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系列為不定期更新的小短文,以管中窺豹般的角度素描遠古生物的生活場景,權當作正式系列文章間的小品。


與海牛鯨同遊是遠古時光穿越旅行中的一項重要體驗性項目(誤)。原圖作者:Hodari Nundu 來源自:DA

■第7話

試著想象一下,現在你即將穿越到中新世至上新世時期的秘魯沿海地區與一種奇特的動物邂逅,並有幸與它一道在澄澈明凈的海水中盡情暢遊嬉戲,經歷一場難忘的神奇體驗:

[在這片溫暖的水域中,一頭看上去身形有些肥碩仿佛是海豚、海象、海牛三者結合體的動物正進入視野並向你緩緩遊來。在它那碩大圓潤的頭部下方,兩根醒目的獠牙從口部兩側筆直的伸出並延伸到下頜部直達腹部的位置,看上去和海象倒是有幾分相似。

不過與陸地上劍齒虎那般駭人的“利劍”不同,它們這一對看起來略顯誇張的長牙並不是什麼攻擊的武器,你大可不必擔心安全。待它充滿好奇的遊到你身邊並意識到沒有威脅逐漸放松警惕後,此時你要做的便是在專業人員的引導下慢慢地接近它,然後用手握住那對大牙讓它帶著你一起同遊片刻,相信這將會是你最獨一無二的潛水時光。]

—《偽.遠古漫遊指南-新生代篇》

以上這段我虛構的場景很大概率上是不太可能發生瞭,但這個長著獠牙、人畜無害的大萌胖子卻曾經是真實地存在於這世界上,它便是鯨偶蹄目中最奇葩的一個成員——海牛鯨(Odobenocetops)


一頭成年海牛鯨與人類男性(1.8M)的體型對比圖,它們的身型大小在古往今來的鯨類傢族中屬於中等水平。圖:DA棲息於佛羅裡達州紅樹林海域的海牛。盡管海牛目與鯨偶蹄目在演化關系上較遠,但在外形上海牛鯨與海牛卻有著諸多相似之處。圖:GOOGLE

在鯨類從陸地重返海洋的漫長征程中,曾湧現出眾多外形古怪甚至是匪夷所思的物種,雖然它們早已消逝在生命演化的滾滾洪流中,但從遺留下來的化石殘骸碎片裡,我們依稀還能從中窺探勾勒出幾分它們神秘的輪廓。

海牛鯨便是這其中的代表之一。

與我們熟悉的絕大部分海豚超科成員相比,正如它們的名字所描述的那樣,海牛鯨在外形上與很多鯨類大相徑庭反而與海牛目和鰭足類的海象有許多相似之處,可謂是又一個神奇的趨同演化案例。

海牛鯨的化石主要發現於中新世-上新世的地層中,棲息地分佈在秘魯和附近的南美洲海域,其下包含瞭兩個種:秘魯海牛鯨(O.peruvianus)與細齒海牛鯨(O.leptodon)

作為一種早期的齒鯨類,海牛鯨的體型其實並不出眾。目前發現的化石樣本顯示其體長最大約有2.1-2.2米,體重為155-650kg不等。

跟現存鯨類和海牛目一樣,海牛鯨的後肢也已完全退化消失隻剩下隱藏在肌肉中的一小截腿骨痕跡且不與脊椎相連,整體看上去它們的身軀顯得較為短粗圓潤。

海牛鯨顱骨碎片化石,它們的獠牙非常引人註目,其鼻孔的位置也更加靠前。圖:維基百科英文版

它們的前肢和尾鰭與大部分海豚相似呈扁平狀結構,不過尾鰭的尾葉相對更加寬闊接近扇形;和露脊鯨以及一角鯨一樣,海牛鯨很大程度上應該也沒有明顯發育的背鰭(在部分復原圖的描繪中它們可能長著及其小的背鰭凸起),這是因為海牛鯨並不太需要在水中進行高速度的沖刺運動,因此自然也沒有演化出背鰭的生存需要。

[註:實際上,許多生存於高緯度寒帶水域的鯨類也基本沒有或隻有很小的背鰭,因為沒有背鰭更加便於它們在結冰的海水中遊動浮潛。]

海牛鯨通常在海中遊動的速度不算快,它們會使用長長的獠牙來探測海床上的軟體動物。圖:維基百科

與許多海豚科動物為適應高速遊動而演化出的魚雷水滴狀完美身材截然不同,海牛鯨那一身有著發達皮下脂肪層的短粗身軀明顯更適合在淺海地區的底層水域緩慢遊弋。

通過結合目前大部分齒鯨的生存模式,科學傢推測海牛鯨應該也是一種典型的群居性動物並具有一定的社會性行為,這樣以一定數量為單位的群體生活可以提高後代存活率也能共同防禦風險。

除此之外,與大部分今天我們所熟悉的鯨類相比,海牛鯨還有以下一些與眾不同的獨有衍征:

1.它們的吻突更加寬闊且口部位置也較為朝下,這使得它們可以更方便的用嘴吸食食物,也更方便用長長的獠牙挖掘出那些隱匿於淺海海床砂礫之下的各種生物,如:甲殼類軟體動物和比目魚這樣的底棲魚類;

與海牛主要取食海床上的各色海草不同,海牛鯨作為一種食性廣泛的肉食性動物,其捕食的對象是各種棲息於底層水域的魚類和軟體動物,它們寬闊而朝下的吻部非常便於貼近海床進食。圖:DA

2.與很多鯨類僵硬的頸部不同,海牛鯨的頸椎關節更加的靈活且能達到90°的轉動幅度。

這非常利於它們在水中及時發現四周水域的動態,從而使它們在覓食時能夠輕松地通過扭動頭部來隨時調整獠牙刺探的方向,以更加精準地搜尋目標獵物;

3.與所有現代鯨偶蹄目相比,它們還有一個最顯而易見的差異,那就是海牛鯨的鼻孔。雖然也已特化為噴水孔結構但其位置卻更加靠近頭部前端,大致位於吻部上方頂部額隆處而非頭頂正中央。當它們需要換氣時會像現代的海牛一樣,慢慢浮到表層水域然後將頭部上前端露出水面即可。

在鯨類逐步適應海洋環境的過程中,為瞭便於呼吸換氣的需要,它們的鼻孔位置不斷從陸地祖先那位於吻部前端的位置上移至頭部頂端。而海牛鯨的鼻孔位置顯示出它們作為一種相對原始的早期齒鯨類,更多的保留瞭一些祖先的早期特征。

兩頭浮上水面換氣噴水的海牛鯨,不過相比現代鯨類它們的鼻孔位置更加靠近頭部前端。圖:DA

4.與現代的海豚科不同,海牛鯨的上顎並沒有牙齒且呈現出拱形結構,眼眶的位置也更靠近顱骨兩側的顱頂處。

5.在海牛鯨的顱骨上,科學傢還發現瞭明顯地由於前顎骨氣囊存在所產生的凹陷痕跡,就此可以推測出它們與現代的大部分齒鯨一樣具有額隆結構。

額隆(Melon)是現代齒鯨小目(Odontoceti)所獨有的發育特征,它主要由脂肪等軟組織填充形成,一般位於吻部和額頭之間的位置,內部充盈著空氣可以吸納水中的聲波從而進行反射達到回聲定位的作用,並可用它產生共鳴與同伴進行復雜的發聲交流行為。

而一些早期鯨類如龍王鯨並不具備這樣的衍征,說明額隆是後期的齒鯨類獨立演化的結果。

虎鯨的剖面圖,可以看到它位於吻部上方額頭位置的額隆結構,這是現代齒鯨類所獨有的衍征。圖:維基百科

海牛鯨顯然已具備瞭這項現代齒鯨類都具有的回聲定位功能,然而有趣的是這並非是所有海牛鯨種群都擁有的共同特征。

因為在秘魯發現的海牛鯨化石樣本上,生物學傢在比對瞭一系列化石樣本後發現:這一分支種群並未發現有任何額隆結構發育存在的痕跡。這說明回聲定位系統僅存在於細齒海牛鯨這一個種身上。

“迷惑的大牙”

不過海牛鯨身上最讓人困惑不已的地方,當屬那對碩大無比的獠牙,它的存在究竟有何用處呢?

是求偶時用於吸引異性的獨傢密器?還是與同類在爭鬥時的絕佳武器?或是防禦天敵的致命工具?

以上種種可能性看起來似乎都有它存在的道理。

和大部分的鯨類一樣,海牛鯨的視力並不發達,因此通過回聲定位系統和獠牙的配合,它們可以輕易的發現那些躲藏在海床沙子之下的獵物。圖:DA

通過細致的觀察和比對,科學傢發現海牛鯨的獠牙質地其實並不像象牙那般堅硬,結構上其實比較容易折斷和碎裂,因此它不大可能像海象那樣,將獠牙用於激烈地打鬥行為。

進一步研究發現,在這些獠牙的內部密佈著細微的孔洞蜂窩狀結構,顯示出在它們活著時裡面曾佈滿瞭綿密復雜的神經網絡。因此我們有理由相信,這對長牙明顯擁有非常敏銳的感知功能,海牛鯨極有可能憑借這對獠牙來充當“探測器”,幫助它們搜尋那些躲藏在海底不易被發現的獵物。

兩隻環抱在一起的海牛鯨場景圖。作為一種社會性的動物,海牛鯨種群的個體之間有著復雜的交流方式和行為模式。圖:Twitter

在演化關系上與海牛鯨親緣關系最近的現存種群是一角鯨/獨角鯨(Monodon)。但同一角鯨那根從左上犬齒演變成的“獨角”不同,海牛鯨的這對獠牙其實是從它位於前上頜骨的右門齒特化而來,兩者的獠牙性狀也並非同源而是平行演化的結果所致。

讓人驚訝的是,科學傢們在其中一具雄性海牛鯨的化石樣本上發現:它的一對獠牙長度居然是不對稱的,其右側獠牙長度為1.2米,而左側獠牙卻僅有25厘米!這樣大的差異究竟是一個單獨的個例還是普遍出現在所有的雄性海牛鯨種群之中,目前還無法下定論。

海牛鯨是典型的兩性異型動物,雄鯨的獠牙比雌鯨的更加筆直修長。圖:維基百科部分雄性海牛鯨的化石顯示出,它們的一對獠牙長度可能並不相等而存在著明顯的差異性。目前還無法得知這是偶然的變異所致還是普遍存在的現象。圖:DA

但可以肯定的是雌雄兩性的海牛鯨具有明顯的兩性異型特征,雄性海牛鯨的獠牙長度要遠遠大於雌性,這意味著它們的獠牙也許在求偶行為中能起到至關重要的吸引異性的目的。換言之,對於一頭雄性海牛鯨而言,越大越長的獠牙意味著更強的競爭力。

作為海豚超科(Delphinoidea)中較早期的一個演化支,海牛鯨最終還是在上新世之後不久就銷聲匿跡瞭,它們獨特而相對特化的覓食方式可能是其走向滅絕的一大誘因之一。

一角鯨是現存的鯨類中與海牛鯨關系最密切的物種,它們被稱為真實世界中的“獨角獸”。圖:維基百科一角鯨的“獨角”其實是特化的牙齒形成的,但同海牛鯨的獠牙並非是同源演化。圖:維基百科

聊以慰藉的是,作為海牛鯨的近親——一角鯨科中的一角鯨和白鯨曼妙的身影,依舊在海洋中自由的遊蕩著,宛如蔚藍波濤世界中的精靈,生生不息。

—[The End]—


【物種名片】:海牛鯨 Odobenocetops

生存年代及地域分佈: 中新世—上新世(托爾頓階-贊克爾階之間),分佈於秘魯等南美海域。

演化譜系:哺乳綱-獸亞綱-真獸下綱-鯨偶蹄目-鯨下目-齒鯨小目-海豚超科-海牛鯨科(Odobenocetopsidae)-海牛鯨屬

包括兩個種:秘魯海牛鯨(O.peruvianus);細齒海牛鯨(O.leptodon)

生存狀況:滅絕


●〔文中數據來源和部分參考資料來源自:維基百科英文版/中文版,圖片來源:DeviantArt,g個別圖片見原圖作者圖中註釋〕

參考文獻:

1.Haines,Tim and Paul Chambers.The Completa Guide to Prehistoric Life PG 186-187 Canada:Firefly Books Ltd,2006

2.Annalisa Berta,James L. Sumich,Kit M.Kovacs.(2005):Marine Mammals:Evolutionary Biology.Academic Press.

3.Muizon,Domning & Ketten(2002),PG 244-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