助或提供意見。”

但臺灣的遊說、蘇聯的壓迫、中方拒絕放棄中蘇友好,美國感覺到無法從新中國得到曾經擁有的“特權”,杜魯門聲明並沒有得到貫徹落實,臺灣成為美國制衡中國棋子。

美國綜合同國民黨、舊軍閥打交道經驗,認為新中國無法克服經濟困難,很可能為獲得西方援助而改變立場。但新中國堅持“自力更生”,美國政客“大失所望”,逐步確立瞭敵視政策。

美國開始制造反華包圍圈,把中國被排斥在多個重大國際組織之外。1950年,中國分別向世界衛生組織、世界氣象組織等提出恢復代表席位,並派代表參加瞭部分國際會議。但到1951年,在美國挾持下,各國際組織開始非法剝奪中國的合法權利。

黨中央當時結合國內外局勢,制定瞭在國內徹底肅各方殘餘勢力,對外建立獨立、自主、平等外交關系的策略。並明確瞭“另起爐灶”“打掃幹凈屋子再請客”“一邊倒”外交三大方針。

“另起爐灶”。由於在國民黨政府為瞭換取經濟、武器上的支持,把許多主權和利益出賣給英美等國,換取扶持。對此,新中國對一切有損國傢權益的條約均不認可。

“打掃幹凈屋子再請客”。西方列強不願意放棄已經取得的特權,新中國寧願等一等,在同他們建立外交關系以前,把盤踞在中國的殘餘勢力清除,“打掃完屋子”再“請客”。

“一邊倒”。如何對待和社會主義國傢關系,由於中國社會主義性質,以及蘇聯對中國明確支持,對外依靠並沒有過多的回旋餘地,倒向社會主義是必然選擇。

新中國成立之後的一段時間裡,共有26個國傢對新中國表示承認,都是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國傢。

當時,國際上很多國傢首鼠兩端,想繼續保持同蔣介石集團的關系,又企圖同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正式外交。中國政府堅持必須承認唯一中國,並同蔣介石劃清界限,才可以同新中國建交。

在外交上與西方劃清界線後,新中國開始清除列強在華的政治、軍事、經濟、文化方面的影響,真正追逐獨立自主的國傢發展道路。

獨立自主發展道路,對一個國傢來講,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每一項選擇背後,有太多的因素需要考量。

一邊倒向蘇聯後,新中國才能將列強在中國侵占利益收歸國有。

《中蘇友好同盟條約》及中蘇貸款、通商、通航等協議,給新中國的發展雪中送炭。蘇聯從1950至1954年貸款給中國3億美元,償付賣給中國的機器設備。

1953年,經過進一步協商,蘇聯決定幫助中國141個重要工業項目,此後又增加瞭到瞭156個,成為中國工業化過程的重要奠基力量。

雖然同蘇聯交好,但利益永遠是大國政策的首選。蘇聯放棄在中國東北特權時,總擔心將來政策變化,東北或中蘇邊境會被利用,威脅其安全,要求不讓外國勢力進入新疆和東北。

同時,在雙邊貿易結算貨幣匯率、經濟合作條件等,蘇聯均提出不合理要求,這也留下瞭中蘇關系的隱患。

2.時間緊任務重,建設新中國,隻爭朝夕

舊中國工業落後、產能不足、生活比較艱苦,經濟發展極端不平衡。經過連年戰火的摧殘,事業凋敝、千瘡百孔、民生艱難,同時匪患嚴重,地區交流不暢,國傢發展受到嚴重制約。

當時城鄉發展極不平衡,近代工商業主要集中在大城市,鄉村基本是小農經濟,且人口在不斷增多,土地並沒有變化,在農業種植技術沒有飛躍前,總產出一定,單位人均減少。

加上土地兼並,很多農民沒有土地,城市就業機會又不夠,大量的人口被鎖定在土地上,成為地主階級、資產階級剝削的對象。

其次,城市間經濟差異明顯,沿海經濟憑借交通、資本優勢不斷發展,上海已經成為亞洲一流大都市。內地城市信息堵塞,發展緩慢。

落後、單一、區域不平衡問題,嚴重制約經濟整體發展。特別是在西方資本的輸出壓榨下,中國發展空間被嚴重壓縮。中國勞動力、物產資源,都成為發達西方國傢攫取超額利益主要目標。

1949年建國之初,工農業遭嚴重破壞,城市工礦企業被破壞,農村生產人口不足,工農業配套的工具、肥料、棉花、煤炭等生產資料嚴重不足,生產力大幅下降,糧食、肉類、日常用品奇缺。

交通運輸也遭到嚴重破壞,上萬公裡鐵路、多座橋梁、隧道嚴重破壞,各地方交流不暢,中國被分割成大量經濟孤島。

大量商人囤積貨物哄抬物價,普通民眾基本生活無法得到滿足。

當時人民政府任務有三項:

第一,肅清殘敵、特務、土匪,鞏固人民政權。

第二,迅速醫治戰爭創傷,恢復農業生產。

第三,改造中國經濟體系,建立獨立自主發展路徑。

三項任務是相輔相成的。完成第一項全國才能一盤棋,更好發揮大市場優勢。做好第二、第三項工作,才能為第一項工作提供源源不斷的財力支持。而三項任務之前,當時首要解決的是穩定市場,讓國傢機器才能運轉起來。

建國後軍費、行政費開支龐大。一方面戰爭仍在繼續,軍費浩繁,消滅國民黨殘餘部隊、剿匪、禁煙、官僚隊伍再教育等工作,需要大量的資金。

另一方面接收地區擴大產生行政經費,恢復交通、通訊,以及全國的政府公務員的薪金,也是很大財政負擔。

1949、1950年軍費開支占財政收入一半左右,全國脫產軍政公教人員近900萬。同時,要撥出大量糧食、物資救濟災民、失業工人、知識分子。

其次,很多水利設施、涉及民生的安全設施,都在戰爭炮火中毀於一旦,整個國傢千瘡百孔。多線作戰讓新中國在財政上有很大壓力。

雖然有土改紅利,農民生產積極性得到提高,但是財政仍然入不敷出。

3.穩定市場,剛柔並濟,穩定才能發展

發展必須有穩定的市場。

新解放城市、農村的稅收制度還沒有建立,地方收入多少中央無法掌握,客觀造成收支脫節。農村災荒增加瞭財政難度,城市工礦企業必須補貼才能恢復生產。

1949年財政收入隻有303億斤小米,赤字達264億斤小米。

當時情況下,財政赤字隻能多發貨幣,1949年7-11月,貨幣發行增加近5倍。比1948年底基數增加瞭近100倍,到1950年2月則增加瞭270多倍。

加上物流不暢,人民幣集中在大城市,人民飽受通貨膨脹之苦。

通貨膨脹加強瞭人們對貨幣貶值的預期,大傢寧可存物也不願意儲幣,加速瞭人民幣流通速度,加上投機資本興風作浪,全國幾度物價波動風潮。

以上海為例,建國初米、面、燃煤已經難以為繼,沙場棉隻夠一個月生產,上海投機商人20萬-30萬人之多,投機錢莊200多傢,乘旱災、水災,以米價帶頭,紗佈跟進,哄抬物價。

1949年4月平均物價比3月上漲1.8倍,7月物價又比6月上漲1.8倍。乘人民幣發行過量,物價11月比9月上漲3.5倍。1950年1月,國民黨飛機轟炸上海,又掀起漲價風,2月比1月上漲0.9倍。

在各種不安定因素疊加下,短短10個月物價上漲20倍。而天津、漢口等15個大城市,1950年3月份物價指數就比1月份上漲瞭將近一倍。

當時全國一共4次漲價風波。上海資本傢,甚至叫囂讓人民幣無法進入上海,加大瞭市場恐慌情緒。

通貨膨脹要麼生產不夠,要麼貨幣超發,此刻中國兩者兼有。

在波動市場環境中,不論是老百姓、普通商人,拿到錢後都盡量花出去,大傢都更願意存銀元、美元,進一步加速瞭紙幣流通速度,造成市面貨幣供給增加,通貨膨脹嚴重。

而這一切的根源,是對新政府執政能力的不信任。

為此,人民政府集中各方面力量,采取一系列措施,給投機資本以沉重打擊。

首先,從源頭上切斷投機力量。加強金銀外幣管理,宣佈禁止金銀外幣流通,查封證券大樓,逮捕破壞金融主要分子230多人。發動群眾開展針對銀元、黃金、外幣投機鬥爭,加強對金融機構管理,取締非法信用機構,將金融業務置於國傢銀行控制之下。

其次,統一物資調撥,減少市場恐慌情緒。當時吃飯、穿衣是老百姓最關心的,而糧食、紗佈則是市場投機主要物資,城市主要是糧食,農村主要是紗佈。

為此,成立瞭全國統一的內外貿專業公司,進行調運物資,提升供給、控制物價。

最後,通過市場力量,當資本哄抬物價搶購糧食、紗佈等物資時,讓他們高價吃進。然後利用行政手段縮緊銀根,提升貨幣價值、暫停發放貸款、按月回收資金,要求企業提升生產效率,各地貿易公司統一拋售物資,把物價打下來。在投機資本傢為止血吐出物資時,再低價回購。同時對擾亂市場秩序等行為進行堅決打擊。

通過行政、市場的雙拳出擊,人民政府取得瞭市場主動權。

在中國共產黨統一全國政權之前,外國資本主義侵入中國,和國內買辦勢力勾結,形成地區割據,地租、商業、高利貸剝削等模式。國內買辦性質資本,成為參與剝削重要環節。

四次漲價風波,是以上海為代表的買辦勢力,在內外勢力勾結下,對新政權的一次挑戰,他們叫囂“土八路”不懂經濟,希望以“打”促談,撈取好處。

新政府給瞭挑戰者很好的回復,團結大部分、拉攏中間派、消滅頑固派,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重拳出擊。

經此一役,各方資本力量明顯感覺到新中國不比舊政府,無論國傢的控制力、組織力、領導力都不可同日而語,與國傢進行對抗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

同時,新政府同鴉片買賣、紅燈區、土匪勢力等舊中國一切陋習開戰,通分劃、引導、再教育、勞動改造,對大部分人員完成身份轉化,並對少部分抵抗分子進行瞭堅決打擊。

在城市,開展“反對貪污、反對浪費、反對官僚主義”“反對行賄、反對偷稅漏稅、反對盜騙國傢財產、反對偷工減料和反對盜竊經濟情報的鬥爭”的“三反五反”運動。

經過一系列治理,全國經濟秩序得到改善,但是由於剎車過急。1950年4月開始,貨幣流通速度大大降低,商品銷售減少,消費不振,進而引發一些工廠停工,商店歇業。同時,公糧征收、城市稅收也出現畸輕畸重現象。

4.恢復農業發展,農業是新國傢穩定發展的根基

經過外國侵略、內部戰爭雙重打擊,恢復起來在任何國傢都是世界級難題。當時情況下,如果按照以往治理方法,根本無法應對危機。

在當時全球范圍內,美國、蘇聯等強國是工業國,其戰後主要恢復工業能力。

而中國是一個農業國傢,農業是所有建設的根基,隻有農民穩,老百姓有吃的,國傢才能定。

新政府中國歷次戰爭中吸取經驗,調動廣大農民的積極性,才能讓農業迅速恢復。抓農業生產、梳理物流,成為農業建設首要任務。

而土地是農業的根基,從新民主主義革命開始,共產黨把“沒收地主土地歸農民所有、消滅封建剝削制度”作為重要綱領。

在新中國成立之前,已經完成瞭1.19億農民的土地改革,釋放瞭大量勞動、民心、資源紅利,動搖瞭以城市為中心的國民黨的統治。

新中國成立後,到1953年,除瞭新疆、西藏等少數民族地區,全國基本完成瞭土改。3億農民分到瞭7億畝土地和大量的農具,農民憧憬瞭千百年的“耕者有其田”成為現實,農民積極性被極大調動。

國傢在農村投資、物資供應方面向農村傾斜,派出大量勞力進行水利修建,對長江、黃河、淮河進行瞭綜合治理。全國農田受災面積由1949年的1.2億畝降低到2000多畝,灌溉面積達8000多畝,1.8億畝農田水利條件改善。

同時,進行瞭系統性的技術改良和荒地開墾,到1952年耕地面積由1949年的14.68億畝增加到16.19億畝。

新政府也很重視農村商品流通,由於長期戰亂影響,商品流通受到嚴重阻礙,城市商業投機成風,城鄉商品交流受阻,農村實物交換盛行。

面對這些問題,擴大農副土特產的銷購,不僅是農村的問題,也是活躍中國經濟的關鍵。1951年,中央把“城鄉交流”列為六項工作要點第一個,要求從供給、需求兩端推進農村發展。

國傢利用土改紅利,興修水利,增加農業投入,疏通城鄉商品交流,農民基本告別瞭饑餓。到1953年,全國人口總數6.01億人口。經過戰爭創傷後,國傢迅速恢復。

5.統一財政,財政是國傢機器正常運轉的基礎

大炮一響,白銀萬兩。打仗需要錢,日常行政需要錢,發展需要錢,國傢正常運轉離不開穩定的財政基礎。

從抗日戰爭全面開始直到新中國成立的12年,各解放區財經工作,完全分散經營,各有貨幣、各管收支。

建國初,老解放區財政收入主要來自農業稅,國傢需要糧食50%以上依靠農業稅。

當時,各新解放城市沿用舊稅法,采取簡便易行的征收方方法。但隨著統一發展,平衡財政收支,穩定金融物價,統一全國財經工作,是十分必要的。

1.統一管理

統一全國財政收支

當時,財政收入主要是公糧、城市稅收。公糧除地方附加糧外(一般為正糧的5%—15%),稅收除批準征收的地方稅外,所有關稅、鹽稅、貨物稅、工商稅等,均歸政府統一調度,保證軍隊、地方人民政府的開支,以及恢復國民經濟的必要投資。

統一財政收支過程中,大部分收入由地方上交中央,地方經費由中央撥補,大量資金處於上交下撥的過程中。為減少資金在周轉過程中的浪費,將全國財政劃分為中央、大行政區、省三級財政,並明確劃分瞭各級財政收支范圍。

新的財政管理體制逐步建立,成為我國由統一財政管理體制向分級財政管理體制過渡的開端。

統一全國稅收

國傢開始統一全國稅政、建立新稅制。

實行多種稅多次征的復合稅制。除農業稅外共設計瞭工商業稅、鹽稅、存款利息所得稅、遺產稅、房產稅等14個稅種。中國稅政長期不統一的歷史局面從此宣告結束。

為瞭迅速把以農村為中心的財政轉變為以城市為中心,把供給財政轉變為建設財政,各大城市不僅依靠地方附加稅解決財政需要,並在全國統一計劃下,舉辦一些市營工廠,促進瞭城市經濟發展。

到1952年底,地方預算外資金達到12.53億元。

統一全國現金管理

指定中國人民銀行為國傢現金調度的總機構。代理國庫、外匯調度、各企業機關、部隊的現金,均由人民銀行統一管理,避免瞭社會貨幣過多現象發生,大大增加瞭國傢能夠使用的現金。

由於統一瞭財政收支管理,在國傢財政經濟困難、財政赤字時,能夠按照輕重緩急,支配開支。按次序保證部隊供給、調劑城市糧食供應、救濟瞭災區人民與城市失業工人。

同時,成立瞭全國倉庫物資清理調配委員會,進行清倉查庫,所有倉庫物資統一調度。至此,國傢可以靈活地調節國內供應,有利於組織對外貿易,也有利於有計劃地供應物資和回籠貨幣。

2.統一調整

編制概算,發行公債,開源節流,彌補赤字

按照“建立國傢預決算制度,劃分中央和地方財政范圍,逐步平衡財政收支,積累國傢生產資金”,從1950開始編制收支概算。

基本保證戰爭勝利、逐步恢復生產,概算收入482.4億斤細糧,支出594.8億斤細糧。

收入方面:公糧占41.4%,各項稅收占38.9%,國營企業收入占概算收入的17.1%。

支出方面:軍費38.8%,行政支出21.4%,經濟建設投資23.9%,其餘為文教、衛生、地方補助等。

由於支出大於收入,所以概算中安排18.7%的赤字,彌補赤字的辦法,就是發行公債(7.2%)和貨幣(11.5%)。

同時,中國政府得到蘇聯的貸款支持,貸款額3億美元。5年內以機器、設備和器材按照國際市場價格分批供給。中國在10年內以原料、茶、人民幣、美鈔等分次償還。

為鞏固已取得的勝利,從1950年6月開始,對財經工作進行瞭一系列的調整。

調整工商業關系,公私統籌兼顧。調整包括3個環節,即調整公私關系、調整勞資關系、調整產銷關系,重點是調整公私關系。

對於私營企業,國傢根據需要和可能,一年組織兩次加工定貨,有步驟地組織私營工廠的生產和銷售,鼓勵出口滯銷物資,指導私營企業聯營,並根據不同情況制定加工費和貨價。

加工訂貨和收購農產品兩項,對工商業恢復和發展,起瞭重要作用。調整工作到1950年9月基本完成,帶來瞭市場的繁榮,城市稅收大幅度增加,財政收入顯著增加。

保證工人階級的民主權利同時,必須有利於生產發展,要求資方改進經營,反對抽調資金,躺倒不幹,工人努力提高勞動生產率。國傢則大力救濟失業工人,把失業人員組織起來參加公共工程建設。

同時,民主改革如火如荼,“當傢作主”成為這一時期工人和城市下層人民中的流行詞。

陳雲於回顧1950年財經工作的時候,說:“去年(指1950年)在經濟戰線上,我們是稅收、公債、貨幣回籠、收購四路'進兵',一下子把通貨膨脹制止瞭。三月物價穩定,五月中旬全國各地工商業者都叫藏貨賣不出去。於是我們發瞭兩路救兵,一為加工訂貨,一為收購土產。起決定作用的是收購土產,因為收購土產,就發出瞭鈔票,農民有瞭錢就可以買東西。到九月全國情況就改觀瞭,霓虹燈都亮瞭。”

6.國傢迅速穩定

從1949到1952年3年多時間裡,在內外雙重壓力情況下,新中國財政經濟狀況得到瞭根本好轉。

金融物價持續穩定,財政收支完全平衡並略有節餘

自1950年後,全國物價一直保持穩定。全國批發物價指數以1950年3月為100,1951年為92.4,1952年為93.7。

1952年12月份,上海、天津、沈陽、漢口、重慶、西安、廣州7大城市52種主要商品批發價指數,比1951年12月下降瞭6.4%。中國連續12年的通貨膨脹、物價飛漲的苦難歲月一去不復返。

3年恢復時期,財政總收入382.05億元,總支出為366.56億元,結餘15.49億元。有力保證瞭解放戰爭的全面勝利。

同時,基本建設撥款總和86.21億元,占三年財政支出總和的23.5%,重點是水利、鐵路、交通投資。

經濟建設、文教衛事業、社會救濟等投資的總和,占三年財政支出總和的40%。

國民經濟得到全面恢復

1952年,農業總產值達到483.9億元,比1949年增長48.5%。工業總產值達到343.3億元,比1949年增長144.9%。鋼、鐵、發電、原油,都不同程度達到或超過解放前的最高年產量。

在交通運輸方面,1949年修復鐵路8300多公裡,修復橋梁2715座,原有鐵路基本暢通。到1952年底,全國通車裡程24578公裡。建設川藏、青藏公路,公路裡程達126675公裡,內河航運增加20000公裡,民用航空從無到有達13123公裡。

國內貿易方面,到1952年底,相比1950年,全國商品流轉總額已達2768億元,增長62.3%;農副產品采購額已達129.7億元,增長62.1%;農業生產資料供應額已達14.1億元,增長93.2%。

在美國等的封鎖禁運下,中國對外貿易的出口額到1952年底已達到64.6億元,比1950年增加瞭55%。商品的結構也發生瞭重大變化,進口貨物中奢侈品幾乎絕跡,國傢急需的機器、設備、人民生活必需品占瞭很大比重。

1950年,中國對外貿易實現瞭順差,扭轉瞭長期存在的入超局面。

在文教衛生方面,1952年底,高等學校在校學生達19.1萬人、中等專業學校在校學生達63.6萬人、普通中學在校學生達249萬人、小學在校人數達5110萬人,為日後中國發展奠定瞭人才基礎。

1952年,全國醫院、療養院的床位達到18萬張。相比解放前的最高年份,兒童醫院增加50%以上,婦幼保健所(站)增加260多倍。經過3年努力,從工農業生產到文化教育,各行業不斷恢復。


預告: 下一章將介紹計劃經濟的選擇,偶然?還是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