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工程——公路工程施工手冊

差不多小姐 2024-06-18 11:36 12次浏览 0 条评论 taohigo.com

主要內容包括:路基施工、基層施工、路面施工,共三部分。

一、路基施工

1 施工準備

1.1 測量放線

測量人員,在進場後對設計單位交付的基樁(導線點、水準點)進行復測,經監理工程師確認後,按施工圖設計放出中樁,並測放道路邊樁,每個樁按圖紙編號標記。

導線復測

(1)導線測量精度應符合規定。

(2)原有導線點不能滿足施工需要時,可增設滿足相應精度要求的附合導線點。

(3)同一建設項目內相鄰施工段的導線應閉合,並滿足同等級精度要求。

(4)對可能受施工影響的導線點,施工前應加以固定或改移,從開工至竣工驗收的時間段內應保證其精度。

水準點復測與加密

(1)水準點精度應符合規定。

(2)沿路線每 500m 宜有一個水準點。在結構物附近、高填深挖路段、工程量集中及地形復雜路段,宜增設水準點。臨時水準點應符合相應等級的精度要求,並與相鄰水準點閉合。

(3)當水準點有可能受到施工影響時,應進行處理。

中線放樣

(1)路基開工前,應進行全段中線放樣並固定路線主要控制樁,高速公路、一級公路宜采用坐標法進行測量放樣。

(2)中線放樣時,應註意路線中線與結構物中心、相鄰施工段的中線閉合,發現問題應及時查明原因,進行處理。

(3)設計圖紙和實際放樣不符時,應查明原因後進行處理。

1.2 現場清理

在路基土方施工前,應清除路基范圍內和取土場范圍內的所有草皮、樹木、垃圾、農作物及有機物殘渣,並清除表層(30~50cm)腐植土。清除下來的草皮、樹木等運出路基范圍集中堆放,統一處理。

1.3 分級交底

每道工序開工前,應實行三級交底,即項目總工向項目部所有人員進行施工組織設計交底,技術部門負責人向工程、技術、質量人員進行方案交底,施工員向作業班組進行技術交底。保證技術人員及工人能夠清楚的瞭解施工中的註意事項及工程進度安排,掌握施工過程中的控制要點,確保現場施工不盲目指揮,錯誤安排。

1.4 路基土工試驗

路基施工前,應對取土場的土質和路基基底土進行相關試驗,並將試驗結果報告送監理工程師審批,未經監理工程師同意不得上土填築。

路基施工前,應按照有關規定和要求,建立試驗室。

路基施工前,應對路基基底土進行相關試驗。每公裡至少取 2 個點;土質變化大時,視具體情況增加取樣點數。

應及時對來源不同、性質不同的擬作為路堤填料的材料進行復查和取樣試驗。土的試驗項目包括天然含水量、液限、塑限、標準擊實試驗、CBR 試驗等,必要時應做顆粒分析、比重、有機質含量、易溶鹽含量、凍脹和膨脹量等試驗。

使用特殊材料作為填料時,應按相關標準作相應試驗,必要時還應進行環境影響評估,經批準後方可使用。

1.5 機械設備

選擇施工機械,應考慮工程特點、土石種類及數量、地形、填挖高度、運距、氣候條件、工期等因素,經濟合理地確定。填方壓實應配備專用碾壓機具。

路基施工前對所需機械設備要全部進行檢查維修,保證在工作時能夠處於良好狀態,各種機械設備要統一調配,保證在路基土方施工過程中隨叫隨到。土方路基施工常用的機械設備主要有挖掘機、裝載機、推土機、振動壓路機、平地機、自卸汽車、灑水車等。

2 填前壓實

2.1 原地面壓實度檢測

2.1.1 路基原地面清理平整完後進行晾曬或灑水,當含水量接近最佳含水量時,即可派壓路機進行填前的碾壓作業。碾壓後檢測壓實度,達到規范要求後,才可進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3 分層填築

3.1 選擇土場

路基填料來源主要為借土填方和利用方,取土場的選擇應符合下列規定:

(1)路基填方取土,應根據設計要求,結合路基排水和當地土地規劃、環境保護要求進行,不得任意挖取。

(2)施工取土應不占或少占良田,盡量利用荒坡、荒地,取土深度應結合地下水等因素考慮,利於復耕。原地面耕植土應先集中存放,以利再用。

自行選定取土方案時,應符合下列技術要求:

(1)地面橫向坡度陡於 1:10 時,取土坑應設在路堤上側。

(2)橋頭兩側不宜設置取土坑。

(3)取土坑與路基之間的距離,應滿足路基邊坡穩定的要求。取土坑與路基坡腳之間的護坡道應平整密實,表面設 1%~2%向外傾斜的橫坡。

(4)取土坑兼作排水溝時,其底面宜高出附近水域的常水位或與永久排水系統及橋涵出水口的標高相適應,縱坡不宜小於 0.2%,平坦地段不宜小於 0.1%。

(5)線外取土坑等與排水溝、魚塘、水庫等蓄水(排洪)設施連接時,應采取防沖刷、防污染的措施。對取土造成的裸露面,應采取整治或防護措施。

3.2 填料試驗

填料試驗項目包括天然含水量、液限、塑限、標準擊實試驗、CBR 試驗等,必要時應做顆粒分析、相對密度、有機質含量、易溶鹽含量、凍脹和膨脹量等試驗。使用特殊材料作為填料時,應按相關標準做相應試驗,必要時還應進行環境影響評估,經批準後方可使用。

路基填料應符合下列規定:

(1)含草皮、生活垃圾、樹根、腐殖質的土嚴禁作為填料。

(2)泥炭、淤泥、凍土、強膨脹土、有機質土及易溶鹽超過允許含量的土,不得直接用於填築路基;確需使用時,必須采取技術措施進行處理,經檢驗滿足設計要求後方可使用。

(3)液限大於 50%、塑性指數大於 26.含水量不適宜直接壓實的細粒土,不得直接作為路堤填料;需要使用時,必須采取技術措施進行處理,經檢驗滿足設計要求後方可使用。

粉質土不宜直接填築於路床,不得直接填築於冰凍地區的路床及浸水部分的路堤。

填料強度和粒徑,應符合下表的規定。

3.3 分層填築

路基填築以機械化作業為主,人工配合。采用“三階段、四區段、八流程、三條線”的作業程序組織施工。

(1)三階段:準備階段——→施工階段——→施工驗收階段

(2)四區段:填築區——→平整區——→碾壓區——→檢驗區

(3)八流程:施工準備——→基底處理——→分層填築——→攤鋪整平——→灑水或晾曬——→機械碾壓——→檢驗鑒定——→路基面整修。

(4)三條線:在每次填築壓實合格的路基上均要用石灰灑出中線及兩條邊線。

在施工中始終堅持“三線四度”。

三線即中線、兩側邊線,且在三線上每隔 20m 插一小竹樁,明確中線、邊線的控制點;四度即:厚度、壓實度、橫坡度、平整度。控制路基分層厚度以確保每層層底的壓實度;控制住壓實度以確保路基的質量及竣工後沉降不超標,控制橫坡以確保雨水及時排出;控制平整度以確保路基碾壓均勻及下雨時路基上不積水。路基填築的同時做好臨時排水設施。

根據每層填築的厚度和汽車運輸的體積計算出佈料距離,並用石灰標出方格網。上土時,試驗人員於現場測定土料的含水率,如土料偏幹,則進行灑水,偏濕則進行晾曬。自卸汽車把料運到填築現場,從一端開始,左右成列,前後成行等距離倒土。

4 整平

粗平

推土機進行攤平,每層填料鋪設的寬度超出路基兩側設計寬度 50cm,以保證修整路基邊坡後的路堤邊緣達到壓實標準。測量員及時測量計算出松鋪厚度,根據各樁號底層標高,控制好表層的頂面標高,嚴格控制松鋪厚度,以確保施工參數的準確性。

精平

由推土機攤平後,在用平地機進行整平。平地機整平由路中間開始向道路兩側推進,如此反復,直到符合平整要求。

5 碾壓

含水量檢測及碾壓

碾壓前,先對填層的厚度、平整度及土的含水量進行檢查,確認符合要求後再進行碾壓。

碾壓

壓實作業按照先壓路基邊緣,後壓路基中間,從低到高,先慢後快,先靜壓後振動的操作規程進行碾壓。碾壓施工中,壓路機往返行駛的輪跡部分重疊,光輪壓路機重疊 1/2 後輪寬,振動壓路機重疊 40~50cm,路基兩側多壓 2~3 遍,相鄰兩區段縱向重疊 1.0~1.5m。壓實作業做到無漏壓、無死角、碾壓均勻。碾壓成形的填土層用濕潤土覆蓋保溫。

填土路堤施工作業段相鄰交接處如不在同一時間填築,則先填築段應按 1:1 坡度分層留臺階;壓實作業完成後,將臺階清理出來。如兩段同時施工,則分層相互交疊銜接,其搭接長度不小於 2m。

路基檢測

路基每層填築壓實後,及時進行檢測,每層填土檢測合格,並經監理工程師認可後,才能進行上層路基填築。

檢測分三級進行,“跟蹤檢測”、“復檢”、“抽檢”,分別由路基施工隊、項目部工程部、監理工程師實施。

壓實度檢測應符合以下規定:

(1)用灌砂法、灌水(水袋)法檢測壓實度時,取土樣的底面位置為每一壓實層底部;用環刀法試驗時,環刀中部處於壓實層厚的 1/2 深度;用核子儀試驗時,應根據其類型,按說明書要求辦理。

(2)施工過程中,每一壓實層均應檢驗壓實度,檢測頻率為每 1000m2 至少檢驗 2 點,不足 1000 m2 時檢驗 2 點,必要時可根據需要增加檢驗點。

6 路床整修

6.1 路床整修

當路基填築接近路基設計標高時,加強高程測量檢測,以保證完工後的路基面的寬度、高程、平整度及橫坡度、邊坡符合規范和設計要求。路基加寬部分在整修階段人工掛線清刷夯拍。路基經過整修後,要達到檢驗標準,做到肩棱明顯、路拱坡面符合設計要求。

6.2 邊坡整修

當填方路基土路肩邊部邊坡高度小於等於 8m 時,邊坡率為 1:1.5,當填方路基土路肩邊部邊坡高度大於 8m 時,邊坡上部 8m 邊坡率為 1:1.5,8m 以下邊坡率為 1:1.75。各變坡處設置 2.0m 寬邊坡平臺,平臺采用 3%外傾橫坡。邊坡防護采用圖紙設計的護坡形式。

6.3 接頭處理

土路基分段施工且接頭處不在同一時間施工時,先填築路段應按 1:1 坡度分層留臺階,臺階寬度不小於2m,兩段同時施工,則分層相互交替搭接,其搭接長度不小於 2m。

7 路基驗收

基本要求

合同約定的各項內容已全部完成。各方就合同變更的內容達成書面一致意見。

分項工程、分部工程、單位工程完成後,應按有關規定進行中間檢查驗收。

驗收前應恢復施工段內的導線點、水準點,以及驗收中要求和可能需要的其他標志樁。

完工後應按要求對取土坑和棄土場進行修整,保持合理的幾何外形。

驗收前應按照《公路路基施工技術規范》及《公路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的要求進行自檢,自檢合格以後,編制符合要求的交工資料。

實測項目

外觀鑒定

路基表面平整,邊線直順,曲線圓滑。不符合要求時,單向累計長度每 50m 減 1~2 分。

路基邊坡坡面平順、穩定,不得虧坡,曲線圓滑。不符合要求時,單向累計長度每 50m 減 1~2 分。

取土坑、棄土堆、護坡道飛碎落臺的位置適當,外形整齊、美觀,防止水土流失。不符合要求時,每處減 1~2 分。

二、基層施工

1 施工準備

1.1 技術準備

項目部測量人員,在下承層施工完成後對其水準高程及軸線進行復測校核,同時,對下承層的壓實度、彎沉等指標進行驗收,經監理工程師確認後,方可進行下一步施工工作。

1.2 材料準備

原材料:水泥、粗集料、細集料、石屑等由持證材料員和試驗員按規定進行檢驗,確保其質量符合相應標準。

配合比設計:需檢測目標配合比設計、生產配合比設計以及生產配合比驗證三個階段。

1.3 機械準備

專用穩定材料拌合設備,且具備足夠的生產能力:間歇式水穩混合料拌和站。

運輸設備:大噸位自卸汽車。

攤鋪設備:配備自動找平裝置的攤鋪機。

碾壓設備:雙鋼輪振動壓路機,輪胎壓路機(噸位宜大),激振力大於 35t 的重型振動壓路機,25t 以上的輪胎壓路機。

其他設備:裝載機、空壓機、水車、加油車、發電機、切割機、平板載重。

2 混合料拌和

2.1 含水率控制

試驗室配合拌和站做好質量控制工作,嚴格控制混合料的含水率。在正式拌制混合料之前,必須先調試所用的廠拌設備,使混合料的含水量都達到規定的要求。

在生產過程中,拌和時含水量略大於最佳含水量 1%~2%,使混合料運到現場攤鋪碾壓時,接近最佳含水量。拌和站根據施工情況將拌和設備調整到最佳配置,確保運轉連續、拌合均勻,嚴格控制水泥用量。根據天氣情況適當增減含水率,確保混合料含水率達到施工和規范要求。

2.2 水泥劑量控制

試驗室配合拌和廠做好質量控制工作,主要控制混合料的配合比,既通過調整料鬥下面的電機轉速和鬥門高低來控制各種材料的流量。同時控制好水泥劑量及拌和時的含水量。拌和廠根據施工情況將拌和設備調整到最佳配置,確保運轉連續、拌合均勻,嚴格控制水泥用量。

2.3 級配檢測

試驗室配合拌和廠做好質量控制工作,嚴格控制混合料的配合比,既通過調整料鬥下面的電機轉速和鬥門高低來控制各種材料的流量。拌和廠根據施工情況將拌和設備調整到最佳配置,確保運轉連續、拌合均勻。

3 運輸

混合料運輸

車上的混合料用帆佈覆蓋,以防水分過多損失。

運輸車在料鬥下裝料時,可以先裝車鬥靠前部分,再裝車鬥靠後部分,最後裝中間部分。並且運輸車輛在運往施工現場的途中,應盡量勻速行駛,避免顛簸,以減少卸料時的離析現象。

根據拌和廠的生產能力和作業的要求,項目部組織足夠的運輸車輛,防止攤鋪過程中,運輸不及時現象發生,以在攤鋪機前有三輛以上車等候卸料為宜。卸料時應設專人指揮,自卸車應在攤鋪機前 0.2~0.3m 前停住,嚴禁撞擊攤鋪機。

4 攤鋪碾壓

4.1 平整度

在攤鋪起點就位好攤鋪機,調整好傳感器與基準線的關系。攤鋪 3~6 米後,立即檢測攤鋪面標高和橫向坡度,不符合設計要求時,應適當調整熨平板高度和橫坡,直到合格,再繼續攤鋪。

過程中攤鋪機隨車檢驗人員應及時檢測攤鋪標高、坡度。開始攤鋪後攤鋪機宜連續攤鋪,不宜出現停機待料現象,攤鋪速度應與水穩拌合站產量相匹配,有確定的攤鋪速度。基層混合料攤鋪采用兩臺或多臺攤鋪機(根據路面寬度)梯隊作業,前後應保證勻速。兩臺攤鋪機的前後間距宜不大於 10m,且兩個施工段面縱向應有 300-400mm 的重疊。

4.2 高程

采用攤鋪機攤鋪時,應在攤鋪起點就位好攤鋪機,按確定的松鋪厚度,攤鋪加寬部分時應合理劃分攤鋪帶。攤鋪時,專人跟在攤鋪機後面清除粗集料離析現象,特別是粗集料料窩及時鏟除,並用新拌混合料填補。攤鋪厚度、松鋪厚度、松鋪系數、路拱坡度、攤鋪平整度、振動頻率均要一致,相鄰兩攤鋪機間縱向接縫平整。

人工攤鋪時,應組織熟練工人操作,采用掛線法控制高程,中途不得停頓,加快攤鋪和碾壓,確保碾壓質量。攤鋪厚度、松鋪厚度、松鋪系數、路拱坡度和攤鋪平整度均要一致。

4.3 壓實度平整度檢測

應根據施工情況配備足夠的碾壓設備,並應符合下列規定:

(1)雙向四車道高速公路或一級公路的半幅攤鋪時,應配備不少於 4 臺重型壓路機。

(2)雙向六車道的半幅攤鋪時,應配備不少於 5 臺重型壓路機。

應安排專人負責指揮碾壓,嚴禁漏壓和產生輪跡。

采用鋼輪壓路機初壓時,宜采用雙鋼輪壓路機穩壓 2~3 遍,再用激振力大於 35t 的重型振動壓路機、 18 ~21t 三輪壓路機或 25t 以上的輪胎壓路機繼續碾壓密實,最後采用雙鋼輪壓路機碾壓,消除輪跡。

采用膠輪壓路機初壓時,應采用 25t 以上的重膠輪壓路機穩壓 1~2 遍,錯輪不超過 1/3 的輪跡帶寬度,再采用重型振動壓路機碾壓密實,最後采用雙鋼輪壓路機碾壓,消除輪跡。

4.4 寬度

攤鋪時宜避免縱向接縫,分兩幅攤鋪時,縱向接縫處應加強碾壓。

存在縱向接縫時,縱縫應垂直相接,嚴禁斜接,並應符合下列規定:

(1)在前一幅攤鋪時,宜在靠中央的一側用方木或鋼模板做支撐,方木或鋼模板的高度應與穩定材料層的壓實厚度相同。

(2)應在攤鋪另一幅之前拆除支撐。

應根據路寬、壓路機的輪寬和輪距的不同,制訂碾壓方案。

5 灑水養生

封閉交通

碾壓完成並經壓實度檢查合格後,應及時養生,養生期宜不少於7天,可以延長至上層結構開始施工的前2天,無機結合料穩定材料養生期間,小型車輛和灑水車的行駛速度應小於 40km/h。灑水車噴頭要用噴霧式,禁止采用高壓式噴管,要保證每次養生灑水的全覆蓋。

無機結合料穩定材料養生7d 後,施工需要通行重型貨車時,應有專人指揮,按規定的車道行駛,且車速應不大於 30km/h。

級配碎石、級配礫石基層未做透層瀝青或鋪設封層前,嚴禁開放交通。

6 成品驗收

基層驗收基本要求

施工前準備工作全部就緒,機械設備經檢查沒有隱患,方可進行正常工作;

嚴格控制攤鋪、碾壓技術標準,攤鋪要平整,表面平整密實、無坑窪、無明顯離析,施工接茬平整、穩定,且壓實等均符合設計圖紙及施工驗收規范規定。

施工過程中的質量控制記錄,測量數據記錄、壓實度記錄、平整度記錄、工序質量記錄評定表、7d 無側限抗壓強度試驗報告、完工的質量記錄等。

允許偏差如下表,施工中的過程控制通過下表中所規定的項目,頻度進行檢查和抽檢。

三、面層施工

1 施工準備

1.1 下承層準備

熱拌瀝青混凝土施工前現場技術人員需對圖紙進行詳細復核。

施工隊伍進場後,必須先進行場地的整理,及時進行測量放樣,復核水準點,必須全線聯測。施工放樣,采用全站儀準確測出中樁位置,並依據中樁確定各結構層邊線位置。項目部測量人員,在下承層施工完成後對其水準高程及軸線進行復測校核。

對下承層的芯樣厚度、外觀質量等指標進行驗收,合格後,方可進行下一步施工工作。

在面層工程開工前,應制作瀝青面層施工工藝流程牌,並進行三級交底,即施工方案編制人向責任工程師進行技術交底,項目各責任工程師向作業隊伍進行技術交底,作業隊伍負責人向班組操作工人進行技術交底。保證技術人員及工人能夠清楚的瞭解施工中的註意事項及工程進度安排,掌握施工過程中的控制要點,確保現場施工不盲目指揮,錯誤安排。

1.2 材料準備

原材料:瀝青、粗集料、細集料、礦粉、抗剝落劑等由持證材料員和試驗員按規定進行檢驗確保其質量符合相應標準。

配合比設計:需檢測目標配合比設計、生產配合比設計以及生產配合比驗證三個階段。

1.3 機械準備

拌和設備:間歇式瀝青混合料拌合機。

運輸設備:大噸位自卸汽車。

攤鋪設備:配備自動找平裝置的攤鋪機。

碾壓設備:雙鋼輪振動壓路機,輪胎壓路機(總質量不宜小於 25t)。

其他設備:裝載機、空壓機、水車、加油車、發電機、切割機、平板載重。

1.4 透、粘層油的噴灑

用於半剛性基層的透層油宜緊接在基層碾壓成型後表面稍變幹燥,但尚未硬化的情況下噴灑,粘層瀝青宜在攤鋪上層當天灑佈。

灑佈時,應均勻,有花白遺漏應人工補灑,對邊角地帶等灑不到的地方,人工利用噴槍補灑或塗刷,在灑佈透層瀝青或粘層瀝青時,應用塑料薄膜覆蓋路緣石,以防止緣石被污染。

液體瀝青中的稀釋劑全部揮發或乳化瀝青水分蒸發後,應及時鋪築瀝青混和料面層。

2 混合料拌和

2.1 礦料級配

粗、細集料應分類堆放和供料,取自不同料源的集料應分開堆放。每個料源的材料應進行抽樣試驗,並經監理工程師批準。

拌和時,每種規格的集料、礦粉和瀝青都必須按批準的生產配合比準確計量,其計量誤差應控制在規定的范圍內。

瀝青的加熱溫度、礦料加熱溫度、瀝青混合料的出廠溫度,保證運到施工現場的溫度均應符合《公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范》的要求。

所有過度加熱即瀝青混合料出廠溫度超過正常溫度高限的 30℃時,混合料應予廢棄。拌和後的混合料必須均勻一致,無花白、無粗細料離析和結團現象。

材料的規格或配合比發生改變時,都應根據室內試驗資料進行試拌。試拌必須抽樣檢查混合料的瀝青含量、級配組成和有關指標,並報請監理工程師批準。

2.2 油石比

攪拌設備必須保證上料準確計量準確,拌和均勻。當采用兩臺以上拌和機同時生產時,宜使用同一廠傢及型號的拌和機,且應分別進行生產配合比設計,保證生產的混合料質量一致且符合規范要求。

混合料拌和應有計算機控制,拌和時間不應過長,以免造成瀝青老化,能逐盤打印集料和瀝青的加熱溫度、混合料的拌合溫度、各原材料用量和每盤混合料的重量等;每個臺班結束後進行統計量,按《公路瀝青施工技術規范》進行瀝青混合料生產質量及鋪築厚度的總量檢驗。

有自動添加瀝青、礦粉、消石灰、水泥、纖維、抗車轍添加劑、溫拌添加劑等外摻劑的設備,添加水泥、消石灰須有獨立的粉料倉或供料裝置,有粉料自動計量裝置和料倉破拱裝置。

油石比允許誤差控制在±0.3%以內。

2.3 溫度控制

拌和以所有礦料顆粒全部裹覆瀝青膠結料為度,外觀應均勻一致,無花白料、無結團或嚴重的粗細料分離現象。

瀝青混合料出廠時,應逐車檢測瀝青混合料的質量和溫度,並附帶載有出場時間的運料單。不合格品不得出廠。

3 混合料運輸

運輸過程要求

在運輸前清理車廂,做到車廂平整、潔凈,並塗刷 1: 3 柴油、水混合液,裝車時控制出料口與車廂的高度盡量小些。

裝料時應防止粗細集料離析,運輸車應前中後移動,分三次裝料。運料車應具有保溫、防雨、防混合料遺撒與瀝青滴漏等功能。

運輸車輛在運往施工現場的途中,應盡量勻速行駛,避免顛簸,以減少卸料時的離析現象。

運輸車輛在進入施工區域前,提前調頭,全程緩行倒車進入施工現場,嚴禁車輛急轉、急停和調頭,避免對透層、粘層破壞。

運輸車輛數量根據現場攤鋪情況、拌合設備生產能力、運送距離、交通狀況來確定,以在攤鋪機前有 3 輛以上等候卸料為宜。卸料時應設專人指揮,自卸車應在攤鋪機前 0.2~0.3m前停住,嚴禁撞擊攤鋪機。

控制行車時間,保證瀝青混合料到場溫度不低於規范要求。

4 攤鋪碾壓

4.1 攤鋪

攤鋪前對下承層進行清理,將表面的雜物全部清除,且工作面必須保持幹燥。

熱拌瀝青混合料攤鋪采用至少兩臺或多臺攤鋪機(根據路面寬度)梯隊作業,混合料均勻、連續不間斷,不得隨意變換攤鋪速度或中途停頓。攤鋪速度宜為 2~6m/min。攤鋪時螺旋送料器應不停頓地轉動,兩側應保持有不少於送料器高度 2/3 的混合料,並保證在攤鋪機全寬斷面上不發生離析。熨平板按所需厚度固定後不得隨意調整。攤鋪層發生缺陷找補,並停機檢查,排除故障。

在攤鋪起點就位好攤鋪機,按確定的松鋪厚度,調整好傳感器與基準線的關系,攤鋪機提前 0.5~1h 預熱熨平板不低於 100℃。攤鋪 3~6 米後,立即檢測攤鋪面標高和橫向坡度,不符合設計要求時,應適當調整熨平板高度和橫坡,直到合格,再繼續攤鋪。過程中攤鋪機隨車檢驗人員應及時檢測攤鋪標高、坡度。

開始攤鋪後攤鋪機宜連續攤鋪,不宜出現停機待料現象,攤鋪速度應與瀝青混合料拌合站產量相匹配。相鄰兩攤鋪機間縱向接縫平整。攤鋪時,專人跟在攤鋪機後面清除粗集料離析現象,特別是粗集料料窩及時鏟除,並用新拌混合料填補。

路面狹窄部分、平曲線半徑過小的匝道小規模工程可采用人工攤鋪,人工攤鋪時應組織熟練耙工操作,采用掛線法控制高程,中途不得停頓,加快攤鋪和碾壓,確保碾壓質量。

4.2 碾壓

每臺攤鋪機後面配有振動壓路機和膠輪壓路機進行碾壓,瀝青混合料的碾壓必須在攤鋪後立即進行,嚴禁等候,碾壓過程中壓路機嚴禁停機,碾壓段落必須層次分明,設置明顯的分界標志。

瀝青混合料的碾壓按初壓、復壓、終壓 3 個階段:

(1)初壓在 125~135℃進行,以能穩定混合料,且不產生推移、發裂為度,采用輕型鋼輪壓路機碾壓 1~2 遍,混合料壓實困難敏感區為 93~115℃,所以最低在 110℃之前完成,碾壓完成後檢查平整度、路拱,必要時修整。

(2)復壓:初壓完成後即刻復壓,復壓是保證壓實度與平整度的關鍵過程,復壓段長度宜為60~80m。當采用不同型號的壓路機組合碾壓時,每一臺壓路機均應做全幅碾壓。密級配瀝青混凝土宜優先采用重型的輪胎壓路機進行碾壓,總質量不宜小於 15t,碾壓到要求的壓實度為止。對大粒徑瀝青穩定碎石類的基層,宜優先采用振動壓路機復壓。厚度小於 30mm 的瀝青層不宜采用振動壓路機碾壓。相鄰碾壓帶重疊寬度宜為 10~20cm。振動壓路機折返時應先停止振動。采用三輪鋼桶式壓路機時,總質量不宜小於 12T。大型壓路機難於碾壓的部位,宜采用小型壓實工具進行壓實,復壓最低在 90℃之前完成;

(3)終壓采用雙鋼輪式壓路機碾壓,終壓不宜少於 2 遍,路面應無輪跡,膠輪壓路機在不低於 75℃之前完成,振動壓路機在不低於 65℃之前完成。

振動壓路機碾壓時先靜壓後振動碾壓,先輕後重,由低到高。膠輪壓路機碾壓時需緩慢勻速行駛,碾壓時壓路機不得在未成形的路段上急轉、急停、調頭和加水,起步要慢、返回要緩。

碾壓過程中,碾壓輪應保持清潔,可對鋼輪塗刷隔離劑或防粘劑,嚴禁塗刷柴油。當采用向碾壓輪噴水(可加入少量表面活性劑)方式時,必須嚴格控制噴水量應成霧狀,不得漫流。膠輪壓路機輪胎表面不宜灑水,宜塗刷植物油。

碾壓過程中設置專人清除“油餅”料,並補填新料。

5 施工縫設置

5.1 縱向施工縫

在前部已攤鋪混合料部分留下 10~20cm 寬暫不碾壓作為後高程基準面,並有 5~l0cm 的攤鋪層重疊,以熱接縫形式在最後作跨接縫碾壓以消除縫跡。上下層縱縫應錯開 15cm 以上。

5.2 橫向施工縫

全部采用平接縫,在攤鋪段端部呈懸臂狀,以攤鋪層與直尺脫離接觸處定出接縫位置,用切割機割齊後鏟除;繼續攤鋪時,應將接縫鋸切時留下的灰漿擦洗幹凈,塗上少量粘層瀝青,攤鋪機熨平板從接縫後起步攤鋪;碾壓時用雙鋼輪壓路機進行橫向壓實,從新鋪路面上跨縫逐漸移向新鋪面層。相鄰兩幅及上下層的橫向接縫均應錯開 1m 以上。

6 成品驗收

6.1 主控項目

瀝青混合料面層壓實度質量要求,高速公路、一級公路,實驗室標準密度的 97%,最大理論密度的 93%,試驗段密度的 99%。檢查數量:每 2000m2 檢查 1 組逐個試件評定並計算平均值。檢驗方法:查試驗記錄(馬歇爾擊實試件密度,試驗室標準密度)。

面層厚度應符合設計規定,總厚度質量要求,高速公路、一級公路為設計值的-5%;其他等級公路為設計值的-8%。檢查數量:每 2000m2 檢查 1 組逐個試件評定並計算平均值。彎沉值,不應大於設計規定。

檢查數量:每車道、每 20m,檢查 1 處。檢驗方法:彎沉儀檢測。

6.2 一般項目

表面應平整、堅實,接縫緊密,無枯焦;不應有明顯輪跡、推擠裂縫、脫落、爛邊、油斑、掉渣等現象,不得污染其他構築物。面層與路緣石、平石及其他構築物應接順,不得有積水現象。

檢查數量:全數檢查。檢驗方法:觀測。

6.3 允許偏差

熱拌瀝青混合料面層允許偏差應符合下表的規定。

7 開放交通

基本條件

成品驗收合格或熱拌瀝青混合料路面應待攤鋪層自然降溫至表面溫度低於 50℃後,方可開放交通。


需要原始文件請關註後在 留言區 留下您郵箱!

當天發送

往期回顧:

精品工程——地下防水工程施工手冊精品工程——鋼筋工程施工手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