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質機構的“寶船”到底有多重?

鄭和下西洋的最大的中國帆船(戎克船)“寶船”排水量有2.5萬噸,這是真的嗎?事實上,同時期的歐洲正處於大航海時代的前夜,而當時西歐勞動人民連一千噸的船都造不出來,西班牙人麥哲倫得環球航行,他的遠航艦隊裡最大的一艘歐洲帆船(蓋倫船)的噸位120噸,同時期的中東印度的阿拉伯帆船(三角帆船)。到瞭西元1894年的甲午海戰的時候,參戰的最大的鐵甲船也才8000噸排水量。

鄭和時期的中國帆船的主要結構是木質結構,木材材料的承載力能保持這麼大的排水量體積而保證船體的結實度,保證船體不解體麼?這個問題一直以來有很多爭議。

筆者猜測應該是單位換算的問題,搞清楚明代的丈等於現在的多少米是個關鍵問題。現實中如果有船隻長150米寬60米吃水深6米,負載大概就是重2.7萬噸。明朝時期的中國帆船是平底船,大雖大但是很容易翻船不能進入深海遠海航行隻能沿海岸線航行,沿著海岸線走,也容易獲取補給和淡水,規避瞭深海航行的各種風險。

古代中國的造船技術的發展方向和構建哲學和歐洲中東不一樣

質疑者認為,兩萬噸的木船根本不可能存在!他們認為,古代中國的航海文化和海洋貿易傳統不如環地中海地區的持久和對外交流頻繁,雖然中國的制船業在東亞地區是領先日本和東南亞國傢一個層次的,大致和阿拉伯波斯印度在一個級別。但是中國的造船技術沒有積累的傳統,同時也沒有大片橡樹林。而且就算用現代科技也不可能造出2萬噸的木船,自己就壓塌瞭。

三角帆船(阿拉伯帆船)

中國在南宋就能打造幾層的遠洋大帆船,通過現在在南海考古打撈就能實證這一點!而同時期其它地方包括中東穆斯林和歐洲天主教徒根本造不出來,但是可惜的是,蒙古的入侵和對宋朝人口和文化的破壞,這些技術沒能延續傳承下來。

早在唐朝,中國就和中東的色目人在泉州和廣州進行大規模的貿易,唐朝的廣州,宋朝的泉州有大量的薩拉森人 摩爾人和猶太人商人,這些色目人世代僑居中國,當時的泉州是元朝第一大港口,和埃及亞歷山大港 東羅馬的君士坦丁堡 印度的古吉拉特 齊名的世界四大港口,被色目人叫做“”“刺桐城”,在元朝,曾經有個突尼斯的猶太人遊歷瞭泉州,去瞭大街小巷,商業區,居民區,軍備區,港口碼頭,乃至青樓紅燈區,他的遊記裡記錄瞭這個繁華的城市驚人的人口密集和大量的外籍僑民

戎克船

鄭和下西洋的目的

並不是人們想象的宣揚國威於海外,促進和印度洋各國的友好往來。事實上 ,鄭和是一個色目人,他原名馬和,他是洪武末年明軍入滇擄掠的色目人幼童,被凈身後帶入宮中,到瞭永樂年間,他成為瞭皇帝身邊的紅人三保太監。備註:明軍進攻雲南的主要原因是雲南昆明的蒙古梁王托司帖木兒勾結大理總管府的段氏土酋堅決敵對明朝,這場戰爭後,雲南的色目人和蒙古人分散到瞭雲南各地

事實上,早在唐朝就和中東色目人有廣泛的商業和文化聯系,當時的泉州和廣州,是唐朝和色目人做海洋貿易的第一大港,很多外國僑民、商人定居泉州和廣州,相當於今天義烏和廣州地位(義烏主要是中東的生意,廣州包括瞭中東和非洲的生意)

有學者認為,事實上鄭和下西洋是元代已經全面開拓的赴阿拉伯中東的色目人世界航線的一次重新交友鞏固加強工作巡遊。明朝皇帝擔心建文帝逃亡到瞭海外某個回回國,同時西域的穆斯林國傢忒木耳帝國敵對明朝,鄭和的穆斯林身份有助於他在回回各國刺探情報,然明成祖獲取更多的信息,同時宣揚明朝的經濟和軍事投送能力。

鄭和的航行軌跡

蓋倫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