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者安仁之縣治遷移篇

季子月 2024-06-02 15:12 12次浏览 0 条评论 taohigo.com

安仁之地,先秦屬古荊州,周代先後屬荊州、麋子國、楚(春秋時)和楚黔中地(戰國時)。秦代先知屬桂陽縣、容陵縣,西漢屬容陵侯國、容陵縣。東漢屬陰山縣、蜀地、吳地和湘東郡……

01 安仁設縣

據《安仁縣志》載,唐武德年間(618-628)陰山縣令配合唐將李靖軍事需要,奏請朝廷,將“陰山縣”更名為“安仁鎮”。此鎮屬於軍事單位。即唐時武德五年(622),唐將李靖南征蕭銑,東征江西廬陵,擊敗蕭銑,由醴陵(有紅拂女墓為證)向東征廬陵時過境安仁而設鎮,屬潭州長沙郡衡山縣、陰山縣。

五代十國,後唐清泰二年(935年),當時的安仁鎮長向朝廷奏請改“安仁鎮”為“安仁場”,轄宜陽、熊耳二鄉。

北宋乾德三年(965年),升安仁場為安仁縣,屬湖南路衡州衡陽郡。北宋時期王存主編,曾肇、李德芻共同修撰的歷史地理名著《元豐九域志》說:“乾德三年以安仁場置縣,咸平五年析衡陽、衡山二縣地入焉”。這是安仁縣行政機構及區域設縣的開始,延續至今。“衡陽、衡山二縣地”,即指衡陽的浦陽裡和衡山的興德鄉。

其縣治自古再今大致經歷瞭以下一些地方。一是容陵侯曇宜陽彭蠡古城市羅傢橋,又名老鴉橋,今靈官洋際附近的宜陽村,二是容陵縣容口,今衡東草市鎮,三是熊耳鄉浦陽裡,四是興德鄉香草坪,今城關鎮,今屬永樂江鎮。五是陰山縣治“鴨塘鋪”。六是湘東郡攸縣梅城,今攸縣城關鎮。

02 侯曇宜陽彭蠡市古城市

侯曇宜陽彭蠡古城市作為安仁建制治所,共經歷瞭五個階段,並得到瞭考古學的佐證。

1、容陵縣治所:宜陽古彭蠡、古城市

先秦有容陵縣,漢初高祖沿襲之。西漢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置長沙國,攸縣、容陵均屬長沙國。容陵縣設置後,縣治首駐容陵(今安仁縣靈官鎮宜河村一帶),即宋初以下歷稱宜陽鄉彭蠡古城市。據地名研究專傢彭雪開教授考證,在今安仁縣靈官鎮宜陽村一帶“彭蠡”,曾經存在過一個叫“古城市”的地方,是容陵侯國和容陵縣治所在。而且《安仁縣志》上又說“古城市在會陽”,而當時的會陽,相當於現在的禾市白沙一帶。

大約在漢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後不久,便將縣治由古城市,遷置容水匯入洣米處上遊不遠處的容口(即今衡東縣草市)。

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容陵侯被廢,容陵侯國改為容陵縣。東漢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容陵縣廢,劃屬陰山縣。歷史上的容陵縣,存世417年,而容陵侯國僅存世8年(129-121)。

《漢書·地理志第八下》:“長沙國。秦郡,高帝五年為國。(王)莽曰填(鎮)蠻。屬荊州……縣十三;臨湘……攸縣、容陵、安成。”其中這裡的“容陵”就是古時侯的安仁 。即西漢高帝五年(公元前202年),以長沙、象郡、桂林、南海,封故衡山王吳芮為長沙王。文帝後七年薨(死),亡(無)嗣,國除(滅)。”

2、容陵侯國治所

西漢景帝元光六年(前129年),封長沙定王子劉福為容陵侯,改容陵縣為容陵侯國。西漢史聖司馬遷《史記》:“封侯山為侯曇山”,這是目前發現的安仁地域內歷史上最早有文字記載的山名,也是容陵候國的國治所在。

據湖南工業大學彭雪開教授對古地名的研究,他在《安仁地名源流考》中說:“侯曇山漢代屬長沙王國桂陽郡。所謂侯曇山,就是當時容陵侯國的治所地(國都)。”

對此,陜西師范大學教授周宏偉主編的《湖南政區沿革》一書中“第十節 安仁縣”則為“容陵侯國(後改縣,治今坪上鄉一帶)”。此說非也。

《湖南政區沿革》

3、漢代容陵侯國考古

(1)漢代侯曇山容陵侯國祭壇遺址

據民政部地名研究所科研基地首席專傢、湖南工業大學地名歷史文化研究院院長、研究員彭雪開《安仁地名源流考》一文載:至今在安仁境內,未發現容陵侯國、容陵縣治及容陵侯城遺址。可能初封侯時,已築土城,後凐滅無跡或墮毀,僅剩下“古城市”地名,留存至清末。

2020年,以安仁作協主席譚萬和為代表的安仁熱血青年,終於在侯曇仙山頂找到瞭容陵侯劉福的祭壇遺址。

(2)神農文化考古:靈關鎮何古山遺址

據考古發掘證明,靈官(朝陽)何古山、排山鄉新豐村細蕭古、牌樓鄉神州村東閣灣等處,均發現新石器時代即“神農時代”的原始村落遺址,距今已有近五千年的歷史。(湖南省博物館:《湖南安仁新石器時代遺址試掘簡報》,《考古》1960年6期。)

又據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三湘掌故》第三章“瀟湘稽古”記載,指出“在5000年前,中華民族的祖先就已在湖南這塊土地上過安居的農業生活。迄今考古學傢已在安仁發現多處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即神農文化遺址,包括承平蜈蚣洞遺址、靈官何古山遺址、甘古遺址、安平司遺址和排山何古洞遺址。

這些遺址中出土瞭石斧、石鑿、石筷等磨制的石器和碗、鬲、鼎、罐、古紡輪等原始陶器。所有這些實物,與傳說中的炎帝發明制作的一些器具相吻合,是炎帝神農在安仁一帶活動的有力證據。

郴州文史網站中介紹“漢代鐵軸陶紡輪:安仁縣靈關鎮何古山遺址采集。算珠形、中間尖、中間穿孔,有鐵軸。高2.5cm直徑3.5cm。

在新石器時代,安仁的先民告別瞭巢居穴處、流動不安的漁獵生活,走向築室定居、男耕女織的農耕時代,開始過著農業定居生活,制作陶器和生產工具,使人類擺脫荒蠻時代,將原始社會的攫取經濟推向生產經濟,推進瞭中國人類社會文明發展的進程!

4、安仁場治所

五代十國後唐清泰二年(935年),改安仁鎮為安仁場,轄宜陽、熊耳二鄉,場治最初在熊耳鄉之浦陽裡。根據北宋初期樂史撰《太平寰宇記》卷115“衡州安仁縣”條言載:“安仁縣,本安仁鎮。後唐清泰二年(935),徙潭州衡山縣,割宜陽、熊耳兩鄉為場,在熊耳鄉。周顯德元年(954),賊亂燒掠,移向北五十裡宜陽鄉置。”

也就是說在935年由熊耳鄉遷移至侯曇山宜陽鄉境內(鎮治變為場治,今靈官鎮宜河村羅傢橋即老鴉橋一帶)。侯曇山屬安仁場,割衡山之宜陽、熊耳二鄉為其轄地,隸屬楚衡州衡陽郡。其時的熊耳鄉,大體包括今軍山(芙塘村)、龍市、城關、排山、牌樓等地。安仁場治遷移宜陽鄉羅傢橋(老鴉橋)後之熊耳鄉:大體包括今軍山(芙塘村)、龍市、城關、排山、牌樓等地。原熊耳鄉浦陽裡予以分出。彼時的熊耳,左耳指城關鳳岡山和排山大石嶺,右耳指龍市玉峰山。

又據陜西師范大學教授周宏偉主編的《湖南政區沿革》一書中“第十節 安仁縣” 敘說,五代十國,後唐清泰二年(935年),馬楚奏請朝廷升衡山縣“安仁鎮”為“安仁場”,“治安平鎮”。轄宜陽、熊耳二鄉。對於這“熊耳鄉”,其實在漢代就有一個真實而悲催的歷史故事。隻是鎮治、場治非安平(雖然也屬熊耳鄉),而應在熊耳鄉之浦陽裡(大致相當於今關王鄉附近)。

據《郴州地區志》載,唐武德年間(618-628)置“安仁鎮”,後唐同光年間(923-925)改“安仁場” 。由鎮到場,仍然是軍民兼顧建制形式。

共和國《安仁縣志·概述》:安仁場治駐宜陽鄉彭蠡市。彭蠡市古稱彭蠡鋪,歷為長沙郡經醴陵、攸縣,至安仁場境內的永安鋪(香草坪)、青路鋪、彭蠡鋪,西出東橋鋪入耒陽縣出廣西的驛路;亦為南出彭蠡鋪、新水鋪入永興縣出廣東的驛路。而古城市與彭蠡鋪,相距不遠,是安仁境內自古以來的水陸交通要津,是容陵縣最早的縣治駐地。

地名學者彭雪開經長期研究分析認為,五代時期的場,“不僅具有軍事駐守性質,也兼有街、巷、坊市之制,儼然一縣級政權駐地”。這也從側面說明,五代時期的“安仁場”已是唐代“安仁鎮”的升級版,此時的“場”雖然還算不上正式的縣級建制,但已基本具備縣級地方政權的規制雛形。所以,這時候的安仁場也不再像過去的安仁鎮那樣歸屬一縣(衡山縣),而是直隸衡州衡陽郡。

在後唐至宋代期間,安仁作為邊陲之地,內亂叛賊戰事仍然偶斷時續。為此,宋代詩人胡寅作五言律詩《初至青湘聞安仁帥司為曹成所襲四首》,描述瞭這一過程。

(1)風急灘聲亂,雲紅雪意酣。空庭初霰集,寒硯忽冰涵。天造推移密,人情冷暖諳。江頭聊問信,春到一枝南。

(2)稅鞅年華暮,圍爐夜飲酣。雪梅清共映,沙水凍相涵。遠意人為誰,殊方俗未諳。前冬發湖北,今日滯湘南。

(3)有道持危國,無人識素書。屢驚時易失,更覺意難如。莽莽旌旗暗,紛紛組綬紆。白雲一天地,今日又遷居。

(4)結束趨安地,征營報急書。諸軍聞好在,元帥竟何如。歲晏風雲慘,天低領海紆。悲歌撫長劍,吾道敢懷居。

5、安仁縣治所

北宋乾德三年(965年),升安仁場為安仁縣,屬荊州湖南路衡州衡陽郡。《元豐九域志》:“乾德三年以安仁場置縣,咸平五年析衡陽、衡山二縣地入焉”。

清乾隆《長沙府志.郡縣沿革考.宋史地理志》:“衡州,衡陽郡軍事縣五:衡陽、耒陽、常寧、安仁、茶陵”。在“安仁”條註:“安仁,中下,乾德三年升安仁場為縣”。

安仁場治變為縣治,縣治繼續在侯曇山腳下的古城市、彭蠡市(今靈官鎮宜河村羅傢橋,即老鴉橋一帶),侯曇山屬安仁縣。

03 安仁鎮治所:熊耳鄉浦陽裡

1、鎮治熊耳鄉浦陽裡

據安仁文史研究人士王禪先生《芻記古代安仁地域政治中心轉移概況》一文介紹,安仁場最早是建置在古(老)熊耳鄉(今關王、豪山一帶)。

據《安仁縣志》記載,唐武德四年(621年),恢復陰山縣,屬南雲州,州治設在今湖南攸縣。領安樂、新興、陰山、建寧、茶陵五縣。安仁仍屬陰山縣。

唐時武德五年(622),唐將李靖南征蕭銑,東征江西廬陵,擊敗蕭銑,由醴陵(有紅拂女墓為證)向東征廬陵時過境安仁而設鎮,屬潭州長沙郡衡山縣、陰山縣。“安仁”這兩個字作為地域名稱開始取代歷史上的“容陵”。安仁鎮治所在熊耳鄉浦陽裡(今關王豪山附近)。後來改場時,場治遷移至侯曇山腳下的原西漢容陵縣治古城市、彭蠡市,即今靈官鎮宜河村羅傢橋(也稱老鴉橋)一帶。

唐武德五年(622),當時的統治者才開始在古代安仁以南地區的浦陽地區(今金紫仙鎮關王居委會和紅巖村附近)設置安仁鎮,隸屬潭洲長沙郡衡山縣。唐時安仁設鎮的這一重大歷史事件,標志著古代安仁地域上的政治中心出現瞭第二次遷移,即由縣西北會陽地區所在的永樂江(古稱小江水)流域南移到瞭縣東南地區的浦陽河流域。誠然,唐時的安仁鎮並非鄉一級政區地名,而隻是類似於縣一級的軍事駐防重地。

根據北宋初期樂史撰《太平寰宇記》卷115“衡州安仁縣”條言載:“安仁縣,本安仁鎮。後唐清泰二年(935),徙潭州衡山縣,割宜陽、熊耳兩鄉為場,(治所)在熊耳鄉(浦陽裡)。周顯德元年(954),賊亂燒掠,移向北五十裡宜陽鄉置。”

《太平寰宇記》

《太平寰宇記》是成書於宋早期太平興國時期的地理書,此時距安仁升場置縣僅過去二十來年,其時的安仁縣尚隻有兩個鄉,即熊耳和宜陽。故其記載應是相對真實的。

又據明代《安仁縣志》記載,當時的“熊耳山在縣東南七十裡。山高峻壯,若熊耳,有遠天湖,可容萬傢。”也就是說唐宋以遠的熊耳鄉,以及安仁鎮治所熊耳鄉大致包括以下一些區域:軍山(芙塘村)、龍市、城關、排山、華王、龍海、承坪、牌樓、平背、新洲、關王、豪山等鄉村。

上述史料佐證,安仁縣原本起源於唐代時期的安仁鎮和五代時期的安仁場,雖然宜陽鄉當時亦屬於安仁場管轄范圍,但安仁最初的鎮治和場治是建置在熊耳鄉。到後周顯德元年,也就是公元954年,山賊叛亂,燒殺搶掠瞭安仁場附近區域,肉食者們才不得不考慮把場治移置到瞭熊耳鄉以北約50裡的宜陽鄉。這也就是說,安仁場自後唐清泰二年(935)建置一直到後周顯德元年(954)遭劫後搬遷,場治熊耳鄉約二十年時間,其場治宜陽鄉不過是後周顯德元年以後的事情瞭。

“鎮”非現代鄉鎮之“鎮”,而是古代一種縣級駐兵屯軍建制單位,這也反映瞭當時安仁在地理位置的重要性。“鎮”字原出自金文,語出《國語·周語上》,其古今文中雖有幾十種釋義,但它的本義僅指“鎮撫”、“安撫”之意。晉以後,朝廷開始在重要的兵爭之地遣派鎮守將卒,謂之“鎮”。北魏時期,設鎮的地方一般具有這幾類情形:一類是設在不立州郡的地方,鎮將兼理軍民政務;一類則與州,郡同設一地,鎮將綰軍,刺史、太守管理民政,多以鎮將兼職刺史、太守。至唐初,鎮戍的權力被削弱。據《新唐書·兵志》載:“唐初,兵之戍邊者,大曰軍,小曰守捉,曰城,曰鎮。而總之者曰道。”說明到唐代以後,鎮將一般隻掌管戍守之職,盡管其品秩可能與郡縣同,但並不治域內行政。之後的300餘年間,安仁鎮一直作為戍邊之軍事單位建置在當時的熊耳鄉地區。

其時根據中國幾千年的歷史傳統,仍少不瞭地方官的出謀劃策,軍事官應該有提議倡導之功,但具體執行和設計,並據《論語》之義,而改名為文縐縐的“安仁”,還應當是地方文官。隻是一時不知當時安仁(陰山縣令)或安仁當地的管理者(或如鄉鎮區域)的具體名姓罷瞭。所以後來宋代詩人對於這段歷史以詩贊之為“仁孝”(宋代詩人員興宗還吟詩《酬新安仁孝主簿》),這是有其歷史根據的。

2、詩人盛贊,仁孝安仁

貞觀元年(627),廢陰山縣,安仁鎮隸屬潭州長沙郡衡山縣,後劃屬江南道衡州衡陽郡。陰山(今安仁、茶陵、攸縣一帶。陰山縣存810年,不包括隋末唐初並入湘潭縣38年)、建寧、安樂、新興等縣並入攸縣。原容陵縣治(即今衡東縣草市鎮)及絕大部分縣域(包括侯曇山及其腳下的宜陽鄉古城市、彭蠡市),又劃屬衡山縣,屬衡州衡陽郡。基於此,五代後周時期安仁場治的向北移置,可以視作為古代安仁地域第三次政治中心轉移,即從縣東南方向的熊耳鄉移置到縣西南區域的宜陽鄉。

後來,宋代詩人員興宗還吟詩《酬新安仁孝主簿》以贊之—

註:汴水,又稱為汴河,是隋煬帝時開鑿的通濟渠,唐宋人稱為汴河。南宋高宗為瞭防止金兵以舟船運兵進逼,下詔毀壞所管轄境內的汴渠水道。南北水運遂告斷絕。宋金劃淮為界後,通濟渠不再通航,後逐漸湮廢。這裡指北方官員唐將李靖來南方安仁鎮壓叛匪蕭銑。

衛國景武公李靖(571年-649年7月2日),字藥師,雍州三原(今陜西三原縣東北)漢人。隋末唐初將領,是唐朝文武兼備的著名軍事傢。後封衛國公,世稱李衛公。李靖善於用兵,長於謀略,原為隋將,後效力李唐,為唐王朝的建立發展立下赫赫戰功,南平蕭銑、輔公祏,北滅東突厥,西破吐谷渾。去世後謚曰景武,陪葬昭陵。

天子都,指神農定都湘東南的茶陵潞水。《湖南通志》卷九十《封建制》載:“黃帝封炎帝榆罔氏於露,則茶鄉之露水山地。”

04 容陵縣治所“容口”

1、容陵侯國治所遷移

公元前121年,容陵侯國治所由侯曇山腳下的宜陽鄉古城市(現靈官鎮宜陽村一帶),遷置容水匯入洣水上遊不遠處的“容口”(即今衡東縣草市鎮)。

據北魏酈道元《水經註·洣水》記載:“容水自侯曇山下註洣水,謂之容口”。古人受當時認知的局限和西漢容陵縣治始駐容水上遊的原因,認為侯曇山是永樂江的源頭。侯曇山又名侯曇仙,地處安仁縣和耒陽市兩地交界,名字一直沿用至今。永樂江古名容水,草市古稱容口。

2、“酎金奪爵”廢國設縣

漢武帝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武帝為祭宗廟,要列侯獻酹金助祭,以所獻酹金的分量不足或成色不好為借口,廢列侯106人,進一步加強中央集權。史稱“酎金奪爵”,因廢容陵侯國降為容陵縣,屬桂陽郡。縣治由侯曇山腳下的古城市、彭蠡市遷至“容口”,即今衡東草市鎮。

容陵侯國存國8年(前129-121年),容陵侯國被撤銷後,隻存容陵縣。2002年《攸縣志》認為:容陵縣治在今攸縣淥田鎮大洲村與衡東縣草市之間。實際上即是今衡山縣的草市古鎮。

東漢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容陵縣廢,劃屬陰山縣。歷史上的容陵縣,存世417年,而容陵侯國僅存世8年。容陵縣後又並入陰山縣。後來“容口”草市劃入陽山縣(今衡山、衡東縣),而宜陽則劃入陰山縣、安仁縣。

儒傢認為,劉福不敬祖宗,是最大的不仁,是對仁的褻瀆。容陵國撤銷後,導致容陵縣治遷移到容口(今安仁縣北端渡口和衡東縣草市鎮一帶),這對原容陵縣治地的經濟、文化、社會和交通影響至深。當地有識之士,歸罪於劉福對祖宗“不忠”,對安仁“不義”,後來宋代根據孔聖人《論語》之“仁者安仁”而改名為“安仁”,希望有賢德者安守仁德。

3、草市簡史

據安仁陽光球先生《 草市鎮,永樂江在這裡匯入洣水》一文介紹,其實,草市古鎮和安仁縣歷史淵源極深,可以說是一脈相承。唐貞觀元年(公元627年),陰山縣劃屬攸縣,原容陵縣治容口(即今衡東縣草市)及絕大部分縣域,又劃屬衡山縣,屬衡州衡陽郡。原容陵縣治古城市一帶,劃屬耒陽縣。草市屬於軍事重鎮,歷來是兵傢必爭之地。根據《大明會典》記載,明嘉靖二十五年 (公元1546年)設衡山縣草市巡檢司。明清兩個朝代都曾設巡檢司,以巡檢司和練兵的草坪而名“草司”。清咸豐三年(公元1853年)更名“草市”。清咸豐四年 (公元1854年)草市巡檢司劉積厚率兵起義,響應太平天國起義。其時,曾國藩正在衡陽練兵,連忙派兵鎮壓。此役為曾國藩部的第一戰。草市巡檢司直至辛亥革命前夕被廢。

草市古鎮屬於典型的湘南水鄉古鎮,享有“湘南芙蓉鎮”美譽,被列入衡東縣“錫巖仙洞之奇、洣水之綠、四方山之野、草市芙蓉鎮之古”四大特色之一。2015年,草市鎮被授與“湖南省最美古村鎮”稱號。

另外,草市還是有名的“柑桔之鄉”。草市柑桔栽培始於南北朝,至今已有1500餘年的歷史。白茅洲廣柑是清代貢品,曾出口蘇聯,用於國宴,受到過周恩來總理和列席外賓的一致好評。

草市的靈山,既是遠古神農時期治水三大臣靈山侯的葬埋之地。現有古跡靈山廟和獅子巖,據說是靈山侯的棲息之地。即《史記索隱·三皇本記》所載,炎帝的三位大臣楊山、靈山和洪山為根治洣水泛濫而獻身,分別葬於洣水河畔的吳集楊山、草市靈山和攸縣洪山,靈山廟祭祀的是炎帝藎臣靈山侯。

又據當地《靈山志》記載:“秦朝原名麟山,以‘山如麟’得名”。相傳至漢年間,中山靖王胄紹德侯、衍德侯、協德侯三侯為“免五季亂,奉母偕隱於此,兄弟坐石成真,邦人立廟以祀,祈無不應”,遂易名靈山。

草市歷來也有“趕分社”的習俗,而且也是在春分節前後三天,即便在文革動亂時期,也雷打不動,從未間斷過。據說是靈山侯和春分姑娘先在草市小范圍試點,後在安仁大面積推行。

明萬歷三十八年(公元1610年),當地士紳捐銀,在靈山廟左側興建中洲書院,為衡東境內創辦書院之始。清乾隆十年(公元1745年),草市巡檢司戴天恩捐俸銀,匯集鄉紳集資,改建中洲書院。衡山知縣德貴撥學租66石充作中洲書院的束脩和膏火費。

草市人文蔚起,有清康熙三十三年進士,歷任朝廷吏部主事、郎中,“通經史、長於詩、廉政親民”的譚克非;還有同是進士,“主衡而持政柄”的譚丹麓兄弟。近現代還先後湧現瞭一大批名人,比如:抗日英烈劉陽生將軍(國民黨少將,淞滬抗戰中犧牲,系筆者外公的親侄子,即母親的嫡親堂兄),中科院院士劉新垣,著名作傢王蒙夫人單三婭,“多四季論”學說創始人董妙先,新聞詩人張沐興,臺灣詩人鄺中玉等。

中科院院士劉新垣

05 陰山縣治“鴨塘鋪”

初,將容陵縣一分為二,南部入桂陽郡陽山縣,北部為陰山縣,縣治在攸縣西南的鴨塘鋪。即東漢建武六年(公元30年),容陵縣屬荊州長沙郡湘南、酃二縣地(酃含今衡陽、衡南、安仁,非今酃縣。即今衡陽市主城區和衡陽縣、衡南縣。西漢設立,非後來的炎陵縣。)

東漢中期,將陰山和陽山縣再合並為湘東郡。南北朝北魏酈道元《水經註》卷六:“湘東陰山縣有侯曇山。”此侯曇山,即是西漢劉福容陵侯國的國治所在。

東漢後期三國初期,先屬蜀漢劉備。三國中後期屬東吳孫權。即東漢建安十三年(208年),陰山隨桂陽郡、長沙郡歸劉備管轄。其間,荊州牧劉表的中郎將黃忠曾與劉磐共守長沙、容陵、攸縣。屬以郴縣為治所的桂陽郡。

東漢攸縣、容陵均屬荊州長沙郡。長沙郡轄攸十一縣。建安年間,荊州牧劉表的中郎將黃忠曾與劉磐共守長沙、攸縣。

建安二十年(215年),吳將呂蒙襲取長沙後,容陵縣廢(容陵縣存417年),合並容陵、攸縣、茶陵等地,劃為“陰山縣”,皆屬吳,歸孫權轄地。先屬桂陽郡,後屬長沙郡、衡陽郡。縣治在今攸縣鴨塘鋪鄉。

攸縣、容陵皆屬吳,吳將容陵縣改為陰山縣。陰山縣,古縣名,西漢改陽山縣置,治今湖南省攸縣西南,屬桂陽郡。陰山:領屬今天的衡東縣、攸縣、安仁和株洲縣的一部分。

06 湘東郡治攸縣梅城

三國時吳孫亮末屬湘東郡。即衡陽、湘東二郡之衡山、酃二縣地。即吳太平三年(258年),分長沙東部為湘東郡,西部為衡陽郡,陰山縣改屬湘東郡。縣治在攸縣梅城,今攸縣城關鎮。

《三國志·吳志·呂岱傳》:東漢建安二十年(215年)取長沙三郡,“安成、攸、永新、茶陵四縣吏共入陰山城合眾拒岱”,即此。

07 興德鄉城廂之香草坪

1、香草坪

安仁由場置縣,時轄宜陽、熊耳兩鄉。宋咸平五年(公元1002年),析衡陽、衡山二縣地入焉,置興德鄉,遂為三鄉。因縣境擴大,人口增多,交往日繁,經濟、交通、文化、社會發展,使縣治彭蠡市難以適應,便遷縣治於縣境永安鋪香草坪。

永安鋪歷為唐、宋時古遞鋪。境內地勢平坦開闊。東枕鳳崗,北屏楊梅諸峰,南、西南瀕永樂江(容水、小江水),與名勝熊耳峰隔河相望。有船運碼頭可經洣水通湘江,有永樂遞鋪,水陸交通便利。相傳常有一群野馬,在永樂江畔的茂盛的草叢中吃草,草香四溢,臨水有大坪,故名香草坪。安仁縣治,進駐此地,是自然、地勢、物產、交通的必然選擇。

神農在湘東南治水區域

《安仁縣志》:“(宋)咸平五年(1002年),縣令高嶽奏準將衡陽之浦陽裡、衡山之興德鄉劃歸安仁管轄,並徙縣治永安鋪香草坪(城關鎮,即今永樂江鎮)”。

即將縣治從宜陽鄉彭蠡新城市遷移到永樂江畔永安鋪香草坪(城關鎮,即今永樂江鎮)。至今已有一千多年歷史,現在仍為安仁縣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並且更加鞏固。

浦陽裡主要包括今華王、龍海、竹山、新洲、關王、豪山等地。這是古(唐宋以遠)熊耳鄉的地域。由此新調整的熊耳鄉范圍大大地縮小,大致相當於今安平、承坪、平背、牌樓、排山、清溪(青路)、龍市(益相裡)、軍山(芙塘)等地。且明清以後安仁的熊耳,也由浦陽(關王、新洲、豪山等地)熊耳峰改至龍市玉峰(右耳)和排山大石嶺和城關的鳳岡山(左耳)。

安仁熊耳

興德鄉大致包括今禾市、渡口、軍山、龍市、城關、排山、牌樓等地,是在原熊耳鄉的基礎上,加上禾市、渡口等軍山大部之地。香草坪,大致相當於原城關鎮(城廂)。

縣治遷駐此地後,當年築土城。明嘉靖二年,又改築磚石城墻。後多次修整;至清乾隆二十七年(公元1762年),磚石城墻始固,有門樓5座,城區面積0.25平方公裡,街巷9條,總長2100米,寬2~4米,卵石街面。縣治駐南正街北端(今老財政局宿舍處)。城內有文廟、書院、宮廟、寺觀、宗詞、會館、亭閣、牌坊30餘處。城廓南門外有文明閣,北門外有珠泉寺。

民國初,城墻傾頹,民國十九年(公元1930年)拆除,城區擴大為0.8平方公裡。後城區發展時快時慢。共和國成立後,縣城及縣域內,景況大變。1978年改革開放後,安仁縣“城鄉面貌一改舊觀”,實現瞭歷史性的跨越。縣境內熊耳峰、侯曇山等為縣內八景之一。今遊者樂而登之。

2、城關鎮

古稱永安鋪之香草坪,宋真宗咸平五年(1002)徙縣治於此,始為縣治時名永安鎮,民國時期名城廂鎮。

1956年6月,始設城關鎮,即安仁縣撤區並鄉,劃分為城關、排山、龍市、軍山、禾市、渡口、清溪、洋際、南坪(即朝陽,後改為靈官)、華王、龍海、牌樓、安平、平背、坪上、羊腦、承坪、竹山、新洲、關王、豪山等1鎮20鄉。

3、永樂江鎮

2012年4月,合並城關鎮、清溪鎮、排山鄉、軍山鄉、禾市鄉,設立永樂江鎮。

4、東漢苗竹山古民居民居遺址

2022年9月份,在安仁縣永樂江鎮(原排山鄉)苗竹山發掘的東漢古墓民居陶器中,有陶雞和陶土雞塒,就是安仁米塑的考古實物明證。明清兩代則有多塊祭祀或功德石碑。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