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伊德的人格結構理論精要

国立皇家骑士团 2024-06-10 06:00 9次浏览 0 条评论 taohigo.com

弗洛伊德的人格結構理論精要

目錄

一、何為人格結構

二、人格結構是一種動態能量系統

三、人格結構的運行原理

四、肯定現實的方法

五、否認現實的方法――自我防禦機制


內容精要:

人格主要是指人所具有的與他人相區別的獨特而穩定的思維方式和行為風格。

完整的人格結構包括:(1)本我,本能的我,遵循享樂原則;(2)自我,面對現實的我,奉行現實原則:(3)超我,道德化瞭的我,遵循理想(完美)原則。

自我,一方面要設法滿足本我對快樂的追求,另一方面又必須使行為符合超我的要求。所以,自我的力量必須強大到能夠協調他們之間的沖突和矛盾。

本我是心理能量的儲藏庫,在本我釋放能量的過程中會遇到自我和超我的阻力,如果本我沖破阻力,自我的理性活動過程便遭受破壞;如果本我沖破受挫,本我的能量就轉化為自我和超我活動的原動力。

能量發泄作用與反能量發泄作用之間的矛盾,使人內心產生焦慮。焦慮可以分為三類:現實性焦慮、神經性焦慮和道德性焦慮,它們分別是自我對環境、本我和超我的一種恐懼。人格的變化發展是人們努力緩解和消除挫折、沖突、痛苦和焦慮等心理過程中,通過一些順應和克服心理障礙的方法使人格的作用保持連續性與規律性,並最終形成個人的獨特人格。順應和克服心理障礙的方法包括兩類:肯定現實的方法;否認現實的方法。

此上與以下道理想通:

《投機之道》:心者,力也。逆心而行,以強心力。心力乃萬事之源。


一、 何為人格結構

人格主要是指人所具有的與他人相區別的獨特而穩定的思維方式和行為風格。

人格是人類獨有的、由先天獲得的遺傳素質與後天環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能代表人類靈魂本質及個性特點的性格、氣質、品德、品質、信仰、良心以及由此形成的尊嚴、魅力等。

人格,從內部來控制行為的一種心理機制,這種內部心理機制決定著人在特定情境下的行為模式。完整的人格結構由三大部分組成:本我,本能的我,遵循快樂原則;自我,面對現實的我,奉行現實原則;超我,道德化瞭的我,遵循理想原則。

本我、自我和超我三者之間相互作用、相互聯系。自我扮演難當的角色,一方面設法滿足本我對快樂的追求,另一方面必須使行為符合超我的要求。所以,自我的力量必須強大到能夠協調他們之間的沖突和矛盾。對一個心智健全的人而言,本我、自我、超我是和諧統一的整體,它們的密切配合使人能夠卓有成效地展開與外界環境的各種交往,以滿足人的基本需要和欲望,實現人的崇高理想與目的。

二、 人格結構是一種動態能量系統

人格結構是一種動態的能量系統,一旦形成便處於不斷的運動、變化與發展中。人格的形成和發展的根本動力來自心理能量,心理能量來自本能,即人的欲望與沖動。本我是心理能量的儲藏庫,通過反射活動和願望滿足來釋放能量:在反射活動中,如吞吃食物,排空膀胱,性樂高潮等,能量通過機體運動樁自動釋放掉;在願望滿足中, 能量被用於形成本能欲求的事物的意像。這兩種心理過程的目的都是通過消耗本能的能量來解除需要狀態從而使人回復到平靜。 在本我釋放能量的過程中會遇到自我和超我的阻力,如果本我沖破阻力,自我的理性活動過程便遭受破壞;如果本我沖破受挫,本我的能量就轉化為自我和超我活動的原動力。

無論是個體的成長發育,還是整個人類認識的發展,都是自我逐漸征服本我、打破本我“自戀”狀態的過程。心理能量通過求同機制由本我進入自我、再進入超我。心理能量同樣遵循能量守恒與轉換定律,心理能量在人格中的不同分佈狀態決定著一個人行為活動的本質。

一個人,如果他的自我和超我控制不瞭本我,即便他理論上道術兼修,但是他的行為也會脫離道的軌道,遠離真正的術,結果自然離理想狀況差之千裡。故道術須兼修,但人格是最高的修行。

三、 人格結構的運行原理

本我隻有能量發泄作用,而自我和超我同時具有能量發泄作用和反能量發泄作用。能量發泄作用與反能量發泄作用之間的矛盾,使人內心產生焦慮。

焦慮可以分為三類:現實性焦慮、神經性焦慮和道德性焦慮,它們分別是自我對環境、本我和超我的一種恐懼。

人格的變化發展是人們努力緩解和消除挫折、沖突、痛苦和焦慮等心理過程中,通過一些順應和克服心理障礙的方法使人格的作用保持連續性與規律性,並最終形成個人的獨特人格。順應和克服心理障礙的方法包括兩類:肯定現實的方法;否認現實的方法。

四、肯定現實的方法

肯定現實的方法,主要通過對現實的肯定來順應和克服心理障礙,來維持心理平衡,具體包括:

1、求同:是指一個人把某個外界事物的特點,特別是其他某個人的特點,納入到自己的人格系統中。

2、移置:是指心理能量從一個對象改道註入另一個對象的過程。

3、升華:如果替代對象是社會文化領域的較高目標,這種移置作用就被稱為升華作用。

五、 否認現實的方法――自我防禦機制

自我防禦機制,首先由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提出,後由他的女兒安娜·弗洛伊德對之進行瞭系統的研究,指人們在面對挫折和焦慮時啟動的自我保護機制,它主要通過對現實的歪曲消除焦慮,來維持心理平衡。

弗洛伊德認為當自我以理性的方式消除焦慮而未能奏效時,就必須改換為非理性的方法來緩解焦慮,從而達到自我保護免於發生身心疾病的目的。

自我防禦機制主要有兩個特點:一是在無意識水平進行的,因為具有自欺性質,是一種潛意識層的自衛;二是自我防禦機制往往具有偽裝或者歪曲事實的特點,其作用在於保護自我,不至於由焦慮而導致疾病的產生,在防治心理疾病中有積極的作用,但沒有道德上的欺騙含義。

心理防禦機制在弗洛伊德最初提出時,專指癔病中病態的特殊防禦機制,以後又發展瞭新的防禦機制,但它仍然是一種對付因挫折而引起的緊張和焦慮的心理調整方法。常見的心理防禦機制有以下幾種:

1、否認,是指對某種痛苦的現實有意識或者是無意識地加以否定,來緩解自己的焦慮和痛苦。由於不承認似乎就不會痛苦(如拒絕親人的亡故,仍堅持所其未死)。這的確是一種保護性質的、正常的防禦。隻有在幹擾瞭正常行為時才能算是病態的。

2、壓抑,是指把意識所不能接受的觀念、情感或沖動壓抑到無意識中去,使人不能意識到存在。這種被壓抑的沖動和欲望並沒有消失,一直在無意識中積極活躍,並通過其他心理機制的作用以偽裝的形式出現。如對痛苦體驗或創傷性事件的選擇性遺忘就是壓抑的表現。

3、合理化,又稱文飾作用,指無意識地用一種通過似乎有理的解釋或實際上站不住腳的理由來為其難以接受的情感、行為或動機辯護以使其可以接受。如對兒童的軀體虐待可說成是“玉不琢不成器,樹不伐不成材”、“打是疼罵是愛”。合理化有兩種表現:一是酸葡萄心理,即把得不到的東西說成是不好的;二是甜檸檬心理,即當得不到葡萄而隻有檸檬時,就說檸檬是甜的。兩者均是掩蓋其錯誤或失敗,以保持內心的安寧。

4、置換,是無意識地將指向某一對象的情緒、意圖或幻想轉移到另一個對象或替代的象征物上,以減輕精神負擔取得心理安寧。如一個孩子被媽媽打後,滿腔憤怒,難以回敬,轉而踢倒身邊板凳,把對媽媽的怒氣轉移到身邊的物體上(如“替罪羊”)。這時雖然客體變瞭,但其沖動的性質及其目的仍然未改變。在心理治療中,情感的無意識置換既是移情的基礎,也是反移情的基礎。

5、投射,是指自我將不能接受的沖動、欲望或觀念歸因(投射)於客觀或別人。投射的潛臺詞就是“不是我,而是他”。在投射起作用時,一個人如果恨別人,就會被他轉換為“別人恨我”;一個吝嗇的人會指責世界上的人都是小氣鬼;一個學生如果考試作弊,就會認為別人也都作弊而感到心安理得。

6、反向形成,是指對內心的一種難以接受的觀念或情感以相反的態度與行為表現出來。如一個有強烈的性沖動壓抑的人可積極參與檢查淫穢讀物或影片的活動。

7、過度代償,又稱過度補償,是指一個因有生理或者心理上的缺陷或者不足時,而設法發展另一個方面的長處,從而證明自己的能力和存在價值,這是一個意識的或無意識的過程。如有些殘廢人可導致驚人的努力而變成世界著名的運動員。有些口吃者可成功地變成一位說話流利的演說傢。

8、抵消,是指一個不能接受的行為象征性地而且反復地用相反的行為加以顯示,以圖解除焦慮。如說瞭不吉利的話就吐口水或用說句吉利話來抵消晦氣或不吉祥的感覺。除夕打碎瞭碗,習俗上說句“歲歲平安!”。

9、幽默,是指一個人受到挫折或者身處逆境時,用幽默來緩解緊張氣氛,放松情緒以維持心理平衡。它沒有個人的不適及沒有不快地影響別人情感的公開顯露,是一種積極的防禦機制。

10、認同,是指無意識中取他人(一般是自己敬愛和尊崇的人)之長歸為已有,作為自己行為的一部分去表達,借以排解焦慮與適應的一種防禦手段。如高官顯貴的子女常以父輩之尊為己尊,遇到挫折則自抬身價,作出坦然自若的神態,以免除在人們面前的尷尬局面。兒童在作業時遇到困難時,常說:“我要學習解放軍 叔叔”,從而有力量和信心把作業堅持下去,直到成功。

11、退行,當個體遇到挫折與應激時,心理活動退回到較早年齡階段的水平,以原始、幼稚的方法應付當前的情景。如暴露狂就可以用這個作用來解釋。

12、升華,是指一種最積極的富有建設性的防禦機制。因為它可以把社會所不能接受的性欲或攻擊性沖動所伴有的力比多能量轉向更高級的、社會所能接受的目標或渠道,進行各種創造性的活動。從文藝傢的一些著名創作如歌德的《少年維特之煩惱》等,均可見到升華機制的作用。這是把本能,主要是性能量轉移到一個有社會價值的對象或目標上去。


人群中普遍存在的九種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