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科普,再深挖,我力爭做到讓普通人都能看明白相對論錯在哪裡,深挖相對論的源頭–邁莫實驗的真相。

相對論講瞭什麼?時間不是絕對的,是相對的。打一個最通俗的比方

一開始A和B位置重合。靜止的A發射一束光,當這束光到達C的時候,B也從A點以速度V移動到瞭現在的B點。那麼這束光的光速既等於AC/tA,又等於BC/tB。

即AC/tA=BC/tB ,

因為BC比AC短,BC<AC,所以為瞭等式成立,B的時間要小於A的時間,即tB<tA。如果A過瞭60分鐘,那麼B可能過瞭50分鐘。這就是運動的物體時間變慢,所謂變慢就是時間變小。

如果B的速度接近光速,為0.9999C,快要趕上C,BC距離極小,那麼為瞭等式成立B的時間要極小才行,比如A過瞭幾十年,B可能才過瞭1秒鐘,這就是常說的如果物體速度接近光速,時間就幾乎靜止瞭。

以上就是狹義相對論的光速不變原理,真空中一束光,對於不同的觀測者,(對於靜止的A和運動的B),他們所測得光速是相等的。

再來看狹相的官方推導–洛倫茲坐標變換,如下圖

詳細推算不贅述瞭,其實大部分人也看不懂,但務必要記下其中最為重要的一句話“ 設光信號在S系和S'系的原點重合的瞬時從重合點沿x軸前進,那麼在任一瞬時t(或t'),光信號到達點在S系和S'系中的坐標分別是:x=ct, x'=ct',

稍微轉換一下形式,即,c=x/t ,c=x'/t',

通俗來說,x'的坐標長度是小於x的,因為o'這個原點往前移動瞭。o'x'的長度<ox。

這和一開始提到的式子,C=AC/tA ,C=BC/tB ,幾乎一模一樣。大部分人可能一輩子也推導不瞭洛倫茲坐標變換,但是上面這一點大眾還是可以明白的,這句話是洛變的核心,靈魂,是洛倫茲變換以及相對論的推導基礎,理論基礎。

這裡的光速不變是指同一束光的光速,在不同的慣性參考系中是完全相等的,沒有差異的。比如說地球表面有一列勻速直線行駛的列車,同一束光對於地表的速度和對於這列列車的速度,是相等的。

同一束光對於不同的觀測者,速度相等,或者對於不同的慣性系,速度相等。表述雖然不同,本質卻沒有什麼區別。都違反瞭常識,令人費解,這就是為什麼相對論誕生一百多年來一直有人反對的原因。

雖然光速不變原理令人費解,但它是有依據的。或許有人會說,麥克斯韋方程組就給它提供瞭理論依據,但這是錯誤的。麥克斯韋方程組的光速恒定與相對論的光速不變原理是兩碼事。

麥克斯韋認為,光在空間中的傳播速度恒定不變,是個常量,比如宇宙中A和B兩點之間同樣一段距離,不同的光比如紫外光、可見光、紅外線、無線電波等等,它們走過這段距離耗時相同。另一種是同一束光,對於不同的觀測者,比如靜止的A,運動的B,反向運動的C等等,他們所觀測到的速度是相同的。

再通俗一點就是,前者是一萬種光穿過同樣的空間距離所用時間相同,這是麥克斯韋方程組的意思,後者是同一束光對於一萬個不同觀測者,所測得速度相同,這是愛因斯坦狹義相對論的意思。

前者是合理的,合乎邏輯,並且光行差等實驗現象也能證明這一點,而後者在邏輯上是講不通的,然而,後者卻是有實驗依據的,即邁克爾遜莫雷實驗。它的實驗現象雖然詭異,但是明晰,且可以重復,這個實驗被稱為經典物理上方的兩朵烏雲之一,人們實在難以解釋實驗現象,最終人們不得不認同瞭兩點,一是以太不存在,二是同一束光的光速,在不同的慣性系中是沒有差異的,是相等的。

首先講一下我的立場,我認為實驗的解讀、實驗的結論是錯誤的。我對於實驗現象是沒有異議的,對於實驗原理,即改變相位差就會產生條紋移動也是認同的,但是對於實驗結果條紋沒有移動的原因,我思考瞭數年,期間不斷的自我否定,重新思考,直到我認為找到瞭真相,並且在此後的兩年內反復推敲,從定性分析到定量分析,不斷的充實完善。

簡單來說,移動光源在各個方向上的光波波長是不同的。邁莫實驗在推算時忽視瞭這一點。為瞭闡述這一點,為瞭讓廣大普通人理解這個實驗,理解相對論的謬誤,我決定依然用最通俗的語言,最形象的比喻展開這個論題,我爭取讓每一個物理愛好者聽明白。前提,你要先放下自己的立場,理性思考。

假設,水平桌面上有一點0,向M1和M2兩個方向分別彈射兩個小球,小球遇到擋板M1和M2彈回,0M1和0M2垂直。如下圖

如果球初速相等,都是V0,0M1=0M2,速度相等,路程相等,那麼它們理應同時返回O點。即便桌面水平旋轉90°,它們也會同時返回O點。這個很好理解。

如果把桌子搬到輪船甲板上呢?船的速度為30千米每秒,方向為O→M1,那麼小球在M1這條路徑上就會先逆風,再順風,相對速度先是V0-30,再是V0+30。這就像邁莫實驗裡光受到以太風的影響,光波速度先是C-V,再是C+V。

受到海風的影響或者說受到海風的幹擾,M1這條路徑上的小球會遲到一點。假設落後0.01秒,那如果把桌子水平旋轉90度,那麼就變成瞭M2的小球受到不利影響,遲到0.01秒。桌子旋轉前和旋轉後,兩個小球返回O點的時間差異翻倍,變成瞭0.02秒。

隻分析M1小球的話就是從落後0.01秒到領先0.01秒。不難理解。

邁莫實驗也是同樣的道理,如上圖,把一束光通過分光鏡(半反半透鏡)分成瞭兩束,射向M1和M2不同的兩個方向,兩列波受到以太風的影響不同,時間上一先一後,求出時間差異後就會得到旋轉之後的時間差,也就是原時間差的兩倍。這個數值乘以光速就是路徑差、光程差,準確來講是兩列光波的相位差,這個長度是鈉光波長590納米的0.37倍,即0.37個光波波長。計算過程如下圖。

(圖中有個謬誤就是光束1的傳播速度應該分別為C-V和C+V,上圖開頭描述錯瞭。這點在實驗光路示意圖中有明確表示)

然而,旋轉之後條紋間距沒有移動。實驗結果清清楚楚,零移動。

整個實驗裝置置於一個特制的方形水泥臺上,浮在水銀上以保證旋轉時整個平面的穩定,確保不會因為鏡子的振動產生微小的位移或者說或相位差。光線經過多次反射後形成11米的光程。中間有兩塊玻璃,左上的玻璃塊為半反半透鏡,右下的玻璃塊為補償板。如下圖。

再來一張全貌

在實驗桌面旋轉之前,經過不斷調整,兩列光波已經發生瞭幹涉,已經產生瞭清晰的明暗條紋,在旋轉90度之後,如果產生瞭0.37個波長的相位差,明暗條紋就應該移動0.37個條紋間距(1條紋間距等於2條明條紋中心之間的距離或者2條暗條紋中心之間的距離)。

怎麼更容易理解這個問題呢?假設手掌的長度等於波長的長度,你可以想象一下雙手整齊合十,然後左手向下右手向上交錯瞭一下,交錯瞭小半個手掌的距離。

同理,如果按照0.37的約數0.4個波長來算,在旋轉之後,你可以認為一列波向前進瞭0.2個波長,另一列波向後縮瞭0.2個波長,如下圖。這個程度的相位差反映到觀測屏上明暗條紋就應該移動0.4個條紋間距的距離。

但是實驗結果是沒有觀測到條紋移動。

實驗結果詭異而清晰,許多人慕名來觀摩。據說邁莫實驗設計之初是要延續很長時間,春夏秋冬各做一次,以比較地球在不同公轉位置時的數據差異,但是沒過多久實驗就終止瞭,因為無論做多少次都始終觀測不到條紋移動,結果為零,沒有其他的結果,或者說就沒有出現結果。

旋轉前後明暗條紋沒有產生預想中的差異,說明地球的速度沒有影響到光速的測量,延伸開來,任意慣性系的速度都不會影響到光速的測量,最終,無論在何種速度的慣性系中,所測的光速都應該是沒有差異的,沒有差異也即是相等的。這就得出瞭邁莫實驗的結論,一,以太不存在。二,在任何慣性系中,所測的光速是相等的。繼而延伸出,真空中的一束光,對於不同的觀測者,所測得的光速是相等的,沒有差異的。

真的有實驗證明同一束光對於靜止的A和運動的B,其光速是相等的麼?

不,沒有這樣的實驗,從來也沒有這樣的實驗直接證明這一點。這個結論是從邁克爾遜莫雷實驗間接得到的。這一點十分重要。

那麼,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結果呢?為什麼地球3萬米每秒的速度沒能帶來相位差呢?現在我就帶領大傢一點點剖析這個實驗。

首先實驗的原理是光的幹涉,兩束相幹光會形成明暗相間的條紋,如下圖所示。

之所以會形成明暗條紋是因為波峰與波峰疊加會相互增強,形成明條紋,波峰與波谷疊加會相互抵消,形成暗條紋。

舉一個生活中的例子,同一根繩子,從兩端各有一人向中間揮舞,各有一列波向中間傳遞(波長、頻率、振幅都相同),如果A最前面的波峰與B最前面的波峰相遇,那麼它們融合後形成的波峰增大,波動增強,同樣波谷亦然。這是相長幹涉。

但是,如果A的波峰與B的波谷相遇,那麼相互抵消,波動消失瞭。這是相消幹涉。

為什麼改變光程差明暗條紋就會移動?以下面這張示意圖為例。

相長幹涉形成明條紋,相消幹涉形成暗條紋。兩條明條紋的中心距離(或者兩條暗條紋的中心距離)算作一個條紋間距。兩條光程ab和ac的差值如果變化瞭,假設增加或者減少一個波長,觀測屏上的圖紋便會相應移動一個條紋間距。

比如,下圖S2板,以bc中點為圓心,逆時針微微旋轉一個角度,使得ab<ac,假設ab後退,減少瞭0.2個波長,ac前進,增加瞭0.2個波長,那麼明暗圖紋也隨之移動0.4個條紋間距,而且根據擋板傾斜的方向,條紋應該是向上移動的。

在這裡要指出一個謬誤,兩張雙縫幹涉的示意圖都把光波描繪成瞭縱波,像聲波那樣一圈圈擴散,實際光波是橫波,就像躺平的S字母。對於這個謬誤我表示理解,因為如果畫成橫波,狹縫之後的重疊影響實在太難表達瞭。

改變兩束幹涉光的光程差或者說相位差,明暗條紋一定移動麼?

是的。這是毋庸置疑的。

如下圖所示,保持M1光路不動,調節M2鏡子的位置,微微前進或者後退,在觀測屏上就會清晰的看到明暗條紋移動。這裡的明暗的條紋是一個個圓圈,調節M2光路的光程差,會看到圓環向內或者向外移動,表現為吞或者吐。

下圖就是大學物理實驗用的邁克爾遜幹涉儀。首先儀器處於靜止,底座不動,然後保持一條光路不變,極其緩慢微小的調節導軌,改變另外一路的光程,就會產生相位差,就會有明暗條紋移動現象。

而且,隨著鏡子位置的不斷調節,條紋移動是一個連續的過程,理論上來說,隻要精度跟得上,波長的基準值足夠準確,多小的長度變化都可以測量出來。1907年,邁克爾遜被授予該年度諾貝爾物理學獎,理由就是他發明瞭一種用以測定微小長度的幹涉儀(以及他在光學方面所做出的貢獻)。

那麼,為什麼這臺光程很短、這臺小小的儀器可以觀察條紋移動,而長達11米光程的邁克爾遜莫雷實驗卻沒有觀察到條紋移動呢?

兩者有區別麼?

有區別。

這臺小儀器是固定在臺面上的,基座不動。而邁克爾遜莫雷實驗先是做瞭一次幹涉,然後整個裝置旋轉瞭90°,變換瞭方向後兩條光路又做瞭幹涉。

小幹涉儀可以看做是一次幹涉,隨後在這次幹涉上做瞭微調,對末端幹涉相位進行瞭確定無疑的改變。而邁莫實驗是整個實驗臺旋轉,兩條幹涉光路的方向都發生瞭變化,準確的來講,它應該算作是兩次幹涉,。

幹涉儀和邁莫實驗的原理雖然相同,但這兩者還是有本質區別的。換句話說,如果也將幹涉儀整體水平旋轉90°,不調節導軌,保持兩條光路長度不變,也依然不會有幹涉條紋的移動。這不僅僅是光程短的緣故,將光程增加到11米同樣也會如此。

那麼,為什麼會這樣?或者問題再深入一點,既然產生相位差就一定產生條紋移動(吞吐),那麼邁莫實驗在變換方向後為什麼沒有產生相位差 ?

因為一個移動的光源,在不同方向上的波長長度是不同的。

假設光源在靜止時發出的光波波長為λ0,C=λ0×f。

那麼光源以速度v向東移動時,相反方向上即後面的光線波長是被拉長,是變大的,是>λ0的。其波長形變量與光源速度v密切相關。這就像舞臺上的一個演員,上下揮舞彩帶,如果反方向奔跑起來,彩帶的波長會變長。跑的越快,波長形變越大。隻不過機械波僅適用於特定參考系,而光波適用於整個宇宙空間。

另外,光波的頻率不變。光波頻率是由源頭波源決定,而不是由下遊的觀察者、觀測儀器來決定。多普勒頻移更像是一種觀察者效應,如果觀察者變換一千種速度,那麼它將得到一千個數值,這明顯是錯誤的。

一個穩定的光源,頻率為什麼要變化呢?一個穩定的光源,頻率是不變的,原先1MHz,現在還是1MHz。

波長變大,而頻率不變,這就會導致兩者的乘積(波速)變大。這看起來與光速恒定相違背。但這一點也不矛盾。因為這個速度的數值是相對於反方向移動的光源的。

換成通俗的語言,還是以光源向東,光線向西為例。

如果光源的速度是1000米/秒,乘積變成C+1000米/秒.

假設光源的速度提高瞭,變成瞭10000米/秒,那麼光波被拖曳的更長,乘積隨之變成C+10000米/秒。

假設光源的速度再次提高,變成瞭3萬米/秒,同上,乘積變成C+3萬米/秒。

但是這個乘積是個相對速度,是相對於光源的速度,是個相對值。

這句話應該重復一百遍。

無論光源的速度如何變化,波長總會對應發生形變,乘積(波長×頻率)也會隨之相應的發生變化,但是它們之間相互抵消後,光線(任意一個光波)在空間中的傳播速度,恒定不變,恒為C。

人們總說光的速度不受光源速度的影響,至於為什麼?原因語焉不詳。這就是其原因,簡單而合理。符合邏輯又易於理解。

如果用公式來表達

相反方向上波長被拉長,(λ0 + △λ) f = C +v,波長最長。

前進方向上波長被壓縮,(λ0 - △λ) f = C -v,波長最短。

其中 △λ f=v,△λ代表波長形變量,它隨著光源速度v的變化而變化,v變大,它就跟著變大。

中間地帶上波長由長到短依次遞減,形變量由速度在這個方向的分量所決定。

正中間位置波長為λ0。

舉兩個應用。

如果光源的速度由V1提高到V2,那麼反方向的波長會拖曳的更長,λ2>λ1.且滿足

λ2·f -λ1·f= V2 – V1 。

如果光源速度為30公裡每秒,即光速的萬分之一,那麼波長長度也應該變化萬分之一。

理解瞭這一點再來看邁莫實驗。邁莫實驗為什麼沒有出現條紋移動?或者說,為什麼旋轉90°之後沒有兩條光路沒有出現相位差?問題出在哪裡?問題就在於沒有考慮光源速度所產生的波長形變。在推算時是按照固定波長590納米這個固定數值來計算的。

初始,鈉光源隨著地球以速度v運動,前進方向上波長滿足(λ - △λ) f = C -V,同理,反方向滿足(λ + △λ) f = C +V。垂直方向則是滿足λf=C.

在下圖M1光路上,光波的初始波長是λ - △λ,而光波追趕M1反光鏡的相對速度是C-V,而這兩者恰好符合正比關系。比例系數為f,即單位時間內的光波的個數。

同樣,在被M1反光鏡反射回的光路中,光波的波長是λ + △λ,光波相對於半透鏡來說是迎頭相撞,速度為C+V,它們之間同樣符合正比關系,比例系數同為f,即單位時間內的光波的個數。

在這裡我需要簡單解釋一下為什麼返回的光波波長是λ + △λ,初始的波長是λ - △λ,如果M1反光鏡沒有隨著地球運動,而是在空間中處於靜止,那麼它接收到的波長就是λ - △λ,但M1反光鏡是以速度V跟隨地球同向前進的,那麼它接收到的波長就會變長一點,等於λ ,如果還要在移動中反射,那麼反射光波的波長則會更長,為λ + △λ。這一點如果多揣摩揣摩也可以想通。

理解瞭這一點再看上圖,由於波長的改變,速度與波長的正比關系恰好沒有變化,因此兩光路的波的數目是相等的,都是2k(2f)個波,方向的差異並沒有造成波的個數的差異,因此旋轉90度之後並不會變成2k+0.2個波和2k-0.2個波,波的數目沒有變,也就沒有產生波的相位差,沒有相位差,所以明暗條紋也就沒有移動。

另外這個實驗有個明顯的錯誤,當時的推算是按照地球公轉速度30千米每秒,得出0.37個波長的相位差,這是時代的局限性。現在的人們已經知道,太陽還帶著整個太陽系(包括地球)以220千米每秒的速度狂奔。如果按照整個太陽系的移動速度220千米每秒的話,相位差要翻7倍多,達到2.7個波長,與實驗結果更加不符合。

然而,如果按照我的理論,不管速度V是按照地球公轉速度30千米每秒還是按照太陽系整體移動速度220千米每秒,抑或其他任何數值,結果都是零。完美解釋瞭為什麼沒有條紋移動。

邁莫實驗的原始推算分為瞭兩步,一是先求時間差,二是根據時間差求光程差、相位差也就是波的個數差。而上述推論是隻有一步計算,是直接推導單位時間內光波的個數差異,從理論上從推算出相位差為零,從邏輯上驗證瞭邁莫實驗條紋零移動是合理的,必然的。

那麼,怎麼來驗證這一點呢?

我原先的思路是隻需要測量往返光路的光波波長即可,隻要波長不相等,有確實的差異,即可推倒這個實驗,推倒相對論。或者是測量任意單色光源360°不同方向上的波長是否存在差異,如果有差異,則證明我的理論正確。如果測得差異隨著方向的改變呈現出有規律的遞變,則更有說服力。

我持有上述觀點接近一年,直到最近我發現這個思路錯瞭,在絕對空間中光源不同方向上的波長依然存在差異,但是如果用儀器測量,差異是測不出來的。我是在視頻解說反射光路的波長為什麼要按照λ + △λ計算時發現的。

為什麼測不出?以M1光路為例,初始的光波波長在絕對空間中是λ - △λ,如果儀器也是絕對靜止,那麼它接收到的波長就是λ - △λ,這個沒有什麼疑問,但問題是它沒有絕對靜止,它在空間中也是以V的速度向右前進的,如此它接收到的波長勢必要長一點,為λ 。

同理,鈉光源向左向後發射的光波波長為λ + △λ,如果測量儀器在左側絕對靜止,那它接收到的波長就是λ + △λ,問題是它也隨著地球以速度V向右運動,在追趕鈉光源,它接收完一個完整波所耗費的時間短瞭那麼一點點,它接收到的光波波長也短瞭一點點,還是為λ 。

在波長差異最大的兩個方向測的都是λ,都測不到差異,更不要提其他方向瞭。任意方向上的波長形變量總能與速度V在該方向上速度分量的影響恰好抵消。

也就是說,光源與測量儀器保持相對靜止的話,不管它們在空間中運動速度V有多大,儀器真的就測不到波長差異。這個錯誤的驗證思路大約保持瞭一年,期間我翻看瞭許多測量波長的儀器、方法以及精確到何種程度,也曾有過疑惑,為什麼那麼全世界多次測量都沒有發現,有些甚至都精確到納米單位後的四五位小數瞭,卻依然沒有發現波長之間有差異?現在終於解釋的通瞭。

幸好,我之前還有一個備用的實驗方案。就是將一個點光源圍繞一個圓圈加速,就像環狀的粒子加速器一樣,期間在任意一個切線方向上測量波長,測量前進方向上波長是否被壓縮,相反方向上波長是否被拉長,測量移動光源的波長是否一致。

前後兩臺儀器靜止,光源是移動的,兩者不存在同等速度、相對靜止的關系,且光源速度可以由V1、V2、V3不斷累加,由不同數值推算是否滿足前述規律。

以上,有理論,或者說猜想,也設計瞭驗證實驗。前面的很好理解,尤其是加瞭許多形象的比喻和生活中的常識案例。後面的需要仔細揣摩。道理很淺顯,另外計算不涉及微積分,難度指數約等於零,多讀幾遍也不難理解。難的是觀念已然根深蒂固,先入為主。

弄明白邁克爾遜莫雷實驗條紋為什麼零移動,能夠從經典力學、從絕對時空的角度解釋的清,令人信服、令大眾明白,也就推翻瞭相對論。

劉順國

2023.5.25凌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