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世界各國傢庭裡的孟加拉豹貓,在國際貓協會(TICA)累計登記的就超過瞭25萬隻,而且還有很多並沒有登記的,同時還在不斷增長中。

這些孟加拉豹貓Bengal Cat,最初誕生於美國,都是來自於 Centerwall 博士的實驗室(Loma Linda University Lab)裡面最初三隻亞洲豹貓(Asian Leopard Cat,以下簡稱ALC)的後代,最初的這三隻亞洲豹貓分別叫做 Millwood Praline,Millwood Pennybank,Millwood Rorshack。

1983年,圖右側,Millwood Praline、Millwood Pennybank、Millwood Rorshack

19世紀60年代的美國,首先將ALC(亞洲豹貓)成功繁育出一種傢養品種貓的人,叫Jean Sudgen Mill。

在1963年她將一隻公的黑色的短毛“傢貓”與一隻母的ALC交配.。試著通過跨品種雜交創造出一種有著ALC的美麗花紋但卻有著“傢貓”一樣溫順的新貓種。

經過初步試驗與跨品種交配和繁育產生的後代,證明瞭ALC與“傢貓”是可以交配產生後代的,但是隨後Jean傢族發生瞭一些事故而暫時中斷瞭這些實驗。

在1975年,Jean認識瞭一個叫 Willard Centerwall 的博士,是一位服務於加州UC Davis的遺傳學傢與小兒科醫師。期間Centerwall博士利用ALC與普通傢貓跨品種交配的後代,從事『免疫力』與『貓白血病』的研究。

Centerwall 博士在他的實驗室

後來,Jean用8隻母的ALC跨種繁育後代,繼續從事她的繁育計劃。也就是將亞洲豹貓與傢貓品種繁育,生出第一代幼崽統稱為『基礎種貓』F1,F來自拉丁語filius,有 “子女” “世代” 的意思,也就是我們俗話稱的串串。F1 指第一代,有50%亞洲豹貓的血統、野性,甚至攻擊性,因此並不適合多數傢庭飼養。

博士將 F1 精心培育養大,從中挑選最優良的個體,在成熟後與優良的傢貓品種(埃及貓或美國短毛貓)進行交配,生出第二代幼崽,統稱為F2,還是有明顯的野性。

用同樣的方法產生F3,基本脫離野性瞭,但是因為雜交的基因差異很大,很多F3個體都沒有生育能力,並不能穩定遺傳那些篩選出來的優良特性,於是再用F3與優質的傢貓結合產生瞭F4。

到 F4 這一代貓身上隻剩下1/8的亞洲豹貓的血統,脫離瞭亞洲豹紋貓的野性,氣質開始如其他傢貓一般溫順。

再次提醒,本文當中所提及的傢貓(Domestic Cat),並不是中華田園貓,而是與野生豹貓相對而言,適合當時在美國傢養的品種貓(例如埃及貓、美國短毛貓)。

埃及貓美國短毛貓

如今的孟加拉豹貓身上,之所以會帶有斑點(spotted)或者大理石紋(marble)之分,就是分別由ALC與埃及貓交配所產生的斑點紋,或由ALC與美國短毛貓交配所產生的大理石紋。

點狀豹紋和大理石紋Centerwall 博士的女兒在與最漂亮的一隻F1一起玩耍

後來經過與Jean的努力,不斷試驗、精挑細選、多代繁育,終於在1984年,篩選出的豹紋貓,已經沒有瞭野性,成為一種具有溫馴個性與穩定遺傳特性的新貓種,稱之為孟加拉豹貓(Bengal Cat),後來獲得著名的國際貓協會(TICA)認可,還榮登多傢雜志。

如今甜甜圈狀豹紋的孟加拉豹貓

因此,孟加拉豹貓並不是野生動物。孟加拉豹貓的血統一部分源自於亞洲豹貓,而在優質繁育者的努力下,繁育出瞭堪比亞洲豹貓還美麗的豹紋,但經過多代跨種培育、篩選、穩定遺傳的過程,已經不具有野性,而成為適合傢庭飼養的寵物貓新品種。

孟加拉豹貓血統在全世界繁育者們的不懈努力下不斷發展,直到2000年左右,國外Bengal專業繁育者們才開始從中大型野生貓科動物血統引進這些圓圈狀的特性,例如Leopard(豹)、Jaguar(美洲虎)、Clouded Leopard(雲豹)、Ocelot(虎貓)、Margay(長尾虎貓)等等,經過雜交、培育、精選、穩定遺傳等一些系列流程,最終形成現在我們看到的優良特性。

孟加拉豹貓血統發展

下圖為帶有豹紋的野生貓科動物大合集。

但這些中大型貓科動物身上的紋路特性,並不是直接和小體型的“傢貓”(Domestic Cat)雜交而來的,其基因與特性大概按以下順序進行遺傳:

帶有豹紋的中大型貓科動物 -> 帶有豹紋的中小型野生豹紋貓 -> 小型傢養的孟加拉豹貓。

後來幾十年裡,飼養、繁育孟加拉豹貓的人越來越多,也有人將孟加拉豹貓(或ALC)與各種短毛品種貓進行交配,經過培育、多代子孫遺傳、篩選過後,產生瞭豐富的花色品相。

孟加豹貓豐富的花色、紋路

各色系 Bengals 的血統來源:

更多詳情請看:

另外,在各類傢貓(Domestic Cat)交配產生的F1、F2當中,最常見的顏色就是碳色(Charcoal),由一種顯性基因——碳色基因(APB)導致,APB並不依賴於任何顏色基因而獨立存在,也就是說,在金色、銀色、雪色等各種顏色孟加拉豹貓中都可遺傳碳色基因(APB),APB會讓孟加拉豹貓的紋路更加清晰,對比度更加明顯。

不隻顏色,孟加拉豹貓的不同紋理、不同眼睛顏色、不同對比度等等,也會因為祖祖輩輩的基因而得到遺傳,這是其他品種所沒有的,會在後續文章當中詳細解釋。

雲紋狀和斑點狀的來源

有人會問:現在還有必要使用ALC(亞洲豹貓)來配種嗎?

第一,亞洲豹貓在我國屬於野生保護動物,禁止買賣。

第二,亞洲豹貓有野性,不適合一般傢庭飼養。

第三,交配、繁育、篩選、穩定遺傳等一系列流程,幾年時間也不一定能做好,這個過程中投入的精力、物力、財力,遠超過你所想象到的十倍。

第四,以上 ALC~F1~F2~F3~F4~Bengals 完整的繁育過程中,從避免近親繁育的角度,大致可以推算最少需要多少隻基礎種貓(上百隻),僅僅一隻優良品相的ALC都不好找,遺傳本身具有隨機抽樣屬性,有的個體遺傳得好,有的個體遺傳得不好。

孟加拉豹貓經過三十年的品種確立、探索、發展,已經成為瞭一個高度完善且穩定的品種,不需重新引入野生品種進行繁育。

雖然民間真的有人這麼做瞭,但是…… 產生後代的品相,真是不堪入目……

逐利的後院貓舍自行繁育的F1

在國內市場上,良莠不齊的貓舍、繁育者,導致孟加拉豹貓的品相參差不齊。

同時,純種貓的繁育還講究品相,優質的野生ALC、符合繁育孟加拉豹貓標準的,很難找。 而且繁育過程中,會有大量的F1~F3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攻擊性、品相不合格等)被送走或人道處理,這個或漫長或血腥的過程,很難實現,也完全沒有必要再來一次又一次瞭。

所以,與其想著用ALC來配種,遠遠倒不如從優質孟加拉繁育者那裡尋找一隻現成的漂亮小貓,哪怕貴一些。

即便是一公一母、血統純正、品相上等的兩隻孟加拉豹貓,產生的後代也不一定保證所有的後代品相都很好。凡是學過中學生物的人,都知道這麼一個基本生物原理——遺傳具有隨機性。隻是父母品相好,會讓後代品相優良的概率更高。


我是一名孟加拉豹貓繁育人。更多請參看我的專欄文章:

碼字不已,且贊且珍惜。

點贊,是您對我寫作整理最大的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