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常見腫瘤及腫瘤樣病變的影像學表現

腫瘤及腫瘤樣

  • 良性:血管瘤;脊索瘤(良性脊索樣細胞瘤);骨軟骨瘤
  • 中間性:動脈瘤樣骨囊腫;嗜酸性肉芽腫;骨巨細胞瘤(富於巨細胞的破骨細胞腫瘤);骨母細胞瘤;軟骨母細胞瘤
  • 惡性:惡性脊索瘤;骨髓瘤;轉移瘤

良性腫瘤

  • 血管瘤
  • 骨軟骨瘤
  • 脊索瘤Case1:F,51y;胸6椎體 血管瘤。

Case2:M,34y;胸11椎體血管瘤。

脊柱常見腫瘤及腫瘤樣病變的影像學表現

腫瘤及腫瘤樣

  • 良性:血管瘤;脊索瘤(良性脊索樣細胞瘤);骨軟骨瘤
  • 中間性:動脈瘤樣骨囊腫;嗜酸性肉芽腫;骨巨細胞瘤(富於巨細胞的破骨細胞腫瘤);骨母細胞瘤;軟骨母細胞瘤
  • 惡性:惡性脊索瘤;骨髓瘤;轉移瘤

良性腫瘤

  • 血管瘤
  • 骨軟骨瘤
  • 脊索瘤

Case1:F,51y;胸6椎體 血管瘤。

Case2:M,34y;胸11椎體血管瘤。

Oste0chondroma 骨軟骨瘤

  • 位於椎體後部,多見於椎弓和棘突,其次為橫突、椎板和椎肋關節
  • 附著於脊柱的骨性突起,有蒂或廣基底與母骨相連,可見鈣化與骨化
  • 可延伸至椎管內,壓迫脊髓

Case3:F,51y;頸2棘突單發性骨軟骨瘤。

Case4:F,34y;第2、3頸椎棘突骨軟骨瘤。

Case5:M,47y;頸5後棘突下緣骨軟骨瘤。

Chordoma 脊索瘤

  • 起源於胚胎脊索殘餘或迷走脊索組織
  • 好發於30~60y,骶尾部最多見(骶骨3~5節),中軸線
  • X/CT:溶骨性/膨脹性破壞,瘤內斑片狀鈣化,邊緣硬化邊
  • 可穿破椎間盤累及相鄰椎體,伴椎間隙變窄
  • MRI:T2WI顯著高信號(黏液基質);中等度強化,不均勻

Case6:M,61y;骶尾椎疼痛2年。

Case7:M,62y;8月前前列腺手術發現骶尾部腫物,無不適,現腫物逐漸增大,2月前伴局部疼痛。

Case8:M,73y;右臀部疼痛伴右下肢放射痛2月。

中間性腫瘤

  • 動脈瘤樣骨囊腫
  • 嗜酸性肉芽腫
  • 骨巨細胞瘤
  • 骨母細胞瘤
  • 軟骨母細胞瘤

ABC (Aneurysmal bone cyst)動脈瘤樣骨囊腫

  • 好發於10~30y,病變起源於附件,向椎體後方發展,或病變局限於椎體一側
  • 膨脹性骨質破壞,有鈣化及分隔;可跨過椎間隙累及相鄰椎體或肋骨
  • MRI:液液分層(典型表現)

Case9:F,11y。

Case10:F,10y;腰痛1月加重2天,無肢體麻木、乏力,無二便障礙 。

嗜酸性肉芽腫

  • 兒童多見,嗜酸性粒細胞增多
  • 位於椎體多不累及附件;典型征象:扁平椎,嚴重者呈硬幣狀,椎間隙一般正常
  • MRI:病變周圍常有不同程度的水腫
  • 與單純壓縮骨折鑒別:後者有外傷史,沒有骨質破壞,椎體呈楔形變扁,缺乏向周圍膨脹;無外傷者多見於老年人,骨質廣泛疏松

Case11:F,5y;頸部疼痛3天。

Case12:F,4y;患兒頸部活動受限1個月。

Case13:F,4y;腰痛1月餘,加重半月。

Case14:M,6y;雙側髖部疼痛1月餘,加重伴不能行走半月。

Giant cell tumor of bone 骨巨細胞瘤

  • 好發於20~40y,起於椎體,向附件發展
  • 單純溶骨性骨質破壞,有偏心性,膨脹明顯;椎體變扁時腫瘤呈前後啞鈴狀膨脹(較有特征)
  • 有骨包殼形成,可伴骨皮質中斷,無周圍硬化及基質鈣化。
  • 在骶骨者,好發於上部骶椎(脊索瘤:S3-5)

Case15:F,41y;下腰部疼痛7年餘,加重1周。

Case16:F,35y;陣發性頸部疼痛伴麻木3年,加重伴右上肢繼雙手麻木。

Case17:F,35y;腰痛數年。

Osteoblastoma 骨母細胞瘤

  • 好發於10~20y,頸椎多見,多位於椎體的椎板、橫突、棘突
  • 囊狀膨脹性骨質破壞,內有細沙洋鈣化、骨化,周圍有硬化邊
  • 可合並ABC

Case18:M,16y;雙下肢乏力及麻木感40餘天。

惡性腫瘤

  • 脊柱轉移瘤
  • 骨髓瘤

脊柱轉移瘤

  • 跳躍性椎體破壞,多累及椎體附件,病理骨折及軟組織腫塊
  • 不累及椎間盤,椎間隙多保持正常(與結核鑒別:相鄰椎體上下緣骨質破壞伴椎間隙變窄,後突畸形,椎旁梭形膿腫)
  • 與骨質疏松的壓縮性骨折鑒別:後者沒有軟組織腫塊,附件骨質多完整,MRI T2WI信號動態變化

Case19:M,49y;左側腰背部疼痛1天。

Case20:F,78y;胸背痛2周。

Case21:M,49y;腎癌病史。

MM多發性骨髓瘤

  • 廣泛性骨質疏松,伴多發壓縮性骨折
  • 多發性溶骨性破壞,呈穿鑿樣、蟲蝕樣、鼠咬樣
  • MRI:T1WI低、中等偏低信號,T2WI高信號,“鹽和胡椒”癥

Case22:M,49y。

Case23:F,66y;腰痛,右下肢放射痛。

Case24:M,77y;腰背痛1年,加重1月。

神經鞘瘤

  • 不屬於原發椎體的腫瘤,多數為椎管內病變,壓迫周圍骨質,或者惡性變引起周圍骨質破壞

Case25:M,45y;頸痛4年,加重伴四肢麻木無力、頭暈1年。

Case26:F,47y;腰背痛4年,加重5月。

醫看整理

Oste0chondroma 骨軟骨瘤

  • 位於椎體後部,多見於椎弓和棘突,其次為橫突、椎板和椎肋關節
  • 附著於脊柱的骨性突起,有蒂或廣基底與母骨相連,可見鈣化與骨化
  • 可延伸至椎管內,壓迫脊髓

Case3:F,51y;頸2棘突單發性骨軟骨瘤。

Case4:F,34y;第2、3頸椎棘突骨軟骨瘤。

Case5:M,47y;頸5後棘突下緣骨軟骨瘤。

Chordoma 脊索瘤

  • 起源於胚胎脊索殘餘或迷走脊索組織
  • 好發於30~60y,骶尾部最多見(骶骨3~5節),中軸線
  • X/CT:溶骨性/膨脹性破壞,瘤內斑片狀鈣化,邊緣硬化邊
  • 可穿破椎間盤累及相鄰椎體,伴椎間隙變窄
  • MRI:T2WI顯著高信號(黏液基質);中等度強化,不均勻

Case6:M,61y;骶尾椎疼痛2年。

Case7:M,62y;8月前前列腺手術發現骶尾部腫物,無不適,現腫物逐漸增大,2月前伴局部疼痛。

Case8:M,73y;右臀部疼痛伴右下肢放射痛2月。

中間性腫瘤

  • 動脈瘤樣骨囊腫
  • 嗜酸性肉芽腫
  • 骨巨細胞瘤
  • 骨母細胞瘤
  • 軟骨母細胞瘤

ABC (Aneurysmal bone cyst)動脈瘤樣骨囊腫

  • 好發於10~30y,病變起源於附件,向椎體後方發展,或病變局限於椎體一側
  • 膨脹性骨質破壞,有鈣化及分隔;可跨過椎間隙累及相鄰椎體或肋骨
  • MRI:液液分層(典型表現)

Case9:F,11y。

Case10:F,10y;腰痛1月加重2天,無肢體麻木、乏力,無二便障礙 。

嗜酸性肉芽腫

  • 兒童多見,嗜酸性粒細胞增多
  • 位於椎體多不累及附件;典型征象:扁平椎,嚴重者呈硬幣狀,椎間隙一般正常
  • MRI:病變周圍常有不同程度的水腫
  • 與單純壓縮骨折鑒別:後者有外傷史,沒有骨質破壞,椎體呈楔形變扁,缺乏向周圍膨脹;無外傷者多見於老年人,骨質廣泛疏松

Case11:F,5y;頸部疼痛3天。

Case12:F,4y;患兒頸部活動受限1個月。

Case13:F,4y;腰痛1月餘,加重半月。

Case14:M,6y;雙側髖部疼痛1月餘,加重伴不能行走半月。

Case15:F,41y;下腰部疼痛7年餘,加重1周。

Case16:F,35y;陣發性頸部疼痛伴麻木3年,加重伴右上肢繼雙手麻木。

Case17:F,35y;腰痛數年。

Osteoblastoma 骨母細胞瘤

  • 好發於10~20y,頸椎多見,多位於椎體的椎板、橫突、棘突
  • 囊狀膨脹性骨質破壞,內有細沙洋鈣化、骨化,周圍有硬化邊
  • 可合並ABC

Case18:M,16y;雙下肢乏力及麻木感40餘天。

惡性腫瘤

  • 脊柱轉移瘤
  • 骨髓瘤

脊柱轉移瘤

  • 跳躍性椎體破壞,多累及椎體附件,病理骨折及軟組織腫塊
  • 不累及椎間盤,椎間隙多保持正常(與結核鑒別:相鄰椎體上下緣骨質破壞伴椎間隙變窄,後突畸形,椎旁梭形膿腫)
  • 與骨質疏松的壓縮性骨折鑒別:後者沒有軟組織腫塊,附件骨質多完整,MRI T2WI信號動態變化

Case19:M,49y;左側腰背部疼痛1天。

Case20:F,78y;胸背痛2周。

Case21:M,49y;腎癌病史。

MM多發性骨髓瘤

  • 廣泛性骨質疏松,伴多發壓縮性骨折
  • 多發性溶骨性破壞,呈穿鑿樣、蟲蝕樣、鼠咬樣
  • MRI:T1WI低、中等偏低信號,T2WI高信號,“鹽和胡椒”癥

Case22:M,49y。

Case23:F,66y;腰痛,右下肢放射痛。

Case24:M,77y;腰背痛1年,加重1月。

神經鞘瘤

  • 不屬於原發椎體的腫瘤,多數為椎管內病變,壓迫周圍骨質,或者惡性變引起周圍骨質破壞

Case25:M,45y;頸痛4年,加重伴四肢麻木無力、頭暈1年。

Case26:F,47y;腰背痛4年,加重5月。

醫看整理


「醫看」專註於打造影像醫生多點執業簽約服務平臺!病例討論、影像解剖、考試資料、視頻課件…醫學影像,應有盡有!歡迎在微信上關註我們:yikan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