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有後代嗎?

冈比亚总统 2024-06-29 09:12 11次浏览 0 条评论 taohigo.com

身為華人“義勇”二字的化身,關羽在大功未半時便慘遭盟友奪城脅軍而亡,其結局為歷代人所嘆惜。

關羽長子關平隨父征戰,於麥城突圍時一並被擒斬首;次子關興為諸葛亮器重,卻不幸早死;女兒關氏落到呂蒙手中後下落不明,關氏血脈因而更為稀薄。

季漢滅亡的數百至千多年內,關羽受歷代君王、武人、百姓推崇,尊格為神,據說也有一些關氏後代出頭領祿領名。

那麼,關羽有後代傳承下來嗎?

很遺憾。

依我目前能看到的資料來分析,最合理的判斷就是:沒有。

首先,最直接的證據就是《蜀記》的這段記載:

身為龐德之子,沒人會質疑龐會有充分的動機吧?而且漢代人的孝順不像後世那般流於形式,“為血親報仇”才是自戰國以來流傳下來的大孝。

龐會動手,應該是鐘會、薑維死後,成都大亂之時。因為那時候司馬昭派來的釘子——鎮西監軍衛瓘控不住局面,其他人更管不得龐會。

但是註意,亂兵亂殺亂劫之時,搞這種精確行動其實是有難度,得冒險,搞不好自己就陷進去瞭。

所以早進早退,精準操作才是要訣。

可以這麼猜測,滅絕關氏一族,是龐會早就計劃好的,就盯著這一刻瞭。

而鐘會是不會讓他這麼幹的。

我記得先前鐘會為瞭造司馬昭的反,召集瞭多數魏國將領到漢國朝堂,除瞭鐘會親信將領及漢將之外,其餘多數魏將是被鐘會關起來。龐會作為司馬昭配屬給鐘會的將軍,應該也是與夏侯和、胡烈、羊琇他們一樣,蹲瞭漢國的牢房。

然而就這樣,在與諸將出獄殺瞭鐘會、薑維之後,逢大亂剛啟,龐會還能滅關氏。

不是有預謀,能做得這麼漂亮準確?

註意,《蜀記》是說龐會滅關氏,而不是“亂兵滅關氏”,也不是“龐會兵滅關氏”。

雖然信史中關於關羽後裔的結局就這麼一條記載,但其實寫得已經很清楚瞭:關氏被滅門,關羽沒有後代傳襲下來。

至於後世地方志對關平後代的記載,我從情感上來說非常願意相信,但從歷年查閱地方志、史料累積下的經驗告訴我,這又是一廂情願的瞎寫。原因麼,自然是關羽太重要瞭。

主要證據談完,再說間接證據。

第一,是第一手史料的《三國志》,以及其他重要史料《晉書》、《英雄記》、《蜀記》等等都未提及有關氏後代留存。

陳壽雖然窮,雖然職業操守存疑,但你們也要相信他的文筆和藏事能耐。如果關羽有關平、關興之外的子嗣,應該會寫下來,因為關羽、關氏對漢國都太重要。然而沒有。

第二個間接證據,還是從《晉書》來

司馬炎是個收集控,跟他爹一樣喜歡諸葛傢,對新收服的漢國遺老也是多加善待,諸葛京、張紹都得瞭禮遇。所以,如果關傢有後代存活,應該不會被他遺漏。

(說得深入點,實在有需要,編造都得編個出來)

然而也沒有。

第三個間接證據,則是從漢趙建立者,劉姓外孫,“少數民族集體南下”的代表人物——劉淵得來。

對劉淵有所瞭解的讀者,應該會知道劉淵很精明,熟悉漢匈掌故,得勢後懂得利用自己的血緣,與沛國劉氏搭上關系,把自己打扮成劉氏的合法後繼者,借以獲得取代晉朝的合法性。

所以,如果能得到季漢重臣後裔,封官封爵,無疑又能加強漢趙的合法性。

要知道季漢大臣被晉朝集體拆遷的安置地河東,可就在劉淵的掌控下啊。效仿對曲阜孔氏的操作,封出個“武安王”傢族,難道很難嗎?

但是,史書上也沒有這段記載。

第四個間接證據,南朝宋時,官方也沒有關氏後裔的紀錄。

為什麼這麼說?因為《蜀記》的那段關氏記載,不是《三國志》原文,而是裴松之給陳壽作註釋時用的。

也就是說,代表瞭裴松之對此事的看法。

以裴松之的身份、職司,自然可以調閱國傢級的相關資料,而他也是這個表態的話,就說明宋朝時仍沒有關氏後裔的官方紀錄。

此時距漢末未遠,而宋朝皇帝姓劉,與劉備同為大漢帝室血衍,關氏後裔沒有擔心被害的理由,反倒應該爬出來亮明身份。

這個也可以間接證明後世荊州地方志上那個“門氏”有多靠不住。

第五個間接證據來自益州。

西晉中後期,益州陷於戰亂,亂軍首領李氏建立瞭成漢國。成漢的君臣素質及政治水平還算過得去,而且對季漢微有好感,這短暫的四五十年和平期間,應該使未毀於263年滅漢之戰的史料得到瞭保存。

後來東晉大將桓溫滅成漢,應該是接收瞭這批資料,而桓溫是個不容於東晉士林朽氣的實幹傢,對季漢、諸葛亮抱有好感。

南朝宋是東晉的篡奪者兼繼承者,理應也繼承瞭來自桓溫西進的第一手史料。

雖然這些躺在東晉皇傢書庫的三國史料肯定比現在我們掌握的要豐富,但是,如我上文所言。

對於 “龐會滅關氏”這一重要事件,裴松之給出的答案,依舊是《蜀記》原文的那一條。

至於有些讀者會關心的關索同學……這就是千年以降,中國老百姓對關傢人愛屋及烏精神的具體體現瞭,作不得真的,就像《楊傢將》的“兒子死完孫子上,孫子傷瞭寡婦上”那樣。

這篇文初寫時就讓人難過,重修時依舊如此。

英雄絕嗣,令人神傷。

華夏得續,普天之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