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平原及周邊地形的形成機制

垣根帝督 2024-04-04 17:24 16次浏览 0 条评论 taohigo.com

背景知識介紹:在發生澳大利亞大自流盆地中心艾爾湖附近的星體撞擊事件後不久,撞擊產生的巨大能量導致世界范圍內的陸塊碎裂。其中一個較大陸塊直接撕裂向北快速運動,嵌入遠古亞歐陸塊的內部,形成當前的蒙古高原心形臺地。

受蒙古印度洋陸塊向北撞擊的影響,對亞歐非陸塊的外觀的演變產生深遠影響。

其中的亞洲東南側陸塊向西南呈現約90度的彎折變形,漸次形成中國東北、朝鮮半島、日本、渤海灣、華東、華南、東南亞、中南半島等當前地形地貌。

亞洲西南側的印度陸塊和非洲陸塊撕裂分離,向東北旋轉運動,在和非洲陸塊撕裂後獲得的巨大動量,導致印度陸塊和青藏高原陸塊擠壓折疊熔融隆起(陸塊熔融的形成機制是元素在巨壓力作用下導致的“物質能量循環”),抬高形成現在的青藏高原。在青藏高原東北側前端的熔融軟流體物質由於堆積過高,軟化坍塌前沖,形成現在若爾蓋到漢中一線的崩塌,崩塌的陸塊軟流體物質撕裂向西運行的四川盆地東側陸塊,扭曲向西北,最終形成當前的四川盆地及周邊地貌。

印度陸塊向東北旋轉運動過程中,東北側前端和向西南彎折的亞洲東南側陸塊前端發生粘連融合,帶動亞洲東南側陸塊呈現出大幅度的旋轉碎裂,碎裂的陸塊形成現在的東南亞相互關聯的眾多島嶼最終形態。印度陸塊前端和東南亞陸塊粘接後共同構成青藏高原東側的一部分,而橫斷山脈主要是由東南亞陸塊內折疊擠壓形成的皺褶。

有瞭以上背景知識介紹,我們對於理解四川盆地周邊的地形宏觀形態的形成。

下圖成都平原的宏觀地球中的位置(圖中藍色方框所示位置)

受東南亞陸塊彎折擠壓和“若爾蓋-漢中崩塌”的共同影響,青藏高原東緣熔融陸塊有不同程度的向東坍塌剝離撕脫,而伴隨著“若爾蓋-漢中崩塌”帶動陸塊物質向東北漢中方向扭曲,原先湖北宜昌到綿陽一線東北的秦嶺以南的大片山體物質是和宜昌-重慶-瀘州-樂山-雅安一線以南的大片陸塊從一個整體撕裂為當前形態,在撕裂後,伴隨著青藏高原東緣(即四川盆地西側邊界)向東移位擠壓,形成現在四川盆地當前形態。

下圖是成都平原附近地形圖。

在四川盆地內部,成都平原東側,是一條特征明確的陸塊在運動過程中擠壓拉伸形成的條索狀皺褶山脈(即龍泉山,見下圖藍色線條所示)。山體從綿陽以南到樂山,綿延達300公裡。此山可看做是“若爾蓋-漢中崩塌”後,陸塊熔融,青藏高原東緣向東擠壓,熔融軟流體物質以都江堰市附近為主要流出口向東南運動,擠壓四川盆地內部,造成陸塊表面田地膜皺褶隆起形成。

“若爾蓋-漢中崩塌”後,青藏高原東側內部的熔融軟流體由於壓力得到釋放,邊緣撕裂向東擠壓(見圖中紅色粗箭頭所示)。內部熔融物質就像撕破的雞蛋液一樣,以都江堰附近作為流出口,向東南側擴張流淌(見下圖紅色小箭頭所示方向),青藏高原東側邊緣也逐漸坍塌下陷,在都江堰南北兩側的山地平原交界部位,都可看到山體向東擴張形成的平行繩狀堆疊紋(綠線所示)。這也就是說,在成都平原形成之前,都江堰附近的青藏高原東緣山體海拔比現在要高出很多。現在成都平原下的花崗石巖層是來自青藏高原內部的熔融巖漿冷卻凝固形成。而我們現在看到的成都平原海拔比四川盆地中心位置約高出200米也能得到合理的解釋。現在的眉山市附近地層中蘊含石膏、芒硝等蒸發巖,與青藏高原形成之初,海平面抬高,導致海水灌入四川盆地內部有關。而此時四川盆地內部地下是炙熱巖漿,海水受地層陸塊熔化的地熱加熱熬煮、蒸發變性形成當前所見的石膏、芒硝等蒸發巖。

下圖是龍泉山近景,由於山體是受都江堰所在的岷江流出口的軟體擠壓形成的田地膜皺褶,並且擠壓較為舒緩,山體呈現出低矮的土山丘陵地貌。當前地學認為龍泉山所在的條狀山系是流水風化侵蝕形成的土山,這是無法解釋宏觀條狀山系成因的(即上圖藍線所示山系形態)。

下圖是龍泉山所在山系東側外圍四川盆地中部的地形圖(見下圖綠色陰影部分,約為4萬多平方公裡),為大面積的海拔大致為400米的等高丘陵區域,這麼大面積的丘陵地貌是如何形成的?從宏觀看,是陸塊膠質膜在冷卻過程中的遊離皺縮。

下圖是局部衛星視圖(圖中線段長度為5公裡),宏觀顯示非常明顯的大致等高的皺褶隆起:

下圖局部扭曲皺褶山包衛星視圖(圖中線段長度為200米):

下圖是局部風景圖片,宏觀上衛星視圖中所見的顆粒隆起在實體風景中為直徑100-200米高差20到30米的土山包:

不理解四川盆地及成都平原的形成機制,是不能正確理解此區域地形是如何形成的。當前地學認為此處丘陵地貌的形成是風化的結果,是和宏觀地形不符的。

四川盆地的形成機制:蒙古印度洋陸塊向北運動擠壓進入遠古亞洲陸塊內部,造成當前蒙古高原心形臺地的形成,由此開始當前亞洲陸塊的演變。

下圖是蒙古印度洋陸塊向北運動形成蒙古高原心形臺地的運動軌跡示意圖:

印度陸塊向東北移位的同時,亞洲東南側陸塊則向西南方向順時針扭曲變形,兩個相向運動的陸塊前端在孟加拉灣附近發生粘接交匯,共同向北運動。受印度陸塊向東北移位擠壓和亞洲東南側陸塊的碰撞粘接的共同影響,造成當前青藏高原的擠壓抬升。由於陸塊抬升劇烈,陸塊擠壓過程中輕鐵元素的聚變融合並輻出大量熱能,造成陸塊熔融,堆積隆起形成青藏高原並共同向北運動。因青藏高原東北側是由印度陸塊和亞洲東南側陸塊粘接而成,造成現在的青藏高原東北緣的若爾蓋附近,熔融物質堆積過高發生坍塌,即宏觀所見的“若爾蓋-漢中崩塌”。而此時的撕裂變形的川渝陸塊運行到當前的四川盆地中部附近,受“若爾蓋-漢中崩塌”前端陸塊物質的拖拽,川渝陸塊中部發生由西向東的撕裂,撕裂後形成的凹陷就是現在的四川盆地。

下圖是四川盆地撕裂形成過程示意圖(綠線所示為撕裂方向,紅線為若爾蓋漢中崩塌,藍線為重慶附近條狀山系,黃線所示為青藏高原東移擠壓方向,粉紅線條所示為橫斷山脈的擠壓形成方向)

通過上圖可見,四川盆地是粘性熔融陸塊在運動過程中撕裂形成的凹陷形盆地。宏觀地形特征非常明確。

本文的一個推論就是否定當前科學界所用的以元素半衰期為基礎的地質定年方法,認為元素在地質巨壓力條件下會發生互相轉化,特別是輕鐵元素向重質元素的轉化並輻射出熱量和輻射,導致陸塊自身在運動過程中熔融。當前地球上的海陸分佈是由一場史前災難引起的,地質運動的描述應該從一個時間點開始,而非當前科學界認知的有46億年歷史!

在四川盆地形成之初,陸塊撕開後,熔融的流動巖漿向盆地中心的凹陷部位流淌聚集,巖漿上漂浮的一層浮沫層,就是當前的土壤層。隨後,陸塊逐漸冷卻,熔融的巖漿逐漸冷卻固化成巖石,即當前所見的成都平原地下的花崗巖基底層。熔巖在冷卻過程中,表面也逐步趨於皺縮,同時,伴隨著成都平原形成過程中,來自青藏高原內部的巖漿向四川盆地中心擠壓,形成瞭當前四川盆地中部大面積的呈現宏觀蟾蜍皮狀的膜皺縮紋路特征。

下圖是成都平原地下巖蓋的形成過程示意圖(紅線為若爾蓋漢中崩塌,藍線為伴隨著若爾蓋漢中崩塌導致陸塊撕裂後,青藏高原內部熔融巖漿流出方向)。成都平原的熔巖流出成因能夠解釋成都市東側的龍泉山、南側的櫻桃山和彭祖山等條狀山系的成因:為成都平原內部熔巖流擴張過程中形成的外圍擠壓皺褶。

下圖綠框中地形宏觀上顯示的是特征非常明確的粘性物體冷卻皺縮形成的紋路特征:

下圖是德陽市東側的山體衛星地圖,宏觀顯示呈粘性流紋特征:

從宏觀上看,田地(土壤層)是一層漂浮在地表的一層膜,就像粘附在燒熱鐵板上的一層熱縮膜。伴隨這四川盆地形成後的逐漸冷卻和成都平原的向東南擠壓,冷卻後形成當前紋路特征。

因考慮到成都平原東側的龍泉山條索狀山系形成過程中,同時伴有向東的擴張,所以,我們現在在龍泉山條索狀山系東側外緣能看到不同程度發育的蟾蜍皮樣宏觀皺褶地貌。

當前地學認為的成都平原是岷江形成的沖擊平原的形成機制是錯誤的,因為和宏觀地形特征不符,也不能解釋成都平原地質構造。據四川深部地球物理資料記載,成都平原的地質構造是在很硬的巖石上覆蓋瞭一層厚厚以泥土為主的沉積物。盆地基地是硬化程度很高的花崗石結晶基底。之上有平均深度約 5~7 米雜填土和平均深度約7~10米沙卵石。

相比較而言,成都平原既然是沖擊平原,為什麼下面會有硬化程度很高的花崗石結晶基底?為什麼上面沉積的土壤層是如此之薄?為什麼沙卵石不是沿著古河道分佈,而是遍佈整個成都平原?為什麼沖擊平原下會有豐富的芒硝,巖鹽等蒸發巖產出?為什麼沖擊平原下會有溫泉?為什麼沖擊平原的外圍會形成條狀山系?這些問題顯然用當前地學知識來解釋是乏力的。

針對上述問題,用軟流體知識則可非常合理給出解釋:青藏高原東緣向東擠壓,熔融軟流體物質以都江堰市附近為主要流出口向東南運動,熔巖主要位於土壤下層運動,擠壓四川盆地內部,造成龍泉山陸塊皺褶隆起的形成。也形成瞭成都平原西北高、東南低的地形走向,熔融軟流體向東南運動過程中逐漸冷卻固化,形成現在的成都平原下的花崗石結晶基底。而基底層上部,由於覆蓋土壤層,土壤層逐漸受侵蝕破壞,熔融形成粘性顆粒,在基底層熔巖運動的帶動下,粘性搓動,冷卻形成現在的卵石層(這有點類似於我們做桂花湯圓的機制)。所以現在我們所看到的卵石層是沿成都平原散漫分佈的,而非沿古河道分佈。我們一直以來認知的卵石是受水流沖刷磨蝕形成的觀點是有欠缺的。而位於陸塊最表面的土壤層,兼具保溫作用,未被明顯破壞,不過在軟流體輻射及高溫作用下,逐漸變性形成現在的紫色土壤。

大傢有興趣可以對比黃河三角洲營口段、恒河三角洲、密西西比河三角洲、都江堰市附近岷江沖擊三角洲地形特征,在形成機制上都為陸塊熔融流淌擴張形成,對比其中的形態特征及形成機制的異同。

下圖是重慶周邊地形圖:

認識到陸塊在運動過程中會發生壓熔及四川盆地的形成與青藏高原西北緣發生的“若爾蓋-漢中崩塌”相關後,我們可以非常容易理解重慶附近的地形形成機制。

“若爾蓋-漢中崩塌”導致川渝陸塊沿“達州-宜昌”附近為中線(上圖黃線所示)發生撕裂,其北側陸塊西端向東北方向扭曲,同時陸塊在受壓扭曲過程中發生壓熔,粘性拉伸,形成現在橫臥“S”形的山脈走勢(上圖中藍線所示)。

伴隨著“達州-宜昌”南北兩側陸塊的撕裂,殘留下來的陸塊碎片繼續粘性拉伸,形成現在瀘州、重慶、達州、恩施所在區域的大片粘性拉伸的條狀山系,宏觀紋路走向順暢自然,和粘性物體撕裂特征完全相符(上圖中綠線所示)。

因為重慶附近的宏觀地形是符合粘性物體撕裂拉伸紋路特征的,所以我們可以判斷重慶的砂巖地貌非沉積巖,而是陸塊在熔融拉伸後凝固形成(如朝天門附近、紅巖等自然景觀);而石灰巖,也並不是沉積巖,而是熔融變性純化形成的陸塊膠體物質。

地學中隻會描述當前重慶附近的砂巖地貌是沉積巖,但對宏觀地形中體現的條狀拉伸紋路選擇性失明,因為這不符合他們的基礎理論。

下圖是四川盆地北側地形圖,理解瞭“若爾蓋-漢中崩塌”後,就能很容易理解下圖中藍色陰影部分區域地表宏觀皺褶形態的形成。

運動過程中的陸塊所體現出來的性質和我們在平底鍋上熔化巧克力塊的特征類似,我們可以將宏觀陸塊想象成巨大的巧克力塊。不過,陸塊在運動過程中,具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物理性質,會發生壓熔和元素轉化。在發生“若爾蓋-漢中崩塌”後,川渝陸塊被青藏高原東北側崩塌的熔融陸塊物質牽拉撕裂向東北扭曲。崩塌通路兩側陸塊受熔融崩塌膠體物質在地下向外圍擴張擠壓,形成現在四川廣元到陜西漢中一線南側的大片陸塊隆起形成的高海拔山地。

我們在做面團過程中,會發現面餅是有彈性的,面團按下去一個窩,很快就會彈回來。宏觀上,陸塊也一樣,運動過程中的陸塊逐漸趨向柔軟,柔軟的陸塊也具備很強的內張力。回顧四川廣元到陜西漢中一線南側的大片陸塊的形成過程,會發現此部分陸塊隆起是受“若爾蓋-漢中崩塌”熔融陸塊對外圍擠壓有關,是被動扭曲形成的隆起。被動扭曲,由於存在彈性勢能,勢必要回退。在現在的大巴山-巫山一線形成現在橫臥“S”形紋路的山脈走勢也預示著四川盆地北側(圖中藍色陰影部位)存在陸塊回彈擠壓的趨勢。

這種內張力引起的陸塊彈性回退擠壓是發生在“若爾蓋-漢中崩塌”及扭曲拉伸陸塊形成的大巴山-巫山一線的橫臥“S”形紋路之後,並且回退幅度明顯變小,但是會引起陸塊表面的膜皺褶的形成。部分已經固化的陸塊在回彈擠壓過程中會發生撕裂及表面斷裂,非常顯著的一個粘性裂紋從廣元市區穿過,一直到通江縣兩河口鎮附近(上圖中綠線所示區域),為一條寬度5-10公裡,長度近300公裡的凹陷裂紋。此裂紋的形成與大巴山-巫山一線的橫臥“S”形紋路陸塊扭曲變形後的張力回退及青藏高原向東擠壓有關,大巴山-巫山陸塊和青藏高原東側的夾壓,導致陸塊向南擠壓坍塌,擴張形成當前的裂紋(紅色箭頭所示為坍塌方向)。我們通過通江縣兩河口鎮附近(黃圈所示位置)宏觀地形紋路特征能瞭解到,此裂紋發生在“S”形紋路形成之後,“廣元-通江”裂紋導致大巴山-巫山一線的橫臥“S”形地形紋路出現斷裂。

下圖是通江縣兩河口鎮附近局部地形圖。地形信息中的“廣元-通江”裂紋和導致大巴山-巫山一線的橫臥“S”形地形紋路形成的先後時序信息有非常明確的體現。大巴山-巫山一線的橫臥“S”形地形紋路(藍線所示)形成後,陸塊回彈擠壓,導致廣元-通江以南陸塊收到擠壓向南坍塌,形成“廣元-通江”裂紋(綠線所示,紅色箭頭顯示陸塊坍塌方向),裂紋沖斷先期形成的流暢的“S”形紋路(藍線所示)。這種信息地形圖能明確給出。佐證廣元-通江以南陸塊是向南坍塌的,還可關註其以南陸塊的紋路,特別是大通江兩岸山脈陸塊皺褶,巨大而粗曠,猶如壓碎的豆腐塊,山體與山體之間,顯示的是曾經的膠質陸塊斷裂形成的“鋒利”斷緣,地形宏觀上受擠壓碎裂的特征明顯(下圖中粉紅線條所示區域)。

可以佐證“廣元-通江”裂紋是陸塊向南粘性撕裂坍塌形成,我們可關註裂紋南側邊界山地的地形。下圖是裂紋南側燕子溝鎮東側衛星視圖,陸塊在向南坍塌撕裂過程中,因表層陸塊的冷卻硬化,陸塊撕裂形成“銳利”山嶺邊緣(藍色虛線所示)。由於陸塊是向南撕裂運行的,所以我們看到的山嶺邊界宏觀上是向南弧狀凸起的。在陸塊撕裂的過程中陸塊的表面物質,由於受到冷卻,相對於底層山體較為堅硬,在撕裂過程中形成“銳利”山嶺斷緣;而底層山體物質,受到頂層固化的山體的保溫,還較為柔軟,在山體向南撕裂運行過程中,柔性山體向北擠壓形成皺褶,即在“銳利”山嶺北緣的和山嶺斷緣方向形成幾乎垂直的宏觀溝谷山嶺紋路(下圖黃線所示)。

通過上圖我們也能發現,河流河谷很大程度上與陸塊擠壓或拉伸過程中形成的壓熔裂紋或皺褶相關,當前地學認知的河谷的形成是由流水冰川風化形成的機制很可能是錯誤的,需要深入反思。

下圖是南江縣燕子溝西側的山體宏觀衛星視圖。山體南北延續近20公裡(紅色線條所示范圍)。由於“廣元-通江”裂紋形成後,廣元-通江南側陸塊受大巴山-巫山陸塊和青藏高原東側的夾壓(黃色箭頭所示方向),原先柔軟的山體陸塊受壓向南流淌擴散,宏觀上一個個山嶺山谷及山體形態走向和粘性拉伸形態猶如一個個花瓣,其山體宏觀形態呈現出明顯的膠質特征。

下圖是廣元市南牛頭山、紅石峽、雲臺山等風景點的局部風景,這些風景點的真實成因和當前地學中的認知存在天壤之別。

1、紅石峽的基礎地質構成為紅色砂巖,砂巖並非當前地學描述的沉積巖,而是陸塊在運動過程中地表顆粒物質(如土壤、沙粒等)遭受熱量及高能輻射形成的膠質地塊,膠質沙巖地塊在逐漸冷卻過程中存在脆性,陸塊再次擠壓錯斷分離,導致砂巖形成垂直的不規則斷緣。即我們當前看到的紅石巖風景點的景觀。如果不出意外,在紅石峽兩側懸崖上,應該能找到兩側斷裂分離過程中的痕跡證據。

我們能夠認知粘土可以燒磚,燒制器皿,卻不願意想象山體中巖石的成因也是熱力及輻射導致的結果。沉積是不能形成膠結巖石的,熱力和輻射才是導致巖石膠結的成因。

2、雲臺山附近的砂巖陸塊是在陸塊演變過程中,尚未完全冷卻的粘性陸塊,在“廣元-通江”陸塊向南撕裂坍塌後,遭受大巴山-巫山陸塊和青藏高原東側的再次夾壓,柔性膠質砂巖陸塊受壓,局部隆起,形成現在渾圓山體外觀。

下圖是雲臺山局部風景,層狀柔軟砂巖山體受壓向上隆起(紅色箭頭所示方向),部分表面的板狀砂巖在受壓過程中發生斷裂,被隆起的砂巖山體攜帶夾雜在柔軟山體中向上運動,隨山體冷卻形成現在形態(紅圈所示位置),呈豎直碎板狀。

同樣的砂巖地塊如:中國西北部,西南部、美國西部、中歐和澳大利亞等地的所有的丹霞地貌,都不能用風化侵蝕來解釋,因為和宏觀地形特征不符,隻能用陸塊熔融粘性膠結、拉伸、擠壓、碎裂等有關。關於丹霞地貌的宏觀地形證據,如果單獨展開,將是一本厚厚的書,請讀者根據具體地形細節、衛星視圖、實體風景相互對照進行思考分析。

3、牛頭山的山體從側面看,猶如仰頭向北的牛頭,但從俯視圖上能看出,此山體是向南坍塌的斜坡陸塊。此山體的形成與“廣元-通江”陸塊向南撕裂坍塌後,遭受大巴山-巫山陸塊和青藏高原東側的再次夾壓相關(運動趨勢是先有紅線所示的向南滑脫,後有綠線所示的向北擠壓,形成牛頭廟所在的懸崖隆起),山體陸塊是一個尚未完全熔化的殘存板狀砂巖。

下圖是廣元市東南的昭化鎮附近宏觀衛星視圖。

因廣元-通江裂紋形成和後期廣元-通江南側陸塊受大巴山-巫山陸塊和青藏高原東側的夾壓存在時間差,我們在昭化鎮以南的地形中能明顯看到這種地形痕跡特征。

1、 廣元-通江裂紋產生後,廣元-通江陸塊向南運動,陸塊在運動過程中熔融粘性拉伸,形成廣元-通江裂紋,同時也造成南側的陸塊熔融,所以陸塊斷緣呈現出粘性陸塊斷裂形成的特有弧狀邊界(紅線所示)。

2、 在廣元-通江裂紋形成後不久,青藏高原東北側邊界向東擠壓,進一步加重廣元-通江陸塊向南的擠壓,但是此時,局部陸塊已經發生冷卻硬化,青藏高原東移擠壓,在現在的嘉陵江和白龍江交互處,導致前期形成的弧狀邊界出現斷裂錯位(藍線所示),在廣元市正南方的南山附近的山谷,是另一處撕裂折斷形成的斷緣。

3、 受青藏高原東移擠壓及大巴山-巫山陸塊回退擠壓的共同影響,除瞭造成昭通、南山斷裂痕跡外,陸塊內部前期撕裂形成的殘留斷緣邊界再次發生擠壓斷裂,形成現在錯亂的隆起山體,但是宏觀地形走向依然可以看出前期的完整性(綠線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