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心理學期末復習重點

大仙儿 2024-04-05 07:00 14次浏览 0 条评论 taohigo.com

1.健康是一個綜合的、歷史性的概念,在不同的歷史時期,人們對健康的認識和要求在不斷變化、更新和拓展。

2.心理健康可理解為:以積極有效的心理活動,平穩、正常的心理狀態面對自身和不斷發展的社會環境,具有良好的適應能力和調控

3.心理健康的標準:智力正常、情緒良好、人際關系和諧、適應社會環境、人格完整和諧。

4.健康心理學是運用心理學理論、方法和知識,綜合研究心理、生物、環境、文化等因素對生理健康的影響,旨在促進健康、預防疾病的一個心理學分支學科。

5. 健康心理學的主要任務:研究與疾病和健康有關的行為因素;探索如何減少疾病相關行為,以及影響治療和康復的行為問題;研究行為影響健康和疾病的機理;探討個體、群體和社區中健康行為的維持和疾病相關行為的轉變;如何改進社會健康保險政策、加強醫療機構的管理,創造維持健康的良好外部環境。

6. 醫學心理學是研究心理因素與健康和疾病的相互關系,研究心理因素在疾病的預防、發生、診斷和治療中的作用的科學,屬於應用心理學的分支學科。臨床心理學是應用心理學原則和方法來調整和解決人類的心理問題,改變和改善人們的行為模式,以便最大限度地發揮人的潛能。變態心理學是以研究人的心理或行為的異常為目的的而應用心理學分支。心身醫學是探索心身關系的一個集合體,以研究心理、社會因素同生物因素相互作用對健康與疾病的影響為目的。行為醫學吸納心理學原理和方法用於健康和疾病的研究,不僅用於治療,也用於幹預。心理衛生不僅能預防心理疾病的發生,而且可以培養人的性格,討厭人的情操,促進人的心理健康。

7. 健康心理學的研究方法:個案法、觀察法、調查法、實驗法、測驗法、神經影像學檢查。

8. 健康行為是指有助於個體在生理、心理和社會上保持良好狀態(健康)的行為,包含健康相關行為和健康保護行為。健康危險行為是指與疾病相關的行為,包含疾病行為、疾病角色行為、損害健康的習慣。(比如不良生活方式與習慣、不良病感行為、日常損害健康行為、致病性行為模式)。

9. 健康信念是個體對自己采取的健康措施及其對健康影響的看法,屬於生活信念。健康或疾病信念形成的影響因素:民間醫學;文化環境和文化適應;教育、職業、收入、社會地位和城鄉差異;落後的習俗;工業化和媒體宣傳。

10. 歸因理論從四個維度解釋人們對自己或他人行為成敗結果的歸因:定位、穩定性、可控制性、普遍性。

11. 自我效能是個體對自己的行為能力及行為能否產生預期結果所抱有的信念。(班杜拉)自我效能(個體能力信念)的來源:親歷的成敗經驗、替代經驗、言語勸說、生理或情緒狀態。自我效能的作用機制:認知過程、動機過程、情感過程、選擇過程。

12. 知-信-行理論是用來解釋人體知識和信念如何影響健康行為改變的最常用理論,該理論將人類行為的改變分為獲取知識、產生信念和形成行為三個連續過程。其中,“知”是對相關知識的認識和理解,“信”是正確的信念和積極的態度,“行”是行動。知信行理論模型:信息、知識、新念、行為、增進健康(頓號換成箭頭)。

13. 健康傳播是傳播學(傳播方式有大眾傳播與人際傳播)的一個分支,指通過各種渠道,運用各種傳播媒介和方法,為維護和促進人類健康而收集、制作、傳遞分享健康信息的過程。

14. 理性行動理論,也是計劃行為理論。包含行為意向(核心);行為態度和行為信念;主觀規范和規范信念(主觀信念、標準新年、遵從動機、健康行為);知覺行為控制和控制信念;實際行為控制。

15. 行為分階段改變理論:前意向階段、意向階段、準備階段、行動階段、維持階段。影響個體行為癌變的措施:意識喚醒、危險警告、環境再評估、社會解放、自我再評價、刺激控制、助人(社會)關系、替代選擇、強化管理、自我解放。

16. 現在認為,心理學是研究心理現象及其規律的科學。所謂心理現象,就是心理活動的表現形式,通常分為心理過程和個性心理。心理過程指反映客觀事物的經過,包括認知過程、情緒過程、意志過程,簡稱知、情、意。個性心理,也叫人格,是個體帶有一定傾向性獨特而穩定的心裡特征,包括個體傾向性、個體心理特征、自我意識。

17. 現代心理學認為,應激是指當個體面臨或察覺到環境變化對個體造成威脅和挑戰時,機體對應激源產生特異性和/或非特異性反應,是機體維持在新穩態過程。新穩態如果繼續被破壞,則將進一步發展,直至該系統崩潰,並在其他系統內再尋求穩態。應激源是引起應激的刺激,也是引起應激的原因。通常是指向集體提出適應和應對要求,並進而導致充滿緊張的生理和心理反應的刺激物。應激源涉及廣泛,種類眾多。

18. 應激反應是指個體用於應激源所致的各種生物、心理、社會、行為等多方面的變化,也稱應激的心身反應。

19. 一般適應性綜合征:將機體由不同種類的應急源引發的病理三聯征(腎上腺肥大、胃潰瘍形成和胸腺淋巴管萎縮)的這種狀態稱為“應激”。並把機體在此狀態下的種種癥候表現稱之為GAS或全身適應綜合征(塞裡),由此而引起的疾病叫適應性疾病。有警戒期、抵抗期、衰竭期。

20. 應急的心理中介:人口學因素、認知評價、社會支持、人格(A型行為模式:具有無端敵意、時間緊迫感和競爭性三個主要成分;B型行為模式:具有抱負適度、安寧松弛和合作順從三個主要成分;C型人格:主要表現為情緒壓抑、過分順從等特征;D型人格,又稱憂傷型人格,具有消極情感和社交抑制兩個維度);應激的生理中介:應急系統、應激相關的細胞與分子機制。

21. 應對又稱應付(應對策略),是指個體對生活事件以及因生活事件而出現的自身不平衡狀態所采取的認知和行為措施。應急管理:應急反應的管理過程可以采用心理治療,必要時也可采用藥物控制。

22. 有別於內涵廣泛的生活質量概念,臨床范疇下的生存質量主要是針對個體的主觀體驗和評價,指的是基於疾病或是治療對個體的生理機能、心理、社會和整體健康等方面所產生的影響。

23. 影響生活質量的相關因素:收入水平、良好的社會環境、身體健康狀況、教育、城市化水平、良好的自然資源與環境。

24. 生活質量評定的方法:訪談法、觀察法、主觀報告法、癥狀定式檢查法、標準化的量表評定法。

25. 老年人生活質量現狀:老年人身體健康狀況(比如軀體機能下降、疾病纏身);精神心理方面(一些問題和負面情緒);經濟收入狀況(經濟上入不敷出);社會生活環境(居傢活動居多);性別(就業率、經濟收入、女性自我感受較男性敏感);婚姻狀況(比如喪偶)。女性生活質量現狀:社會地位與角色(傢庭和工作);婚姻狀況(生活幸福感);經濟收入(個人收入和傢庭收入);生理期間(更年期女性)。

26. 心理幹預指在心理學理論指導下對個體的心理活動、個性特征或行為問題有步驟、有計劃地施加影響,使之向預期目標變化的過程。

27. 心理治療也稱為精神治療。一般認為,以醫學心理學的原理和各種理論體系為指導,以良好的醫患關系為橋梁,應用各種心理學技術和方法,經過一定的程序,改善被治療者的心理條件與行為,增強抗病能力,重新調整與保持個體與環境的平衡。

28. 心理幹預的目標:身體健康層面:消除或改善各種心身癥狀等;心理健康層面:解決心理沖突等。心理幹預的特點:自主性、學習性、失效性。

29. 經典心理治療技術:精神分析治療(弗洛伊德):初始階段、移情發展、修通、移情處理。認知療法:理性情緒療法(埃利斯):ABC理論是理性情緒療法的核心理論,A指誘發事件指個體對事件的看法、B指解釋及評價即信念指繼該事件後,C指個體的情緒反應和行為結果(非理性信念的特征包括:自我完美信念:如我各方面都是出色的,若我表現不好,就非常糟糕;公平世界理論:如我必須得到絕對公平的對待;自我中心理論:如我喜歡如此,我應該如此)。治療過程可用ABCDE模式來表明,A、B、C如上所訴,D對不合理信念進行質疑和辯論;E:通過治療獲得新的情緒及行為。貝克認知療法(貝克):行為技術和治療技術。自我指導訓練(邁肯鮑姆):自我言語。行為治療:系統脫敏法、操作條件法、厭惡療法、示范療法、松弛療法(將認知療法與行為療法整合,成為認知行為療法)。人本主義心理治療(卡爾·羅傑斯):患者(個人)中心療法。

30. 影響飲食的因素:飲食行為的發展模型(學習與經驗、關註童年期食物偏好的發展);飲食行為的認知模型;壓力與情緒;身體滿意度;飲食的文化差異(中國飲食文化:特點有多樣性、精美和藝術性、社會心理功能、食療文化;中國的茶文化;弊端有:吃鹽多、信奉“油多不壞菜”,但這容易誘發高血脂或者心血管疾病;不分餐,容易互相傳染疾病;“吃啥補啥”,造成貪食野味;過分追求口感和精細加工;浪費、暴飲暴食和過量飲酒。西方飲食文化:高能量食品普遍消耗比較多;缺乏足夠的纖維素且刺激腸道;註重食物營養;喜歡生食;盛興快餐。)

31. 測量肥胖的常用方法是身體質量指數,計算公式為體質指數BMI等於體重(kg)除以身高(m)的平方。

32. 肥胖的機理:生物學觀點:遺傳、肥胖關鍵期、基因變異、功能障礙和病毒感染、體重調定點理論;社會心理學觀點:生活習慣、情緒狀態以及應激、人格差異、認知方式、文化和知識。

33. 體重增加的關鍵期:兒童期、成人初期、妊娠期、更年期。

34. 進食障礙,與心理障礙有關,以進食行為異常為顯著特征的一組綜合征,主要指神經性厭食(一種以對肥胖的病態恐懼、體象障礙、過分追求苗條為特點的一種進食障礙)和神經性貪食(指反復(至少每周兩次)暴食,期間患者情不自禁地消耗大量食物,暴食後為防體重上升而采取諸如引吐,濫用輕瀉劑和利尿劑,劇烈運動或禁食等不當措施的一種心理障礙)。進食障礙的病因:心理社會因素:傢庭因素、同伴影響、依戀關系、對身體不滿意和對外貌過渡關註、消極情緒、應激壓力、人格等。生物學因素:遺傳可能性等。進食障礙的預防和治療:心理(最有效的心理療法是認知-行為療法:設法糾正患者關於體型的不正確理念,如過分看重外表,治療過程包括評估、解釋、認知重構、防止復發、隨訪等)、藥物(用藥)、基於虛擬現實技術等。

35. 性行為的發展:口欲期(0-1歲)、肛欲期(2-4歲)、性器期(4-6隨)、潛伏期(6-10歲)、生殖期(10-20歲)。

36. 性心理健康的標準:個人的身心應有所屬,有較明顯的反差;各人有良好的性適應;對待兩性一視同仁;能夠自然地、高質量地享受性生活。

37. 安全的性行為:性行為前,使用安全工具和傳遞健康狀況信息;使用安全套;避免高危性行為;減少性伴侶數;定期體檢。

38. 艾滋病的傳播途徑:性傳播;血液傳播;母嬰傳播;其他途徑。心理社會因素的影響:情緒、人格、社會支持、生活方式、社會環境因素。預防措施:傳染源的控制、控制傳播途徑、保護易感人群、監測、預防接種、正確處理艾滋病防治中的倫理問題。淋病是領兵奈瑟菌引起的以泌尿生殖系統化膿性感染為主要表現的性傳播疾病。

39. 根據腦電波的研究,人的整個睡眠過程分為四個階段:淺睡眠狀態、較難被喚醒、大約持續40分鐘、深度睡眠(大約要經過60到90分鐘)。

40. 睡眠的生理與心理意義:維護機體機能(適應生存;消除疲勞;恢復和保持體力;修復大腦神經細胞;增強免疫力);促進生長發育;改善健康,促進長壽;改善記憶(促進學習;抹除恐懼記憶)。

41. 失眠是指睡眠不好,入睡困難或早醒的一種現象,也就是指有效睡眠量的減少。

42. 失眠的類型:情境性失眠、假性失眠、失律性失眠、藥源性失眠。

43. 睡眠匱乏影響心理功能:情緒、認知功能、人格、活動行為、社交功能、引發精神障礙。

44. 睡眠的自我管理: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維護平和的愉悅心情、營造良好的身體調理、學會適宜的導眠技術。

45. 鍛煉的類型:等長肌肉訓練(推墻、倒立、平板支撐等)、等張肌肉訓練(舉重和很多體操項目)、等速肌肉訓練(肌肉受過傷的人)、有氧運動(慢跑、騎自行車及其它能提高耗氧量的運動)、無氧運動(短跑、某些體操項目及其他短時間內需要大量能量的運動)。

46. 鍛煉的益處:鍛煉的身體受益:提升肌肉力量和耐力;增強柔韌性;鍛煉心肺功能;延緩器官衰老;增強心血管系統的功能;增強消化和吸收功能;控制體重。鍛煉的心理收益:提供大腦和神經功能;改善認知功能;緩解抑鬱,降低焦慮和應激水平;對自尊心與自我形象的維護作用;對工作能力的效應。

47. 傢庭的應激源:傢庭重大應激事件、傢庭變遷、離婚傢庭、單親傢庭、傢庭暴力、空巢傢庭。

48. 學校的最基本的功能是促進個體發展。學校應激是指發生在校園中,或與學校相關聯的各種應激事件,如學校適應、學校困擾、身心發育、情感滿足等。

49. 職業倦怠是指個體在長期面對工作壓力時表現出的一種情感耗竭、去人格化傾向、個人成就感降低的心身疲憊狀態。馬斯拉奇和傑克遜認為,職業倦怠包括情感衰竭、人格解體、個人成就感降低三個維度。職業倦怠的影響因素:人口因素、人格特征、職業期望、工作負荷、角色問題、傢庭沖突、組織支持、社會支持。

50. 職業生涯:成長階段(0到14歲)、探索階段(15到24歲)、建立階段(25到44、歲)、維持階段(45到60歲)、消退階段(60歲以上)。

51. 泰坦尼克定律:社會經濟因素與健康的關系。

52. 人際交往:人際交往是指人們在社會生活中交流信息、溝通感情、相互作用和相互知覺的過程,它表現為人與人之間的心理距離,反映著人們尋求滿足需要的心理狀態。人際交往是由信息交流、動作交換和相互理解三個過程構成的復雜活動。人際交往理論:社會交換理論、公平理論、自我表露理論、人際交往分析理論、人際關系的三維理論(包容需要、支配需要、情感需要)。人際交往的原則:平等原則、真誠原則、互利原則、信用原則、相容原則。人際交往的六大心裡效應:首因效應、近因效應、暈輪效應、刻板效應、定勢效應、投射效應。人際交往的距離:公眾距離、社交距離、個人距離、親密距離。人際交往中常見的心理障礙調適:羞怯心理、猜疑心理、自卑心理、孤僻心裡。增進友誼的策略:克服人際認知的偏差、努力提高人際吸引力、塑造良好的個人形象、善用交際技巧。

53.女性群體的心理護理方法:語言說服法、轉移註意法、認知療法、心理暗示法、音樂療法。老年人常見的心理狀態:遺產心理、“年長者”心理、戀舊心理、脆弱心理。疼痛的特點:疼痛刺激的多樣性、疼痛表現的復合性、疼痛的主觀性、痛覺的適應性。記性疼痛和慢性疼痛(6個月為界)。影響疼痛的心理因素:早起經驗、認知、情緒、註意、按時和安慰劑、人格。賭博成癮的預防與幹預:心理治療、傢庭治療、藥物治療、賭博者匿名協會與負責人賭博組織。網絡成癮的預防與幹預:認知行為治療、內觀認知治療、團體治療。癌癥患者的心理適應過程:否認期、恐懼焦慮期、悔恨妥協期、抑鬱期、接受期。糖尿病的心理幹預:支持性心理治療、改善自我效能、認知療法、自我調整療法。

54.臨終關懷的服務宗旨(為垂死的患者及傢屬提供緩和性、支持性的照顧,給死者以安寧,讓其在生命最後階段安詳地、滿意地到達生命的終點,這不僅是對臨終患者尊嚴的維護,也是對親人的安慰。)、對象(臨終患者及其傢屬)及服務內容(死亡教育、臨終者癥狀的管理、臨終心理關懷、居喪照護)。親喪支持,親喪者即死者傢屬,主要指父母、配偶、子女(直系親屬)。失去親有的人會經歷喪失之痛,而悲傷是人們對於喪失的一種情感反應。

55.求醫行為是指個體因病或感到不適而尋求醫療幫助的行為。

56.患者的義務:配合醫療人員治療、支付醫療費用、遵守醫療秩序、尊重醫務人員、接受強制治療。患者的心理需要與滿足:角色適應的需要、被接納的需要、被尊重的需要、發泄的需要。

57.醫患技術關系模式:薩斯-荷倫德醫患關系模式、維奇醫患關系模式。

58.醫患關系的影響因素:醫方對醫患關系的影響:醫生業務能力、醫生職業道德、醫療行風問題、溝通技能、醫療行為的轉變;患方對醫患關系的影響:患者的維權意識、患者對治療效果過高的期望值、媒體因素。

60.醫患改善的溝通:提高溝通技能、改善患者心理狀態、提供良好醫療大環境、避免醫療糾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