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逛蘇州,即使不甚瞭解,也能隨口報出幾個古鎮的名字:周莊、同裡、木瀆、甪直。如果再細細計數,則諸如震澤、盛澤、黎裡、沙溪、錦溪、千燈等一堆古鎮的名字呼之欲出。

如果你想拋卻喧鬧的繁華和商業氣息,在悠悠蕩蕩的陽光下,尋跡原滋原味的江南古鎮,那麼這裡,值得你安靜地逛一逛。蘆墟,遺失的時間,活著的江南。

圖片來源:汾湖發佈。

一、尋跡蘆墟

蘆墟所在地曾是春秋末年吳越相爭的邊界,鎮西即是當年吳越的界湖“分湖”,因“湖分兩半”而得名,如今叫做汾湖。蘆墟是汾湖畔蘆葦灘上的村莊,故名。三國時期成村,距今已有2000多年歷史;清朝康熙年間成鎮,“居民至千傢,貨物並集,設官將領之,乃始稱鎮”。

如今的蘆墟古鎮,藏在喧鬧的現代街巷之間,如果不看著地圖導航,並不容易找到。但從穿梭的車流和喧鬧的街道轉一個彎,就仿佛步入瞭另外一個世界。

一條南北向的市河穿鎮而過,一座座單落水、雙落水和淌水式河埠分列兩岸。流水之上是不知見證瞭多少滄桑流年的石橋,市河之畔是投下長長影子的香樟樹。有老人坐在石階上曬著太陽,有小狗在屋前轉彎玩鬧。這裡沒有沿街林立的商鋪,也沒有喧囂吵鬧的叫賣,有的隻是晃晃悠悠的陽光樹影,安安靜靜的流水人傢。

圖片來源:汾湖發佈

市河兩岸,明清時期留下的古宅斑駁參差早已破敗,但深宅舊院、磚雕門樓、白墻黛瓦仍然數說著舊日的風情。民國以及建於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七八十年代的建築交雜其間,從斑駁的白墻黛瓦,到殘破的雕花窗欞,到翻建的民居鋁合金窗戶,仿佛故事在這裡一層層地剝離,從清末一直往前走,上百年的歷史被時間漸次塗上不一樣的底色。

如果你願意細心挖掘,這裡不經意的一處建築、半片風景,都記載瞭厚重的歷史和文化。

最出名的,莫過於古橋和騎樓瞭。

始建於明天啟丙寅年(公元1526年)的中塘橋,始建於明正德年間(公元1506年至1521年)的永福橋,元代已經存在的聖堂橋被稱作蘆墟三橋,均為單孔拱橋,隻是在上世紀50年代末到60年代改建成瞭水泥平橋。古鎮目前仍有一座保留著歷史原貌的古石橋,名曰觀音橋,原名泰生橋,始建年代已無法考證,現存之橋重建於清乾隆三十五年(公元1770年),橋頭望柱兩對石獅靜靜望著時間在古鎮百年流轉。

如果你願意繼續尋訪,可以到鎮南找一找登雲橋,這座重建於清嘉慶二年(公元1797年)的古橋,橋面上還雕刻著“筆錠(必定)如意”幾個字。可以到鎮北太浦河北岸找一找嘉泰橋,始建於南宋嘉泰元年(公元1201年),現存之橋為清光緒十七年(公元1891年)重建。橋下之河即為元代文學傢、書法傢楊維楨《遊分湖記》中記載的武陵溪。元代蘆墟詩人顧遜曾有詩雲:“武陵溪上花如錦,花氣薰人如酒濃。”

市河兩岸的跨街樓,是江南地區的特色建築,又稱騎樓,下層部分是柱廊式人行通道,可以遮陽避雨方便通行,上層部分跨建在人行街道上。清中葉到民國時期,蘆墟老街商傢民宅幾乎全部面朝市河建造,店門臨街,跨街樓連綿成片。抗戰時期戰火紛飛,多數跨街樓被焚毀,如今保存下來的僅有沈氏、許氏、西柵等五段,現為蘇州市文物保護單位。

“沈氏跨街樓”頗為氣派,沿街五開間門面,樓面跨街。解放前曾為蘆墟“五沈”之一沈龍聖傢宅第,稱為“三鳳堂”。柳亞子《吳根越角雜詩》中曾有一首:“蘆漪無沈不成村,五鳳齊鳴最可人;三沈出門一閉戶,讓他癭老獨稱尊。”其中蘆漪即指蘆墟,“無沈不成村”,可見當年沈氏在蘆墟的地位。歷史上,環分湖一帶沈氏為大姓,後來聞名周莊的沈萬三就是其中較出名的雪巷沈氏中的一支。

“許氏跨街樓”建於清末,民國初年(約1915年)竣工,正屋為四進五開間,曾屬於許姓米行。這是蘆墟曾為魚米之鄉、歷史上米業大興榮光的見證。在蘆墟古鎮東郊蘆東村,你還能夠發現目前尚存的十幾座窯墩遺址,這是蘆墟古鎮除米業之外另一支柱產業窯業的見證。

泰豐路西端有一座百年陸宅,是原蘆墟富豪陸榮光的府第。始建於民國初期,磚雕門樓仍然還保留著歷史的韻味。西柵港坐落著一座懷德堂,民國十五年開建,是清末蘆墟王太原棉紗莊掌櫃王氏所建,采用瞭中西合璧的建築方式。漫步在蘆墟古鎮,你會不經意間與這些古建築相遇,於是在不同的角度與歷史重逢,和歲月對話。

二、遊逛蘆墟

蘆墟古鎮怎麼逛?一切取決於你的心境和意趣。

這裡不收門票,如果是在古鎮老街悠閑地轉一轉,半天就夠瞭。車子停到古鎮外圍街道路邊劃出的停車位,古鎮周邊也有專門的停車場。可以中午來,在古鎮的小店裡吃上一碗老字號混沌,或者嘗嘗這裡的醃菜心、雞湯篤面筋、筍幹燒肉、元蕩蓴菜。

吃過午飯,就可以在溫暖的陽光和輕柔的微風中,沿著流水慢慢走過古鎮,走過石橋,走過樹影,走過古屋,走過騎樓,踏在斑駁的路面上,感受幾百年歷史的滄桑;或者靜靜坐在河畔橋邊,看陽光被樹木篩成星星點點碎在瞭河中,聽流水的淺唱,聽老人的細語,讓大腦和心懷全部清空,來盛裝這悠悠古鎮的久遠風吟。這是蘆墟古鎮最舒服的遊逛。

也可以去古鎮的弄堂裡轉一轉,有澡堂的叫做混堂弄,七彎八拐的叫做九曲弄,有石牌坊的叫石牌裡,明弄暗巷交錯,置身其間,九曲十八彎,別有一番風趣。

蘆墟古鎮離汾湖很近,從古鎮出去向西不到1公裡就是汾湖,可以在傍晚前去看看湖邊日落,夕陽灑滿湖面泛起粼粼的波光,汾湖大橋以及橋上來往的車輛都被掩映在金黃的光暈之中。

此時此刻,似乎應該有一首詩來表達心中意緒,不妨吟誦一首柳亞子1913年6月所作的七言絕句:《索子美畫〈分湖舊隱圖〉即簡蘆漪》:

聞君蹤跡滯菰蘆,我亦煙波舊釣徒。一夜曉鶯殘月夢,無端惆悵落分湖。

長街古樓、曉鶯殘月,惆悵的是千裡煙波,而遺落的是夢裡江南。

是為蘆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