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們曾經鮮衣怒馬卻“生活”在地下世界被黑暗吞噬 2200多年直到1974年的“一束光”將它們照亮驚艷世人(秦始皇兵馬俑現世的藝術假想圖,制圖@王申雯/星球研究所)▼

然而光彩照人的顏色在地下歲月的磨礪和出土後的加速老化中消失殆盡隻留下由8000多個真人大小的 俑組成的土黃色 軍團人稱 秦始皇兵馬俑(請橫屏觀看,兵馬俑一號坑,攝影師@劉工)▼

即便如此這些兵馬俑 仍然栩栩如生、恍若在世他們千人千面、各不相同(兵馬俑的不同形象,攝影師@張天柱&柳葉氘&丁俊豪&楊虎&劉兆銘,制圖@楊寧/星球研究所)▼

甚至縷縷發絲,纖毫畢現(跪射俑的發型,攝影師@張天柱,制圖@楊寧/星球研究所)▼

兩千多年來黃土雖然將它們掩埋時光卻未將它們遺忘如今考古工作者幾十年的努力終於可以讓我們通過三位普通秦人的視角重現那段遙遠的過往01工匠 “臧”公元前221年秦滅六國負責皇室工程營建的機構宮司空接到一旨命令要抽調技藝最精湛的工匠去參與一項新產品的研發陶工 臧 (zāng)極有可能被選中參與其中他曾為皇室 制作磚瓦作品就覆蓋在皇傢宮殿的屋頂( 夔[kuí]紋 大瓦當,攝影師@柳葉氘,制圖@楊寧/星球研究所)▼

此外全國各地的制陶精英也被征召包括來自今陜西大荔和 山西夏縣等地的人員共同組成瞭一個頂尖的 研發團隊(秦代工匠會在作品上留下名字,即“物勒工名”制度,下圖為制作兵馬俑的部分陶工名字列舉,其中“宮”為宮司空的簡稱,攝影師@張天柱,制圖@楊寧/星球研究所)▼

之所以如此大范圍地征召能工巧匠是因為他們將要開發的新產品不是服務於小官小吏亦非普通貴族而是剛剛一統天下自認為功過三皇、德高五帝的 秦始皇這種新產品也不是凡世俗物而是準備在秦始皇死後和他一起進入地下世界的“人”(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前的秦始皇雕像,攝影師@柒哥)▼

用活人 殉葬是古老的陋習在商朝便相當普遍統治者們 要在地下世界同樣 擁有 生前的一切即“事死如事生”(下圖為秦公一號大墓,墓主為春秋時期的秦國國君景公,一個個箱子或匣子裝殮殉人,計166人,另有20人無葬具埋在土中,共計殉葬186人,攝影師@李文博)▼

但到瞭春秋戰國時期社會劇變,百傢爭鳴活人殉葬受到猛烈抨擊於是權貴們開始用木或陶等材質雕塑成人像代替活人殉葬即“俑”(出自《禮記·檀弓》鄭玄註)▼俑,偶人也,有面目機發,有似於生人但此時俑的體型往往遠小於真人並且制作簡單(戰國木俑,攝影師@楊虎,制圖@楊寧/星球研究所)▼

但即便如此人俑在 孔子的 眼中依然是活人殉葬的餘孽(出自《孟子》,意在詛咒發明俑的人,沒有後代)▼始作俑者,其無後乎!而晚於孔子 200年的秦始皇顯然毫不在意孔夫子的看法而且他還要對俑進行一次史無前例的升級即按照 真人形象制作大型俑(秦統一全國前的騎兵俑,矮小粗糙,圖片來源@咸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制圖@楊寧/星球研究所)▼

但大型俑的制造難度顯然比小型俑困難許多包括 臧 在內 的研發團隊不知經歷瞭多少次試制終於找到瞭方法他們選取驪山北麓的黃土作為泥料並摻入少量砂粒增強硬度制成泥胚然後采用泥條盤築、捏塑、模制等方法自下而上制作陶俑初胎(鎧甲武士俑初胎制作示意,腿有的為實心腿,足踏板有的與俑整體分開制作,下圖僅為其中的一種制作方法,制圖@楊寧/星球研究所)▼

初胎完成後再用刮削、刻劃、堆貼等方法 進行細節雕刻修整頭發、眉毛、胡須、眼睛、衣紋等部位(鎧甲武士俑細節雕刻過程示意,制圖@楊寧/星球研究所)▼

甚至連鞋底的細節都不放過(跪射俑鞋底細節,衲線的針腳都真實的表現出來,攝影師@楊虎,制圖@楊寧/星球研究所)▼

之後再 放入窯中燒制經歷約1000℃的高溫洗禮泥人 “成長”為陶人身軀更加硬朗形象也已接近 真人(鎧甲武士俑燒制示意,燒制成功後會用粘接劑將各部位組合起來,制圖@楊寧/星球研究所)▼

但 臧 等人 感覺僅做出外形 還不夠似乎還缺少點什麼於是他們從漆樹中取得生漆從各種礦物中獲得紅、藍、綠、黃等顏色還通過人工冶煉的方式合成瞭 紫色(部分礦物顏料示意,攝影師@張天柱、圖片來源@視覺中 國 ,制圖@楊寧/星球研究所)▼

眾多顏色的獲得令俑的形象得以全面升級如同真人一般“活瞭起來”一件寫實風的真人俑誕生瞭(鎧甲武士俑上色過程示意,制圖@漢青&楊寧/星球研究所)▼

我們不難想象人們第一 次見到它 們時是何等震撼、欣喜、驚艷(綠面俑,依然保留有少量色彩,攝影師@張天柱,制圖@楊寧/星球研究所)▼

而始皇帝的野心不僅僅是制造出一件真人俑他要用這種技術無限復制從而造出一支和他引人為傲的秦軍 一樣龐大的地下軍團這時士兵喜登場瞭02士兵 “喜”公元前247年都城咸陽帝王傢的 嬴政 年滿13歲湖北安陸縣普通人傢的喜年滿17歲這一年對他們來說都是人生的重要時刻嬴政 登基為王喜 登記戶籍將要服兵役不同的是嬴政 擁有改變所有人命運的能力而喜的命運卻並不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跪射俑側面,攝影 師@張晏銘)▼

按照秦國律法男子年滿17歲 便要 服兵役在戰場上每殺敵一人,就升一級爵位並賞賜良田、住宅殺敵越多,賞賜愈多即便是地位低下的奴隸隻要戰場殺敵也可以贖身為庶民甚至加官進爵這便是 軍功爵位制對於 出身 普通 的 喜 而言這幾乎是他改變自己命運的唯一途徑(關於秦國服兵役的起始年齡,目前仍有爭論,攝影師@趙有人)▼

喜 在軍中 遇到瞭千千萬萬個與他相似的人他們在軍功爵位制的推動下樂戰、好戰堪稱“虎狼之師”(出自《商君書·畫策》)▼民之見戰也,如餓狼之見肉在作戰中他們都勇猛無比一邊提著剛剛斬獲的人頭(戰績)一邊繼續追殺敵人(出自《戰國策·韓策》)▼左挈人頭,右挾生虜像這樣的戰爭嬴政登基以來不知發動瞭多少次並最終橫掃六國一統天下(一號坑內的兵馬俑,攝影師@劉宏成)▼

作為秦始皇最強力的支撐這支軍隊也必須在他死後在地下繼續拱衛他的 帝國於是就發生瞭文章開頭研發陶俑的故事最終臧 等制陶工匠按照現實中士兵的形象、特征上到一方將領下至普通士兵包括步兵、騎兵、車兵等諸多兵種都被一一塑造出來數量竟多達8000件(目前並未完全發掘,8000件為根據人均占地面積推測所得;下圖請橫屏觀看,不同身份的俑列舉,手中所持武器多已不存,攝影師@張天柱 &趙斌 ,制圖@楊寧/星球研究所)▼

秦始皇還為它們營建瞭土木結構的地下軍營並按照現實世界中的軍陣編列包括步兵方陣、多兵種方陣和指揮部(請橫屏觀看,秦始皇陵兵馬俑一號坑建造過程示意,其中俑為瞭方便展示,處理成穿越頂棚效果,實際應為從坑道運輸擺放,制圖@王申雯/星球研究所)▼

其中一號軍營為步兵方陣由將近6000兵馬組成(請橫屏觀看,秦始皇陵兵馬俑一號坑復原示意,攝影師@張天柱,制圖@王申雯/星球研究所)▼

方陣最前方為“敢死隊”他們不穿鎧甲、 行動敏捷方陣兩翼及後衛的 最外側隊列則都面向外部站立以便警戒四處來敵(一號坑中不穿鎧甲的士兵,在戰場上為先鋒部隊,相當於敢死隊,攝影師@盧文)▼

方陣內側則是手持戈、戟、劍的主體部隊(一號坑主體部隊,攝影師@張天柱)▼

二號軍營 為多兵種聯編部隊弩兵遠距離射殺騎兵迅捷襲擊戰車兵猛沖突破三大兵種協同作戰互為補充(請橫屏觀看,秦始皇陵兵馬俑二號坑復原示意,攝影師@張天柱&劉兆銘&趙斌,制圖@王申雯/星球研究所)▼

三號軍營為指揮部將領們在這裡謀劃作戰方案(士兵手持銅殳[ shū] ,銅殳為儀衛武器,說明這些士兵為警衛人員,三號坑應該為駐軍統帥的軍幕,即指揮部,此外還發現有焚燒的動物骨骼,可能為祭祀禱戰的行為遺存, 制圖@王申雯/星球研究所)▼

就這樣秦始皇成功打造瞭一支配置完整、氣勢恢宏的地下軍團8000個像 喜 一樣的將士被塑造成俑永遠地守衛在瞭秦始皇的身旁至於他們的真實姓名我們或許永遠也無法得知但他們的形象已經永遠定格在這一方天地間(一號坑的兵馬俑,攝影師@張天柱)▼

而現實世界的喜曾4次被征召參戰並得以凱旋或許因為軍功他回鄉後被晉升為小吏負責縣裡的法律事務算是一位被上天眷顧的幸運兒與此同時另一個普通人也出現在秦始皇的地下帝國藍圖中而他的命運將是一個悲劇03修陵人“牙”“牙”本是山東蒼山的一名小官在秦朝二十等級的軍功爵位制裡位列第四級但他似乎並不富足因為無力承擔一次違法帶來的罰款而被 押送到千裡之外的關中驪山充當一名卑微的 修陵人負責修建秦始皇的陵園(秦始皇陵園,攝影師@丁俊豪,標註@楊寧/星球研究所)▼

以他的身份自然無法看到陵園的全貌但管中窺豹他依然可以感受到這是一個前所未見的大工程12個真人大小的文官俑被埋入單獨的坑中代表著秦始皇地下帝國的中央官署之一即負責司法的 廷尉曾為小小官員的牙見到此景不知會不會感慨同為官員的他如今怎麼淪落到瞭這般田地(文官俑,腰間佩掛有削和砥石;當時多用竹簡書寫,削為書刀,在簡牘上寫瞭錯字時,用削劃掉重寫;砥石為磨刀石,打磨削用;攝影師@張天柱,制圖@楊寧/星球研究所)▼

此外兩套分別重達1噸以上的銅車馬也被埋入另一個坑中象征著負責皇帝出行的中央官署太仆如此豪華的“座駕”不由得讓牙想到秦始皇出行該有多麼的壯觀而現實中見過此景的劉邦發出瞭這樣的感嘆(出自《史記·高祖本紀》)▼嗟乎,大丈夫當如此也!(銅車馬, 攝影師@張天柱,制圖@楊寧/星球研究所)▼

而上文提到的 擁有 8000個兵馬俑的兵馬俑坑以及後來發現的藏有石鎧甲等軍用裝備的石甲胄坑埋葬有馬匹的馬廄坑共同組成瞭一個完備的軍事系統象征著帝國的軍事力量(一號坑兵馬俑,攝影師@李文博)▼

此外還有 為皇室提供文娛服務的百戲俑坑(百戲俑, 攝影師@張天柱,制圖@楊寧/星球研究所)▼

以及為皇室提供水禽表演的青銅水禽坑坑中用至少46件青銅水禽還原瞭一個相當令人震撼的場景經過馴化的天鵝、仙鶴、鴻雁在弦樂與鐘鼓的引導下於水面上翩翩起舞為皇帝提供水、禽、樂三位一體的立體表演(青銅水禽,下圖中的馴鶴、馴馬圖像出自河南博物院藏漢代畫像石,攝影師@張天柱,制圖@楊寧/星球研究所)▼

就這樣在眾多官署、兵馬以及各類服務機構的簇擁下秦始皇的 陵墓 居中而建其地上 封土高度超過50米封土內築有九層高臺供秦始皇的靈魂登高出遊地下擁有深達30米的地宮以水銀為江河, 模擬帝國版圖以星宿為天文, 模擬宇宙時空(秦始皇帝陵地宮結構推測示意,制圖@楊寧/星球研究所)▼

陵墓、各類陪葬坑共同形成瞭一個功能完備、如同真實世界的超級陵園這就是千古一帝秦始皇想要打造的永生的地下帝國(秦始皇帝陵園佈局示意圖,攝影師@張天柱&柳葉氘&趙斌&器,制圖@楊寧/星球研究所)▼

而與高高在上的秦始皇相比牙隻是一個卑微的修陵人他日日夜夜地勞作最終隻是為瞭帝王的南柯一夢繁重的勞作加之食不果腹牙 最終在積勞成疾中死去人們在瓦片上刻下他的身份信息便把他匆匆埋葬(“牙”瓦志,攝影師@柳葉氘,制圖@楊寧/星球研究所)▼

更有許多修陵人因工作中的些許差錯就被殘忍殺害身首異處史籍記載全國各地的徭役之人 源源不斷地被押送驪山修陵人數 多達70萬(出自《史記·秦始皇本紀》)▼及並天下,天下徒送詣七十餘萬人而在公元前210年秦始皇駕崩前後一批徭役之人正從江蘇徐州被押往驪山不過他們並沒有真正到達而是掙脫瞭捆綁手腳的枷鎖決定同命運作鬥爭一部分人在途中四散逃走另一部分人決定追隨押送的官員另謀出路不過他們誰也料想不到得益於這次反抗不久後他們竟成為瞭另一個時代的開創者而這位押送人名為 劉邦(劉邦在今河南芒碭山附近放走瞭徭役之人,傳說在逃走的途中遇見大蛇擋道,他拔劍斬蛇,下為劉邦斬蛇雕塑,該雕塑位 於河南省永城市芒碭山主峰南麓, 攝影師@石耀臣)▼

不久又有一批被押送戊邊的人員在 陳勝、吳廣 的帶領下 起義他們發出“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的吶喊並很快攻打到驪山腳下可秦始皇的地下“軍團”卻無動於衷隨著抔抔黃土的覆蓋消失在瞭人間這一消失就是兩千年無人知曉無人問津直到2200年後 一次偶然的發現042200年後1974年西安臨潼縣(今臨潼區)西楊村的農民打井時偶然發現瞭破碎的陶人身軀不明所以的村民以為是神靈現身並對它頂禮膜拜,祈求保佑而事實上這就是秦始皇兵馬俑(一號坑內兵馬俑,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之後不久考古人員的發掘正式拉開瞭兵馬俑重見天日的大幕但困難重重(考古發掘現場,攝影師@張天柱)▼

兵馬俑本是光彩艷麗可是經歷地下兩千多年的蹉跎歲月“皮膚”大多老化,脫落而幸存的色彩也是 “命懸一線”(色彩保留較好的兵馬俑,攝影師@張天柱)▼

這是因為兵馬俑的“皮膚”是由生漆層和色彩層組成幾千年來它們中的有機質早已老化又習慣瞭潮濕、黑暗無光的地下環境而當被發掘出來時老化的漆層或被表面的泥土沾落或 暴露在幹燥的空氣中因失水、氧化等很快就開始龜裂、起翹、 脫 落(兵馬俑臉部彩繪脫落情況,攝影師@劉兆銘)▼

考古人員隨之摸索出瞭多種保護手段首先在整個清理過程中會在俑的表面不停地噴灑蒸餾水以 維持恰如其分的濕度濕度過低,彩繪層會失水脫落濕度過高,則容易產生黴變然後在清理表面的泥土時要異常警惕以防止損傷到彩繪層並使用特殊溶液對彩繪進行加固保護( 工作人員正在對剛出土的陶俑進行保護加固,攝影師@張天柱 )▼

為此考古人還將醫生使用的精密醫療器械巧妙地應用到發掘中為兵馬俑“救死扶傷”(工作人員在室內對彩繪俑進行清理保護,攝影師@張天柱)▼

但殘酷的是色彩總有消散的一天目前為止還沒有任何一項技術可以暫停它們的“衰老”進程時光奪走瞭它們的“容顏”大地也沒有放過它們的“身軀”長久以來由於覆蓋的土層坍塌等原因陶俑支離破碎(兵馬俑剛出土時的場景,攝影 師@趙斌)▼

修復師們隻能像拼圖一樣重新拼合這一過程往往需要相當長的時間才能讓萬千碎片 重現真身(修復中的兵馬俑,攝影師@朱福升)▼

以 2011年發掘出的將軍俑為例經過瞭5年的修復才恢復真容而數千件兵馬俑如果想要它們全體重生可能還需要上百年的時間(將軍俑,攝影師@張天柱,制圖@楊寧/星球研究所)▼

即便已經重生的兵馬俑仍很脆弱腐蝕性氣體、大氣氣溶膠、降塵細菌、溫度、濕度、光照等都可能對它們造成新的傷害(工作人員在做環境檢測,攝影師@張天柱)▼

以上種種限制也正是至今秦始皇陵園中還有眾多區域不能輕易發掘的原因之一如今兵馬俑遺址已經吸引瞭超過1.2億人次參觀(數據截止至2019年,下圖為展櫃裡的跪射俑,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人們或是被龐大的陣容所震撼(看臺上的觀眾與一號坑內的兵馬俑跨越千年的對視,攝影 師@劉艷暉 )▼

或是被它們千姿百態的表情所吸引(圖一中的兵馬俑好像一臉嫌棄的躺平,圖二中的兵馬俑好像在求抱抱,攝影 師@陳團結&劉艷暉 )▼

但在這之外我們 還應看到匠人臧的發明創造士兵喜的戰場拼殺修陵人牙的悲慘境遇以及普通人組成的起義軍的逆天改命而他們背後是千千萬萬個臧、喜、牙是大秦帝國下的蕓蕓眾生是人類長河中每個時代都存在的普羅大眾(神情不一的兵馬俑,攝影師@趙有人)▼

本文創作團隊撰文:王長春編輯:所長圖片:晝眠設計:楊寧&王申雯審校:湍湍&擼書貓封面攝影師:張天柱專傢審核陜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員 許衛紅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館員 馮鍇本文主要參考文獻可滑動查看[1]陜西省考古研究所等. 秦始皇陵兵馬俑坑一號坑發掘報告1974-1984[M].文物出版社,1988.10.[2]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 秦始皇帝陵園二號兵馬俑坑發掘報告[M].科學出版社,2009.[3]秦始皇陵東側第三號兵馬俑坑清理簡報[J].文物,1979(12):1-12+98.[4]西省考古研究院等. 秦始皇帝陵園考古報告(1999)[M]. 科學出版社, 2000.[5]陜西省考古研究院等. 秦始皇帝陵園考古報告(2000)[M]. 文物出版社, 2006.[6]陜西省考古研究院等. 秦始皇帝陵園考古報告(2001~2003)[M]. 文物出版社, 2007.[7]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等. 秦始皇陵銅車馬發掘報告[M].文物出版社,1998.[8]陜西省考古研究所等. 秦陵徭役刑徒墓[M]. 陜西旅遊出版社, 1992.[9]袁仲一. 秦兵馬俑的考古發現與研究[M]. 文物出版社, 2014.[10]段清波. 秦始皇帝陵園考古研究[M]. 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11]段清波. 秦陵:塵封的帝國[M]. 中國民主法制出版社,2018.[12]蘭德省. 彩繪秦俑清理方法實踐[J].文物科技研究,2004,2(00):107-112.

來源 :秦始皇兵馬俑:地下帝國的眾生悲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