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 言

“四聖”指的是黃帝、岐伯、秦越人(扁鵲)和張仲景。這個稱謂,沿用自清代黃元禦先生。“四聖醫學”指黃帝、岐伯、秦越人和張仲景所傳的醫學。本文以黃元禦先生的《四聖心源》為核心,講講四聖的醫學和四聖的心源到底是什麼。

簡單來說,四聖的心源、四聖的妙法、四聖的奧秘,最主要是三個方面。第一,醫學的本質是符合“天人同氣”原則的“自然”之道;第二,診病的核心是立足“氣之逆順”原則的“辨逆”之法;第三,治療的過程是著眼“中氣升降”原則的“反逆”之動。而四聖醫學就是圍繞前述三個方面,對醫學展開的論述。這個論述,可概括為“通過觀察自然現象,運用自然規律,診治人體疾病的思路方法”。

一、符合“天人同氣”原則的“自然”之道

《四聖心源》關於“符合‘天人同氣’原則的‘自然’之道”的論述,集中體現在第一卷《天人解》。

先生在卷首示:“昔在黃帝,咨於岐伯,作《內經》以究天人之奧。其言曰:善言天者,必有驗於人。然則善言人者,必有驗於天矣。天人一也,未識天道,焉知人理!”

我們看看《天人解》正文——

(一)天人之解

《陰陽變化》:“陰陽未判,一氣混茫。氣含陰陽,則有清濁。清則浮升,濁則沉降,自然之性也。……清濁之間,是謂中氣。中氣者,陰陽升降之樞軸,所謂土也。”“樞軸運動,清氣左旋,升而化火;濁氣右轉,降而化水。化火則熱,化水則寒。方其半升,未成火也,名之曰木。木之氣溫,升而不已,積溫成熱,而化火矣。方其半降,未成水也,名之曰金。金之氣涼,降而不已,積涼成寒,而化水矣。”

這裡講自然界的陰陽五行。文字裡邊“左旋”“右轉”說到的“左”“右”,是物體、自然界本身的“左”“右”;不是作為旁觀者、作為醫生的你的“左”“右”。當你不是以旁觀者或醫生的角色出現,而是作為一個“物體”的角色的時候,那麼,這個“左”“右”講的就是你自己。

《臟腑生成》:“人與天地相參也。陰陽肇基,爰有祖氣。祖氣者,人身之太極也。”“祖氣之內,含抱陰陽,陰陽之間,是謂中氣。中者,土也。土分戊己,中氣左旋,則為己土;中氣右轉,則為戊土。戊土為胃,己土為脾。己土上行,陰升而化陽。陽升於左,則為肝;升於上,則為心。戊土下行,陽降而化陰。陰降於右,則為肺;降於下,則為腎。肝屬木而心屬火,肺屬金而腎屬水。”

這裡講人體臟腑。文字中的“左”“右”同樣要看你以什麼角色存在。當你以“物體”的角色存在的時候,“左”“右”指的就是你身體的“左”“右”。古老的中醫理論認為,身體左側是肝的功能發揮作用的區域,所以叫“陽升於左”(肝主升);身體右側是肺的功能發揮作用的區域,所以叫“陰降於右”(肺主收)。

至於文中講“戊土下行,陽降而化陰。陰降於右,則為肺;降於下,則為腎。”前面講“陽降而化陰”,接著又講“陰降於右……降於下”,到底是“陽降”還是“陰降”?其實,這個說法,完整來說,是“位於陽位,即上焦的陰氣降”。《四聖心源·勞傷解·陰陽》載:“陽位於上,而上自右降”,可見“陽”常常用於指“上方”“上焦”(後文也指屬陽的足經經絡)。“上焦的陰氣”則是指“陰根”。《勞傷解·陰虛》:“陰盛於下而生於上,火中之液,是曰陰根。陰液滋息,爰生金水。”也就是說,講“陽降”,“陽”通常指位置;講“陰降”,則是指陰氣、濁氣。這就是《天人解》開篇講的,“氣含陰陽,則有清濁。清則浮升,濁則沉降。”總之,“降”的,是陰氣、濁氣。

人體陰陽五行,如臟腑的生成,與自然界陰陽五行的生成類似。說它們“類似”,依據就是“天人同氣”。

《四聖心源》全書十卷,處處貫穿著“天人同氣”“天人感應”,即“人與自然可相類比”的思想。如“物情樂升而惡降,升為得位,降為失位。得位則喜,未得則怒,失位則恐,將失則悲,自然之性如此。”先生講感冒流涕,說:“清涕流溢,譬之水汽蒸騰,滴而為露也。”講聲音之病,說:“氣之所以病者,由於己土之濕。……譬之琴瑟簫鼓,遇晴明而清越,值陰晦而沉濁,燥濕之不同也。”講調經孕子,說:“陰中陽盛,生意沛然,一承雨露,煦濡長養,是以成孕而懷子。譬之於土,陽氣冬藏,水泉溫暖;春木發揚,凍解冰消;暖氣升騰,故萬物生焉。”講膀胱結石,說:“百川下流,則歸於海。海水熬煉,則結鹽塊。膀胱即人身之海,沙石即海水之鹽也。”這些“自然之性”“自然之理”“譬之”“即”的用詞,均是人與自然的類比。

那麼,先生關於“人與自然可相類比”的觀點,是不是他自行感悟到的?如果不是,這個類比原則,在四聖的論述中,又是居於什麼地位?我們看黃帝咨於岐伯,“作《內經》以究天人之奧”,講的人與自然的問題有哪些,怎麼講。

(二)帝師之論

《黃帝內經》簡稱《內經》,分《素問》《靈樞》兩部分,約成書於戰國至秦漢時期,是我國現存最早的醫書典籍之一。書中主要以黃帝與岐伯互相問答的形式,記載瞭中國古代關於生理、病理和醫理等方面的內容。

《素問·示從容論》說:“夫聖人之治病,循法守變,援物比類。”“援物比類”,是指援引自然界與人體生理類似的因素和規律,推斷人體生理、病理變化及其施治方法的一種思維方法。

之所以可以在疾病診治過程中,運用“援物比類”的思維方法,理論依據是中國傳統文化基本命題之一的“天人感應”(天人同氣)。“天人感應”的“天”指“自然”;“天人感應”是“指人與自然萬物同類相通,相互感應”。正因為存在“天人感應”規律,看不見的人體內部,可以從看得見的自然外界,通過類比的方法進行瞭解、研究。

那麼,《內經》有哪些人與自然相類比的論述呢?

《素問》第一篇《上古天真論》,黃帝問天師岐伯:“餘聞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歲而動作不衰,今時之人,年半百而動作皆衰者,時勢異耶?人將失之耶?”岐伯說:“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飲食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

意思是,精通養生奧妙的人的生活,“法於陰陽,和於術數”,他們“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以從其根,故與萬物沉浮於生長之門”,被後世稱為“聖人”。就是說,人要長命百歲,要成為“聖人”,必須以自然規律作為根本遵循。換句話說,人的生存規律與自然規律相比,要一致,要同步。

為什麼要“法於陰陽”?為什麼要跟自然規律保持一致?那是因為,“陰陽”(四時),決定瞭人的生死。這就是《素問》第二篇《四氣調神論》說的,“夫陰陽四時者,萬物之終始,生死之根本也。”

為什麼“陰陽四時”能決定人的“生死”?那是因為,人是感應陰陽四時五行之氣而生的;生之後,人的五臟六腑仍然是維系於陰陽四時五行的。如《五臟別論》:“腦、髓、骨、脈、膽、女子胞,此六者,地氣之所生也……胃、大腸、小腸、三焦、膀胱,此五者,天氣之所生也……”《陰陽應象論》:“東方生風……酸生肝……;南方生熱……苦生心……”正因為五臟六腑維系於陰陽四時五行,因此,陰陽四時五行深刻地影響著五臟六腑,亦即影響著人體的生老病死。《金匱真言論》,黃帝專門就“五臟應四時”問題問:“五臟應四時,各有收受乎?”岐伯答“有”。他說:“東方青色,入通於肝……是以知病之在筋也。南方赤色,入通於心……是以知病之在脈也。……”

《四氣調神論》:“春三月,此謂發陳……夜臥早起,廣步於庭……此春氣之應,養生之道也。逆之則傷肝,夏為寒變,奉長者少。夏三月,此謂蕃秀……夜臥早起,無厭於日……此夏氣之應,養長之道也。逆之則傷心,秋為痎瘧,奉收者少,冬至重病。……”此段之文,概括起來就是,“逆春氣則少陽不生,肝氣內變。逆夏氣則太陽不長,心氣內洞。逆秋氣則太陰不收,肺氣焦滿。逆冬氣則少陰不藏,腎氣獨沉。”所謂“肝氣內變、心氣內洞、肺氣焦滿、腎氣獨沉”,就是五臟生病。五臟病重,則不免於死。如《熱論》:“營衛不行,五臟不通,則死矣。”

前文主要講人的生存要以自然規律作為根本遵循,強調人的生存要與自然規律保持一致。因為自然規律影響著人的生老病死。

你說,什麼“東方青色”“南方赤色”,什麼“逆春氣”“逆夏氣”,用這些來說明“五臟六腑維系於陰陽四時五行”,太理論化、太空泛瞭,有沒有更明確的說法?有的——

《素問·氣交變大論》:“歲木太過,風氣流行,脾土受邪,民病飧泄食減,體重煩冤,腸鳴腹支滿……歲火太過,炎暑流行,肺金受邪,民病虐,少氣咳喘血溢,血泄註下,嗌燥耳聾,中熱肩背熱……”該篇並載:“東方生風……其變振發,其災散落。南方生熱……其變銷爍,其災燔焫。中央生濕……其變驟註,其災霖潰……”

其中“振發”是“大風怒號”,“銷爍”是“火勢炎炎”,“驟註”是“暴雨如註”,“霖潰”是“久雨不止,土潰泥爛”,都是自然現象。古人認為,四時之氣,“有德有化,有政有令,有變有災,而物由之,而人應之”。自然界出現“振發”“銷爍”“驟註”“霖潰”等異常現象,民眾也必將因為該氣候影響,而產生相應的異常身體反應,如該文的“民病飧泄食減,體重煩冤,腸鳴腹支滿……”“民病虐,少氣咳喘血溢,血泄註下,嗌燥耳聾,中熱肩背熱……”等。

《六元正紀大論》記載瞭一些人們更加常見的現象。如木鬱之發——“長川草偃,柔葉呈陰,松吟高山,虎嘯巖岫,怫之先兆也。”火鬱之發——“刻終大溫,汗濡玄府,而乃發也。”黃元禦先生解釋說,“柔葉呈陰”即“樹木遇風,蒼葉搖落,柔葉翻騰,裡面在上。”火鬱將發,則“熱氣先動,百刻既終,大溫不減;汗孔夜開,皮毛不闔。”“柔葉呈陰”“刻終大溫,汗濡玄府”,就是我們經常說的,“風太大”“熱死人,一個晚上都是汗”這些現象和感受。

《素問》用瞭七篇大論的篇幅講“五運六氣”,人與自然的聯系、類比關系在該七篇大論中體現得尤其清楚。可見,“人與自然可相類比”,是四聖醫學的核心內容之一。

你說,要拿自然現象來類比於人體,首先,自然現象應當與人體存在“可比性”。那麼,自然與人體有沒有可比性呢?有沒有什麼例子能證明黃帝與岐伯講的是事實呢?我們看看一些日常生活事件。

(三)物理之應

有一個“葭管飛灰”,也叫“緹室飛灰”的典故,說的是黃帝時期,他讓一位樂師用昆侖山嶰溪之谷產的十二根階次長短不齊的竹管,並排起來,在竹中填入蘆葦燒成的葭灰後,埋入用絲織物密封的空屋地下,不齊的一端在地裡,齊的一端在地面。當氣候變化至冬至時,第一根管子中就可發現有氣上沖,吹出蘆葦灰,響起古代稱之為“黃鐘”的“宮”音。這個黃鐘之音,說明瞭土地中的陽氣在這個時候向外放射,開始瞭新的一年陽氣升降的輪回。因此,古人稱為“冬至一陽生”,即冬至的時候,地裡的陽氣,開始向上升發。秋分之後,陽氣潛藏,秋冬養陰,到冬至是個轉折點。中國很多地方有“冬至進補”的習慣。冬至進補,就是為瞭滋養、幫助陽氣的升發。古人用這個地氣發生的現象,來衡量養生,乃至農耕作息的節氣變化進程。“葭管飛灰”,今天的你,仍然可以按古人的做法去得到驗證。

我們再看看我們自己日常生活中的事例。

很多人小時候都在田野上煨過紅薯。煨紅薯,也叫做“窯紅薯”。就是做個泥窯把紅薯煨熟,也叫打紅薯窯。田地裡,河塘邊,隻要有幹泥團的地方,都可以打紅薯窯。水平高的大多知道,泥團最好松一點。而窯腳用的泥團一般是拳頭般大小。為什麼要松點?因為容易燒紅,容易吸收火的熱量。為什麼不能太大太小?大瞭,火不容易燒透,熱量不容易進去,土塊吸收熱量少,不足以煨熟紅薯;小瞭,土塊同樣吸收熱量少,同樣不足以煨熟紅薯。在這裡,適當的泥團,其實是講人體脾胃的土氣要適當。中醫理論中,土氣太過叫“敦阜”,這個時候,自然界木氣不容易升發,會出現“震驚飄驟”這種“烈風雷雨並作”的氣候;人體脾胃土氣太過,會發生肝木不達,轉而克土的問題,表現為腹脹、腹瀉等疾病。土氣太弱叫“卑監”,自然界就像是盆土栽花,植物長不大,人體則會出現“腹滿四肢不舉”這種“臍腹脹滿、四肢失秉萎弱”的疾病。

我們也知道,冬天,水冷得刺骨的時候,植物是無法生長的。隻有等到“春江水暖”的時候,才會有萬物生長的欣欣景象。這個規律和現象,就是四聖醫學說的,腎裡邊的水(腎為水臟),寒氣太重的時候,肝木無法升發的問題。關於“水”,還有另一個觀察角度,水太多,比如發洪水的時候,植物泡在水裡,也是無法生長的。這是脾土濕氣太重的問題。土濕太過,肝木同樣抑鬱不長,無法升發。這個時候,腹痛、目蒙、怕冷、困倦無力等癥狀就要出現瞭。

我們還可以看到,水從墻壁高處往下流,如果下方半邊幹半邊濕,水一定先往濕的那邊流。在幹燥、潮濕不同的兩根木頭上點火,一定是幹燥的木頭先燒起來。這就是古話說的“火就燥,水流濕”。病理上,腎水上泛,首先影響的必定是脾土。因為脾土是濕土之氣,“水流濕”,所以脾土先病。

冷空調為什麼裝在墻壁上方?暖氣機為什麼裝在地下位置?科學的解釋是,空氣的比重影響氣流的升降。黃元禦先生告訴我們,“氣含陰陽,則有清濁。清則浮升,濁則沉降。”這在治病上,強調要註重腎水——八卦坎位中的那點陽氣,以及脾臟的陽氣,讓清氣(暖氣機的暖氣)升;也要註重心火——八卦離位中的那點陰氣,以及胃腑中的陰氣,讓濁氣(空調機的冷氣)降。

其實,生活中處處是人與自然相通的現象和規律。

(四)談天之用

那麼,瞭解人與自然相通的規律,瞭解醫學的本質是符合“天人同氣”原則的“自然”之道,對於治病來說,有什麼具體、明確的作用呢?

之所以要在診治疾病的話題中講自然現象、講“天人感應”,最根本的作用是,幫助你通過類比的方法,從看得見的自然界,去瞭解、研究看不見的人體內部。特別是,當你面對書本沒有的疾病時,你可以拿自然現象作類比,判斷該病象到底是“風、熱、暑、濕、燥、寒”六氣的哪個“氣”,從而判斷出哪條經絡、哪個臟腑發生問題(“逆象”)。(“五運六氣”在診治過程中的運用,參拙作《五運六氣說要》。)

比如,當你見到手指顫抖,或是不由自主地搖頭晃腦的癥狀,你就應當想到,這是自然界中,風吹動樹葉的現象,類比到人體,可以知道發生前述癥狀的原因,是體內的“風”氣病瞭。《六氣解》講到,“風”是肝木的本氣,所以是肝病瞭。當你見到腹部絞痛的癥狀,你應當想到,“絞痛”類似於自然界中肆虐的臺風,那麼,發生這個癥狀的原因,也是體內的“風”氣,即肝病瞭。當你見到病人皮膚的皰疹流出黃水,這是有濕氣。《六氣解》講到,“濕”是脾土的本氣,那麼,脾必然是有問題的。當你見到病人一年四季都穿著厚厚的衣服,他是“寒”。“寒”是腎水的本氣,所以,腎有問題,尤其是腎陽虛,可以說是八九不離十的。

這就是四聖醫學“天人感應”“援物比類”思想的體現,也是“通過觀察自然現象,運用自然規律,診治人體疾病的思路方法”的體現。

更多內容請關註微信公眾號:四聖醫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