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跨性別者的17歲:逃離,流浪,自殘”

“為瞭給男友擋災,10萬+中國女孩正在自殘放血”

“她含著刀片,講述被父母傷害的疼痛”[1]

自殘是社會中一個一直存在但一直未受重視的事情。每天層出不窮各式各樣的新聞仿佛讓社會的記憶都變成短時的,這讓人們總是漸漸的忘卻對一些重要事情的關註。

這篇文章可能有些沉重,但希望能夠幫助上那些有過、想過、或身邊存在有過或想過自殘和自傷的人們。我們都需要更健康的方式來應對困難。希望這篇文章能幫你找到一種健康的應對方法來代替自殘。

自殘(self harm),或自傷(self injury),又為非自殺性自殘(Nonsuicidal self-injury, NSSI) ,指個體帶有故意傷害自己的意圖,對身體組織實施自我破壞和直接傷害的行為。[4]

任何故意傷害自己的行為都被歸類為自殘,現有記錄在案的自殘形式已超過16種,最常見形式有:

– 故意割傷皮膚(例如,割腕,劃傷皮膚)

– 故意撞擊或擊打物體以傷害自己(例如,用頭撞墻)

– 故意燒傷肌膚

– 故意撕破和破壞傷口來阻止傷口愈合

– 故意拔自己的頭發

至於身體穿孔(耳環、鼻環等)、紋身等行為,除非是帶著故意傷害身體的心理,否則不能算作自殘行為。

【每10個孩子中就有2個可能自殘過】[4]

但是值得一提的是,剩下8個人可能都有過自殘的想法。這是一個恐怖的現實,所以讀者們不要覺得20%的實際自殘實施行為概率很低。

因為自殘者提供自我報告的幾率很低,許多患者到十分嚴重的程度才去醫療機構就診。這也使得我們對於自殘發生率很難進行研究和測量。

不過,一項相對準確的薈萃分析對迄今為止在世界范圍內進行的所有流行病學研究進行瞭匯總評估後得出,青少年、成年早期和成年群體的自殘行為發生率分別為17.2%、13.4%和5.5%。這呈現瞭自殘行為與年齡間的負相關性:年齡越低,自殘行為發生率越高。這是由於年齡低的人群的大腦前額葉未發育成熟。這使得他們的自控力更差,去思考衡量行為的後果的能力也就越低。

另外,自殘現象從2000年左右開始越來越多。數據表明,從1990年開始,接受自殘治療的青少年人數以及自殘在社交網絡上出現頻率急劇增加。[4]

更有研究顯示,在自殘的個體中,約33%的人表示自殘行為給身體帶來瞭嚴重傷害,但隻有6.5%曾接受過醫生對傷口的治療。[4]這兩個數字的不對等,可能說明現階段個人、教育、或醫療方面對於自殘行為的認識可能存在的一些問題。

【身體的傷口在愈合,可心裡的傷口常敞開】

在可能實施自殘行為的人中,風險最大的是那些經歷過創傷、忽視或虐待的人。[2][5]在經歷過創傷後,一些人可能很難感受到生活的實在感,很難活在當下。這使得他們可能通過自殘來尋找一些對生活的感受以及活著的感覺。[2]

如果一個人成長在一個不穩定的傢庭,自殘則可能漸漸成為一種不良的應對機制。如果一個人酗酒或有藥物成癮,他們則有更大的自殘風險,因為酒精和藥物會降低自我控制能力。[4]

【一位自殘者的自述:“自殘讓我痛苦,但更讓我痛快”】[1]

自殘行為的出現意味著一個人陷入瞭情緒和精神折磨(emotional distress)。每個人都需要一種方法來處理他們的情緒。自殘的人則把傷害自己錯誤地作為管理情緒的有效應對機制(coping mechanism)。

為什麼要傷害自己?

心理學傢們總結瞭導致自殘者們實施自殘的因素:[2]

自殘者們可能想通過自殘來:

  • 自我因素 – 消極方面

– 停止糟糕的想法

– 環境空虛感

  • 自我因素 – 積極方面

– 因為麻木想感受到一些感覺,哪怕是疼痛

– 自我懲罰

– 想感到放松

  • 社會因素 – 消極方面

– 逃避上學、工作或其他活動

– 逃避做自己不想做但讓自己感到不愉快的事情

– 逃避與人相處

– 逃避承擔責任或逃避懲罰

  • 社會因素 – 積極方面

– 吸引註意

– 為瞭引發某人的反應,哪怕是消極的反應

– 讓父母或朋友更加關心自己

– 為瞭找到歸屬感

– 讓父母理解自己或讓父母註意自己

– 試圖控制局面

– 試圖改變他人的行為

– 模仿某個自己喜歡或尊敬的人的行為

– 讓別人知道自己有多失望

– 想要得到別人的幫助

– 激怒別人

【請停止你對自殘的誤會!】

  • 誤會一:擁有實質性傷口才能算自殘?❌
  • 可能與大眾認識到的自殘行為有所不同,自殘行為的廣泛性定義使得暴食、催吐、過度節食等行為也被列入到自殘形式當中。那些看不到傷口,卻又極度傷害到我們身體的行為,也算作自殘行為。
  • 誤會二:女性更容易實施自殘行為?❌
  • 社會普遍認為,女性實施自殘的可能性高於男性。然而由於需要考慮到自殘開始年齡、自殘持續時間以及自殘方式等,決定區別女性和男性的自殘傾向因素使得我們不能簡單下定論。事實上,還沒有足夠的研究證據支持自殘行為在某一特定人群更加顯著,不論是性別、種族、經濟狀況等。[4]
  • 誤會三:自殘是一種病?❌
  • 自殘並非一種精神疾病,而是一種不良的應對機制。它的出現表明自殘者需要掌握更健康的應對不良情緒的方式。邊緣性人格障礙、抑鬱、飲食失調、焦慮或創傷後應激障礙可能影響自殘行為的發生。[2]
  • 誤會四:自殘=想自殺?❌
  • 自殘並不意味著想要自殺。事實上,研究發現,大多數存在非自殺性自殘史的個體表示自己從未考慮過自殺。自殘往往是由於某些潛在和未解決的痛苦所導致的。區分“自殘”和“嘗試自殺”十分重要,因為兩者有不同的治療方法。自殘個體需要求助專業的心理治療師。
  • 誤會五:自殘很幼稚?❌
  • 有部分成年人通過社交平臺或媒體在瞭解到青少年自殘行為時,會覺得青少年的自殘行為完全是幼稚可笑的,而且對自己和傢人極其不負責任。這樣的想法可能出於對自殘行為的不瞭解。人們對於青少年自殘行為的否認其實等同於否認瞭自殘行為背後的需要。他們可能隻看到瞭自殘的行為,但是沒有進一步瞭解到自殘背後的需求。這其實是很不正確的。
  • 我們需要的是幫助自殘者找到正確的應對機制,這也是因人而異,因情況而異的。如果我們不深入瞭解背後的需求,隻是一味的否認,那麼這樣對於自殘者的自殘情況不會有任何幫助。
  • 誤會六:自殘就是為瞭博取他人同情和註意?❌
  • 並不完全是。引發自殘行為的因素有很多,具體的請參考上文。即便有些人通過自殘來博取同情,可能他們也是希望通過收獲同情來增加自己的存在感,或者生命意義等等。我們不能在不瞭解自殘者全部故事時亂下定義,給自殘者造成更大的心理壓力。因此,不論如何,瞭解自殘者自殘行為背後更深層意義的需求是什麼,才是我們真正需要做的。
  • 誤會七:自殘很“酷”?❌
  • 隨著互聯網和科技的發達,網絡上有關自殘的信息越來越多。而年輕群體由於大腦前額葉的發育不全,且群體社會中存在順從心理(Conformity),這些都會使年輕群體無法正視自殘行為的全貌,進而可能誘發年輕群體對自殘行為的模仿,使得自殘在小圈子內成為一種“文化”,讓人們對自殘產生一種“酷”與“潮流”的想法。我們應該警惕和堅決杜絕這種“文化”的傳播。

【我們該如何保護這些受傷的精靈?】

對於上學的青少年和兒童,因表達、理解及處理情緒能力還未發展成熟,他們常用自殘行為來減輕對外界的憤怒、強烈的焦慮或挫折感等負面情緒。[4]

另外,成年人通常會認為小孩子年紀輕輕不存在煩惱一說,但正是這樣的‘想當然’讓很多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問題被忽視。如果一個人持續使用自殘作為一種應對機制,這不但不能根治問題,還會加劇負面情緒的累積。因此,傢長和老師以及青少年自己需要對自殘行為及時進行識別和幹預。

作為非自殘者,我們如何識別和幹預他人的自殘行為?

  1. 註意身邊人是否身體部位上有類似刀疤、勒痕、針孔等不明傷口。[4]
  2. 鼓勵並指導人們發現同伴有此類情況應如何尋求幫助。[4]

一般而言,自殘者更願意向自己的好友同伴透露自己的自殘行為和傾向。因此,同伴間的支持和鼓勵對自殘者更加重要。

3. 主動詢問疑似自殘者的情況,但是詢問的方式非常重要。因為當被問及自殘時,自殘者很可能會掩蓋真實的自殘原因,而會找借口搪塞,比如,他們會說“這是我不小心被小貓抓傷的”。[4]

因此在詢問有關傷口的問題時,我們需要使用不帶有威脅性和保持中性情感色彩方式詢問。因為自殘者常常出現回避反應,所以,正確的詢問方式才有可能誘導自殘者說出實情。堅持不懈,中立的以及真誠關心的詢問方式可能會獲得自殘者的誠實回答。[4]

4. 避免表現出震驚,指責,或表現出遺憾[4]

自殘會引起羞恥感,因為經常割傷或灼傷造成的疤痕可能是永久性的。[6]同時,由於人們缺少對自殘的瞭解,傢人或老師經常會對此產生誤解,從而造成自殘者的阻抗或回避(更不願意傾訴和尋求幫助),如傢長或老師會指責孩子,類似於說“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你怎麼能傷害自己的身體?”。

如果傢人以震驚或懲罰的方式表達,可能會強化自殘行為並導致自殘者在今後避免尋求治療。心理學傢建議,人們應對自殘者保持認真傾聽的態度,同時避免評判,震驚或指責的反應,鼓勵他們用聲音而非身體來進行自我表達。[4]

5. 增加人們對媒體的影響的瞭解

在過去十年中,以自殘行為為特點的圖片、歌曲和新聞文章在互聯網上顯著增加。自殘行為會在有潛在心理障礙的青少年群體中產生模仿行為,社交媒體所傳播的視頻、圖形會成為自殘行為觸發因素。[4]

因此,我們需要幫助青少年和年輕群體有批判性的,科學理性的看待媒體傳播,避免模仿行為的發生。

作為自殘者,我們如何自我預防自殘行為?

  1. 提高應對和調節情緒感知和沖動的能力

我們應該專註於發展有效應對負面情緒的方式。嘗試在自殘的念頭燃起時,逐漸地換一些表達和處理情緒的方式。例如[3]:

學習基本的自救知識;

  1. 用紅色的記號筆來代替刀子在手上做標記;
  2. 擊打枕頭/墊子,或者把自己埋在枕頭/墊子裡發泄情緒;
  3. 通過尖叫、呼喊等方式代替自殘;
  4. 在手腕/腳腕上綁橡皮筋,當感受到情緒無法自持時,輕輕地彈橡皮筋;
  5. 遠離酒精和毒品等等。
  6. 在自己幾乎可以不再通過傷害自己來調節情緒時,我們就可以借助更加健康的方式來應對負面情緒瞭。

2. 加強社交聯系

許多自殘者報告出高水平的孤獨感,缺少社會支持,以及親子關系的親密度較低。他們也更有可能體驗到較低的自尊水平、被忽視感和羞恥感。[4]因此,以一種真實和有意義的方式與他人接觸和聯系,並鼓勵自己參與一些有意義和高質量的社交活動來幫助自己塑造積極的自我認知。

我們可以先從多參加身邊好朋友的聚會開始,慢慢找到與社會接軌的感覺,然後循序漸進地尋找並參與有意義的社交。

3. 可以發揮同伴作用進行減壓[4]

人們對自己的好朋友吐露心聲是非常常見的,試著將自己的遭遇和痛苦告訴自己的夥伴。如果ta真的是你的好朋友,不要擔心自己將自己的痛苦告訴ta後會影響到友誼。真正的好朋友會願意嘗試理解你的需求,減緩你內心的壓力,甚至幫助你改善自殘的念頭。

4. 不跟風,不模仿,不推崇

自殘行為不應該成為一種畸形的“潮流文化”。我們要提高自我保護意識,提高對生命的尊重,和增強對自我價值的肯定。

【寫在最後】

莫將自殘視為洪水猛獸,傷痕不僅僅代表一段悲傷的經歷,它還代表瞭我們努力嘗試克服的勇氣。我們的生活也許不會是一帆風順,也很大概率不會存在‘一切都會好起來’,但那又如何?在磕磕絆絆中,我們每個人依然頂著痛向前,去追趕著屬於我們的未來。

本篇文章不支持那些自殘式求原諒或挽回等不純目的型行為。切勿通過這樣的行為去利用他人對自己的關心/擔心來捆綁別人。捆綁來的不是愛而是憂心忡忡。這種以愛的名義恐嚇/威脅是一種對自己生命的漠視。

最後,如果發現身邊人的自殘行為存在高危險性,請您積極地為他們尋求有效的治療幫助。

撰文 – lijia

視覺 – 紫薇

編輯- Christen

本文轉載自木禾心理微信公眾號,歡迎搜索並關註。

CONTACT US

合作/感興趣請聯系

海外 muhexinli@gmail.com

國內 muhexinli@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