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密閉空間

嚴寄洲導演的電影《死亡集中營》又名為《死亡地帶》,不管是“死亡集中營”還是“死亡地帶”,都直接有利地體現出瞭日本法西斯的兇殘與殘暴。

電影開端的前二十分鐘,主要場景便是戰俘們的生存環境——擁擠的、不見光的密閉空間。空間的密閉進一步從視覺上展示出瞭日本法西斯集中營的惡劣環境,給觀者造成一種視覺心理學上的壓抑與壓迫之感。

在這個密閉的空間裡,電影文本的敘事方式卻沒有“密閉”,而是通過“閃回”的鏡頭語言,交代瞭主要角色之前的經歷。除此之外,通過幾個戲劇動作,也展示瞭主要角色的性格特點。比如,當戰俘們面臨著饑餓的處境的時候,被俘的英國軍官斯科特依然堅持著自己的用餐時間。斯科特的這種堅持,無疑,為他最後願意舍命去壓爆地雷埋下伏筆。

二、壓迫與覺醒

在電影《死亡集中營》裡,日本法西斯不僅不能夠按照國際公法的要求給予戰俘最為基本的人道主義,反而對戰俘進行著慘無人道的迫害。日本法西斯大佐板垣要求集中營所長野島監督戰俘們開礦,然而戰俘們的基本生存條件都難以得到保障,繁重的勞動更是讓他們難以承受,大批戰俘在這個過程裡死去。

電影用許多極具震撼力的細節展示著日本法西斯對於戰俘們的迫害,在電影文本的語境裡,日本法西斯的迫害行徑成為電影中間部分主要的“戲劇動作”,推動著情節的向前發展。

在展示日本法西斯的迫害行徑的時候,電影還設置瞭一個“她者”視角。由於集中營被疾病與死亡籠罩著,日本法西斯為瞭讓戰俘們能夠提供勞動力,要求大本營向集中營派遣醫生。於是,女醫生松尾到瞭集中營。

懷揣著人道主義的女醫生松尾到瞭日本法西斯的集中營以後,她對於眼前所看到的一切都感到強烈的不適,她無法想象戰俘們竟然經受著如此惡劣的對待。顯然,日本法西斯不會接受松尾提出的建議。甚至,大佐板垣還將毒手伸向瞭松尾,最終導致瞭松尾的自殺。

終於,集中營的戰俘們意識到他們的行為仍然會讓他們死於日本法西斯的手裡,而且他們的開礦還會助紂為虐。所以,覺醒的他們選擇逃出死亡集中營,即使要為此付出生命的代價。至此,電影進入到瞭最後一個階段。

戰俘們在逃離死亡集中營的過程裡,所長野島發揮瞭重要的作用。

相比於松尾的善與大佐板垣的惡,電影裡的所長野島要顯得更為復雜。一方面,已經被日本法西斯洗腦的他並沒有意識到迫害戰俘是一種罪惡,另一方面,他的內心深處仍然保留著人性裡的一份惻隱之心。所以,野島會在發現大佐板垣強暴瞭松尾以後去勸說大佐板垣、會重新拼湊起傢人的合照,也會在最終時刻願意幫助戰俘們逃離出集中營。

但是,由於野島的靈魂已經被殘暴的日本法西斯侵占。所以當他發現他內心深處的人性與日本法西斯主義完全不相容的時候,他選擇瞭以開槍自殺來結束這種讓他無法承受的困惑與重壓,而不是選擇加入到反抗日本法西斯的隊伍裡。

從某種角度來說,野島的這一槍,也意味著當他內心深處的人性復蘇以後,他再也沒有勇氣去繼續面對他曾經犯下的惡,無法再去欺騙內心深處還沒有被完全泯滅的良知。

張雍

2023年7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