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成像設備概述

核醫學中的影像設備

1、γ相機——探測γ射線,Anger於1957年發明,稱為Anger相機

2、SPECT(單光子發射斷層儀)——探測γ射線,20世紀80年代成熟使用

3、PET(正電子發射斷層儀)——探測511keV雙光子,20世紀90年代成熟使用

4、PET/CT 1998年第一臺模型機,功能圖像和解剖圖像有機融合

5、PET/MR 2010年第一臺上市,功能圖像和解剖圖像有機融合

SPECT

⑴心臟型SPECT

⑵乳腺型γ相機

⑶雙探頭型SPECT/CT

⑷全環型SPECT/CT

通用SPECT

專用SPECT

⇧心臟專用⇧乳腺專用 NM 750bγ相機

PET

PET/CT

全身PET/CT

PET/MR

核醫學成像設備的組成

硬件系統:

包括:探測器環(探頭)、電子線路部分、機架、掃描床、計算機

軟件系統:

包括:數據采集軟件、校正軟件、圖像重建軟件、圖像顯示軟件、圖像處理軟件、質控軟件

核醫學成像(PET)基本原理

1.示蹤原理

❏放射性藥物準備(顯像劑、分子探針、示蹤劑)

❏註入體內,參與特定的生物過程(包括結合、轉運、代謝、排出等)

2.容積采集

❏環形360°采集核素發出的γ射線

❏信息包含定位(方位)、數量、時間(TOF)

3.計算機重建(重建算法)

❏采集的數據經計算機重建得到放射性藥物在體內分佈的3D圖

❏經計算機顯示軟件呈現出來

二、關鍵器件——探測器

探測器——核醫學影像設備的核心

探測器決定影像設備的幾個重要性能參數,包括3大分辨率(空間時間能量)以及非常重要的靈敏度參數。

目前我們核醫學中用到的探測器有兩類,一類是閃爍探測器,還有一類是半導體探測器。

1.閃爍探測器

閃爍探測器主要由以下部件組成:

閃爍探測器探測原理⇣

當γ射線入射到閃爍體中後:

➣使閃爍體中原子被激發→處於激發態的原子退激→退激過程中發射熒光(閃爍一詞的來由)

➣光電轉換器將熒光轉成電子→電子被進一步倍增→最後輸出電脈沖

➣放大器進一步放大電脈沖、甄別器甄別(能量、符合)

➣合格則記錄一個事件

2.半導體(CZT)探測器

半導體(CZT)探測器探測原理⇣

當γ射線入射到CZT中後:

➣在CZT半導體中產生大量的電子空穴對(數量與γ能量成正比)→電子與空穴在電場中反向運動到電極→輸出電脈沖

➣電荷前置放大器進一步放大電脈沖、進入甄別器甄別(能量)

➣合格則記錄一個事件

閃爍探測器的關鍵部件

1.閃爍體(晶體閃爍體)

閃爍體接收瞭γ射線,然後發射熒光,在這之間,進行瞭兩個重要的過程,分別是能量轉換過程以及數量放大的過程。

▣能量轉換:高能γ光子轉換成低能熒光光子(利於後續的光電轉換)

▣數量放大:入射一個γ光子,出來的是成千上萬個熒光光子,隨機向各方向發射

2.光電轉換器

①真空型光電倍增管(PMT)

②半導體型光電倍增管(SiPM)

SiPM結構圖

光電轉換器接收熒光光子,然後輸出電脈沖,在這之間,同樣進行瞭兩個重要過程,分別是光電轉換過程以及倍增放大過程。

▣光電轉換:熒光光子→電子(光電效應)(電信號遠比光易處理)

▣倍增放大:電子數倍增約數百萬倍(106)

經光子數和電子數兩次放大後,一個光子信號變成可被普通電路處理的電脈沖。

半導體探測器的關鍵部件

半導體:接受γ射線→輸出電脈沖,這之間主要有兩個過程,分別是光電轉換以及數量放大。

1.光電轉換:高能γ光子→電子空穴對

2.數量放大:1個γ光子→數萬對電子空穴對

半導體的作用=閃爍體+光電轉換器的作用

❖在核醫學中目前隻有碲鋅鎘(CdZnTe,CZT)這種化合物半導體用來做探測器使用:

原子序數:Cd48,Zn30,Te52

組成:Cd1-xZnxTe(ZnTe,CdTe)。Zn含量(x)不同,性能不同

密度:~5.78g/cm3

禁帶寬度:1.57eV~2.26eV

電離能:~4.7eV

CZT與Nal+PMT探測原理比較

閃爍探測器探測原理▲

半導體探測器探測原理▲

二者更進一步地比較:

1.Nal+PMT

(1)對1個140keV的γ光子,光產額41光子/keV,約生成:5700個光子(熒光)

※約40%到達光陰極:約2300個光子

※約25%產生光電效應:約570光電子

※經PMT放大百萬倍:5×108個電子

(2)不確定性因素較多:

※光子產生的位置

※光子產生的數量

※光子發射的方向

※到達光陰極的光子數(自吸收影響)

※光陰極轉化光電子數

※PMT倍增的電子數

以上6點不確定因素都存在統計漲落,而這些統計漲落累積起來則決定瞭探測器的3大分辨率,即能量、空間、時間,這3個重要的分辨率。

2.CZT

(1)產生1對電子-空穴對所需能量=電離能:4.64 eV~5.0 eV

對於140keV的γ光子,生成:約30000對

(2)不確定性因素較少:

※電子-空穴對產生的位置

※電子-空穴對產生的數量

※從產生地到電極的路上的損失(復合和陷獲)與以下4點有關:

❶ 路程(厚度)cm

❷ 電場強度(V/cm)

❸ 遷移率(cm/s/V/cm=cm2/V.s)

電場強度30V/mm→電子漂移速度:33mm/μs

❹ 雜質、缺陷形成的能量陷阱

(3)發生統計漲落的步驟少:

❂能量精準

❂空間分辨率取決於電極大小及間隔

閃爍探測器性能——取決於晶體和光電轉換器

▼閃爍晶體的好壞主要由以下參數決定:

1.光電分支比、光產額、光輸出:影響能量分辨率;

2.發射波長:影響光電轉換效率;

3.退光常數:影響時間分辨率;

4.原子序數、密度:影響探測效率;

5.折射率:影響和光陰極間光傳輸。

而對於光電轉換器,目前核醫學主要用到兩種,分別是真空型光電倍增管和半導體型光電倍增管。

▼真空型光電倍增管主要性能指標主要有以下幾點:

1.光譜靈敏度:影響光電轉換效率;

2.時間特性:(渡越時間、渡越時間離散及渡越時間差等):影響時間分辨率;

3.線性特性、靈敏度均勻性:影響能量分辨率;

4.暗電流、信噪比:影響信噪比;

5.放大倍數:影響後續電路的設計;

6.一致性:各PMT性能參數。

▼半導體型光電倍增管主要性能指標主要有以下幾點:

1.擊穿電壓、過電壓:影響增益、能量時間分辨率;

2.光子檢測效率:影響能量分辨率;

3.噪聲:影響信噪比;

4.時間特性

上升時間:決定時間分辨率

恢復時間:決定死時間

5.增益:影響後續電路設計

6.溫度特性:對溫度很敏感。

半導體探測器性能——取決於半導體

半導體的性能指標如下圖所示:

今天的內容就到這裡 ,歡迎大傢點贊、分享、關註,我們下期再見!編輯:祁興興

審校:於赫

聲明:部分內容及圖片參考於網絡,如涉及侵權請聯系小編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