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聖先師—孔子的思想精華

桂木桂马 2024-09-07 10:00 8次浏览 0 条评论 taohigo.com

孔子

孔子,字仲尼,祖籍宋國栗邑 , 出生於魯國陬邑 , 是中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傢、教育傢、儒傢學派創始人,後人尊其為孔聖人、至聖、至聖先師、“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他開創瞭私人講學的風氣,並帶領部分弟子周遊列國十四年,晚年修訂《詩》《書》《禮》《樂》《易傳》《春秋》六經。

主要思想

道德思想

孔子建構瞭完整的“德道”思想體系(個體層面主張“仁” 、“禮”的德性與德行)。“德道”思想體系是以“性善論”為基礎,以立人極為要旨;以人道與天道、地道相會通,人道中庸又適時之變為方法論的完整思想體系。

仁說,體現瞭人道精神;禮說,則體現瞭禮制精神;即現代意義上的秩序和制度。人道主義思想是人類社會發展永恒的主題,而秩序和制度則是建立人類文明社會的基本要求所在。孔子的這種人道主義思想和秩序精神是中國古代社會政治思想的精髓。

孔子晚年的最高理想為“大同”。即在大同社會中,人們不僅僅孝順自己的雙親,不僅僅疼愛自己的孩子,而是讓所有的老人都能夠頤養天年,所有身強力壯的年輕人都能勤奮的去工作,去為傢庭、社會做貢獻,讓所有的孩子都能夠健康快樂的成長,鰥、寡、孤、獨、殘疾人、病人都可以得到細心的照料和供養。男耕女織,各安其份;人們沒有私心,助人為樂,任何東西,隻要有人需要,就趕緊拿過去,盡心盡力去幫助他、協助他。因為大傢都在無私的互相幫助、互相關心,所以就沒有爾虞我詐、互相欺騙的情況發生瞭,什麼陰謀詭計瞭也都用不上瞭;大傢都沒有私心,自然就不會去偷盜,所以連大門也不用關瞭,路不拾遺,夜不閉戶。大同社會完全不同於烏托邦的空想,其中描述的大部分畫面,已經在今日之中國成為瞭大部分。

政治思想

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內容是“禮”和“仁”。在治國方略上,他主張“為政以德”,采用禮教和道德的形式來治理國傢。而這種治國方略也被稱為“禮治”或“德治”。這種把禮與德施之於民的方略,既嚴格瞭等級制度,又打破瞭貴族和平民間原有的一條重要界限。由於孔子生活在禮崩樂壞、諸侯爭霸的春秋末期,因此這些社會現實也成為瞭孔子“仁”、“禮”政治思想產生的歷史淵源和社會條件。

孔子的最高政治理想是建立“天下為公”的大同社會。而這樣理想化的大同社會景象,隻存在於傳說中堯舜時代的原始社會。孔子也主張較低的政治目標“小康社會”。這種社會雖然沒有大同社會那麼完美,但也有正常的社會秩序(禮、仁、信、義)因此被稱為小康。這種社會實際上描述瞭“私有制”產生後的階級社會的“盛世”。

孔子的“大同”社會、“小康”社會理想對中國後世影響深遠。在不同歷史時期,不同階段的後人提出瞭不同內容的憧憬藍圖和奮鬥目標,其中以洪秀全、康有為、譚嗣同和孫中山為代表。

經濟思想

孔子的經濟思想核心內容是“重義輕利”、“見利思義”的義利觀與富民思想。所謂“義”是指一種社會道德規范,“利”指人們對物質利益的索求。孔子在兩者關系上始終把“義”擺在首要地位。他認為人們在物質利益的面前,應先考慮如何符合“義”。隻有符合“義”,才能去獲取。而對待“義”與“利”的態度,可以區分出“君子”與“小人”。有道德的“君子”,知曉“義”的重要性,而缺乏道德修養的“小人”,隻知道“利”。孔子不僅重“義”,而且重視體力勞動;這在樊遲請學稼的對話中就有所體現。子曰:“吾不如老農。”請學為圃。曰:“吾不如老圃。”子曰:“小人哉,樊須也!上好禮,則民莫敢不敬;上好義,則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則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則四方之民襁負其子而至矣,焉用稼?”(《子路》)這段話反映的實際情況是:孔子希望樊遲從政,並且他認為為政能夠以禮義誠信待民,就會贏得民眾的敬服和真情,以至四方之民背負著他們的子女來投奔;勞動力多瞭就會增產增收,為政者也就不用自己去種莊稼瞭,這裡面實際上蘊含瞭社會分工和富民思想。

教育思想

在眾多的思想裡面,影響最深的當屬孔子的教育思想。在中國教育史上孔子最先提出人的天賦素質基本相近,而個性差異是由後天教育與社會環境造成的。所以他認為人人都應該受教育,於是提倡“有教無類”,並創辦私學,廣納學生。從而使得受教育的范圍擴大至底層民眾,並打破瞭封建貴族對教育的壟斷,順應瞭社會發展的趨勢。他主張“學而優則仕”,其目的是要培養從政的君子,而這些君子須具備較高的道德素養。於是孔子著重強調學校教育必須將道德教育放在首要地位。在教學方面孔子具有“有教無類”的教育觀、“因材施教”的方法論、和註重兒童的啟蒙教育。他經常教導自己的弟子要有踏實的學習態度、要謙虛好學、要經常復習自己學過的知識;以便“溫故而知新”,從而使得新知識拓寬深入“舉一而反三”。

在道德修養方面,孔子提出樹立遠志、克己復禮、踐履躬行、內省、勇於改過等方法。“學而知之”是孔子教學思想的主導思想。在主張不恥下問、虛心好學的同時,他強調學思結合,同時還必須“學以致用”,將學到的知識運用於社會實踐中。

在教學實踐中孔子采用因材施教的方法。通過談話和個別觀察等方法瞭解和熟悉學生的個性特征,在此基礎上根據各個學生的具體情況,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培養出瞭德行、言語、政事、文學等多方面的人才。孔子的教育學說,為中國古代教育奠定瞭理論基礎。

美學思想

孔子的美學思想核心為“美”和“善”的統一。他提倡“詩教”,即把文學藝術和政治道德結合起來,把文學藝術當作改變社會和政治的手段,陶冶情操的重要方式。並且他認為一個完人應該在詩、禮、樂修身成性。孔子在易學中明確提出“美在其中”、“見仁見智”等著名美學命題。其美學思想對後世的文藝理論影響巨大。

史學思想

孔子治史思想的重要主張為“直”。即研究歷史要實事求是,不但要重視依據,而且要“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並竭力反對狂妄不直的人。這種一以貫之的主張,也反映在他的治史態度中。孔子的治史觀在治史態度和治史主張上有體現,在歷史發展觀中也有體現。孔子認為歷史在不斷“損益”中前進發展的,這種朦朧的思想卻是我國史學史上進化論的開端。

旅遊觀念

孔子一生遊歷豐富,周遊列國十四年。他從漫長的旅涯中悟出精辟的人生哲理,並形成瞭對旅遊的獨到見解。他的“遊”主要有三種:遊覽、遊學、遊仕。即在遊中問學教學,遊中求仕入仕,遊中生情怡情,遊中悟道傳道。他的旅遊行為與修學、入仕是分不開的。孔子的旅遊思想有三類:一、遠遊觀和近遊觀。二、註重文化之旅、自然之遊,倡導“山水比德觀” 。三、主張旅遊要健康有度,反對佚遊。

總而言之,在中國過去兩千多年的歷史上,孔子及其儒傢在中國社會和文化中占據瞭突出的地位,在中國文化的形成上起瞭主要的作用;現代意義上孔子是儒傢文化和中華民族的文化符號,孔子更為人類社會和中國社會的發展做出瞭不朽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