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江戶時代的美術,大多數人第一反應就是大名鼎鼎的浮世繪瞭。但其實你可知道,其實在浮世繪廣為盛行的江戶時代後期,還有另一個如日中天的畫派,那就是日本文人畫【南畫】。

文人畫最早在室町時代(1336-1573)陸續傳入日本,在江戶時代中期發展成具有日本特色的【南畫】並且開始流行。 雖然江戶初期的狩野派和琳派畫風,在南畫誕生當時依舊很活躍。但池大雅和與謝蕪村等畫傢,為尋找新的創作繪畫風格,仍是以中國的文人畫為基礎創造出來瞭這個全新的表現方式,並且到明治時期依舊對畫壇產生著影響。

池大雅-淺間山真景圖

首先,我們不得不講一下到底什麼是【文人畫】?什麼又是【南畫】?

文人畫,我想我們都聽說過,因為這個概念最早起源於中國。文人是指的什麼呢?就是指那些官僚、文化人,總之就是有知識有有點小錢、不需要為生活發愁的階層的人。他們跟那些靠畫畫營生的職業畫傢不一樣,文人們畫畫隻是為瞭當個興趣打發時間,順便抒發一下自己心中的境界,豐富一下自己的精神生活。大多題材都是畫些山水、記錄一下生活這樣。

董其昌-渓山仙館図

由於文人們並沒有受過院畫那種正規訓練,所以文人畫的技巧跟院畫是不一樣的,甚至顯得有些業餘。不過就是這種原本創造出來自娛自樂的畫,卻在文人圈裡火瞭。文人們互相品鑒彼此的畫,加以點評,模仿彼此,改進等,使得文人畫的開始獨樹一幟且越來越有人氣。隨著文人畫越來越火,當時甚至很多人也不管什麼創作心境瞭。仿佛隻要學會這種畫法,就能當文人,就能像士大夫那樣的上流人士一樣逍遙自在。到瞭清朝的時候,文人畫已在國內火得一塌塗地。

就是在這樣的前提下,我國的文人畫在室町時期傳入日本。又在江戶時期由日本畫傢加入日本元素、把它變得日式瞭,形成瞭現在的日本的文人畫——【南畫】。

池大雅-十便十宜帖【釣魚圖】

那麼【文人畫】為什麼會傳入日本,又為什麼會發展成【南畫】呢?我個人認為原因主要有幾下幾點。

一、日本在鎖國政策時,仍與中國有聯系。

我們都知道,江戶時期(1603-1868年)幕府實行瞭國傢封閉的政策,限制日本和外部世界的外交和貿易。 然而,日本並沒有完全關閉國門,仍然開放瞭幾個港口。比如長崎的出島,就進行著與中國商人和荷蘭商人的貿易往來。於是在這樣一個與外部世界長期沒有接觸的大好時機,中國作為可以與日本往來的國傢,在許多方面都可以影響日本。其中,自然就包括瞭繪畫。

二、日本一直對中國心存憧憬。

從飛鳥時代佛像由中國傳到日本,到天平時代鑒真東渡傳播公開說法,再到鐮倉時代的活躍的中日交流。古代的中國作為一個先進國傢,一直是日本憧憬的對象。

尤其是從江戶時代中期開始,中國的潮流也在日本變得非常流行。 在中國國傢繁榮的背景下,當時的煎茶儀式和一些筆墨紙硯等文化,還有正在國內火熱的文人畫(雖然多半是贗品、臨摹)也被帶到瞭日本。而隨著中國文人畫作品傳入日本後,日本人立刻對中國文人畫產生瞭興趣,把它當作寶貝開始瞭研究和模仿。

三、中國文人畫本意並沒有真正傳達。

如上所述,在江戶時代鎖國政策下,日本仍與中國有聯系。但由於國傢孤立的大環境,這些聯系實際上還是非常有限的。於是這就導致,傳到日本的文化其實是相當不完整的,比如隻有畫冊傳過去瞭。而中國文人的思想、創作文人畫的初心並沒有隨著作品本身一起傳到日本。因此,並沒有日本人理解到文人畫的本意。

加上日本當時的文化和社會環境,本身就與中國有很大不同。甚至日本並不存在像中國這樣享樂為主的士大夫階級。 雖然日本也有【文人】存在,但他們無非是畫院下的畫師。雖說比普通人有文化、地位高,會畫點小畫,但終究還是按月領工資的打工人罷瞭,又怎麼能真正領會文人畫的意義呢?

於是,文人畫在傳入日本後,得到不斷加工創作,最終形成瞭一個新的繪畫種類——【南畫】。


作者:lumi

日本武藏野美術大學 藝術文化學科在讀

每周專欄更新:日本美術史、美術館學(策展、學藝員相關)、美術教育(workshop、鑒賞教育)等內容。

歡迎留言、私信,關註。轉載請註明,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