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史之一五四—摩洛哥危機

李鸿基 2024-09-06 05:22 7次浏览 0 条评论 taohigo.com

1903年11月14日,德國海軍辦公室主任馮·提爾皮茨晉升海軍上將。

一、無畏級戰列艦

1904年10月20日,英國樸茨茅斯艦隊總司令(海峽艦隊)約翰·費舍爾上將出任英國第一海務大臣;

「註:第一海務大臣相當於皇傢海軍總司令兼總參謀長,是皇傢海軍最高指揮官;他的上級是內閣海軍大臣(文職)。」

約翰·費舍爾對日俄戰爭的每一場海戰都極度關註;

面對美國、德國兩國海軍的強勢擴張,費舍爾認為皇傢海軍遭到嚴峻挑戰;長期以來,英國海軍的雙標法案其對手是俄法同盟,但美德兩國與俄法兩國不同,一個工業能力在英國之上,另一個總體經濟實力已超越英國,如果美德成為世界第二、第三海軍強國,那是英國很難以雙標法案應對的;

費舍爾開始設想如何發揮英國海軍造船工業的技術優勢,建造一種劃時代的新型戰艦,來保持日不落帝國的海上強權;

費舍爾的設想,一方面是大力提倡以燃油取代煤炭;另一方面,他在日俄戰爭每一場海戰中汲取養分,思索日俄雙方的成敗之因;

1905年1月,費舍爾確定瞭發展的方向:航速更快、裝甲更厚、火炮口徑更大、發射速度更快;但具體的數字,他還沒法得出;

1905年5月27日-28日的對馬海戰,費舍爾仔細研究瞭俄國每一艘戰列艦是如何被擊沉的;包括被命中多少發炮彈,有哪些炮彈擊穿瞭俄艦裝甲,該炮彈是在多遠距離發射的;

根據英國駐日本公使館海軍武官威廉·帕金漢上尉提供的詳盡的分析報告(帕金漢在朝日號戰列艦上參加瞭全程日俄戰爭),費舍爾得出瞭結論:

1、 航速不低於21節;

2、 以76mm速射炮、305mm主炮作為戰艦火力;(對馬海戰證明,所有俄戰列艦雖然中彈無數,但能造成其重創的隻有254mm以上火炮,以下的沒有效果)

3、 使用蒸汽渦輪驅動取代舊式往復式蒸汽驅動,並使用煤炭、燃油混合動力。

1905年10月2日,樸茨茅斯造船廠開始建造世界上第一艘無畏級戰列艦;為瞭順利完成無畏艦計劃,費舍爾一口氣賣掉瞭多達90艘認為不適應現代海戰的戰艦;

1905年12月,費舍爾晉階海軍元帥;

1906年12月2日,18410噸的無畏號戰列艦完工下水,其戰力相當於此前至少2艘同噸位戰列艦;該艦造價1785683英鎊,相當於當時中國白銀1300萬兩;

無畏號戰列艦

二、摩洛哥危機

1904年4月8日,《英法摯誠協定》簽定;英國表示法國若要侵吞摩洛哥王國,英國將采取中立;

至1904年10月,法國與西班牙就分割摩洛哥達成協議;

1905年2月21日,法國駐摩洛哥大使喬治·塔爾蘭爾通告摩洛哥蘇丹阿卜杜勒·阿齊茲,要求其承認屬於法國之保護國,否則法國不排除以非和平方式解決;

此時,與摩洛哥關系良好的國傢有三個:英、美、德;

英國在《摯誠協定》中已經放棄瞭對摩洛哥的友誼;法國侵吞摩洛哥,英國既不支持亦不反對,聽天由命,就看法國自己的本事;

美國自建國以來就與摩洛哥關系密切,但美國此時已在日俄戰爭中選擇支持俄國,因此也不願與法國翻臉;另外,由於要分割摩洛哥的還有西班牙,美國在美西戰爭中掠奪瞭西班牙大片屬地,此時亦有和緩美西關系之考量;

阿齊茲蘇丹向英美的求援遭拒後,自然而然尋求法國的頭號敵人-德國的出手相救;

3月15日,德國總理馮·佈洛在國會發表演講,表示德意志帝國將采取一切必要手段捍衛摩洛哥之主權不受侵犯;

3月20日,德國外交部宣佈威廉二世皇帝將訪問摩洛哥;

3月31日,6800噸的霍亨索倫號皇傢遊艇駛抵摩洛哥海港丹吉爾,阿齊茲蘇丹親至碼頭迎接威廉二世之來訪;

英法俄三國都對德國的公開反法舉動表示譴責;德國則表示何時法軍進入摩洛哥,便是德軍進入法國之時;

法國外長希奧菲爾·德爾卡塞明顯感受到英國的支持,他希望令駐英大使保羅·坎頓與英國政府詳談,如果法德開戰,法國能否得到英國的支持?

但法國政府大部分高官都認為這種談判非常危險,天底下沒有不透風的墻,無論英國的態度如何,隻要這種談判被德國獲悉,那麼無需等到法軍進入摩洛哥,德軍就先進入法國瞭;

4月23日,法國政府令在德國交遊廣闊的駐意大利大使莫裡斯·帕萊格前往柏林,試探德國的底線;

4月26日,帕萊格告知法國總理莫裡斯·魯維爾、外長德爾卡塞:法國入侵摩洛哥之時,便是法德戰爭爆發之日,這是確定無疑的;

5月28日,從遠東傳來消息,偉大的波羅的海艦隊被日海軍完全摧毀瞭;

俄國的失敗,令巴黎彌漫著失敗主義情緒;而在柏林,德國認為這是解決法國的天賜良機;

6月3日,阿齊茲蘇丹正式照會法國,絕不會向法國臣服;

6月4日,德國駐意大利大使安東·蒙茨請意國外長托馬索·蒂托尼轉告法國政府:據說法國外長德爾卡塞有意聯英反德,無論該消息是否屬實,此人已不適合繼續在法政府任職;如果此人繼續留任,顯然消息屬實,德軍將不得不越過德法邊境。

6月6日,法國政府、國會向法國總統埃米爾·盧貝特建議罷免德爾卡塞外長職務;當日,德爾卡塞請辭;

6月7日,德國總理馮·比洛獲得德意志最高貴族頭銜:王子;

然而,此後德國人犯瞭一個巨大的錯誤,他們天真地以為:

1、 美國與摩洛哥一向關系友善,應當會捍衛摩洛哥之主權不受侵犯;

2、 美國在日俄戰爭中是偏袒日本的;

3、 美國一向給人以扶助弱小,支持門戶開放之印象。

德國建議由美國總統羅斯福出面作為調停人,主持召開一個國際會議,來仲裁摩洛哥問題;

羅斯福總統滿口答應,表示一旦日俄和談結束,他將立即安排此項國際會議;

8月10日,日俄和談開啟;

8月12日,《第二次英日同盟條約》簽署;

9月5日,《日俄樸茨茅斯和約》簽署;

此後,在羅斯福總統遊說下,歐洲各大國同意於1906年1月在西班牙召開國際會議,解決摩洛哥危機。

註:圖為約翰·費舍爾海軍元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