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的傳承之道:康熙與雍正

的撒大 2024-05-06 11:12 12次浏览 0 条评论 taohigo.com

皇帝也是人,是人必有一死。以故皇位傳承,關乎國本。可謂悠悠萬事,惟此為大。

從1644年清朝入關到1912年清帝退位,清朝對全國的統治歷時268年。

入關前有兩位皇帝,即清太祖努爾哈赤(年號天命)和清太宗皇太極(年號天聰、崇德);入關後有十位皇帝,年號分別為順治、康熙、雍正、乾隆、嘉慶、道光、威豐、同治、光緒、宣統。

清朝皇帝

入關以後,每位皇帝隻有一個年號,故以年號稱呼,例康熙是愛新覺羅·玄燁即皇位時定的年號,習稱康熙皇帝;雍正是玄燁第四子即皇位時定的年號,習稱雍正皇帝。

康熙生於清順治十一年(1654年),雍正生於康熙十七年(1678年)。父子相差24歲,皆屬馬。

清初四帝:順治、康熙、雍正、乾隆在位時間共計150多年,其間三次皇位傳承,即順治帝傳位於康熙帝,康熙帝傳位於雍正帝,雍正帝傳位於乾隆帝,傳承方式各不相同。

其中,康熙、雍正父子在清初皇位傳承上發揮瞭關鍵性的作用,皇位傳承在父子倆運作下成為定制。嗣後,乾隆、嘉慶、道光、咸豐諸帝,均按雍正首創的秘密立儲制繼位。

同治、光緒兩帝由於均無子嗣,宣統帝未及親政即告退位,此項制度遂自行廢止。

秘密立儲制的創建避免瞭清初不隻一次出現的爭奪儲位的殊死博鬥,大大有利於政局的穩定,是一種較好的皇位傳承方式。

康雍父子的傳承之道開創瞭清朝皇位傳承之先河,也為康乾盛世作瞭制度上的準備。

第一次皇位傳承發生於順治十八年(1661年)。

清朝入關後的第一個皇帝愛新覺羅·福臨傳位於第三子玄燁。是年福臨未滿二十四歲,玄燁僅八歲。

福臨六歲繼皇位,由濟爾哈朗、多爾袞輔政。1644年,由濟爾哈郎護送至北京城,君臨天下。順治十八年,福臨臨終前,遺命內大臣索尼、蘇克薩哈、遏必隆、鰲拜四人為輔政大臣,代理國政。

滿清王朝國政初由努爾哈赤所定。八旗為努爾哈赤所定之國體。一國盡隸於八旗。以八和碩貝勒為旗主。旗下人謂之屬人,屬人對旗主有君臣之分。八貝勒分治其國,無固定君主,由八傢公推一人為首領。八傢如意有不合,即可更換。

努爾哈赤死後,八旗並立,各具實力。其第八子皇太極被擁立為汗,政權沿襲原來的原始軍事民主制,由皇太極及其兄代善、阿敏、莽古爾泰四大貝勒共同主持軍政大事。

皇太極改易族名為滿洲,並改變四大貝勒共主國政的體制,各旗設旗務大臣,與諸貝勒偕坐,共議國政,後又翦除或削弱瞭其他三大貝勒的權力,從而形成瞭皇太極一人面南獨尊的格局。

在削弱旗主權力的同時,皇太極建立並完善瞭一套較為完整的國傢機構,取代瞭八旗貝勒理政的局面。

皇太極突然逝世後,清廷在皇位繼承問題上發生糾紛。皇太極長子豪格與努爾哈赤第十四子多爾袞爭立,經調解,由皇太極第九子福臨繼位。是為順治帝。

福臨臨終前,一反傳統做法,未經商量,遺詔異姓四大臣輔政。

四輔臣心裡不托底,宣讀遺詔後,率先跪告諸王、貝勒:

諸王、貝勒等急忙答道:

於是,四輔臣與王以下文武大臣分別在順治帝靈位前與大光殿各立誓言,強調四輔臣、諸王和文武大臣,均不得利用親戚、親族關系,出自個人恩怨,互結黨羽,以致亂政。尤其是四輔臣應共同執政,不受諸王、貝勒幹預,不得單獨同諸王、貝勒等府私相往來,以竭盡全力輔佐幼主。

隨後,孝莊皇太後召集諸王貝勒等及文武百官,諭令他們務必偕四大臣“同心協力,以輔幼主”。四輔臣在一定程度上代行皇帝職權。一切軍政命令均以“輔臣稱旨”的名義諭告諸王、貝勒、大臣遵行。不過,真正把持朝政的其實是孝莊博爾濟特氏。康熙帝是在孝莊直接教誨下學習如何治理國政的。

即位不久,孝莊曾問康熙有何欲望。玄燁答道:“惟願天下太平安定,生民樂業,共享太平之福而已!”

孝莊則親筆書寫條幅:“古稱為君難,蒼生至眾,天子以一生臨其上,生養撫育,莫不引領,必深思得國得眾之道,使四海咸登康阜,綿歷數於無疆,惟休。”

為君必深思得國得眾之道,成為日後康熙治國理政的指路燈,也是康熙雍正父子傳承之道的出發點。

第二次皇位傳承發生在六十年之後。

這次傳承擾得康熙晚年不得安生,心力交瘁,甚至當眾痛哭流涕。此時的心境據本人自述:

位踞至尊,內心深處其實無異於尋常百姓。且聽康熙獨白:

康熙帝何以如此重視選擇皇位繼承人?且聽他的回答:

“以朕心為心”乃康熙選擇繼位者的唯一標準。具體說來,須具備五項條件:

一、仁義 “君道在於愛民”,“所敬惟天,所重惟民”,“得眾心者未有不興,失眾心者未有不亡”。

二、孝悌 孝順父皇母後,敬愛皇兄皇弟,又須為兄弟愛戴,以免除鬩墻之禍。

三、賢明 知人,用人,容人。

四、治平 須能充分理解其治(國)平(天下)之道。

五、年齡 不能太大,亦不能太小。將老則精力衰頹,年輕恐不夠沉穩。繼位時以將入中年為宜。

前二項為“德”的條件,三、四項為“才”的條件。第五項為立儲的首選條件。

康熙帝多子息,有三十五個兒子和二十個女兒。年齡,作為立儲的首選條件,又可分兩個層次,一是繼位者本身的年齡,二是其下一代的年齡。

繼位者的年齡不宜過大。明光宗朱常洛33歲即位,在位僅一月即崩。

繼位者得子不宜太晚。光宗死後熹宗繼位時年僅15歲。幼齡即皇位,絕非國傢之福。

胤禩不可立為太子,即因他到康熙四十七年尚未有子。倘繼位而終無子,或晚年得子,別無選擇,終將危及天下。

似此年齡失調的困擾:皇帝生子或早或晚,嗣位之君或長或幼,每每成為亡國的肇因。

康熙帝對歷朝得失瞭然於胸,選擇一個理想的繼位者自然不能不考慮年齡問題。

康熙的兒子中以“胤”字排行者有二十四個。“胤”字輩的諸皇子中長子胤褆,乃惠妃納喇氏所生,不為帝喜愛。

次子胤礽,為孝誠皇後赫舍裡氏所生,康熙十五年出生時母後便去世,一歲時被太皇太後與皇太後命立為皇太子。

康熙

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八月,帝率皇太子及諸皇子西巡行圍。九月,貴妃王氏所生皇十八子病亡。康熙異常悲痛,眾皇子亦然,而皇太子卻無動於衷,“毫無友愛之意”。

康熙帝為此深加指責,而胤礽“忿然發怒”,加上以往惡行,帝令胤礽在諸王大臣侍衛文武官員等齊集的行宮前下跪,並發佈諭旨,宣佈皇太子三條罪行:

一是窮奢極欲,生活放縱,所用一切,遠超乃父,仍“猶以為不足”;二是專擅威權,肆惡暴戾,對“諸王貝勒大臣官員任意凌虐,恣意捶撻”;三是鳩聚黨羽,覬覦皇位。

凡此種種,

宣諭完畢,康熙帝痛哭仆地。被大臣扶起後,帝又諭曰:太祖、太宗、世祖所締造之天下,“斷不可以付此人!”

同年九月十八日,正式宣佈廢黜皇太子,並加以拘禁。

胤礽被廢後精神失控,

更沒有料到的是,皇長子胤褆與皇八子胤禩與舅父佟國維等相勾結,加緊謀奪皇太子之位。

由廢黜皇太子引發的父子之間、兄弟之間的愈演愈烈的爭鬥,尤其是廢太子的瘋顛,使晚年康熙的心靈蒙受巨創,以致臥床不起。

康熙帝自忖世事難料,付托無人,倘有不虞,勢必危及大清基業,便面諭大臣,除皇長子外,可從諸阿哥中推舉一人為皇太子。

不料諸王、滿漢大臣一致請立當時“身攖縲絏”的八阿哥胤禩為皇太子。

康熙帝頓感事有蹊蹺,深疑其中必有詐,即向他們傳諭說:“立皇太子之事,關系甚大,爾等各宜盡力詳議。八阿哥未嘗更事,近又罹罪,且其母傢亦甚微賤,爾等再思之。”

諸大臣奏說:“此事甚大,本非臣等所能定……皇上如何指授,臣等無不一意遵行。”又把球踢回到康熙一邊。

同年十月,康熙帝又召諸皇子及大臣們說:“立皇太子之事,朕心已有成算,但不告知諸大臣,亦不令人所知,彼時爾等隻遵朕旨而行。”故意賣瞭個關子。

從此,康熙帝著手從德才兩方面對諸皇子進行深入考察,從中選擇合適的繼位者。

康熙關於生前秘不宣佈儲位的暗示,以及對“小人希圖倉舉之際廢立”的警告,給皇四子胤禛的逆向思維提供瞭想象的空間,從而為入繼大統打開瞭門戶。

胤禛降生之前,父皇已生瞭十個兒子,但康熙血胤幼殤居多,不以齒敘,因而排在第四位,成瞭皇四子。這個行次在胤字輩中居前列。

康熙賜名胤禛。禛,以真受福也。康熙給兒子取名都從“示”字旁,所用“是”、“礽”、“止”諸字,皆寄予福佑的厚望。

胤禛系吳雅氏所生,出生時她還是一宮女。母以子貴,次年被封為德嬪。胤禛屬庶出,並非嫡出,其生母及外傢並不高貴。

何況,帝對廢太子並未完全放棄。待他病愈後,又復立胤礽為太子。時為康熙四十八年。

康熙五十一年,胤礽第二次被廢黜。理由仍是“不仁不孝,徒以言語貨財,屬此輩貪得諂媚之輩(流),潛通消息,尤無恥之尤。”

值得註意的是,康熙為此而寫的一道朱諭:

從首次廢太子時的“且諭且泣,至於仆地”到此次“談笑處之”,康熙的心境前後迥異:

康熙曾認為“胤礽儀表學問才技,俱有可觀”,滿以為神器有訖,不料“行事乖謬,不仁不孝”,不能承受列祖列宗締造的天下。數十年的心血付之東流,痛惜之情實難言諭。然而,廢太子後,康熙猶不死心,以為一時“鬼物憑付,狂易成疾”,因而復生希望,以為“狂疾頓除”,“改而為善”,遂復立為太子。

康熙誤以為胤礽迷失本性,是由於與群小為伍,習於下流,所以親自加以督教,卻在“不得須臾離側”之中漸漸發現:胤礽不但無改過向善之心,而且無人君之度。“勒征貨賂,責納美姝,小不如意,訴讒褫罷”,令臣民敢怒不敢言。

而促成再次廢黜太子的主因實為“上自內閣,下至部院,隨事請托”之行徑。自輕自賤至如此地步,一旦即位,滿朝皆是朋比為奸、夤緣圖利之人,朝綱不肅,號令不行,必致失國而後已。

從復立到再廢的三年間,康熙帝對胤礽的期望由熱而冷,由冷而灰。父子之情既絕,視若陌路,隻得聽其自生自滅,自然能夠“談笑處之”瞭!

第二次廢太子時,康熙心目中已有瞭合適的人選。

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帝曾向諸子及大臣們吐露心跡道:

康熙帝反復強調的一條道理是:天下大權,當統於一。立儲一事不容任何人置喙。隻要一息尚存,大權在握,就不容分理,更談不上旁落。

康熙帝還暗示:生前不會宣佈儲位;一旦駕崩,親筆所書遺詔,將解釋他選定繼承人的緣由。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月十三日,康熙病情沉重,急召胤禛,又召皇三子、七子、八子、九子、十子、十二子、十三子,以及隆科多至禦榻前,諭曰:“皇四子胤禛人品貴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統,著繼朕登基,即皇帝位。”

至此,第二次皇位傳承終於塵埃落地。虛懸十載的國本問題最終得到解決。不預立皇太子遂成定制。

清初第三次皇位傳承,按秘密立儲制辦理,進行得有條不紊,充分顯示瞭雍正帝精明強幹的一面。

胤禛即位伊始,便召見總理事務王大臣、滿漢文武大臣等宣佈秘密立儲的原委與方式:

宣畢,問諸臣有何意見,隆科多奏稱:皇上“聖慮周詳,為國傢大計發明旨,臣下但知天經地義者,豈有異議,惟當謹遵聖旨。”

於是,諸王大臣等免冠叩首。雍正帝令眾臣退下,僅留總理事務王大臣,將密封錦匣藏於“正大光明”匾後。

除此之外,另書內容相同的傳位詔書置於圓明園。

雍正八年九月,帝病重時,曾將此詔書之事告知張廷玉、鄂爾泰。十年正月,又向張、鄂二人作瞭說明,並特意指明:“汝二人外,再無一人知之。”

雍正帝因居住圓明園時日漸多,故在大內之外,又書傳位詔書,足見雍正慮事之周詳。

雍正十三年八月二十三日,雍正帝暴卒於圓明園。張廷玉、鄂爾泰說,如今正大統是急事,大行皇帝曾示我二人有密旨,應急清出。

諸人同意,但不知藏於何處。

張廷玉說:“大行皇帝當日密封之件,諒亦無多。外用黃紙固封,背後寫一字者即是。”

取出後,即傳位於弘歷的密旨。由張廷玉宣讀,眾臣拜請弘歷受命。弘歷遂令允祿、允禮、鄂爾泰、張廷玉四人輔政。

以上內容見諸於張廷玉之記載。

雍正

另據《清高宗實錄》記載,雍正子時死,弘歷於寅時至大內,內侍從“正大光明”匾後取出雍正元年所封詔書,俟允祿、允禮、鄂爾泰、張廷玉四人到齊,始啟封,方知嗣君為誰。

雍正創建的秘密立儲制收到瞭立國本、固人心的效果,對清王朝的興盛與強固起到瞭旁人無以企及的作用。

自1644年入關始,清朝即謂天下取自李自成,於明朝不但不視為敵國,而且把消滅李闖當做為明帝復仇之舉。入據北京城後,又以禮葬崇禎及後妃,並安置宮眷。

康熙帝的一道諭旨揭示瞭清初諸帝的為政之道:

大凡正統王朝,必懲戒前朝覆亡之由,而有所改進。改得越徹底、越完善,則享國越長久。

清懲明失,做瞭三件大事:勤政、裁抑外戚及宦官、皇子教育。

這幾件事,裁抑外戚及宦官,做得不夠徹底。皇子教育直到雍正以後,始予以重視,惟有勤政一事,始終如一。自元旦至除夕,皇帝無一日不與大臣相見。清朝諸帝中尤以康熙雍正父子做得最好。有意思的是,清朝入關後親政的九位皇帝中唯他倆屬馬!

重視皇子教育始於雍正,可見康熙疏於皇子教育,原因大概有二:一為政務繁忙,無暇顧及,一為皇子眾多,無力顧及,“多令人視養”。

“養不教,父之過”。康熙疏於教子,後患無窮。他晚年被諸皇子爭奪嗣位事弄得焦頭爛額,其源蓋出於此。

雍正帝引以為戒,重視皇子教育,加上制度完善,終於迎來瞭長達六十載的乾隆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