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首先跟大傢道歉,系列文章拖瞭這麼久,一方面是因為最近事情比較多,另一方面也是因為自己懶癌發作。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曾經預言過三星手機銷量的下滑,目前看僥幸言中,沒被打臉。

對於三星電子整體,有幾點我想大傢都能達成共識:

半導體存儲器、顯示面板以及智能手機業務,是三星電子的三大支柱。

相對中國的競爭對手,三星目前占據優勢,但已經開始感受到後者的競爭壓力。

總體上看,我國相關企業處於攻勢一方,三星電子處於守勢。

這裡我願意再次預言:

三星電子的三大支柱——半導體存儲器、顯示面板以及智能手機業務

智能手機業務註定守不住,必將在不遠的將來(三到五年左右)面臨全球性潰敗;

顯示面板業務大概率也難以長久保持優勢,預計五到十年之內就會喪失優勢地位;

半導體存儲器業務相對較為穩固,預計五年內仍可保持優勢地位,樂觀估計十年內仍可維持,悲觀估計……大傢都懂。

總體上看,三去其二,三星電子註定難以長久維持優勢地位。

做出以上判斷的原因,就在於三星電子存在三大隱憂:

雖勝尤敗、顧此失彼、腹背受敵。

長文,先列大綱:

1.雖勝尤敗——韓國經濟體量的先天局限

1.1不擴張就是死——資本主義的殘酷現實

1.2小而美的末路——臺灣和韓國的對比

1.3創業者的窘境——現代股權體系

1.4三星乃至韓國的現狀

2.顧此失彼——全產業鏈的競爭格局

2.1資本的價值

2.2歐美資本占據全球頂端的原因——全產業鏈的重要性

2.3韓國的失敗原因——強行發展重工業的下場

2.4三星被抄底的原因——兩線作戰,顧此失彼

3.腹背受敵——三星電子乃至韓國在產業鏈的位置

3.1日本巔峰時期的遺產

3.2丟失消費終端的惡果


1.雖勝尤敗——韓國經濟體量的先天局限

1.1不擴張就是死——資本主義的殘酷現實

在本系列的上一篇文章《三星電子的困局(二)——垂直整合利弊與強周期行業的逆勢擴張》一文中,曾經詳細闡述瞭逆周期戰略的重要性及其價值,也描述瞭三星爐火純青般運用該戰略的效果。

那麼問題來瞭,這麼簡單的道理,連我這個局外人都清楚,業界難道不清楚嗎?

尤其是資本傢都是在市場競爭的血雨腥風中廝殺出來的,他們難道不清楚嗎?

關乎到自己的身傢性命,歷史上這麼多血淋淋的案例,他們難道不瞭解嗎?

既然道理大傢都懂,憑什麼三星成為最終的勝利者?

答案很簡單,兩個字,資本。

我們大傢都知道,在當前資本主義的社會體系下,經濟周期,或者說經濟危機,雖然難以預測,雖然可能被推遲,但遲早是要來的。

對於業內中小企業而言,能在經濟危機中勉強維持不破產就算不錯,哪還有餘力對外擴張呢?

隻有手握大量資本,隻有掌控足夠的實力,才能在經濟危機中獨善其身,才能逆勢擴張,廉價收購資產,坐享饕餮盛宴!

什麼?經濟危機不夠大?小企業也能活?不會輕易破產賣身?

忘瞭三星是怎麼做的瞭麼?

在低谷期擴大產能,蓄意擴大全行業的虧損!

你以為三星是第一個這麼做的麼?

可口可樂、通用電氣、克萊斯勒、標準石油,一系列輝煌的背後,是無所不用其極的競爭手段。

翻翻各國的反壟斷法,你會發現無數曾經出現甚至沿用至今的競爭戰略:

價格歧視、惡性價格競爭、附帶條件銷售、排他性合同……

為瞭賺取資本,甚至僅僅為瞭保證自身存活,古今中外無數企業傢的手段真是令人大開眼界,推薦讀者自行瞭解一下相關歷史。

為什麼資本總是短視又貪婪?

為什麼資本總是不放過任何一個賺錢機會,甚至敢冒絞首的風險?

因為你不擴張,別人擴張,就會導致資本實力被拉開,結果就是破產或者被收購。

最終的結果,就是行業內隻剩下一隻手就能數的過來的幾個大玩傢,大傢互相都較量過,誰也奈何不瞭誰。

於是乎,大傢或明或暗的商量出價格同盟,愉快的坐地分錢。

當然,這裡描述的是大體趨勢,現實中不乏某些階段、某些情況下的反例。

比如行業仍處在藍海期,(暫時性)市場集中度不高;

再比如某些行業出於種種原因,形成一大或幾大帶多小的格局

(在後者無力威脅到前者的前提下,前者允許後者生存,但一旦後者有冒頭的征兆,結果就是……)

總體上看,不擴張就是死,這就是現代資本主義溫和外皮下血淋淋的現實!

1.2小而美的末路——臺灣和韓國的對比

也許有人會說,我努力鉆研技術,爭取在一個細分市場成為龍頭,做一個小而美的企業。

業內其他企業追不上我,行業外其他企業插不進手。

從此就此告別殘酷的市場競爭,任爾東西南北風,笑看天邊雲卷雲舒,豈不美哉?

呵呵,典型的小資產階級思想,總是這麼天真。

@寧南山在分析我國產業升級的文章中,曾經提出一個本人深表贊同的觀點:

先攻克市場較大,利潤豐厚的主要行業,然後憑借主要市場獲得的利潤,如秋風掃落葉般,橫掃其他小市場。

(大意如此,跟原文可能有出入)

做一個小而美的企業,沒有對外擴張的能力。

一旦主要行業的霸主想要擴張,盯上瞭你,你怎麼辦?

有幾個行業,有足夠的技術壁壘?

有幾個企業,有足夠的技術或品牌護城河?

如果細分行業利潤足夠大企業出手,大企業可以承受長時間的“短期虧損”,小而美承受的瞭嗎?

更何況,小而美的企業還存在一個先天缺陷:

嚴重依附大產業鏈,幾乎沒有轉型能力。

一旦面臨產業革命,大產業鏈面臨危機時,大企業尚且可以謀求轉型,小而美往往是最先倒下的。

這裡可以給大傢舉幾個例子。

喬佈斯創造iphone,智能手機席卷業界的浪潮,大傢都很熟悉。

曾經的行業霸主諾基亞,在借助功能機市場重整旗鼓後,更是在印度折騰出半智能機jio phone,也算是重新出發瞭。

反觀高端奢侈品手機的細分市場,都奢侈品瞭,利潤率大傢都懂,足夠小而美瞭吧?

然而曾經諾基亞旗下的Vertu幾次賣身,每況愈下,越來越難以維持。

這還算好的,畢竟還活著。

2015年1月,臺灣上市公司閎暉實業的下屬企業——閎暉科技宣佈破產。

閎暉科技曾經打入諾基亞、摩托羅拉等全球知名企業的供應鏈,利潤率也還不錯,夠小而美瞭吧?

公司的主營業務是什麼?怎麼就破產瞭呢?

很不幸,閎暉科技的主營業務,你我都很熟悉,是手機按鍵。

後面的事情,不用我多講瞭吧?

這就是產業革命,這就是顛覆式創新,這就是降維打擊!

引用《三體》的一句名言:

毀滅你,與你有何相幹?

閎暉科技不是唯一的,它隻是臺灣地區消費電子產業鏈集體衰退的一個縮影。

聯建科技、廣輝電子、中華映管、友達光電,甚至包括走向衰落的HTC、華碩、宏基,這個名單可以開的很長。

智能手機與移動互聯網時代,韓國的相對崛起和臺灣地區的持續衰落形成瞭鮮明對比。

我至今仍記得,小時候在《讀者》(也可能是意林,時間太久,記不太清)雜志上看到的一篇文章。

文章首先口頭上看似贊揚瞭韓國人在平常支持國貨,在經濟危機中捐獻黃金的愛國情懷。

然而隨即畫風一轉,表示正是韓國人的愛國情懷,導致韓國的財閥壟斷,導致金融危機。

文章還表示,反觀臺灣的小企業,看似弱不禁風,實則靈活機動,船小好調頭,輕松度過經濟危機。

年少的我居然還信以為真,現在想想真是圖樣圖森破。

甚至再仔細想想,當初的文章抨擊韓國大企業、大財團,恐怕是指桑罵槐吧。

再聯想那段時間以來對愛國者、愛國情懷的污名化,究竟意指為何,已經呼之欲出。

如今再看金融危機之後的臺灣和韓國:

究竟是誰經濟仍然不斷發展,邁入瞭發達國傢門檻?

又是誰人均GDP和國民收入停滯不前,甚至現在已經開始出現衰退?

當初《讀者》的言論,已經不攻自破。

那麼,原因何在呢?

還記得《三星電子的困局(二)》中,我們提到的,臺灣和日本的反面例子嗎?

在關乎國計民生的關鍵領域不肯投入,在關乎產業興衰的關鍵時刻不肯堅持到底。

小企業靈活機動的背後,是隻會撿便宜,不擅長陣地戰,不擅長真刀真槍的硬拼。

現如今,臺灣地區曾經引以為傲的眾多小企業已經相繼敗亡。

支撐臺灣經濟的中流砥柱——以臺積電、日月光為代表的半導體產業,恰恰是在強烈的計劃背景、在當局的大力扶持與整合的基礎下建設完成的。

這方面,還有一個凸顯臺灣企業短視又愚蠢的例子:

在中國大陸顯示面板產業崛起前,國傢曾經在對臺讓利的大背景下,有意扶持臺灣的液晶面板產業,意圖將臺打造成中國產業鏈中的顯示面板基地。

然而,臺灣企業的做法是什麼?

在大陸施行傢電下鄉、彩電下鄉政策,液晶面板需求量大增的關鍵時刻,號稱“面板五虎”的臺灣五傢液晶面板企業,置兩岸民眾的切身利益於不顧,倒行逆施:

不僅不抓住機會擴大生產,反而為瞭短期利益最大化,聯合韓國企業壟斷市場,悍然哄抬價格。

趁火打劫,喪心病狂!

最關鍵的是,就算不考慮兩岸民眾的血脈聯系,僅僅從利益的角度出發,這種做法也是鼠目寸光,愚蠢至極!

試想,臺灣企業若能抓住機會,積極配合,不僅可以穩固其在中華地區顯示面板產業鏈中的優勢地位,更可以借助大陸龐大的市場發展壯大,與韓國分庭抗禮。

可他們卻為瞭短期的蠅頭小利,聯合韓國壟斷市場,不僅令親者痛仇者快,更是徹底激怒瞭中國政府。

據傳聞,當時連商務部大佬都為此事發瞭火。

從此,中國堅定瞭扶持大陸本土顯示面板產業鏈的決心,以京東方為代表的一批企業正式走上瞭發展快車道。

現如今,所謂的“臺灣五虎”,早已不復當年風光。

五虎之一的中華映管已經破產,其他幾傢要麼陷入衰退,要麼茍延殘喘。

為瞭短期的蠅頭小利,斷送瞭長期發展的大好局面。

如此行徑,頗有千古完人空一格,先總統蔣公之遺風。

1.3創業者的窘境——現代股權體系

也許還有人會說,既然大企業已經控制瞭成熟市場,我創新創業,開拓新領域,總可以瞭吧?

呵呵,談何容易。

草根創業者一無資金,二無人脈,就算成功創業,憑什麼能跟大企業競爭?

這方面,以邊際成本最低的互聯網行業最為明顯。尤其是我國的互聯網行業成長史,非常具有研究價值。

我不知道現在的新老網民,還知不知道當年沸沸揚揚的“3Q大戰”?

還記不記得當年傳閱甚廣的那篇文章——《狗日的騰訊》?

字裡行間,都是互聯網創業者的血淚。

這裡我引用一些段落

也許有人會說,是國內企業吃相難看,國外企業更有素質,講良心。

呵呵,互聯網先發優勢如此巨大,先發者大多數情況下自然用不著動用“野蠻”手段。

然而一旦涉及切身利益,你以為他們顧得瞭吃相?

眼看著抖音的海外版TikTok席卷短視頻市場,占據瞭用戶大量時間和心智,

曾經“高大上”的Facebook還不是祭出瞭像素級抄襲這一法寶?

然而,不知道大傢有沒有發現,最近關於騰訊抄襲的聲討幾乎沒瞭?再也聽不到此類聲音?

是知識產權保護發展健全瞭?

是騰訊改邪歸正,不再抄襲瞭?

這些也部分是事實,但是最關鍵的是,遊戲玩法變瞭。

曾經的BAT處在資本原始積累的野蠻生長階段,抄襲是其擴張的重要手段。

但是隨著BAT業務的不斷擴張,大企業病也開始出現,其自建團隊抄襲的效率也隨之變低。

他們很忙,沒空抄你。

與之對應的是,BAT積累瞭大量的資本可供投資,有強烈的資本增殖欲望。

在瞬息萬變的市場環境中,對於BAT而言,與其抄襲創業團隊,不如直接投資購買股權。

也許有人會說,我隻接受銀行貸款,不接受出讓股權的風投,不就能保證股權不被收購嗎?

呵呵,談何容易。

本人在《從錘子科技失敗看智能手機產業發展趨勢》一文中,曾經說過:

對於邊際成本極低的互聯網行業尤其如此,誰領先一步,誰就有可能成為唯一的贏傢,通吃整個市場。

以我國的互聯網企業為例:

1998~1999年,是我國互聯網創業的黃金窗口期。

這些我們今天耳熟能詳的公司,都在短短兩年的時間內先後成立。

他們能為大眾所知,是因為最終走出來並獲得瞭成功,同期或者略晚成立的公司還有更多。

事實證明,中國互聯網創業的黃金窗口期,隻有那麼短短不到兩年時間!

如此短的窗口期,也就意味著,你能想到的創意,恐怕別人想到的時間也差不瞭太多。

能打拼出來的創業者,都是百裡挑一的精英人士,你憑什麼能在競爭中獲勝?

這種情況下,手握資本就變得非常重要。

誰能拿到投資,誰就能先發制人,迅速擴張,占領整個市場。

銀行投資畢竟是要考慮壞賬風險的,創業者一無人脈,二無抵押物,能拿到多少貸款?

就算銀行肯貸款,一套流程走下來,恐怕黃花菜都涼瞭。

這種情況下,如果要你出賣股權換取風投資金,你換不換?

你不肯賣,你的競爭對手賣瞭,你怎麼辦?

創業者的窘境,也就從“BAT抄襲你,你怎麼辦?”

變成瞭“BAT投你的競爭對手,你怎麼辦?”

你以為這就是結束瞭?

不,這隻是開始!

隨著BAT資本的進一步擴大,其在創投圈的地位也在不斷上升。

對於投資者而言:

與其他規模相對較小的風投機構相比,BAT資金更雄厚,目光也更長遠,可以為戰略目標付出更多代價,承受更多的短期虧損。

因此,BAT成為天使輪、種子輪乃至A輪、B輪投資者良好的接盤對象,BAT的存在,令前期投資人有瞭較穩定的退出機制。

對於風投機構而言:

有瞭BAT的天量資金以及互聯網引流,接受BAT風投的團隊,成功率遠高於其他公司。

以BAT的資本和薪資待遇,可以招募最專業的人才對創業團隊進行審核。

如果BAT沒看過計劃書,倒也罷瞭。

如果BAT看過瞭卻沒投,雖然不能說肯定不會成功,但必然存在某方面的問題。

以上兩點都使得,BAT在創投圈越來越壯大,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力。

甚至,創投圈流傳著“兩個凡是”:

凡是BAT看過且投瞭的項目,看不看都可以無腦跟投;

凡是BAT看過但沒投的項目,不用看都知道肯定不能投。

在這種情況下, 創業者在面臨是否接受BAT投資的抉擇時,已經不存在其他選項瞭。

創業者的困惑,在從“BAT抄襲你,你怎麼辦?”變成“BAT投你的競爭對手,你怎麼辦?”之後,演變成瞭今天的:

“如果bat不投你,你怎麼辦?”

互聯網與移動互聯網時代的數次補貼大戰:

百團大戰、外賣大戰、共享單車、打車軟件……

哪一次沒有BAT資本的參與?

哪一次的勝利者沒被BAT參股投資?

知乎有一個問題,為什麼員工 996 多猝死,而企業傢 996 甚至 9127 卻很少聽到有猝死的?

總體上看,肯定是勞動者工作強度更大,工作彈性更低,生活條件更差。

但也有一位答主,總結過老板猝死的各種實例:

看下名單你就會發現,這些猝死的老板,普遍集中在企業創始人、第一代創業者身上。

我國經濟崛起速度太快,資本代際傳遞的問題還不存在。

但是在歐美,已經存在一個社會現實:世代傳遞的大財團。

在這種環境下,創業者一次次接受風投的背後,是股權不斷被稀釋。

某種程度上,變成瞭創業者為風投資本打工。

世間似爐,有生皆苦。

是不是覺得我離題太遠瞭?

將創業者、創業團隊放大為後發企業乃至後發國傢;

將BAT等先發資本放大為先發企業乃至先發國傢;

大傢應該就明白,我真正想說的是什麼瞭。

這就是當代資本主義運轉的基石之一——現代股權體系

當然,負面的東西說瞭這麼多,並不是說這套體系沒有進步性。

我個人認為,在當前這個歷史時期,風投——股權體系還是利大於弊的,具體原因不展開瞭,以後再寫文詳細解釋吧。

1.4三星乃至韓國的現狀

繞瞭半天,我們終於進入正題瞭。

在《三星電子的困局(二)》一文中,本人列舉瞭三星電子憑借雄厚的資本,數次逆勢擴張,成就一方霸業的歷史。

三星電子憑什麼總有資本?

背靠三星集團,大樹底下好乘涼。

三星集團又憑什麼總有資金?

說到底,是韓國以舉國之力進行扶持。

半個韓國披上公司外皮參與市場競爭,自然是無往不利。

然而,要是國傢也沒錢瞭呢?

97~98年亞洲金融危機,這種看似天方夜譚的情況就發生瞭。

在出口導向、威權政府、財閥壟斷的多重因素影響下,韓國經濟創造瞭“漢江奇跡”,取得瞭舉世矚目的成就,但長期高速發展過程中,也為韓國經濟埋下瞭很多隱患。

20世紀90年代初,韓國開放資本賬戶後,外資以銀行貸款為主要方式進入韓國。韓國企業不僅向國內銀行舉債,也從外資銀行貸款。

1995年韓國政府啟動“世界化戰略”,推動瞭大企業財閥的投資和規模進一步擴張,前30傢的大企業平均擁有20個子公司。

韓國最大的30傢工業公司占工業產值的1/3和總投資的1/3,其中的三星、現代、大宇和LG(樂喜金星)四大企業集團在國內銷售總額中占1/3,在韓國出口額中占1/2。

任由畸形的泥塑巨人繼續膨脹,為後來危機的爆發埋下瞭導火索。

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前,韓國前三十的財閥杠桿率平均突破500%。

同時期的美國為154%,日本為193%,臺灣為86%,可見當時韓國財閥的財務結構十分畸形。

比財閥杠桿和借款更可怕的是外債。

90年代中期,美國經濟開始強勁復蘇,美聯儲提高利率,美元逐步堅挺進入新一輪強勢周期,導致韓國實際匯率被高估,出口增長受阻,國際收支惡化,外匯儲備不足以彌補短期外債。

1997年第三季度,韓國短期外債已經是儲備貨幣的323%。

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爆發,看似不可一世的韓國財閥就此轟然倒塌

當時,韓國前三十傢財閥有六傢宣告破產。

1997年12月底,韓國外匯儲備急降到不足100億美元,已經無力挽救經濟。

1998年,三星集團赤字高達1700億韓元,同樣面臨絕境。

在這種情況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以下簡稱IMF)的“援助”來瞭。

危機時刻,IMF分別向菲律賓、泰國、印尼、韓國提供瞭11億、172億、400億和570億美元的緊急援助性貸款。

但是按照IMF的慣例,這項總額超過1100億美元的援助貸款,自然附加瞭極為苛刻的條件。

在這些條件中,諸如采取財政緊縮政策,放任不良公司破產,裁員增效等等,基本上是常規的開源節流策略。

個人認為,真正核心的隻有一條:

向美國為首的IMF國際資本開放股權和金融市場!

在巨大的壓力下,韓國政府被迫接受瞭堪稱喪權辱國的條款。

韓國國傢銀行被美歐資本競相收購、取消日本農產品進口禁令、各大財閥相繼出賣大量股權……

一夜之間,韓國民眾奮鬥半生的成果,變成給華爾街打工。這一天,被韓國人稱為“國恥日”

三星集團也被迫大量出賣股權,被華爾街資本大量收購。

目前,三星電子的普通股有55%由外國投資者持有,掌握利潤分配的優先股更是89%由外國投資者持有。

你以為這種事情隻發生在韓國?

在泰國,美國花旗銀行通過收購股權成為泰國第一曼谷銀行的控股行

在印尼,瑞士銀行同樣控股瞭印尼第二大銀行

在墨西哥,美國資本控制瞭墨西哥的金融業、制造業和運輸業等重要經濟部門。可以說,美國已經控制瞭墨西哥全國的經濟命脈。

此外,IMF的苛刻條款,也意味著被援助國出賣部分國傢主權。

在亞洲金融危機涉及的國傢中,隻有馬來西亞骨頭較硬,堅持不接受imf的條款,自己熬過瞭經濟危機。

而從華爾街主導的imf資本的角度看,“援助”韓國簡直是一本萬利。

當年imf援助韓國的總金額不過570億美元,然而到2018年,僅三星電子的純利潤就高達366億美元!

即使考慮到通貨膨脹,投資回報率也是高的驚人。

更何況,這隻是三星電子一年的純利潤,還有整個三星集團,

更何況,還有韓國其他各大財團?

當年的所謂“援助”,堪稱抄底的典范!

現在大傢應該明白瞭吧,所謂“援助”,本質上就是三星玩爛瞭的逆周期戰略。

隻不過,這一次三星不是擊垮、收購別人,而是被收購、抄底。

逆勢擴張一時爽,被人抄傢火葬場。

一飲一啄,豈非天數?

再想想2008年金融危機,三星又一次逆勢擴張,徹底擊垮日本爾必達。

某種程度上,三星電子不過是華爾街擊垮日本的一把利刃,一個打手罷瞭。

雖勝尤敗,命運不由自主,背後暴露的是三星電子資本力量的不足,這就是三星電子的第一大隱憂。

2.顧此失彼——全產業鏈的競爭格局

2.1資本的價值

前幾天在知乎跟人討論時,有人認為,三星隻不過被外資拿走瞭不少利潤而已,股權被收購也沒什麼大不瞭的。

股權不重要?笑話!

當今世界上,沒有多少比股權更重要的東西瞭!

傑夫貝索斯、比爾蓋茨、巴菲特、紮克伯格、馬化騰……這些資本大鱷,憑什麼登上富豪榜?

不是現金、不是地產、不是任何固定資產。

是股權、是股票、是這些東西背後的對公司的所有權與控制權。

我不否認韓國人仍然保留著三星電子的控制權,三星電子也為韓國提供瞭大量的稅收和就業崗位,帶動瞭韓國民眾的生活水平提升。

而且,目前李氏財閥仍保留著三星集團的實際控制權,並非完全不可能將股權回購,仍有翻身機會。

但是至少目前,三星電子獲取的資本——這顆現代經濟體系皇冠上最閃亮的明珠,落到瞭美國人的手裡。

股權結構不改變,就永遠無法改變韓國人為華爾街打工的現實。

看似虛無縹緲的資本,究竟有何作用?

還記得上文提到的,手握優勢資本的一方,才有資格逆勢擴張嗎?

二戰後的歷次經濟危機,世界各國輪番被收割,唯有美國一次次從中漁利,甚至誕生瞭索羅斯這種空頭巨鱷,難道隻是巧合嗎?

資本的力量,遠不止如此。

美國所有的龐大資本,同樣有著無與倫比的增殖欲望。

在資本尋求增殖的巨大動力下,美國擁有瞭全球最完善的風投產業與融資渠道。

同時,龐大的資本也為社會福利和個人破產制度提供兜底。

二者共同作用,使得美國獲取資金的難度、創新創業的難度明顯低於其他國傢。

手握最龐大的資本,美國就能不斷投入巨資研發最關鍵的技術;

就能以並不占絕對優勢的工業人口,維持最核心、最高技術含量、最賺錢的產業鏈;

就能不斷創新,創造新興產業,持續不斷的引領世界!

以喬佈斯為例:

在一文中,本人曾經分析過蘋果的供應鏈,指出:

全球采購最優質的零部件,但最關鍵的研發與整合隻有蘋果,隻有美國,這是超級大國的一貫作風。

以馬斯克為例:

Space X首先從資本市場獲取的融資雖然橫向對比美國其他同類公司不算多,但放在全球其他國傢,已經是天文數字。

更重要的是space X的背後,是NASA大量商業訂單的扶持。

特斯拉起步時更是趕上美股十年大牛市,源源不斷的從資本市場獲取融資和貸款。

時至今日,特斯拉仍未實現盈虧平衡。

十年間,特斯拉不僅拿到瞭美國能源部4.65億美元的貸款,更是累計融資超過100億美元!

聯想IMF援助韓國也隻花瞭570億美元,如果說蘋果賬上的現金富可敵國,那特斯拉就是能拖死國傢的吞金巨獸。

這隻是資本力量的冰山一角。

還是那句話,在當今這個時代:

錢不是萬能的,但沒錢,是萬萬不能的。

2.2歐美資本占據全球頂端的原因——全產業鏈的重要性

資本的重要性,上文已經闡述過瞭;

三星的成敗教訓,上文也說的很清楚瞭。

那麼問題來瞭,為什麼歐美,尤其是美國,始終掌握最雄厚的資本?

先發優勢是一方面,還有很重要的一方面,是工業人口帶來的市場規模。

這方面,知乎上已有@寧南山、@冷哲等作者進行過詳細闡述,這裡就不贅述瞭,舉一個三星的例子:

1993年,三星集團董事長,李氏財閥的掌舵人李健熙公開表示:“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市場,美國市場的成敗決定我們的生存”

本土沒有足夠的市場規模,結果就是生死操於人手。

現代化人口以及市場規模的重要性,由此可見一斑。

但僅以工業人口和市場規模而論,仍難以解釋一些現實。

以日本為例,日本本土一億多人口,超過英、法、德,與俄羅斯相近,大約是美國人口的三分之一,與美國並沒有數量級的差距。

事實上,日本巔峰時期GDP接近美國的70%,人均GDP明顯高於美國。

但最終的結果大傢也都知道,日本經濟一蹶不振,美國卻仍在持續發展,差距越拉越大。

現如今,日本GDP已經隻有美國的20%左右,連人均GDP都被美國反超。

個人認為,相對全面的產業鏈,是美國穩居鰲頭的重要原因。

@寧南山更是寫出專欄文章,闡述瞭全球由白人國傢主導甚至壟斷的產業門類。

主要包括:軍事工業、石油天然氣工業、農業化學品和種子、航空航天、核工業

個人認為,最關鍵的其實是三個領域:

現代農業、能源與石油重工、金融業

這三個產業,分別代表著歐美白人國傢,尤其是美國,對當代社會最關鍵的幾項要素的控制:

糧食、能源、資本。

資本的力量及其重要性,上文已經闡述過。

民以食為天,農業作為人類最基礎、最古老的產業,重要性不言而喻。

自工業革命以來,化石能源以及原材料,是現代工業運轉的基石。

控制這些產業,明面和暗地裡的好處簡直數不勝數。

戰時石油有多重要,我們先不提瞭。

農業和油氣為歐美國傢提供瞭多少政治外交籌碼,我們也不提瞭。

即使是明面上的經濟好處,就足夠歐美國傢受用不盡。

斯倫貝謝,哈裡伯頓、孟山都、先正達、杜邦、拜耳、陶氏化學、巴斯夫……

這些產業誕生瞭多少世界五百強?為歐美國傢提供瞭多少利潤?

而且,這些產業還有一個重要特點:

持續消耗、必須消費。

不論是石油、天然氣、農化、種子,都是持續不斷在消耗,而且是必須消費,短期內不存在明顯周期。

這就使得這些行業可以為歐美源源不斷的提供資本和現金流。

歐美其他產業有此後盾,導致日韓在面對歐美的競爭時,很容易陷入如此困局:

擊敗對手占得上風不難,但很難將競爭對手徹底打垮。

以消費電子為例:

日本巔峰時期,以索尼隨身聽為代表的消費電子橫掃市場,歐美企業幾無還手之力。

然而,美國以全產業鏈為後盾,以創新的ICT產業為支援,始終不曾在消費電子產業中徹底出局。

隨著喬佈斯回歸蘋果,開創ipod,逐漸扳回局勢。

最終iphone借助移動互聯網的浪潮橫掃市場,上演王者歸來。

以汽車產業為例:

同樣是日本巔峰時期,較低的工人成本和精細化的管理,使得豐田汽車不斷精益求精,打的美國三大汽車巨頭節節敗退。

美國也多次發起對日本汽車的貿易戰,美國民眾也曾大肆打砸搶燒日本汽車。然而日本的汽車產業還是取得瞭勝利,通用、福特等美國本土巨頭先後破產重組。

但是,憑借本國文化對大排量汽車的推崇,憑借極具本土特色的皮卡市場,美國汽車產業在政府的扶持下頑強的守住瞭陣地,始終不曾被徹底擠垮。

進入新世紀,清潔能源與智能汽車已經成為大勢所趨。

特斯拉的崛起,使得美國汽車產業有可能借助電動化、智能化彎道超車,奪回優勢地位,重演iphone橫掃功能機市場的歷史。

由此可見,相對齊全的產業鏈,是美國始終屹立不倒的重要原因。

反觀日韓,不僅資本力量不如人,產業鏈也不完整,部分領域完全任人宰割。

這種狀況,有些類似二戰日本偷襲珍珠港,對美宣戰的過程。

美國即使一時出於下風,也很容易用強大工業產能(農業、能源業、金融業)彌補,源源不斷的造血。

日韓即使一時占的上風,也很難威脅到美國本土(農業、能源業、金融業),稍許挫折便再難翻身。

日韓就算勝利再多次,也隻是戰術層面,沒有改變戰略局勢。

而隻要一次失敗,就將墜入深淵,再也無力回天。

國內有不少人各種唱衰中國,動輒痛斥小粉紅盲目樂觀,“戰狼”、“意淫”、“天朝”、“春秋大夢”等諷刺言語層出不窮。

然而也正是這批人,對日韓部分優勢產業頂禮膜拜,動輒“先進”、“優越”、“追不上”。

殊不知,以日韓的產業格局,妄圖動搖美國的統治地位,才是真正的不自量力,盲目樂觀。

2.3韓國的失敗原因——強行發展重工業的下場

產業鏈的不完整,部分領域完全受制於人,這些道理,韓國人也不是不明白。

尤其是上世紀70年代,其它國傢和地區的制造業陸續興起,韓國國內勞動力成本優勢不再,單純的輕工業出口導向型經濟已難以為繼。

為提高對外經濟競爭力和加強自主國防,樸正熙政府在第三個五年計劃時期調整瞭政策方向,把推進重化工業發展、提高經濟自主性為主要目標。

1973年韓國發表《重化學工業宣言》, 利用進口原料、燃料, 集中人力、物力、財力開始重點發展重工業。

然而重工業建設與發展需要大量的資金、原料和技術,而且回收周期長,再加上韓國先天資源稟賦不足,強行發展重工業風險極高,中小企業根本無力參與。

因此,韓國又一次采取政企合一,財閥壟斷的策略。

20世紀70年代,政府為一些大型企業提供金融支持和信用擔保,鼓勵其發展重工業。被政府大力支持發展重工業的財閥獲得的金融機構貸款占比超70%,有權利以相當低的利率獲取大量資金。

在政策扶持下,各大財閥紛紛成立相關的重化工業或是軍工工廠,三星、SK、LG、韓華、樂天先後完成相關工廠的建設。

在政府政策引導、財閥大力發展下,韓國煉油產業的日均產能從1970年的209萬桶,迅速增長至1981年的751萬桶。

到1980年,韓國重化工業在整個制造業的比重達到瞭54%。

然而,韓國強行發展與自身要素稟賦不符的重工業之路,怎麼可能不埋下隱患?怎麼可能不付出對應的代價?

重工業和稅收、貸款的優惠政策完全集中於財閥,不僅導致中小企業發展經營的空間進一步萎縮,更是擴大瞭貧富差距。

更關鍵的是,在掌控輕重工業的方方面面後,財閥已經成瞭綁架韓國經濟的龐然大物,也就是所謂的“大而不能倒”

長期的低息貸款與寬松的競爭環境,使得財閥不思進取,盈利能力相當低下。而為瞭避免這些財閥倒下引發系統性風險,韓國政府又被迫不斷為財閥提供信用擔保和低息貸款,如此惡性循環,終至不可收拾。

到1980年,韓國企業的杠桿率已經飆升至400%,遠遠超過正常值。

此外,強行發展重工業,還導致韓國宏觀經濟失衡,具體的表現就是財政赤字、通貨膨脹和巨額外債

1970年至1980年的十年間,韓國平均通貨膨脹超14%。

1980年,韓國外債占GDP超過30%。

甚至可以說,強行發展與自身要素稟賦不符的重工業,是韓國金融危機的導火索。

2.4三星被抄底的原因——兩線作戰,顧此失彼

韓國在金融危機中倒下的直接原因,是強行發展與自身要素稟賦不符的重工業。

那麼具體到三星集團,陷入金融危機中難以自拔的原因,又有哪些呢?

答案很簡單,兩線作戰,難免顧此失彼。

在《三星電子的困局(二)》一文中,我曾經說過:

在國產廠商積蓄力量、飛速發展的關鍵時期,

三星電子出於自身的垂直整合戰略;

出於半導體和顯示面板行業低谷的客觀情況;

出於自身逆周期投資戰略的主觀原因;

或主動或被動的,將絕大多數資金與精力投入到半導體和顯示面板領域,留給智能手機業務的部分自然所剩無幾。

但同時我也說瞭,在半導體存儲器和顯示面板業務走出低谷後,三星開始在智能手機發力。

然而,如果三星電子所有的支柱業務,全部陷入衰退,又當如何?

恐怕三星唯有束手待斃。

事實上,所有主營業務全部陷入衰退,這種情況放在任何一個企業上,都可能是滅頂之災。

1997年之於三星電子,就是這麼一個關口。

同樣在《三星電子的困局(二)》一文中,我曾經介紹過三星電子在半導體存儲器和顯示面板業務上的逆周期戰略。

1987年到1997年,三星為瞭進入液晶面板市場,不惜長達十年的虧損

在1991-1994年間,平均每年虧損1億美元。

然而不幸的是,三星電子的逆周期戰略,在還未迎來曙光的時刻,就面臨經濟危機的窘境。

此時半導體存儲器同樣處在低谷期,智能手機更是還未誕生,三星電子再也找不到足以挽救危機的業務增長點,結果也就不言而喻瞭。

說到底,垂直整合戰略在順境時固然能放大收益,然而一旦產業鏈集體衰退,遭受的傷害也是成倍增長。

這就是三星電子的第二大隱憂——兩線作戰、顧此失彼。

3.腹背受敵——三星電子乃至韓國在產業鏈的位置

3.1日本巔峰時期的遺產

雖然在文中我多次將日韓並列,但平心而論,盡管現在日本的人均GDP已經快被韓國追上,但日本的總體實力要比韓國強出一籌。

日本強於韓國的一個重要表現,是日本巔峰時期產業鏈達到的高度領先韓國。

以三星電子為代表的垂直整合戰略,在產業鏈上遊已經有頗高建樹。

但總體來看,不論是半導體還是顯示面板,三星乃至韓國距離產業鏈最頂端都有一定距離。

以顯示面板為例:

三星電子雖然與Canon Tokki達成戰略合作,但是說到底,蒸鍍機仍在日本人手裡。

不僅僅是蒸鍍機,早在上世紀末,日本就已經形成瞭供應鏈中完整的上下遊配套體系。

旭硝子的玻璃基板、住友化學的偏光片、可樂麗的PAC、日本富士的TAC……在幾乎所有關鍵設備和材料的供應鏈上,都有日本的身影。

以半導體為例:

三星電子雖然自建芯片代工廠,但一直沒能追上這個領域的領頭羊——臺積電。

至於更上遊的光刻機,眾所周知,是ASML獨傢壟斷。

上遊其他半導體原材料、設備,也基本都掌握在歐、美、日等傳統巨頭手裡,韓國人的份額極其有限。

半導體設備方面,美國應用材料(AMAT)、荷蘭阿斯麥(ASML)、美國泛林半導體(Lam Research)、日本東京電子(Tokyo Electron)和美國科磊(KLA-Tencor)等起步較早的國際知名企業,占據瞭全球絕大多數市場份額。

半導體材料方面,不同的材料細分領域眾多,且不同的子行業在技術上差異較大。因此,半導體材料行業各個子行業的行業龍頭各不相同。

比如在矽片領域,日本信越化工、日本 SUMCO、臺灣環球晶圓、德國 Siltronic、韓國 LG Silitron占比全球前五。

在靶材領域,日礦金屬、霍尼韋爾、東曹、普萊克斯等為靶材行業龍頭。

總體來看,韓國隻在矽片領域勉強擠入全球前五,而且與龍頭差距較大。

反觀日本,幾乎在各個領域都有不小建樹。

半導體原材料、設備以及汽車產業,是巔峰時期的日本,為數不多維持至今的遺產。

3.2丟失消費終端的惡果

既然韓國未能攻克產業鏈的最上遊,那麼在面臨中國在下遊智能手機產業的強勢競爭時,就不可避免的陷入腹背受敵的窘境:

在上遊,韓國無力動搖歐、美、日的統治;

在中遊,韓國即將面臨京東方、長江存儲等中國企業的挑戰;

在下遊,韓國還要試圖挽回智能手機的下滑。

尤其是下遊,最近一系列事實表明,韓國已經喪失瞭引領智能手機潮流的能力。

最近智能手機的產業變革,超級快充、三攝、屏下指紋,幾乎都是國產在引領風潮。

曾經有人質疑,三星的屏下指紋采用超聲波方案,與國產主流的光學方案並不是一個技術路線,憑什麼說三星追隨國產?

問題的關鍵,不在於“用什麼技術實現屏下指紋”

而在於“發掘出消費者使用屏下指紋的需求”與“決定采用屏下指紋的決心與勇氣”

這就是創新精神。

在國產搭載超廣角的時候,網上有多少人說“沒用”、“噱頭”

在國產搭載屏下指紋的時候,網上有多少評論認為“不成熟”、“還不如後置”

等到國產搭載三攝、屏下指紋的機型熱賣,所有人自然都看到瞭消費者的喜好,看到瞭不可逆的行業趨勢。

這就證明,趨勢不是自然出現的,而是創新創造出來的。

這時候用“這本來就是行業趨勢”來為三星辯護,說難聽一點,跟摘桃子、撿現成有什麼區別?

對於三星,引用網友的一句話,“趨勢就在那裡,有本事別跟”

其實如今回過頭來看三星的智能手機,真正創新點並不多,而且多次局限於屏幕,比如曲面屏、打孔屏、折疊屏。

一些三星獨有的創新點,比如虹膜識別,最終並沒有長期發展,反而被三星拋棄。

這其實也是垂直整合戰略帶來的隱性弊端:

不是先確定需求,由需求決定零部件與技術實現方式;

而是先確定有什麼零部件或技術,由零部件決定最終整合成什麼樣的產品。

這種用做零部件、搭積木的方式做整機的思路,喪失引領智能手機潮流的能力,也就在情理之中瞭。

現如今,三星智能手機在全球的衰退已經越來越明顯。

一旦終端失守,存儲器和顯示面板面臨賣給誰的問題後,中端市場供求關系也有可能出現逆轉。

這就是三星電子的第三大隱憂——腹背受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