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常常會開玩笑說:誰還不是個寶寶?

但我想說,這並不是開玩笑。

在我們每個人的心裡,其實都住著一個孩子。它不隻是指我們仍保有的某種純真童心,也不隻是指我們不夠成熟的一面,而是指我們內心深處隱藏著的那些脆弱與創傷。

這些脆弱與創傷往往是我們在早年成長過程中形成並留存下來的某些創傷體驗。

它一直沒有得到療愈,而是深藏在內心,但卻時不時會被重新激發,影響著我們的思維模式,也影響著現在甚至是將來的行為反應,也時不時地對我們產生傷害,引發痛苦的體驗。

這就是我們的內在小孩,是“內心真實的我”,也被稱為“內在的自我”、“真我”。它常常跟我們的“功能自我”,也就是對外所表現出來的、別人看到的那一面有著很大的不同,甚至是相反的。

我們常說要做到人格成熟、心智成熟,其實就是能夠知行合一。但是因為內在小孩的影響,很多人卻難以做到這一點,並沒有真正地成長和成熟,而是一邊內心痛苦糾結,一邊對他人偽裝、表現虛假,無法言行一致,活出真實的自我。

那麼我們要如何面對自己的內在小孩,如何呵護我們脆弱敏感的一面,如何化解內心的痛苦?

知名心理咨詢師冰千裡老師的新書《看懂自己的脆弱》帶領我們探索藏在內心的這個內在小孩,瞭解它是怎麼形成的,有什麼樣的表現,如何去安撫它、關愛它、療愈它,與它和解,從過往的創傷經歷中走出,學會自我接納和自我關懷。

書中系統全面地論述瞭冰老師的內在小孩理論,從如何認識內在小孩,到識別內在小孩的類型,再到如何重塑和滋養內在小孩,都進行瞭條理清晰的梳理和闡述,並配合相關的作業練習,幫助我們進行自我覺察和改變。

01 內在小孩是如何形成的?

內在小孩的形成,除瞭個體的先天特質、社會文化背景的影響,精神分析心理學派認為主要是原生傢庭的養育環境造成的影響,特別是個體和早年養育者之間、養育環境之間的關系,即客體關系的狀態所決定。

當我們小時候還沒有自理能力時,如果想要生存下去,就要依靠養育者的撫養。如果養育者長期對我們的需要沒有及時回應和滿足,就會留下創傷,形成內在小孩。

比如,我餓瞭卻沒有及時被喂食,我對某些人或事感到害怕卻沒有得到撫慰和保護,我提出某些要求卻被粗暴拒絕和忽視,我想表達某些想法卻被嘲笑和打壓,我做出某些行為卻被批評和打罵,我經常被獨自留在傢裡沒人照顧,等等。

內在小孩受傷害的程度包含五個要素:養育者的態度、受傷害的頻率、受傷害的程度、受傷害時的年齡、後期的經歷。不同情況下所受到的各種對待的體驗是完全不同的,造成的影響也不同。

我們感到痛苦是由什麼造成的?首先是來自外在的功能自我表層的恐懼,對某些事情感到害怕擔憂。

比如,因為工作項目出錯被領導批評會覺得焦慮沮喪,表面上看是害怕被同事們嘲笑、輕視甚至是擔心被單位開除導致失業。但這個時候,內在小孩裡早年被養育者批評責罰、被否定的痛苦體驗被重新激發瞭。

另一個導致痛苦的因素是對功能自我的不接納。為瞭滿足內在小孩的需求或是避開內在小孩的恐懼,我們會努力成為優秀的人,追求完美,逼迫自己勤奮工作獲取成功,對外尋求認可和接納。

但同時也產生瞭一些“副作用”,比如拖延、破壞關系、過度嚴苛、過度焦慮等,這些都是自己無法接納的,也就產生瞭痛苦。說到底,這種恐懼和痛苦就是來自對自我的不接納。

02 內在小孩的三種類型

書中將內在小孩分為忽視型、捆綁型、虐待型這三種類型。

成長早期與父母關系疏離、缺乏關愛、被忽視或是有過被拋棄的經歷,就會形成忽視型內在小孩。因此會不自覺地跟別人疏遠、保持距離,將自己的真實情感跟外界進行隔離,也很缺乏信任感,無法跟別人形成親密的關系。

被捆綁的內在小孩則是跟養育者的距離太貼近,被對方牢牢地控制住,被非常嚴厲苛刻地對待,經常會被否定、被指責、被索取,自己隻能一味忍受,被動地接受控制。

這樣的內在小孩會充滿敏感、沖突和不確定性,既不想受控制,又要去迎合他人;既不允許犯錯,又想要用出錯來表達反抗;既習慣壓抑自己的憤怒,又容易因為小事而暴怒,對外進行攻擊。

那些不被父母接納,甚至被打罵虐待的孩子便形成瞭虐待性內在小孩,包括肢體虐待、環境虐待和性虐待,都會產生嚴重的心理傷害。

被虐待的內在小孩極為敏感,會產生十分復雜混亂的負面情緒,主要包括巨大的恐懼、被強烈壓抑的憤怒、無處不在的羞恥感,嚴重影響人格的各個方面。

03 如何覺察隱匿的內在小孩?

內在小孩有著很強的隱匿性,總喜歡藏起來不讓我們輕易找到。那麼我們如何覺察內在小孩,如何看到自己內心深處的恐懼?

首先可以通過關系來探索內在小孩。心理學傢阿德勒說過,人的一切煩惱都來自於人際關系。我們身處於各種關系中,伴侶、子女、父母、朋友等等,都會給我們帶來各種各樣的矛盾沖突,也產生許多痛苦糾纏。

我們當下跟身邊人的關系模式,往往是復制早年時期在原生傢庭中形成的關系模式,我們對關系的態度和體驗也會不自覺地重復著過去的方式。所以,我們隻能鼓起勇氣走進關系,在關系互動中進行覺察,看到自己有什麼樣的感受和行為反應。

特別是要找出關系裡的“開關效應”,就是“對方一……你就……”的這種本能反應。然後進行自我理解,將關註點放在行為引發的情緒反應和聯想上,看到自己的互動模式和行為模式背後存在著什麼樣的心理動力。

我們在關系中還會經常被某種類型的人吸引或是被激惹,就是喜歡什麼樣的人、討厭什麼樣的人。當我們展開聯想,也許就會找到和早年的關系中相似的某些經歷和體驗。

我們也會發現,自己可能會跟父母的性格越來越像或是越來越相反,這就是認同和反向認同。

就是說,我們可能會認同父母的行為方式和表現,然後復制他們,自己也表現出類似的特性和行為。也可能內心無法認同和接受父母的表現,自己采取瞭相反的行為方式。無論是相像或是相反,都需要思考背後的“為什麼”,這裡面就藏著內在小孩的需求或恐懼。

無論關系如何,情緒能真實反映出我們的內在小孩。當我們經常出現一些相似的情緒體驗,比如孤獨感、羞恥感、憤怒等,這些就可能是我們早年經歷中經常發生的基本的情緒體驗。

與此同時,我們也要重視特別激烈的情緒、與事件不一致的超出正常范圍的情緒反應,以及同時存在兩種相反的、矛盾的情緒。看到表層底下另一種不同的、不被自己所接納的情緒,才是更重要、更真實的需求。

此外,通過對夢境的記錄和探討、對一些“邪惡念頭”的反思與理解、對身體表現以及軀體化癥狀的關註和探索,都能幫助我們發現和理解內在小孩。

04 療愈受創傷的內在小孩

內在小孩的成長會經歷四個階段,它們的出現沒有固定次序,有可能相互穿插或並列存在:

未覺知階段:內心混亂,陷入從痛苦到逃避、再痛苦、再逃避的惡性循環中。

覺知階段:開始意識到並承認內在小孩的存在,不再逃避痛苦,開始思考原因。

反抗階段:進行爭鬥和積極的掙紮,改變以往的行為習慣而進行反抗,並運用心理學方法來思考原生傢庭的影響,滿足內在小孩的需求。

整合階段:接受不完美和自身的局限性,不斷發現自我、整合自我,接納自我,與內在小孩和解,改變對他人的期待和需求,將內在小孩的需求放在首位。

這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也是對內在小孩進行療愈和重塑的過程。

冰老師在書中提出從五個方面來療愈和滋養內在小孩:

第一,建立邊界:讓錯位的傢庭成員回到各自的位置。

在傢庭中,父母與孩子會組成一個“傢庭三角關系”,三者之間如果保持一個合理的距離和關系就能使整個傢庭結構和諧穩定。如果父母和孩子所處的位置出錯,各自的傢庭角色發生錯位,就會導致夫妻關系、親子關系等產生問題。

因此,父母要註意不要越界,也不要向孩子索取超出他能承擔的回報,讓傢庭成員回歸各自的位置,才能使關系更健康牢固。

第二,建立緩沖:找到“自己說瞭算的空間”。

“自己說瞭算的空間”是指能讓自己的心靈自主安放的第三空間,又被稱為“過渡空間”。它不僅僅指某個物理空間,而是某種場景、氛圍、體驗、過程,能夠讓我們感到安全自在,完全放松,自由地做自己,讓心靈得到棲息和滿足,讓情緒得到修復。

比如閱讀、自由書寫、釣魚等興趣愛好,或是玩遊戲、刷劇、玩手機等娛樂活動,都可以是一種過渡空間。但是要註意區分成癮和逃避行為,把握一個度,避免過度沉迷和消耗心理能量。

第三,建立關系:與四種真實生命建立深度關系。

我們的一切煩惱來自於關系,但也要進入到關系中去進行療愈。我們不隻要建立關系,還要建立深度關系,進行深度的連接,才能使內在小孩得到更多滿足。

建立深度關系的對象主要有四類:一是生活中真實的人;二是看似虛擬又真實存在的人,如網友、陌生人;三是動物,即養寵物,在飼養的過程中會把內在小孩的一些需求對動物進行投射;四是植物,會讓我們聯想到自然,將自己與廣闊多樣的自然萬物深度連接起來,獲得特別的體驗。

第四,上帝視角:用第三隻眼睛觀察和記錄自己。

當局者迷,很多時候我們由於陷入到某種情緒中而無法自拔,失去理智,迷失自我,自然也無法進行覺察和思考。這個時候,我們需要將自己抽離出來,以第三方的視角來觀察自己和某段關系,才能看到問題所在。

想象、說出來和寫出來是用“第三隻眼睛”觀察和表達的三種方式。在記錄時可以采用白描的方式,也就是指記錄發生的過程,包括記錄自己、記錄他人、記錄互動,而不是想法和評判等,通過這些文字生出某種感受。

第五,放空自己:允許自己什麼都不做。

允許自己什麼都不做其實不容易,當我們的自我價值感低,就會想通過做各種事情來刷存在感,證明自己的價值所在,獲得成就感,滿足別人的期待,尋求別人的認可。

當我們能夠允許並接受自己什麼都不做,允許自己放手,適時地“躺平”,也就是放開對某些事的控制和執念,掙脫某種社會評價體系的束縛,從某些角色中分離出來,不需要通過某些事和行為表現來證明自我。因為我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種價值所在。

05 直面痛苦是療愈和改變的開始

冰老師對內在小孩進行瞭洞察人心的分析,透過表面現象挖掘出隱藏在內心的種種根源,也碰觸到某些傷痛體驗。

在閱讀的過程中,我不禁隨著他的敘述和分析進行思考和自我覺察,向內覺察自己的內心,也體味到某些之前一直沒有覺察到或是被自己忽視、抑制的情緒和傷痛,因此偶爾會冒出一種“啊,原來是這樣的”的淡淡的疼痛感,或是“我終於被看到瞭”的感動。

其實我從小生活在父母還算開明有愛的傢庭,沒有遭遇過嚴重或典型的早年創傷。但在長大的過程中,總會遇到許多成長的煩惱,比如青春期的迷惘、同伴的變換、人際關系、學業壓力、父母的高度期待,等等。也許當時沒有得到及時有效的安撫和解決,便形成瞭某些負面的情緒,悄悄地沉積下來,成為如今我內心的這個內在小孩。

因此,我也想提醒一下閱讀本書的你,如果你曾經在早年遭遇過嚴重創傷,在閱讀本書時很可能會被碰觸到心底那些被無意識地壓抑下去的負面體驗而引發強烈的痛苦感受。但是不要害怕慌亂,也不要因此而停止閱讀和探索。

如果你激發出來的負面情緒過於強烈而無法自我紓解,不妨尋求專業心理治療師的幫助,采用暴露療法等專業手段來加強化內在小孩的力量。

正如冰老師所說,要想療愈創傷,要想你的內在小孩能掙脫過往的痛苦束縛,首先就要看到它、直面它,然後才能打破內心的恐懼,重新控制它而不是被它控制。