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概述:“東北軍”的前世今生

水木萃白怎么样 2024-05-02 13:48 10次浏览 0 条评论 taohigo.com

東北易幟後,奉系軍閥被“改編”為由國傢直接統轄的“東北邊防軍”,即東北軍。

“改旗易幟”的奉天(沈陽)

九一八事變後,“東北軍”開始瞭分化。西安事變後,東北軍被進一步被分化,作為一個獨立、統一的政治軍事集團“東北軍”很快解體瞭。可即便如此,人們仍然習慣地稱它為東北軍。他們堅持瞭14 年抗戰的歷史,在抗日戰爭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一、東北易幟與東北軍的誕生

1928年6月19日,張學良正式就任奉天代理軍務督辦,明確提出瞭罷兵言和的主張。“自今以後,僅當遵大元帥假日息爭通電,停止一切軍事行動,抱息事寧人之旨”。

7月1日,張學良發表瞭《決不妨害統一》通電:“至國難所在,學良當以民意為歸。盼當局諸公,以國傢大計為前提”。

這是張學良以東北集團(奉系集團)代表的身份,向以蔣介石為代表的國民政府表明的政治立場,為內戰停止和實現國內和平,提供瞭前提條件,也為“東北易幟”和奉系集團解體奠定瞭政治基礎。

7月2日,經東三省省議會議決,推舉張學良為東三省保安總司令兼奉天省保安司令。

蔣介石與張學良

實際上,在張學良發表《決不妨害統一》通電前,南北雙方就東北易幟問題,就已經開始接洽。經過近半年的談判協商,終於在1928年12月29日實現“改旗易幟”。29日凌晨,青天白日旗“飄揚東北,萬眾歡騰”,長達16年的北洋軍閥統治宣告結束,“奉系軍閥”解體,“東北軍”誕生。

“改旗易幟”的吉林和黑龍江

縱觀北洋軍閥,本質上是從封建專制政治到民主政治過渡時期的產物,他們的共同信條無外乎是“搶錢、搶糧、搶地盤”,根本無法提出適應時代要求的政治理念。

不過,為瞭戰勝對手,取得民間和輿論上的支持,他們也會喊一些政治口號。譬如張作霖就曾提出過“國傢統一”、“自治”、“反赤”等主張,但並未成為奉系的指導思想。東北易幟後,東北軍宣佈遵守“三民主義”,以“三民主義”作為指導思想,有瞭比較明確的政治目標。

1928年12月29日,國民政府任命張學良等為東北政務委員會委員,張學良為主任委員(旋改稱主席);次年1月12日,張學良任東北邊防軍司令長官,張作相、萬福麟為副司令長官。

實際上,自第一次直奉戰爭後,東北就一直處於“自為自治”的狀態,抵制中央政府的命令和統一領導。盡管東北軍與西北軍、晉軍等一樣,屬於地方軍隊,與中央軍有嫡系和非嫡系之分,但同屬於“國傢軍隊”。但理論上,東北軍由服從個人指揮的隊伍,轉而變成瞭服從中央政府統一指揮的“國傢軍隊”。

二、“九一八事變”與東北軍的分化

“九一八事變”爆發後,由於國民政府推行的“不抵抗”政策,導致瞭東北軍的第一次分化。當時,東北軍關外駐軍214140人,非正規部隊(警察和公安隊)70701人,為平定石友三叛亂而調入關內的有兩個集團軍共13個旅合計10 餘萬人,關內和關外駐軍,共有30餘萬人。

濃煙滾滾的北大營

奉命撤向關內,是駐遼寧駐軍保存實力的一種選擇。蔣介石為避免“沖突”,下令“不可與之反抗”。不過,不抵抗不等於等著挨打,張學良於9月22日發出指示:當敵向我施壓時,“應即避免沖突暫向安全地帶退避,以期保全”。

數據顯示,駐遼寧的4個步兵旅和1個騎兵旅、1 個炮兵旅及輜重教導隊,有近5萬餘人先後撤入關內,省公安總隊及各縣的部分警察也撤入關內。這些退入關內者與原駐關內的軍隊,總計約有18萬人。

東北軍的作戰裝備,不容小覷

堅持就地抗戰,是駐吉黑兩省部分東北軍的一種義舉。東北軍執行“暫向安全地帶退避”的目的,是為瞭避免與日軍沖突擴大,以這種退避來換取日軍停止進攻。同時,也以這種行為“求全世界輿論之判斷,並希望公理之得伸”。

然而,東北軍“為免除事件擴大起見,絕對抱不抵抗主義”的政策,並沒有換來日軍停止擴大侵略。將士們悲憤填膺,莫可自止,不得不施以正當自衛稍抑鏑鋒的以保衛祖國疆土,以存華族人格”,駐吉黑的東北軍在這種背景下奮起瞭抗戰。

馬占山雕像

1931年11月初,馬占山指揮的江橋抗戰,是最早有組織地抵抗日軍的行為,對堅持就地抗戰的東北軍產生重大影響。9月25日,吉林依蘭鎮守使兼第二十四旅旅長李杜,一面向所轄各縣發出通電痛斥熙洽賣國行為,一面呼籲軍民團結起來,一致對敵,由他發起組成的“吉林自衛軍”達7萬餘人。

遼寧省警務處長兼沈陽公安局長黃顯聲,在日軍進攻沈陽城時組織指揮沈陽市警察署、局和警察大隊及公安分隊進行抵抗,堅持兩天不支後撤出沈陽。他指揮警察系統退出沈陽後,在錦州重整全省警務系統力量,組建義勇軍,與日偽軍展開鬥爭。

推薦閱讀:歷史 | 白山黑水唱悲歌:東北抗聯當年到底有多難?

抗日義勇軍

東北軍將士堅持就地抗戰,是頂著違背政府“不抵抗”的命令進行的,是面對日軍和偽軍共同進攻的局面下而舉起義旗的,有的還是從已投敵的長官手下舉義起來抗敵的。

在東北義勇軍抗戰階段,其主要將領均出身於東北軍,東北軍有大約20000人轉變成為義勇軍,堅持就地抗戰。正是他們的這種壯舉,才挺起瞭中華民族的脊梁。

關東軍的作戰能力,遠勝於同期的中國軍隊

一部分東北軍叛國投敵,變成瞭供日軍驅使的偽軍。據1933年7月偽滿洲國軍編制序列,其偽軍主官主要有偽滿軍政部長熙洽(原東北邊防軍駐吉副司令長官公署參謀長)、奉天之第一軍管區司令長官於芷山(原東邊鎮守使兼遼寧省防軍第一旅旅長)等。另外,原國民政府軍事參議院院長兼東北特別區行政長官張景惠,投敵後任偽臨時東北政務委員會主任委員。

左起:熙洽、張景惠、臧式毅、馬占山(有偽降的可能)

截至1932年3月底,偽滿洲國軍隊總數為85000人,其中有近80000人是由原東北軍改編而成為的。叛國投敵的東北軍,在日軍的武器供應下與抗日義勇軍作戰,給東北的抗日鬥爭帶來極大的困難。

為什麼東北軍會分化?原因有以下幾點:

1) 國民黨政府的不抵抗政策

九一八事變爆發前後,國民黨政府推行的不抵抗政策,讓遭受敵軍攻擊的東北軍處於十分被動的尷尬局面。

進行抵抗,有違“軍人服從命令”的天職;不進行抵抗,有辱軍人保傢衛國的使命。在這種進退兩難的局面下,才出現瞭“入關、就地抵抗、投降”等三種選擇。

進攻北大營的日軍

2)日軍實行的軍事打擊和政治誘降兩手政策

1931年9月22日,關東軍在《滿蒙問題解決策案》中規定:“建立受我國支持、以東四省及內蒙古為領域、以宣統帝為首腦的中國政權,使之成為居住於滿蒙各種民族之樂土”,並確定瞭誘降的目標,選擇熙洽、張海鵬、湯玉麟、於芷山、張景惠作為爭取的對象,“(因為他們)過去就屬於宣統皇帝方面的復辟派,並與該軍有通信聯系”。

在日本武力攻擊和政治誘降與國民黨政府不抵抗政策的影響下,出現個別高級將領叛國投敵,也是不可避免的。

“滿洲國”的宣傳畫,有著很強的蠱惑性

推薦閱讀:讀書筆記:“滿洲國”的教科書,是如何給年輕一代人洗腦的?

3)過於依賴國聯制裁和國際社會幹預

在“九一八事變”爆發前,國民黨政府當局和東北軍高級將領就存有幻想。蔣介石認為,“隻有提交國際聯盟主持正義,和平解決”,而不能進行抵抗。“九一八”發生後,蔣介石更深信“必能與我以充分之公道,乃合理之解決”,要求“全國軍隊,對日軍避免沖突”。

諷刺的是,李頓調查團提出“日本應歸還中國”後,日本直接退出瞭國聯

東北軍上下為貫徹這一方針,極力避免與日軍的正面沖突。為此,駐遼寧的東北軍撤入關內。就連吉林和黑龍江堅持就地抗戰的東北軍,一開始也隻與偽軍交戰,回避與日軍的正面交鋒,馬占山指揮的江橋抗戰打響後,“仍遵守北平電令”不與日軍正面抵抗。

在這一方針主導下,東北軍從統帥、將領到士兵,都希望國聯能夠制裁或阻止日軍的侵略,甚至還有一些人幻想出現第二次“三國幹涉”而阻止日軍侵略。日軍正是利用瞭中國軍民不切實際的“夢想”,一路長驅直入,迅速地占領瞭東三省全境。

推薦閱讀:讀書筆記:為什麼蔣介石一再強調“攘外必先安內”?

三、西安事變後,東北軍進一步被分化與解體

九一八事變後,東北軍雖然出現嚴重的分化,但進入關內的東北軍仍有近20萬人,在張學良的統領下,仍是國內一支具有相當實力的勁旅。然而,西安事變後,這支勁旅進一步分化,並最終解體。解體後雖然有東北軍的稱謂,但實際上是名存實亡。

推薦閱讀:讀書筆記:發動“西安事變”後,張學良後悔瞭嗎?

為什麼東北軍會“解體”?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1) 張學良被囚,使東北軍失去瞭領導核心

東北軍雖然在政治屬性上有瞭變化,但思想基礎卻沒有根本改變。張作霖死後,在東北軍內部,都把張學良看成是東北軍的象征。

張學良和蔣介石

除瞭帶有封建意味等“張傢天下”、“吃張傢飯”的觀念得以延續外,也有賴於張學良本人比較強的軍事領導才能。在他執掌東北軍政後,為實現易幟促成全國統一,槍殺楊、常二人樹個人權威,調停中原大戰出任陸海空軍副總司令等等,都進一步強化瞭他個人在東北軍中的超然地位。因此,這樣一個集團,當它的領袖人物一旦不在,其分化是必然的。

張學良離陜前,曾給各師長手諭:“弟離陜之際,萬一發生事故,切請諸兄聽從虎臣、孝侯指揮”。但楊虎城和於學忠卻不能統帥、控制和指揮東北軍。

張學良和楊虎城

  • 楊虎城盡管是張學良的親密戰友,但終歸是友軍的領導,在政治和軍事均瞬息萬變的形勢下,他不可能控制東北軍;
  • 於學忠盡管一直得到瞭張學良的信任,在東北軍內也有較高的威信,但影響力和號召力根本無法與張學良相提並論。

所以,當張學良被囚後,東北軍集團實際上是處於群龍無首的狀態,最終導致瞭“二二事件”的發生。

2)“二二事件”發生

“二二事件”的發生,是東北軍內缺少領導權威的結果,促使東北軍進一步分化。

在東北軍高級將領中,王以哲、何柱國等是東北軍中的核心人物,而他們“主和”的主張,卻不能為少壯派所接受。1937年2月2日,以苗劍秋、孫銘九等人為代表的少壯派軍官,居然發動政變,槍殺瞭以王以哲為代表的主和派——這便是“二二事件”的起因。

晚年的孫銘九和葉劍英

不過,盡管主和的王以哲被殺,但少壯派的主張仍然沒有得以實現。即便應德田、苗劍秋、孫銘九等人離開瞭東北軍,但由“和戰”而造成的分歧,在東北軍內部仍然存在,進一步加劇瞭東北軍的分化。這說明,無論是東北軍內部的核心人物還是張學良指定的權威人物,都不能控制和指揮東北軍。

3)國民黨政府的分化政策

西安事變後,蔣由張陪同回到南京,並按照“法律程序”囚禁瞭張學良,在這一背景下,整編東北軍是必然的。

國民政府規定的整編原則是:

  1. 糾正過去東北軍封建觀念,使逐漸變成國傢武力,能擔負國防責任,以作恢復失地先鋒為主旨;
  2. 為照顧事實之必要,先以軍為單位,付與較大之機能,一切人事、經理、教育諸大端直隸中央,然後徐圖整理改進,以合於國軍之正軌;
  3. 使東北軍諸閑職人員有所依歸,上下官兵心理安定;
  4. 灌輸各級軍官之國傢民族思想,及服從中央擁護領袖之精神。

在這四條內容中,重點是第四條,即服從中央和擁護領袖,才是整編的根本目標。

長城抗戰中的中國軍隊

另外,東北軍東調的相關工作,於1937年4 月下旬完成。騎兵軍仍駐陜西咸陽,53軍仍駐河北保定,57 軍移駐河南周口、淮陽、太康一帶,67軍移駐安徽亳州、阜陽、渦陽一帶,105師移駐河南南陽一帶,51軍先開到安徽蚌埠再移駐江蘇淮陰一帶。

將東北軍分別散佈在陜西、河北、河南、安徽、江蘇五個省區,從駐地上使東北軍失去瞭一個集團的整體威懾力。東調完成後,於5月初開始整編,並規定從7月1日起,按中央規定的“國難餉章”發給軍餉。

左:解放軍上將呂正操,原為東北軍53軍691團團長。右:解放軍中將萬毅,原為東北軍57軍333旅旅長

至此,東北軍作為一個獨立的政治集團,在組織上已經徹底分化瞭。以軍、師、旅為單位的原東北軍雖然存在,但他們都直屬於中央政府,彼此之間沒有瞭統屬關系。

四、對東北軍的評價

如何評價東北軍?從政治的角度評價,可能更為恰當。

1) 東北軍是一個政治集團,但政治色彩不濃

張學良執掌東北軍後,這一特點主要表現在對國共兩黨的關系上。東北易幟後,東北軍整體加入瞭國民黨陣營,信奉三民主義。不過,這種加入不是信仰使然,而是為瞭維護國傢的和平統一。

電影《西安事變》(1981)中的張學良和楊虎城

因此,他們不僅會和國民黨一起,高喊“反赤”,並接受“剿共”使命。除張學良本人積極執行“剿共”命令外,還不斷地向東北軍及全社會強調“要無條件地擁護領袖”。這些都是出自於急於實現國內統一,以盡快收復東北失地的一種願望。

不過,當張學良發現擁護領袖、積極“剿共”的道路,並不能使他盡快實現收復東北失地的目標,甚至會使國難更加深重時,他放棄瞭擁蔣和“剿共”政策,實現瞭由擁蔣“剿共”到聯共抗日的思想轉變。

客觀地說,張學良發動“兵諫”的動機,是最強烈的

一言概之,東北軍追求的隻是國傢民族的根本利益,是盡快實現全民族的抗戰,以達收復東北失地之目的。

2) 國內現代化程度最高,卻有著很濃的封建意識的軍隊

在張作霖時期,東三省兵工廠一度被日本人看成是“東方第一的兵工廠”。到瞭張學良時期,軍隊現代化的程度進一步提高,武器裝備均為國內最先進的,空軍有飛機200餘架,各種重武器較為齊全。

東北海軍海圻號巡洋艦

然而,就是這樣一支現代化的軍隊,仍存有較為濃厚的封建意識。張作霖去世後,張學良的子繼父位,就是這種“張傢天下”的封建產物。也正因為如此,張學良在東北軍中才會處於無人替代的地位,當他被囚後,東北軍才會出現群龍無首的現象。

3) 作為地方軍隊的東北軍,經歷瞭民國時期所有的大事件

在張作霖時期,這支軍隊在1917年第一次入關,支持段祺瑞政府的武力統一;1920年第二次入關,參與直皖戰爭;1922年挑起第一次直奉戰爭;1924年又挑起第二次直奉戰爭。四次入關,都是為瞭擴張奉系的勢力。尤其是第二次直奉戰爭獲勝後,奉系的勢力曾伸張到江浙一帶。

巔峰時期的奉系勢力范圍

在張學良時期,東北易幟促成南京國民政府的統一;武裝調停“中原大戰”,避免瞭國傢財富和人民生命財產更大的損失;九一八執行不抵抗政策,導致東北大好河山淪陷;西安事變結束瞭長達10年的內戰,促成全民族抗戰局面的出現。可以說,東北軍參與的每一事件都事關大局, 影響中國社會的發展方向。

4) 東北軍是中國抗日戰爭史上,唯一一支經歷14年抗戰的軍隊

從軍隊抗戰的角度講,隻有東北軍具有“堅持14年抗戰”的歷史。九一八事變後,東北軍發生分化,就地抗戰的東北軍首先打響瞭抗日戰爭的第一槍。退向關內的東北軍,先後組織瞭長城抗戰和熱河抗戰,要比其他軍隊提前瞭6年和4年。

東北軍的大刀隊

東北軍的孤軍抗戰,雖然未能阻止日軍的進犯,但對形成全民族共同抗戰的局面,具有重要的動員作用。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史上,占有重要的歷史地位。

西安事變後,東北軍分別分佈在五個省區,他們受中央政府的調遣,或馳援上海,或轉戰大江南北,或會戰徐州,或堅持在敵後抗戰等,一直堅持到抗戰勝利。

總之,自九一八事變起,到抗日戰爭勝利,東北軍堅持14年抗戰的歷史,在抗日戰爭史上,是獨一無二的。


東北軍的誕生和發展,以及它的分化和最的後解體,充分印證瞭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國,一個政治軍事集團興衰的必然軌跡。它警示著今天的我們,隻有建立一支由黨和國傢統一領導、統一指揮的強大的人民軍隊,才是國傢長治久安的基石,是人民幸福安康的根本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