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nzernest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軍廣泛使用的一種機動防禦工事,這個構想最早源自1941年的烏克蘭,後來經小胡子批準之後得以發揚光大。

panzernest的性能諸元,由於該資料為戰時撰寫,因此可能和實際尺寸有所出入。單位為英尺、 英寸

這種碉堡采用鋼鐵材質,主要由鑄造方式制作(也有采用鉚接/焊接方式的型號,但是數量不如這個多)並擁有對於這類機槍工事而言非常結實的裝甲:其射擊區(碉堡前方的三角區域)裝甲最厚,高達110-115mm(也有資料認為其厚度七又二分之一英寸,也就是接近200mm,不過我姑且對此存疑);其他部位和頂甲,厚度大約是30-110mm,防禦最薄弱的部位是碉堡正後方的安全逃生門——那裡隻有25mm厚。

處於運輸狀態的Panzernest的安裝方式,結合上面的圖可以看到碉堡的機槍射擊孔外面有一個可以手動控制的裝甲合頁,平時可以用來保護射擊孔

出於材質和方便運輸的考慮,碉堡的尺寸並不大:整體高度大約1.8米、長1.75米、寬1.7米、全重3噸、成員兩人(射手、觀察手)。碉堡的主要武器是一挺固定在半圓形回轉支架上的機槍( MG34或者MG42,通常後者更多),射界大約是60度,槍架本身可做一定角度上的俯仰射擊。由於外觀上上寬下窄,且主要的裝甲分佈都在“頭部“,因此考慮到長距離運輸當中重心過高的問題,機動碉堡的運輸方式比較獨特:采用“頭朝下”的方式安裝在車架上,然後通過拖車拖拽運輸;安裝過程則更加簡單粗暴,首先根據碉堡尺寸挖坑,預留逃生艙門的逃生通道,然後把碉堡直接反扣過來即可。

Panzernest的安裝和運輸方式,頭朝下的運輸方式可以讓他非常容易地安裝在預設好的坑洞中

由於重量並不算太重(3噸左右),因此一般的牽引卡車就可以進行拖拽

在內部結構上,機動碉堡安裝瞭兩個可伸縮的潛望鏡用來觀察;如果兩個潛望鏡出瞭問題,那麼他們還可以通過前方的射擊縫來進行觀察,但是視野會大大受限(這一點後面還會提到)。在人機功效上,射手和觀察手都有可折疊的座椅可以倚坐,必要時也可以作為從後倉們出入的臺階。由於長時間射擊會產生大量廢氣,在封閉的小空間裡時間一久空氣也很容易污濁,因此每個碉堡都配有兩個腳踏式抽風機。射擊手和觀察員各有一套踏板,操作員可以在戰鬥之餘用腳踩的方式實現及時換氣。這些舉措都有助於提升使用人員的舒適度,從而便於長期作戰。

Panzernest的內部照片,註意機槍槍架和右下角的廢氣排放煙道。平時這個煙道連在機槍上Panzernest的內部結構,註意通風口和鏈接通風口,用於將廢氣排出碉堡外的腳踏式抽風機

該設計雖然看起來匪夷所思,但是實際使用時其實有其特殊的優勢:首先便是機動靈活,特別是相對於混凝土永備工事而言,這種小碉堡敷設方便,比起一般的機槍碉堡而言又提供瞭良好的防禦力;其次是隱蔽性好——尤其是當對方在進行航空偵查,判讀照片的時候——因為碉堡外形低矮,埋進土裡之後投影很小,碉堡頂部面積很小,可以輕易地進行覆土作業。這種碉堡在大比例尺照片下很難判讀出來,難以被偵查到,從而對於防守方來說有一定的優勢,避免一開始就被敵方火力覆蓋。

Panzernest的偽裝效果——可以想象如果坐在偵察機上是否能看得到它們

當然這類機動碉堡的缺點也很明顯:首先是火力貧弱,為瞭減輕重量和方便運輸,這種碉堡的火力通常隻有一挺機槍,火炮等重型裝備的安裝自然是想都別想;其次是射界太小,又沒有整體旋轉式的機構,導致隻要敵方摸清瞭這類武器的射界,他們就可以利用射擊死角來繞過這些碉堡;最後其雖然裝甲防護較厚,但主要集中在碉堡正前方,其側後方裝甲可以被一些中等口徑的反坦克炮擊穿。

而從另一個角度來說,這類碉堡占用瞭一些鋼材和產能(克虜伯工廠也是它的生產廠商之一),可能相對來說這些鋼材也許有更適合的去處。不過戰時的生產分配本身就是一門精密籌劃的科學,因此這隻是個人之見罷瞭。


Panzernest在1943年開始大量生產並使用,其主要部署在東線和意大利的防線上,關於這類武器其真正的防禦效果一直缺乏可靠而詳實的記錄,但總體來說他們可能給進攻方造成瞭不小的麻煩——因為無論是盟軍還是蘇軍,都將他們稱之為“螃蟹( crab)”。

最後我們用一本在戰爭時期盟軍關於該武器的解決辦法的小冊子(該小冊子的內容來自蘇軍那邊在東線總結的經驗)來作為本文的結尾:

如今這個碉堡莫名其妙的成瞭《地獄之門:東線》裡面芬蘭軍的支援單位被盟軍繳獲的Panzern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