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行論》給我最大的啟發的一句話:不論遇到任何情況,決不失去快樂的心情。

《入菩薩行論》即《入行論》,是古印度高僧寂天所作。他是公元7到8世紀的佛學傢,被稱為文殊菩薩的化身。

《入行論》共有十章,其核心是闡述六波羅蜜多,即何為徹底的佈施、徹底的精進努力、徹底的守戒自律、徹底的禪定,徹底的忍辱、徹底的大智。前面的菩提心、佈施、精進努力、守戒自律、禪定、忍辱等都是做到大智的必要條件,那麼如何才能做到呢?

第一章 樹立菩提心的功德

什麼是菩提心?如何修菩提心?

菩提心全稱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的簡稱,即成佛的心,也可也理解為“上求佛道,下化眾生”之心。菩提心的本體是利益一切眾生,菩提心屬於第三層的集體潛意識,層次和境界相對高深。發菩提心有一定的主動性,是人類最根本的最智慧的一種心理境地。

如何發菩提心?有三個階段

1、 初心菩薩的菩提心,以內觀為主,發心時順其自然,

初心菩薩就是自為,做好自己分內之事,你隻要把所有的修行都回歸到菩提心就可以瞭,所有的修行都跟你的理想抱負有關,所以這時的人生從攀緣心變成歷事練心,修心達志,就是人生隻有一個目的——利用所有的事情來幫助你的菩提心,能做好這件事情就可以瞭。所以在發願後,你隻要看看你的菩提心今天有沒有比昨天進步就可以瞭。

2、行菩提心

經過5年或10年,你的菩提心站穩瞭,因緣也具足瞭,心智也成熟瞭,就可以實施“行菩提心”,即你可以做一點實事瞭,到那時,找到自己的定位,看自己適合做什麼,在佛教境界裡做什麼都可以,職位沒有高下。關鍵是你在一個地方利益眾生,積累資糧,這時候,你的菩提心除瞭願以外,還有資糧力瞭,“萬行一心”,把所有的萬行回歸到菩提心,隻要對菩提心的有幫助都可以做,隻要傷害到菩提心的就不做,完全用菩提心的增減來當作我們生命意義的指標。

所以菩提心有兩種修法:你如果在自利的角度,那就以“願菩提心”為主,先守住你的本願就好瞭,如果到後半段瞭,覺得除瞭自己的願力以外,可以多少為他人為社會作一點事情,你可以轉成“行菩提心”,懺悔業障,積集資糧,這個就是菩提心的修法,其實就是你心中一種願力,由願力取代對生命的攀緣。

3、修菩提心

修菩提心是一種願望或願望的達成,是生命中一個新的力量。而修行必須先有目標,然後才是修行。修行不能走一步算一步,佛教是現有目標才有過程,修菩提心時,要以願導行,心要定,不能心到處跑,如果到處跑,受到迷惑,就說明你還沒有上路需要繼續發願,行善。我們學佛的終極目的是上求無上佛道,下化無邊眾生,而菩提心的修煉正是這一目標的最佳途徑。

第二章 懺罪

當死亡來臨,唯有功德才是你唯一的拯救者,沒有別的任何拯救者。唯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我們必將死亡,既然人都要終有一死而消失的無影無蹤,既然以往享受過的東西都已消散,沒有留下任何痕跡,那麼我們為什麼還要貪戀那些享樂的東西而違背上師的教導呢?既然一旦死去,要丟下生前的所有親人和朋友,孤零零一個人走向那你該去的地方,那麼不管是為瞭親友的利益還是為瞭征服仇人而所作的種種罪孽必將得到遭受苦難的報應,並且這是無法逃脫的,我們應該日日夜夜思索上述問題,由於被無知和癡心所驅使犯下瞭極大的罪孽,我們決心懺悔,希望導凡育俗的佛和菩薩們監督我們悔過,不再造孽。

第三章 樹立徹底的菩提心

第四章 不放逸即謹慎自律

最大的功德莫過於發菩提心。生命是極其短暫的,是極其靠不住的,瞬息會滅亡,這軀體如同借來的東西一樣隻屬於你一次,今生獲得轉生為人,獲得行善的機會,釋迦牟尼佛指出,轉生為人的機會,如同海底的瞎龜將頭穿過漂浮在海面上的木板上的孔裡一樣非常不易。今生獲得暇滿的人生如果還不作善事成習的話,沒有什麼比這更大的損失,沒有什麼比這更大的愚蠢。

嗔恚、貪欲等敵人以我的心為傢,我一切順著它,以使它高興,可是它卻陷害我,貪欲等煩惱是個強大的敵人,不管你怎樣依從它,滿足它的願望,它隻會給此生和來世帶來傷害,隻會傷害你。如果讓煩惱住在我的心中,不願意舍棄,那麼怎麼可能有今生和來世的安樂呢?這個煩惱需要用智慧的眼睛來看破它,並把它拋棄,要把它從我的內心趕出去,它就沒有任何去處,智力低下的我由於缺乏刻苦努力的精神被煩惱所降服瞭,這煩惱不在仇敵身上,這煩惱如同幻覺,因此,從內心消除害怕煩惱的恐懼感,為搞懂煩惱在本質上是空的這一道理而精進努力,從而不讓煩惱來使我遭遇地獄等惡趣苦難,應好好思考這些問題,努力踐行佛和菩薩所教導的戒律。

第五章 嚴守戒律

要想遵守菩提戒律就得頭腦清新地、竭盡全力地看住自己的心,使它不要產生邪念,如果不看住自己的心就不可能做到嚴守戒律。放縱如同大象一樣的心就會招來來生墮入無間地獄的災禍。行為、言論、內心動機上全面地、頭腦清晰地、牢牢地拴住內心的大象就能消除此生和來世的一切恐懼、就能順順當當地作一切善事。“一切災禍及無數苦難都是由於放縱瞭自己的心而產生的。”“隻要養成瞭把自己所有的東西毫無吝嗇地施舍給眾生的習慣就是徹底的施舍。”徹底的施舍不再於東西的多少,而在於內心裡是否完全樹立起一切都施舍的意思。

佛指出:“即令長時間地念誦並承受所有苦難,但是,如果你的心不能專一,就不能取得應有的效果。”這智慧也完全取決於心。如果你不懂得一切事物的本質即性空無我這一秘密就不可能實現消除痛苦獲得當地幸福的目的。要好好把握住自己的內心使其懂得正確的揚棄。隻要內心能嚴守戒律,何須別的許多戒律?處在神志不清、放逸的狀況時應十分小心地使自己不被傷害。

身患疾病的人是無力做好任何一件事情的。同樣,被迷茫攪亂瞭的心也做不成一件事情。

貪嗔癡這個煩惱隨時都在尋找加害人的機會,一旦它要是得瞭手就會把功德善果盜取一空,斷送善趣的前程。因此,要以明辨善惡揚棄的心態永遠不放棄菩提心。如果萬一出現心放逸的話,就要想到轉身惡趣時所遭受的苦難,從而恢復理智。並時刻想到違背戒律是可怕的,從而畢恭畢敬地,進而順利地恢復善惡鑒別力。佛和菩薩是任何時候都無所不知、無所不曉的,沒有什麼他們所看不到的東西。你應該想到我時時刻刻都處在佛和菩薩的視線下,從而做到懂得廉恥、禮敬和懼怕造孽,這樣你就會感激佛並且總是體會到佛的恩德。倘若經常反省發現自己最初的想法是不善的話,就應意識到它對此生和來世都有害,永遠不關註無意義的東西,必須時刻從棄惡揚善的角度,眼睛隻看鼻尖,不去看那些使你產生貪欲、嗔恚心的東西。隻要立下志去實行普提行之後,就要一門心思地去實踐它,直至完全實現。如若打算出門或想發表言論時,首先要很好地審視你的動機,在牢牢樹立菩提心的前提下行事發言;倘若處於貪欲和盛怒時就停止言論和行為,像大樹一樣靜止不動。當你的心處於放任自流非常貪欲或處於玩物不止,處於傲慢不已,總想揭人短、或舊怨重提或企圖誘騙 他人,或圖謀榮譽,或想貶低他人,謾罵他人與人爭鬥等等時要像大樹一樣暫停一切行為靜止不動;貪圖錢財、謀取地位、祈望名譽等等情形出現時要像大樹一樣靜止不動,,當你不顧及他人利益,隻顧自己的私利或想發表一些毫無意義乃至誤認傷人 的言論時,要像大樹一樣靜止不動。

總之,要隨時提防貪欲等的產生,時刻防止無畏的舉動,並以菩提心為動力牢牢地把住實踐菩提戒律的心。穩重和善地努力使人愉快。

要自覺地發自內心地始終以微笑來對待眾生。與人談話或發表言論時,要平心靜氣地、深思熟慮地、含義清晰地、使人愉快地、不偏不倚地、和氣而適度地發表之。

關於菩提行為,其中最主要的、首要的是內心動機上樹立菩提心,務必要堅持不懈 地修行鍛煉使自己最終樹立起菩提心。

要反復檢點審查自己的言行以及思想出發點,這樣才算理智、清醒地嚴守瞭菩提戒律,隻是在口頭上講要實行菩提心是沒有用的,關鍵是要真正實行。

第六章 忍辱

佛指出:“即令是千劫中通過佈施和供奉佛等獲得的善業福報,隻要你生氣發怒一次就會斷送幹凈,抵消幹凈。”沒有比嗔恚更嚴重的罪孽。因此要想辦法,采取種種措施認真地修忍辱,隻要你懷著嗔恚的念頭,你的內心就不得安寧,不能使你內心獲得快樂。總之,從沒有一個好動氣的嗔恚的人過的舒心。發怒生氣這個敵人把嗔恚者的善根徹底掃凈。要克制動怒。嗔恚這個敵人隻加害我,即斷送我的善根福報,嗔恚隻幹這件事,不論遇到任何情況,決不失去快樂的心情。

承受一切不愉快、挫折、痛苦、不因困難、挫折而使你情緒低落,為什麼要這樣呢?因為你對你 所遭遇到的困難和挫折,對於加害你的人和事采取動怒、仇視等態度是無濟於事的,你傷心、痛苦、並不能幫助你實現願望,不僅如此,你傷心、痛苦、生氣、動怒會損失你的善緣、善根損失你的福報。

今天,為瞭恪守忍辱這個戒律而需要你承受的痛苦遠遠沒有地獄之苦那麼深重,並且通過忍辱卻能完成大的功業。

第七章 精進努力

什麼是精進努力呢?就是努力向善,樂於事善。趁你活著趕緊行善、隻要活一天就克服懶惰,努力行善積德,不然,死亡突然降臨時,一切都來不及瞭。

如果人們發菩提心、行善積德不求回報,而隻是一心做善事,菩提心的人從事利他的善事必定能獲得安樂。

不能讓煩惱的利器傷害到你,當你不被煩惱統治時,就要想到來生有可能墮入地獄,因而懷著極大的恐懼感迅速集中思想以事善。

第八章 禪定

事善要精進努力,而且心要註入一處,不能走神,要入禪定。思想不能集中於點,老走神、放逸的人,必定會陷入煩惱的利牙之中。

如何客服放逸呢?要使身心處於清凈之中,才能不會使心思放逸。要舍棄世俗的欲念,放棄一切胡思亂想。徹底放棄這些貪戀之心。明於揚棄之理的智者賢能都是這樣做的,以最完美的靜慮禪定所獲得的殊勝觀來掌握根除煩惱的辦法。

善於取舍的智者賢能的人決不依戀名利,貪戀名利隻會招來此生和來世的苦難和恐懼,應該拋棄名利等,徹底認清一切名利都是無常的道理。

無論從此生的角度還是來世的角度,欲念隻會給你帶來痛苦。欲望使你在此生遭到殺身在災禍,在來世,欲望使你墮入地獄等惡趣中。貪心必定會斷送一切福分,來世墮入地獄等惡趣。貪心不除,不管你吃多少苦拉實踐菩提行為也使不可能成菩提的。並且,由於貪戀人世間的榮華富貴,致使來世轉生地獄惡趣,遭受無限痛苦。

世間一切幸福都來自利他,世間一切痛苦都由利己引起。

你越是優待你的身軀,就越是會使你的身子嬌弱不堪。其結果會變得更加貪欲而無止境,即令世間的一切財報也不能滿足其欲望。既然如此,沒有人能使其知足,它的欲望更加膨脹,進而煩惱增加,善行日減,隻落得不快。

隻要對任何東西都不依戀的話,那麼其財富用之不盡。

由此可見,對於滿足身體所需東西的欲望不加以節制的話,那麼就會越發膨脹,毫無節制隻有把那些有誘惑力的東西看成非美好的東西,才能獲得美好的東西。你的身軀最終將變成泥土,這不動的身軀是靠心來驅使的,由血肉構成的骯脹的身體不斷成為心靈的居所,幹嘛認為 是自我呢?

第九章 智慧

煩惱 是智慧的障礙,應該毫無疑問地修空性。克服無明的有效東西是認識空性。

用什麼辦法才能使自己成為除去眾生苦難的人呢?這就需要懷著無所求的態度,用施舍等辦法積下無量的福資,向迷茫的眾生指出性空之真理。

第十章 善根轉為菩提因

解除普天下眾生一切苦難的唯一最靈驗的妙藥、能使眾生獲得暫時的和終極幸福的源泉就是佛法,願信徒們信奉供養佛法使其永存。

總之,隻要內心能嚴守戒律,何須別的許多戒律?讀懂讀透《入行論》,把這本書作為自己的行動指南,你終會成為一名安靜的智者。

發菩提心,先守住你的本願就好瞭,等菩提心站穩瞭,因緣也具足瞭,心智也成熟瞭,就可以實施“行菩提心”,找到自己的定位,看自己適合做什麼,關鍵是你在一個地方利益眾生,“萬行一心”,把所有的萬行回歸到菩提心,可以多少為他人為社會作一點事情,隻要對菩提心的有幫助都可以做,隻要傷害到菩提心的就不做,你心中一種願力,由願力取代對生命的攀緣。在我們所鎖定的領域完全用菩提心的增減來當作我們生命意義的指標。利他、利社會、利眾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